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文试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12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仲( zhong)裁给(gei)予躯壳(qiao)翘(qiao)首以待 B遒劲(jn)勒(l)紧句读(dou)瞠( cheng)目结舌 C憎(zeng)恨甫(f)健解剖(pou)数(sh)典忘祖 D.召(zhao)唤炽(zhi)热慰藉(je)恪(ke)尽职守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攀缘干瘪自怨自艾光宗耀祖B.轻篾消谴汗流夹背按部就班 C.凄厉寂寞锲而舍之再接再励D.斑谰训诫至高无上风华正茂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默默彳亍着(趋步快走) 怅(失意)寥廓 B.谁主沉浮(这里指盛衰) 挥斥(指挥,斥责)方遒 C.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摭拾(拾,捡) D峥嵘岁月稠(不寻常) 翅膀甫健(美好、健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杜泽中学 200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卷 卷Ⅰ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 题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A.仲(zhòng)裁 给(gěi)予 躯壳(qiào) 翘(qiáo)首以待 B.遒劲(jìn) 勒(lē)紧 句读(dòu) 瞠(chēng)目结舌 C.憎(zēng)恨 甫(fǔ)健 解剖(pōu ) 数(shǔ)典忘祖 D.召(zhāo)唤 炽(zhì)热 慰藉(jiè) 恪(kè)尽职守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攀缘 干瘪 自怨自艾光宗耀祖 B. 轻篾 消谴 汗流夹背 按部就班 C. 凄厉 寂寞 锲而舍之再接再励 D. 斑谰 训诫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默默彳亍着(趋步快走) 怅(失意)寥廓 B.谁主沉浮(这里指盛衰) 挥斥(指挥,斥责)方遒 C.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 摭拾(拾,捡) D 峥嵘岁月稠(不寻常) 翅膀甫健(美好、健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 他最近在__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2)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3)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4)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借简捷 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 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 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 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 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 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山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 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 B.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 平才能胜任 C.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D.无论有多少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
⑵ 我认为,真正的阅读__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__的职业的人,一 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 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__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 必需 珍惜简捷 B.搜集 必需 珍视 简洁 C.收集 必须 珍视简洁 D.搜集 必须 珍惜 简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 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 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 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 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山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 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 B.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 平才能胜任。 C. 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D. 无论有多少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_,我都会听 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1)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 宁谧 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1)a(2aB.(1)b(2bC.(1)b(2aD.(1)a(2)b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 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 青》、《荒原狼》等 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D.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 的哲学》《子夜》。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 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我心归去》从记叙法国的游历开始,描写自己的特殊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 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升华了主题 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 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 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__,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__,我都会听 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1)a. 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 宁谧 b. 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⑴a ⑵a B.⑴b ⑵b C.⑴ b ⑵a D.⑴a ⑵b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 1948 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 是四点零八分 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 青》、《荒原狼》等。 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D.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 的哲学》《子夜》。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 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我心归去》从记叙法国的游历开始,描写自己的特殊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 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升华了主题。 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 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 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913题。(17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师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跋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人行,则必有我师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 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 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
二、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 9——13 题。(17 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师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 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 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
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卷Ⅱ(共54+60分)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默写,每句一分。(10分) (1)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师者 (5)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露从今夜白 (7)苟利国家生死以, 四、15、诗歌鉴赏:(6)分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3分)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 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3分) 答:[来源学科网ZXXK]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2题。(19分)
也是一 种“善假于物”。 卷Ⅱ(共 54+60 分)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 分) 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三、14.默写,每句一分。(10 分) (1)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师者, 。 (5)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露从今夜白, 。 (7)苟利国家生死以, . 。 四、15 、诗歌鉴赏:(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 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3 分)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 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3 分) 答:[来源:学.科.网 Z.X.X.K]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22 题。(19 分)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 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昐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 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 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 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 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 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 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 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 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 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16.选出对文中“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我”站在自己的地块前,盼着下雨 B.在干旱的时候,“我”盼望着上天的帮助 C.在耕种自己的土地的时候,“我”感到太累了,希望可以不劳而获。 D.在人生的旅途上,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外界的帮助上 17.简要说明“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这句话 的含义。(3分) 18.在收获的秋天,“我”为什么“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3分) 19.结合第三段,谈谈你对生命要义的理解。(3分)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 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 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 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 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 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 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 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 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 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 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16.选出对文中“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2 分) A. “我”站在自己的地块前,盼着下雨。 B. 在干旱的时候,“我”盼望着上天的帮助。 C. 在耕种自己的土地的时候,“我”感到太累了,希望可以不劳而获。 D. 在人生的旅途上,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外界的帮助上。 17.简要说明“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这句话 的含义。(3 分) 18.在收获的秋天,“我”为什么“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3 分) 19.结合第三段,谈谈你对生命要义的理解。(3 分)
20.在辛勤地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辉煌,但是平凡也是一种美 丽,结合全文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3分) 21.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2分) 22.学过了《我的四季》,你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呢?(3分) 六、语言运用:(11分) 23、改变下面句子的重点,使之赞美美人蕉,不得改变句子结构。(3分) 美人焦一年就能长出一米多长,但美人蕉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松柏一年只生长一寸左右, 但松柏顶风冒雨,千年长绿 2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之境界:“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ˆ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 国维借用宋代三位词人的句子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与词原意毫 无联系。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境界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4)分 25、电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些软件、网站的名字很有创 意。请对下面网站或软件名称的创意进行评析。(两个任选一个)(4分) (1)百度(搜索网站) (2)迅雷(网络下载软件) 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金钱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 之,却忘了审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 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20.在辛勤地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辉煌,但是平凡也是一种美 丽,结合全文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3 分) 21.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2 分) 22.学过了《我的四季》,你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呢?(3 分) 六、语言运用:(11 分) 23、改变下面句子的重点,使之赞美美人蕉,不得改变句子结构。(3 分) 美人焦一年就能长出一米多长,但美人蕉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松柏一年只生长一寸左右, 但松柏顶风冒雨,千年长绿。 2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之境界:‘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 国维借用宋代三位词人的句子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与词原意毫 无联系。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境界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 40 个字)(4)分 25 、电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些软件、网站的名字很有创 意。请对下面网站或软件名称的创意进行评析。(两个任选一个)(4 分) (1)百度(搜索网站) (2)迅雷(网络下载软件) 七、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金钱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 之,却忘了审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 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 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阶段性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IC 2A 3C 4C 5C 6C 7C 8D 9C 10D 11B 12C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知道断句停顿,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求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14默写题(略) 四15、诗歌鉴赏答案:(1)、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 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 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 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25、略 五、现代文阅读16、D(ABC都只是表面意思,D是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17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外界的帮助上只能是一种妄想,任何困难的解决都必须靠自己
请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 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高一阶段性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C 6C 7C 8D 9C 10D 11B 12C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 分) 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知道断句停顿,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求 教。 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三、14.默写题(略) 四 15、诗歌鉴赏答案:(1)、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 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 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 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25、略。 五、现代文阅读 16、D(ABC 都只是表面意思,D 是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17.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外界的帮助上只能是一种妄想,任何困难的解决都必须靠自己
8、“我”辛勤的劳作了,而收获的确是“干瘪的谷粒”,因而心里又酸又苦:但“我”并没有灰 心或丧气,因为“我”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通过自己的耕耘己变得成熟,所有心里 有一种欢乐。 19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的耕耘过,只要真正地“爱过,恨过,欢 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就是生命的收获,而且“收获多于劳作”。 20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 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21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2、比作一条河流如同潺潺细流汇成的源头,湍急的上游,平稳的中游和宽阔浩荡的下游 、语言运用题 23、美人蕉虽然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但一年能长出一米多长:松柏虽然能顶风冒雨,千 年长绿,但一年只能生长一寸左右。 24、第一境界意谓在起步时,展望未来,须做好能经受住追寻中苍茫、寂寞和孤独的心理准 备。 第二境界是说执著坚定,虽饱经挫折,煎熬,尝遍风雪艰辛,仍不放弃对理想的向往钟情。 (能写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可) 第三境界写成功来临刹那间的惊喜。千辛万苦追寻的理想终于出现在眼前的喜悦和欢乐 (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意) 25、百度: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既表明广泛的搜索功能,又暗示使用该网站搜索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迅雷:借用“迅雷不及掩耳”,说明该软件下载快捷方便
18、“我”辛勤的劳作了,而收获的确是“干瘪的谷粒”,因而心里又酸又苦;但“我”并没有灰 心或丧气,因为“我”“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通过自己的耕耘已变得成熟,所有心里 有一种欢乐。 19.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的耕耘过,只要真正地“爱过,恨过,欢 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就是生命的收获,而且“收获多于劳作”。 20 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 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21.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2、比作一条河流,如同潺潺细流汇成的源头,湍急的上游,平稳的中游和宽阔浩荡的下游。 六、语言运用题、 23、美人蕉虽然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但一年能长出一米多长;松柏虽然能顶风冒雨,千 年长绿,但一年只能生长一寸左右。 24、第一境界意谓在起步时,展望未来,须做好能经受住追寻中苍茫、寂寞和孤独的心理准 备。 第二境界是说执著坚定,虽饱经挫折,煎熬,尝遍风雪艰辛,仍不放弃对理想的向往钟情。 (能写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可) 第三境界写成功来临刹那间的惊喜。千辛万苦追寻的理想终于出现在眼前的喜悦和欢乐。 (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意) 25、百度: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既表明广泛的搜索功能,又暗示使用该网站搜索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迅雷:借用“迅雷不及掩耳”,说明该软件下载快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