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九)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题号 三|总分 (-一)(二)(三)(四)(五) 得分 全套试题共33个小题)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满分:30分 1.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胡锦涛主席之邀来访,受到了大陆同胞由 z hong ()的热烈欢迎,树立了中华民族同脉同宗,团结奋进的里程bei()宋楚瑜先生说, 他此次来,A血缘之根,B黄帝陵,C中山陵,湘潭祭祖,D岳麓书院,圆了他 50多年的一个梦。这让踽踽 独行的“台独”分子陈水扁异常烦脑。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依 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4分) 踽踽( )独行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分) ①谒②祭③寻④访 A B c D 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可以 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 是一座桥梁, 3.下面选文中有两个病句,请选择并说明修改意见 (2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一一“网络成 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 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
1 (2008 年中考) 语文模拟试题(九)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全套试题共 33 个小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满分:30 分 1. 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胡锦涛主席之邀来访,受到了大陆同胞由 zhōng ( )的热烈欢迎,树立了中华民族同脉同宗,团结奋进的里程 bēi( )。宋楚瑜先生说, 他此次来, A 血缘之根, B 黄帝陵, C 中山陵,湘潭祭祖, D 岳麓书院,圆了他 50 多年的一个梦。这让踽踽.( )独行的“台独”分子陈水扁异常烦脑。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依 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4 分) 踽踽.( )独行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 分) ①谒 ②祭 ③寻 ④访 A. B. C. D. 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 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可以 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 是一座桥梁, 。 3.下面选文中有两个病句,请选择并说明修改意见。 (2 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 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 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
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4.口语交际及表达。 (3分) 市政建设部门要在老城区的一条古街上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这一处明代古城民居拆除 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共同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 这三位代表是:在这一条古街上生活了六十多年的王大爷,全国知名的建筑学家李工程师和市 师范大学历史学家周教授。请你根据他们的不同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 (1)王大爷: (2)李教授: (3)周教授: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填空 (2分) 《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七回写 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 部分,突出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八一一第十二回写」 的来历、魏 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一百回写 文学常识填空 (2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 。破阵子,词牌名。 (2) 是南宋诗人,现存诗近万首。《游山西村》就是他的重要作品 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7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5)求之不得, 辗转反侧 (《诗经·周南》)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8.依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下面的提示来默写填空。 (每小题2分共6分) (1)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拥有对于月球的美丽幻想,给月亮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 故事;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对月球歌之咏之,祭之拜之。“月”常常入画,常常入诗
2 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4.口语交际及表达。 (3 分) 市政建设部门要在老城区的一条古街上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这一处明代古城民居拆除。 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共同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 这三位代表是:在这一条古街上生活了六十多年的王大爷,全国知名的建筑学家李工程师和市 师范大学历史学家周教授。请你根据他们的不同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 (1)王大爷: (2)李教授: (3)周教授: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填空。 (2 分) 《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七回写____ 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 部分,突出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八—-第十二回写___ ___的来历、魏 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一百回写_______ ____ ___ 。 6.文学常识填空。 (2 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 。破阵子,词牌名。 (2) 是南宋诗人,现存诗近万首。《游山西村》就是他的重要作品。 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每空 1 分 共 7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3)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求之不得, , ,辗转反侧。 (《诗经·周南》)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8.依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下面的提示来默写填空。 (每小题 2 分 共 6 分) (1)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拥有对于月球的美丽幻想,给月亮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 故事;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对月球歌之咏之,祭之拜之。“月” 常常入画,常常入诗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表达了 诗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2)什么是心系天下?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用“ ”给我们做了“心系天下”诠释;南宋年间,爱 国诗人文天祥面对国难当头,在《过零丁洋》诗中用“ ”表达了诗人“心系天下”的情怀。 )西部大开发,吸引了许许多多热血青年投身到祖国西北的建设之中,而我们的古人 很早就已投身到边疆的捍卫与建设中,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词,使后人吟咏 了千百年。请写出其中你所熟悉的两句诗。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满分:60分 (一).仔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3小题) (10分) 【甲】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母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 学舍。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毎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也 (注:适:改嫁。)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9.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4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2).去之南都入学舍去 (3).或异二者之为为 (4).或夜昏怠 或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译文: 11.结合选文来回答 (2分)
3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 诗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2)什么是心系天下?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用“ , ”给我们做了“心系天下”诠释;南宋年间,爱 国诗人文天祥面对国难当头,在《过零丁洋》诗中用“ , ”表达了诗人“心系天下”的情怀。 (3)西部大开发,吸引了许许多多热血青年投身到祖国西北的建设之中,而我们的古人 很早就已投身到边疆的捍卫与建设中,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词,使后人吟咏 了千百年。请写出其中你所熟悉的两句诗。 , 。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满分:60 分 (一).仔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3 小题) (10 分) 【甲】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母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 学舍。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也。” (注:适:改嫁。)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9.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4 分) 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⑵.去.之南都入学舍 去 ⑶.或异二者之为. 为 ⑷.或.夜昏怠 或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⑵.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译文: 11.结合选文来回答: (2 分)
(1).“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2).结合选文【甲】来说,“范仲淹少有大志”其“大志”指的是: 12.就选文【乙】来说,范仲淹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读罢选文后,从范仲淹身上 你获得了怎样的有益启示? (2分) 答 (二).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13-15小题) (5分) 秋天 杨炼 轻轻把一枚落叶拾起 分离就分离吧 轻轻地不留一丝叹息 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 载满秋天的回忆。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义。 落叶夹进书册, 再不必追悔往事 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更无须怨恨自己 抹淡淡的初霜, 轻轻把一枚落叶拾起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轻轻地不留一丝叹息。 13.诗中选取了几个秋天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1分) 答 14.仔细揣摩这首诗的主题,请你确定一下:从整体上朗读这首诗要采用怎样的语气 语调和语速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2分) (三).仔细阅读下面这篇哲理散文,按要求回答(16-20小题) (18分) 生命如花 (1)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 (2)这是禅家语。禅家总是站在理性的高处,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纟 的。那么,凡俗中人呢? (3)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4)这是诗人语。多少人在赞美:姑娘好像花一样!又有多少人在咏叹:花儿与少年。 (5)的确,人生如花。花一样的生命,理应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与 清香,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快乐。事实上,人类自诞生起,就一代一代 地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极尽智慧和勤奋地按照美的形象装扮世界,并塑造自己 (6)作为最富创造力和灵性的人,是生命之美中一切美的总汇和化身。儿童如初上枝头的
4 ⑴.“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⑵. 结合选文【甲】来说,“范仲淹少有大志”其“大志”指的是: 。 12.就选文【乙】来说,范仲淹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读罢选文后,从范仲淹身上 你获得了怎样的有益启示? (2 分) 答: (二).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13-15 小题) (5 分) 秋 天 杨炼 轻轻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不留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 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 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 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义。 再不必追悔往事, 更无须怨恨自己。 轻轻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不留一丝叹息。 13.诗中选取了几个秋天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1 分) 答: 14.仔细揣摩这首诗的主题,请你确定一下:从整体上朗读这首诗要采用怎样的语气、 语调和语速。 (2 分) 答: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2 分) 答: (三).仔细阅读下面这篇哲理散文,按要求回答(16-20 小题) (18 分) 生命如花 (1)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 (2)这是禅家语。禅家总是站在理性的高处,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 和自省生命 的。那么,凡俗中人呢? (3)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4)这是诗人语。多少人在赞美:姑娘好像花一样! 又有多少人在咏叹:花儿与少年。 (5)的确,人生如花。花一样的生命,理应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与 清香,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快乐。事实上,人类自诞生起,就一代一代 地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极尽智慧和勤奋地按照美的形象装扮世界,并塑造自己。 (6)作为最富创造力和灵性的人,是生命之美中一切美的总汇和化身。儿童如初上枝头的
花蕾,娇嫩的苞里储满了晨光与希望;少年如初绽的蓓蕾,在似放非放间羞涩地打着盹儿,春 心里尽是梦想;青年如怒放的花朵,瓣瓣流香滴翠,极显青春的活力与诱惑;中年如盛开过的 花朵,瓣儿渐失娇艳却已熟稔,蕊中开始累累地坐果;老年如结了果的花,萼残瓣落,但迟暮 地“梅开二度”,也更现其俏美和风流。 (7)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然而,“有人尽心绽放,布施美丽与清香;有人半开半合, 在智慧的黎明时分,似梦似醒;有人浑然未觉,不知开启内在的绝世之美,忍心让生命成为早 天的白莲”。禅家对人生阐释得可谓入木三分。那么,人生又为何应如白莲呢? (8)白莲乃花美中最美丽最纯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以莲拟人,以人喻莲, 本身就是一种美。莲,濯淸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真乃绝世之洁之美也。惜乎!现实中并 非人随天愿。有高洁者一生传播真理,创造文明,也有卑劣者生来就玷污生活,行罪作恶;有 急公好义者升华为英雄,也有私欲熏心者沉沦为孽障;有人一贯将爱心奉献给社会,有人一味 盘剥别人占尽便宜;有人知足常乐,有人贪得无厌;有人贞守操行,有人不葆晚节。每个人都 有每个人的活法,但哪一种活法是不断地开启心中的妙法莲花呢? 9)答案不言自喻。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应像莲花徐徐开启,向世界播放美与清香。人生的 每一阶段都应像莲花灼灼绽放,不悔错过的阳光,不惧即到的风霜,尽心尽力地直到最后。最 后即便萼残瓣落,却有莲子如“舍利”一样,光华烨烨,流芳不凋。这才是无愧的人生! 《摘自《黄金时代》) 16.人的一生每一时刻都应像花一样向世界播放美与清香,这“美”与“香”是比喻,具体 的含义包括了 等方面(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填空)(5分 17.第6段加点词语“坐果”即“结果”的意思,这个“坐”字用得好在哪里?(2分) 18.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质兼美,动人以情,晓人以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B.在写法上,本文最主要的特点便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贴切的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给人鲜 明的印象,加强了感染力 C.首句总起,文章的主体部分先说人生如花,再说人生如莲花,采用层进的结构。 D.第八段划线句子化用了《爱莲说》中的句子,原句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 调的是“洁”,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美″。 19.本文开篇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一句总领全文。请结合对以下几则材料 的探究,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这句话中,禅家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分)
5 花蕾,娇嫩的苞里储满了晨光与希望;少年如初绽的蓓蕾,在似放非放间羞涩地打着盹儿,春 心里尽是梦想;青年如怒放的花朵,瓣瓣流香滴翠,极显青春的活力与诱惑;中年如盛开过的 花朵,瓣儿渐失娇艳却已熟稔,蕊中开始累累地坐果..;老年如结了果的花, 萼残瓣落,但迟暮 地“梅开二度”,也更现其俏美和风流。 (7)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然而,“有人尽心绽放,布施美丽与清香;有人半开半合, 在智慧的黎明时分,似梦似醒;有人浑然未觉,不知开启内在的绝世之美,忍心让生命成为早 夭的白莲”。禅家对人生阐释得可谓入木三分。那么,人生又为何应如白莲呢? (8)白莲乃花美中最美丽最纯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以莲拟人,以人喻莲, 本身就是一种美。莲,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真乃绝世之洁之美也。惜乎!现实中并 非人随天愿。有高洁者一生传播真理,创造文明,也有卑劣者生来就玷污生活,行罪作恶;有 急公好义者升华为英雄,也有私欲熏心者沉沦为孽障;有人一贯将爱心奉献给社会,有人一味 盘剥别人占尽便宜;有人知足常乐,有人贪得无厌;有人贞守操行,有人不葆晚节。 每个人都 有每个人的活法,但哪一种活法是不断地开启心中的妙法莲花呢? (9)答案不言自喻。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应像莲花徐徐开启,向世界播放美与清香。人生的 每一阶段都应像莲花灼灼绽放,不悔错过的阳光,不惧即到的风霜,尽心尽力地直到最后。最 后即便萼残瓣落,却有莲子如“舍利”一样,光华烨烨,流芳不凋。这才是无愧的人生! 《摘自《黄金时代》) 16.人的一生每一时刻都应像花一样向世界播放美与清香,这“美”与“香”是比喻,具体 的含义包括了 、 、 、 、 等方面(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填空) (5 分) 17.第 6 段加点词语“坐果”即“结果”的意思,这个“坐”字用得好在哪里? (2 分) 答: 18.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质兼美,动人以情,晓人以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B.在写法上,本文最主要的特点便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贴切的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给人鲜 明的印象,加强了感染力。 C.首句总起,文章的主体部分先说人生如花,再说人生如莲花,采用层进的结构。 D.第八段划线句子化用了《爱莲说》中的句子,原句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 调的是“洁”,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美”。 19.本文开篇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一句总领全文。请结合对以下几则材料 的探究,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在这句话中,禅家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 分)
(2)作者借用禅家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2分 (3)《生命如花》及以下几则材料都以莲为话题,仔细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并结合选文 的内容品味下列四项分析,它们共同表现的内涵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莲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B.莲生命力强,历史悠久 C.人类对莲之爱,是超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的。 D.人们对莲之爱往往受到某种信仰的支配。 材料1: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材料2:佛教创自干旱、酷热的印度,印度人的绿荫碧水情结与生俱来,自然喜爱那绿叶 如盘的出水芙蓉,相传婆罗门教的大梵天即是坐在莲花上出生的。佛教迎合大众的爱莲心理 借以弘扬佛法。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秽土污泥,而佛教则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 到清净无碍的境界,所以用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为喻 材料3:中华自古爱莲,早在周代的青铜器和陶器上,就有荷花的装饰图样,它也是各种 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料4:某女士珍爱莲,并从事莲的研究,她将7粒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莲花种子切 去外壳,浸泡在培养液中,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20.“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 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 保尔的一段经典名言,生动阐释生命的价值。读了选文后,你如何看待“生命如花”的 结合保尔的名言,简要谈一谈 (3分 答 (四).仔细阅读下面说明文,按要求回答(21-27小题) (16分) 没有尘埃好不好 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 厂里,甚至还会引发粉尘爆炸! 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没有尘埃,太阳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这就是说 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 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 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 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 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 太阳的威势。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高,也可避免过 于急骤降温
6 (2)作者借用禅家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2 分) (3)《生命如花》及以下几则材料都以莲为话题,仔细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并结合选文 的内容品味下列四项分析,它们共同表现的内涵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莲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B.莲生命力强,历史悠久。 C.人类对莲之爱,是超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的。 D.人们对莲之爱往往受到某种信仰的支配。 材料 1: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 《爱莲说》) 材料 2:佛教创自干旱、酷热的印度,印度人的绿荫碧水情结与生俱来,自然喜爱那绿叶 如盘的出水芙蓉,相传婆罗门教的大梵天即是坐在莲花上出生的。佛教迎合大众的爱莲心理, 借以弘扬佛法。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秽土污泥,而佛教则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 到清净无碍的境界,所以用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为喻。 材料 3:中华自古爱莲,早在周代的青铜器和陶器上,就有荷花的装饰图样,它也是各种 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材料 4:某女士珍爱莲,并从事莲的研究,她将7粒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莲花种子切 去外壳,浸泡在培养液中,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20.“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 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 保尔的一段经典名言,生动阐释生命的价值。读了选文后,你如何看待“生命如花”的? 结合保尔的名言,简要谈一谈。 (3 分) 答: (四).仔细阅读下面说明文,按要求回答(21-27 小题) (16 分) 没有尘埃好不好 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 厂里,甚至还会引发粉尘爆炸! 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没有尘埃,太阳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这就是说, 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 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 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 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 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 太阳的威势。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高,也可避免过 于急骤降温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 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 直接有关 实验证明:在没有凝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空气达到饱和状 态、相对温度达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 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凝结核"。微粒 的半径一般在103~10.7毫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 在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 今天的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产生致 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殳有尘埃! (选自《科学杂谈》2005年第9期) 21.如果你想粗略了解全文的信息,你会抓住文章中哪句话? (2分) 答 22.如果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怎样的? (3分 答 23.精读第五段,简要说说尘埃“保护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 (2分) ① ② 24.结合文章六、七两段话的内容,给“凝结核”下一个定义。 (2分) 凝结核是: 25.选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出两个例子来 分) 答:① 26.选文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1分 27.依阅读内容,想象一下“没有尘埃”的世界的样子,并将想象内容描述出来。(3分 答 (五),仔细阅读下面议论文,按要求回答(28-28小题)(11分)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舍纳中形成 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 7
7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 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 直接有关。 实验证明:在没有凝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空气达到饱和状 态、相对温度达 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 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凝结核"。微粒 的半径一般在 10.3~10.7 毫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 在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 今天的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产生致 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选自《科学杂谈》2005 年第 9 期) 21.如果你想粗略了解全文的信息,你会抓住文章中哪句话? (2 分) 答: 22.如果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怎样的? (3 分) 答: 23.精读第五段,简要说说尘埃“保护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 (2 分) ① ② 24.结合文章六、七两段话的内容,给“凝结核”下一个定义。 (2 分) 凝结核是: 25.选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出两个例子来。 (3 分) 答:①. ②. 26.选文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1 分) 27.依阅读内容,想象一下“没有尘埃”的世界的样子,并将想象内容描述出来。 (3 分) 答: (五).仔细阅读下面议论文,按要求回答(28-28 小题) (11 分)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舍纳中形成 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
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 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容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 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 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丟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 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心态,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 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 态史”。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也看到人的 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 别人的过去之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 什么成功—一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措,他为什么失措一一失措的原因也在过去。世 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 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在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的 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又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挫 折,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所造成,而是一日之间成三尺之寒,并 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 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了开放的心态,懂得要张大眼睛来看别人;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 于不看别人的现在,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 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 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 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 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 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听懂历史 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但是想听历史、懂历史,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在历史的知识 中聆听历史的教诲。 当然,要真正让每一个人懂得历史的重要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我们要长期坚 持历史教育,恢复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正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但 是对这种传统,我们需要做一点补充,这就是:“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 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民族已经走向世界了,我们看过去 不仅看我们自己,也看全世界;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展望未来,不仅展望自己,也展望全人类。 (选自《人生百味》丛刊2006年11月 2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提倡学习历史。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为 什么要学习历史的? 答 29.文中“环境的封闭”和“心态的封闭”各指什么? “环境的封闭”是指:
8 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 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容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 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 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 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心态,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 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 部“心 态史”。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也看到人的 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 别人的过去之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 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措,他为什么失措一一失措的原因也在过去。世 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 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在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的, 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又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挫 折,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所造成,而是一日之间成三尺之寒,并 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 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了开放的心态,懂得要张大眼睛来看别人;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 于不看别人的现在,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 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 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 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 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 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听懂历史 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但是想听历史、懂历史,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在历史的知识 中聆听历史的教诲。 当然,要真正让每一个人懂得历史的重要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我们要长期坚 持历史教育,恢复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正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但 是对这种传统,我们需要做一点补充,这就是:“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 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民族已经走向世界了,我们看过去, 不仅看我们自己,也看全世界;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展望未来,不仅展望自己,也展望全人类。 (选自《人生百味》丛刊 2006 年 11 月) 2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提倡学习历史。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为 什么要学习历史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中“环境的封闭”和“心态的封闭”各指什么? “环境的封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心态的封闭”是指: 30.“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请你谈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 31.作者为什么说“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请联系全文分析,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 32.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高速发展的新型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开放的环境和心态无论是 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联系这篇文章,谈谈你现在会怎样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 周围的人或事。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 四.作文能力考查 满分:60分 33.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你感悟最深的来写 (一)命题作文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 的一节 以《那是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情,不得抄袭:③ 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二)半命题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 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 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注意:①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情 参考答案:(九) 1.(1)j衷碑恼(2)A.③B.②C.①D.④2.示例参考:宽容可以消融彼 此间的猜疑积雪宽容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3.第③句去掉“不”第④句将“有效” 一词放在“方法”前。4.(1)我们更喜欢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2)这处民居是研究我 们民族古建筑特点的标本。(3)它能展现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5.大闹天宫唐僧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以及途中斩妖除魔的经历6.(1)《稼轩长短句》(2)陆游7.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悠然见南山(3)无为在歧路(4)化作春泥更护花(5)寤 寐思服悠哉悠哉(6)安得广厦千万间(7)足蒸暑土气8.(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9 “心态的封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请你谈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作者为什么说“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请联系全文分析,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高速发展的新型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开放的环境和心态无论是 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联系这篇文章,谈谈你现在会怎样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 周围的人或事。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能力考查 满分:60 分 33.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你感悟最深的来写 (一)命题作文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 的一节· 以《那是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 25 行);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情,不得抄袭;③ 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二)半命题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 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 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议论文。 注意:①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情。 参考答案:(九) 1.(1)jǔ 衷 碑 恼 (2)A.③ B.② C.① D.④ 2.示例参考:宽容可以消融彼 此间的猜疑积雪 宽容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3.第③句去掉“不” 第④句将“有效” 一词放在“方法”前。 4.(1)我们更喜欢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2)这处民居是研究我 们民族古建筑特点的标本。(3)它能展现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5. 大闹天宫 唐僧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以及途中斩妖除魔的经历 6.(1)《稼轩长短句》(2)陆游 7.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悠然见南山 (3)无为在歧路 (4)化作春泥更护花(5)寤 寐思服悠哉悠哉 (6)安得广厦千万间 (7)足蒸暑土气 8.(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参考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仞山 二(一)9.(1)少(2)洗涤(3)谨慎,慎重(4)改变,同化了10.(1)我唯独喜爱 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污染;在淸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娆媚 丹砂储藏在红色的矿脉内,黑漆储藏在黑色的矿床里。1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2)君子必慎其所处12.要点:君子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有不被 污秽环境所沾染的意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崇高理想的人。(有理即可) (二)13.清新宁静,洒脱达观。14.轻柔、平稳、舒缓。15.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活, 生活中虽有失落和苦难,请不要追悔怨恨,应该永远向前看,去创造生命中新的价值和意 义 (三)16.传播真理,创造文明急公好义将爱心奉献给社会知足常乐贞守操行 17.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果实在枝叶间的状态18.D莲之洁之美浑然一体不可分 割,无须强调哪一个方面。”19.(1)禅家之喻在教人不要受现实世界的污染,超凡脱 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2)作者将人生比作莲花,是因为“白莲乃花美中最美丽最 纯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他希望人们能按照美的形象装扮世界,并塑造自 己。(3)C20.有观点,能具体谈出生命的意义即可。答案略。 (四)21.没有尘埃也不好。22.提取4、5、6、9段的中心句(3分)23.①尘埃和 水汽的结合变成云滴,云滴将照射到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②尘埃能吸 收一部分辐射热(每一小点各2分,共4分)24.凝结核是灰尘、烟粒等吸湿性微粒在 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300%400%的情况下,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的水滴 胚胎。(4分)25.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等,例子略。26.逻辑顺序27.开放性 题目,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五)28(1)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能从过去了解现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或 学习历史看懂过去,才能看懂现在)(2)因为历史是一种智慧,学习历史可以总结和吸取 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在的发展提供借鉴。29.“环境的封闭”是指与外界隔 绝,远离竞争。“心态的封闭”是指身处竞争的环境中而又无视竞争。30.要点:现在是 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前后联系的因果关系。(或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 个“本”上)31聆听历史的开放心态是一种才智:能够听见历史在说什么也是一种才智: 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就是伟大的智慧。或“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从历史中总结出人类社会 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发展的借鉴,这就是一种伟大的智慧”。32.要点:能够运用 文中“开放心态”的观念来分析现在的人或事,即要看人或事的现在,更要从过去找出现 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或展望未来
10 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参考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仞山。 二(一)9.(1)少 (2)洗涤 (3)谨慎,慎重 (4)改变,同化了 10.(1)我唯独喜爱 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娆媚。 (2) 丹砂储藏在红色的矿脉内,黑漆储藏在黑色的矿床里。1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 (2)君子必慎其所处 12.要点:君子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有不被 污秽环境所沾染的意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崇高理想的人。(有理即可) (二)13.清新宁静,洒脱达观。 14.轻柔、平稳、舒缓。 15. 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活, 生活中虽有失落和苦难,请不要追悔怨恨,应该永远向前看,去创造生命中新的价值和意 义。 (三)16.传播真理,创造文明 急公好义 将爱心奉献给社会 知足常乐 贞守操行 17.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果实在枝叶间的状态 18.D 莲之洁之美浑然一体不可分 割,无须强调哪一个方面。” 19.(1)禅家之喻在教人不要受现实世界的污染,超凡脱 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 (2)作者将人生比作莲花,是因为“白莲乃花美中最美丽最 纯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他希望人们能按照美的形象装扮世界,并塑造自 己。 (3)C 20.有观点,能具体谈出生命的意义即可。答案略。 (四)21.没有尘埃也不好。 22.提取 4、5、6、9 段的中心句(3 分) 23.①尘埃和 水汽的结合变成云滴,云滴将照射到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②尘埃能吸 收一部分辐射热(每一小点各 2 分,共 4 分) 24.凝结核是灰尘、烟粒等吸湿性微粒在 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 300%~400%的情况下,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的水滴 胚胎。(4 分) 25.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等,例子略。 26.逻辑顺序 27.开放性 题目,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五)28(1)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能从过去了解现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或 学习历史看懂过去,才能看懂现在) (2)因为历史是一种智慧,学习历史可以总结和吸取 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在的发展提供借鉴。 29.“环境的封闭”是指与外界隔 绝,远离竞争。“心态的封闭”是指身处竞争的环境中而又无视竞争。 30.要点:现在是 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前后联系的因果关系。(或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 个“本”上) 31 聆听历史的开放心态是一种才智;能够听见历史在说什么也是一种才智; 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就是伟大的智慧。或“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从历史中总结出人类社会 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发展的借鉴,这就是一种伟大的智慧”。 32.要点:能够运用 文中“开放心态”的观念来分析现在的人或事,即要看人或事的现在,更要从过去找出现 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或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