佛学一门什么学说? 佛学是一门觉悟的学问说 佛(梵语佛陀的简称)译为觉者,是觉悟的人。 ·觉:觉察,对其事注意 觉悟,对其事了然 佛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佛,也译智者。 智慧(梵语为般若BO1RE3):明白事理,认识 事实,便称为智慧。 慧是明了,智是决断
佛学 一门什么学说? • 佛学是一门觉悟的学问说。 • 佛(梵语佛陀的简称)译为觉者,是觉悟的人。 • 觉:觉察,对其事注意 觉悟,对其事了然。 • 佛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佛,也译智者。 • 智慧(梵语为般若BO1 RE3):明白事理,认识 事实,便称为智慧。 • 慧是明了,智是决断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去除无明,转识成智。 无明之识: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七情的无 明作用。 转识成智:按理智办事,不被无明之情 所困
学佛的目的 是什么? 去除无明,转识成智。 • 无明之识: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七情的无 明作用。 • 转识成智:按理智办事,不被无明之情 所困
人人都可成佛 众生本具“真如佛性” 不觉(如未磨之镜) 觉悟(如磨光之镜) 正觉(成佛):自觉,自我觉悟。 觉他,普渡众生
人人都可成佛 众生本具“真如佛性” • 不觉(如未磨之镜) • 觉悟(如磨光之镜) • 正觉(成佛):自觉,自我觉悟。 觉他,普渡众生
佛陀是人还是神? 乔达摩(姓)·悉达多(名)(约前 563—约前480或490),古印度迦毗 (P2)罗卫国,净饭王太子。 释迦:民族名牟尼:明珠、圣人 释迦牟尼:尊号,释迦族的圣人。不是 造物主,不是上帝之子,是人间的正觉 者,是伟大的哲人、圣人、导师
佛陀是人还是神? • 乔达摩(姓)·悉达多(名)(约前 563——约前480或490),古印度迦毗 (PI2)罗卫国,净饭王太子。 • 释迦:民族名 牟尼:明珠、圣人 • 释迦牟尼:尊号,释迦族的圣人。不是 造物主,不是上帝之子,是人间的正觉 者,是伟大的哲人、圣人、导师
六师外道 佛陀所处的印度时代,和我国的春秋战 国时代一样,也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 争吗的时代。其中,学术界和佛教界所 公认的对佛陀有影响的,有六个学派, 即所谓“六师外道”(佛教把自己视为 内”)
六师外道 • 佛陀所处的印度时代,和我国的春秋战 国时代一样,也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时代。其中,学术界和佛教界所 公认的对佛陀有影响的,有六个学派, 即所谓“六师外道”(佛教把自己视为 “内”)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 印度:佛陀(约前563—约前480或490)) 中国:孔子(前551—前479) 希腊: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 • 印度:佛陀(约前563—约前480或490)) • 中国:孔子(前551—前479) • 希腊: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从太子(转轮王)到佛陀 16岁娶妻,19岁生子,29岁出家 苦修6年,在菩提树下参悟七天(一说七 七四十九天)得道(35岁) 佛陀最初向五比丘传道,即批评苦行, 认为苦行不是正道,不苦不乐的中道学 才是合理的。 以后45年间在恒河西岸传教,大比丘尼 500人,有称千二五百人
从太子(转轮王)到佛陀 • 16岁娶妻,19岁生子,29岁出家。 • 苦修6年,在菩提树下参悟七天(一说七 七四十九天)得道(35岁)。 • 佛陀最初向五比丘传道,即批评苦行, 认为苦行不是正道,不苦不乐的中道学 才是合理的。 • 以后45年间在恒河西岸传教,大比丘尼 500人,有称千二五百人
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
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 西方学者认为,宗教·东方学者认为,宗教 的本质是“人与神的的本质是在自然条件 结合”。佛教不承认的限制下,追求精神 有全能的绝对主宰的的满足和绝对的自由, 造物主的存在,也不甚至憧憬无限生命的 接受“人有永恒不变展开。佛教寻求人生 的灵魂”的观念。 乃至宇宙万物的真实 本质,目的是求得人 生的解脱
什么是宗教? • 西方学者认为,宗教 的本质是“人与神的 结合” 。佛教不承认 有全能的绝对主宰的 造物主的存在,也不 接受“人有永恒不变 的灵魂”的观念。 • 东方学者认为,宗教 的本质是在自然条件 的限制下,追求精神 的满足和绝对的自由, 甚至憧憬无限生命的 展开。佛教寻求人生 乃至宇宙万物的真实 本质,目的是求得人 生的解脱
佛教的特点 哲学:理性的探索,·宗教:虔诚的信仰, 智慧的追求。 独断的说教。 ·佛教以理性的方式满·既是哲学,又是宗教 足人们宗教的情感 既非哲学,又非宗教
佛教的特点 • 哲学:理性的探索, 智慧的追求。 • 佛教以理性的方式满 足人们宗教的情感。 • 宗教:虔诚的信仰, 独断的说教。 • 既是哲学,又是宗教。 既非哲学,又非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