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 人物传记见著。他为著 自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 大师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 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斯蒂茨威格 有小说《最初的经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斯蒂芬·茨威格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 人物传记见著。他为著 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 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 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 有小说《最初的经历》 《一个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 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 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 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车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 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 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 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 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 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 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 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 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 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 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 罪恶的途径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 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 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 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列夫托尔斯泰N∞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 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而不抗恶的思想 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 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 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一文而企图将他 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 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决意放弃财产,从家中独自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 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 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 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 罪恶的途径 •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 其 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 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 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 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而不抗恶的思想 也常常感到怀疑。 •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 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 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 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 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 1910年10月决意放弃财产,从家中独自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 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1828 ~1910 )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 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 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至 作家在元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 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 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 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 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 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 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 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
他出生在俄国的土地上,他的家族有暄赫的历史, 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 他是个天生的贵族。 ·但他的一生并不因他的贵族身份而骄傲,反而受此 困扰并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 望改革俄国不合理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 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 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生 活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 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 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了一段不幸的婚 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转 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 他出生在俄国的土地上,他的家族有暄赫的历史, 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 他是个天生的贵族。 • 但他的一生并不因他的贵族身份而骄傲,反而受此 困扰并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 望改革俄国不合理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 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 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生 活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 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 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了一段不幸的婚 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转 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 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也因此他不仅失 去了家庭的幸福,更遭到了几乎整个贵族阶 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 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因此他差点被流 放,幸亏是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荒唐的行 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在统治者眼中却 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是一个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 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 俄国革命的镜子
•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 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也因此他不仅失 去了家庭的幸福,更遭到了几乎整个贵族阶 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 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因此他差点被流 放,幸亏是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荒唐的行 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在统治者眼中却 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 他是一个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 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 俄国革命的镜子
·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 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曾经两次离家出走, 次走到一半就回来了,因为他的妻子要生他们最后一个女 儿,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却让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看到的不是家乡的风景,而是孤零 零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 亮未亮的天空。他生命的最后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 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 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紧张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 过的。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 驰骋俄国文坛六十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 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 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称他是“从文艺复兴 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 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的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 步
• 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 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 次走到一半就回来了,因为他的妻子要生他们最后一个女 儿,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却让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看到的不是家乡的风景,而是孤零 零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 亮未亮的天空。他生命的最后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 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 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紧张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 过的。 •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 驰骋俄国文坛六十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 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 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称他是“从文艺复兴 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 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的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 步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 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 中无声的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 架,没有墓志铭。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 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 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 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 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 中无声的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 架,没有墓志铭。 •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 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 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 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森林中,坟上没 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界 最美丽的坟墓”。 世j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墓
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森林中,坟上没 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界 最美丽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