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本卷分第I卷和第Il卷,总分150分钟,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6分) 1.下列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纠结(j)瘙痒(so)颀长(xin)痛哭流涕(ti) B、痉挛(jng)玫瑰(gui)校对(xio)希冀(j) C、戕害( qiang)便宜(bian)摒除(bing)一傅众咻(f) D、疆域( Jiang)将进酒( qIang)啖食(dan)乘人之危( cheng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做客 俯首帖耳 闺密 黑匣子 B、耽搁 爱亲作亲 信笺 爆发力 C、内须 霍然 文身 伶牙利嘴 D、坐镇 亲和力 繁花似锦 屋檐下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爱,那些声音深深刻在心里,也在 着生命中美妙的乐曲。好好珍 惜,那是幸福的声音 ②就我来说,根本就不是谁 了题目的事,而是谁诚实不诚实。再说,他的 成功在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 ③“中国梦,我的梦!”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梦并非 ,而且一个循循 渐进的过程。 A、奏响泄露一蹴而就 B、书写泄漏一步登天 C、奏响泄露一蹴而就 D、书写泄漏一步登天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中国上海”消息,2014年4月19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上海海事法院(简称上海海事法院)为执行生效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关规定,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嵊泗马迹山港对被执行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船舶 “ BAOSTEELEMOTIO0N”轮实施扣押 B、太多人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如果旅行是你的需要 像 吃饭、睡觉一样重要,那么就带上你的心和人民币去享受旅行 C、我们的成功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正如诗人柳永所说:“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014年4月19日)上午9点,浙 江苍南县灵溪镇发生了一起城管与群众的冲突事件,该事件随即在网络上炸开了 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管与暴力“捆绑呈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苍南县上千人聚集 的场面和伤者伤情的惨烈,备受舆论关注,也引发各界反思 B、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马 航失联客机M370的水下搜寻工作再持续一周,之后将结束,但搜寻将持续进行 下去,只是搜寻的方法会有所调整 C、很多人都知道袁姗姗这个娱乐圈的演员,有的鼓励,有的讥讽,但她不为所 动,更加努力的学习
普通高中 2014 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本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总分 150 分钟,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36 分) 1.下列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纠结(jiē) 瘙痒(sào) 颀长(xīn) 痛哭流涕(tì) B、痉挛(jīng) 玫瑰(gui) 校对(xiào) 希冀(jì) C、戕害(qiāng)便宜(biàn) 摒除(bìng) 一傅众咻(fù) D、疆域(jiāng) 将进酒(qiāng)啖食(dàn)乘人之危(chèng)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客 俯首帖耳 闺密 黑匣子 B、耽搁 爱亲作亲 信笺 爆发力 C、内须 霍然 文身 伶牙利嘴 D、坐镇 亲和力 繁花似锦 屋檐下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爱,那些声音深深刻在心里,也在________着生命中美妙的乐曲。好好珍 惜,那是幸福的声音。 ②就我来说,根本就不是谁______了题目的事,而是谁诚实不诚实。再说,他的 成功在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 ③“中国梦,我的梦!”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梦并非__________,而且一个循循 渐进的过程。 A、奏响 泄露 一蹴而就 B、书写 泄漏 一步登天 C、奏响 泄露 一蹴而就 D、书写 泄漏一步登天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上海市政府官 方网站“中国上海”消息,2014 年 4 月 19 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上海海事法院(简称上海海事法院)为执行生效判决,依 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关规定,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 江嵊泗马迹山港对被执行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船舶 “BAOSTEELEMOTION”轮实施扣押。 B、太多人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如果旅行是你的需要────像 吃饭、睡觉一样重要,那么就带上你的心和人民币去享受旅行。 C、我们的成功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正如诗人柳永所说:“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014 年 4 月 19 日)上午 9 点,浙 江苍南县灵溪镇发生了一起城管与群众的冲突事件,该事件随即在网络上炸开了 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城管与暴力“捆绑呈现”,已经不是 第一次了。但这次苍南县上千人聚集 的场面和伤者伤情的惨烈,备受舆论关注,也引发各界反思。 B、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马 航失联客机 MH370 的水下搜寻工作再持续一周,之后将结束,但搜寻将持续进行 下去,只是搜寻的方法会有所调整。 C、很多人都知道袁姗姗这个娱乐圈的演员,有的鼓励,有的讥讽,但她不为所 动,更加努力的学习
D、也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曾经用心灌溉并播下两粒宝贵的种子: 梦想、信念。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去探望,满面泪光,哽咽的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红楼梦》) B、爱斯梅拉达被卡西莫多就出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他死刑。这激起巴黎流浪 人的愤怒,因此他们白天准备去搭救她。(《巴黎圣母院》) C、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家》) D、《论语》是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君 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论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小题。(9分)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 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 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 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 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 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髙中学生完整的 人格建构。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 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 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 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 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 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 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 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 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国家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 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 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 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 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 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 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 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概而言之, 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要 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髙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
D、也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曾经用心灌溉并播下两粒宝贵的种子: 梦想、信念。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去探望,满面泪光,哽咽的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红楼梦》) B、爱斯梅拉达被卡西莫多就出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他死刑。这激起巴黎流浪 人的愤怒,因此他们白天准备去搭救她。(《巴黎圣母院》) C、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家》) D、《论语》是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君 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论语》)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小题。(9 分)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 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 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 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 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 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 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 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 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 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 师、社 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 识会影响 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 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 理 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 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 构。这也意味着,每一 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 一个 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 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 体现。在这一点上, 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国家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 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 带来了学 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 均衡、 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 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 展。改革开放 30 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 社会的 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 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 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 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 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概而言之, 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 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要 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
等教育资源丰富起来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 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 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可说水到渠成 7、下列对文章表述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体现教育的公平,必须让所有学生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让学生 接受不同模式的教育 B、由于我国高中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域性差异,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完善,一旦 取消文理分科,就会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C、作者认为,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养成不均衡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影 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D、为确保髙中教育的有序发展,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一旦取 消分科,就会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8、下列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的积极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避免学生个性的片面发展,帮助他们建构完整的人格。 B、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让学有生接受到更广的学科知识 C、让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丰富起来,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和高考、高校录取制度改革。 D、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起着巨大作用,让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相 结合。 9、文章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不能作为理由的一项是() A、我国的高中教育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录取等方面已形成比较稳定的 系列化举措。 B、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C、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 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学生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土,对策集 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 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 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 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 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 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 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髙邮,泛海 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 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
等教育资 源丰富起来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 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 革 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可说水到渠成。 7、下列对文章表述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 思的一项是( ) A、要体现教育的公平,必须让所有学生在已有 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让学生 接受不同模式的教育。 B、由于我国高中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域性差异, 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完善,一旦 取消文理分科, 就会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C、作者认为,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养成不 均衡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影 响高中学生完整 的人格建构。 D、为确保高中教育的有序发展,取消高中阶段 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一旦取 消分科,就会改 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8、下列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的积极意 义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避免学生个性的片面发展,帮助他们建 构完整的人格。 B、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让学有生 接受到更广的学科知识。 C、让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丰 富起来,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和高考、高校录取制度改革。 D、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起着巨大作用,让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相 结合。 9、文章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 行”,不能作为理由的一项是( ) A、我国的高中教育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录取等方面已形成比较稳定的 系列化举措。 B、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 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C、 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受 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 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学生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2 题。(9 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 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 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 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 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 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 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 养育臣庶三百余 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 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 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 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 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 邮,泛海 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 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 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 祥
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 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 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年四十七。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①捧诏涕泣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③尽以家赀为军费④左右命之拜, 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 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 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 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 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第II卷(114分) 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4分) 翻译: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4分) 翻译: (3)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4分) 翻译: 14.阅读下面首诗,回答其相关问题。(8分) 长安秋望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髙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 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 退。言者力 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年四十七。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 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 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11.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 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 不拜 ⑤张弘范兵 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 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 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 色改变,认为 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 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 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 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 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 天祥被送往京 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第 II 卷 (114 分) 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4 分) 翻译: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4 分) 翻译: (3)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4 分) 翻译: 14.阅读下面首诗,回答其相关问题。(8 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②《左 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 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 为囚徒的代称。 (1)晗联写景历来被人称颂。请你试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4 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15.诗歌默写(8分,5题限选4题) ① ,四海 ,阿房出。(《阿房宫赋》) ②惜秦皇汉武’一,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唐宗宋祖, 。(《沁园春》 。(《醉花阴》 ④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滕王阁序》) ⑤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 瑟》) 16.名著导读(2分)(二选一作答 (1)“四大悲剧”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其“四大悲剧”中包括 和《麦克白》等。 (2)《巴黎圣母院》中的穷诗人指的是 当他误入圣迹区将要被处以 死刑时 救了他的命。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2分) 生 许达 然 猩猩从西非森林被运来芝加哥动物园,听到狮吼看不到狮子,看人 却看了三十七年了,从十一磅天真成长到五百多磅苦闷。苦闷是人间的惩罚。 只因他不是人就被独禁,被罚看人。 人从各地来给他看。有人扮各种脸,一直扮到做不出脸还不走开。 有人指着鼻子,喃喃絮语努力介绍自己。有人穿西装模仿他的动作,要和他比 较文明,笨拙无趣,他忍不住放屁。有人默默看他,似乎和他一样不会说话。 有人拿来镜子,他看被铁条隔断的自己,镜子被拿走后,他看见铁条看不见自己 有人照相证明见过他。有人把枪朝他,说些他不懂的英语,被警察捉去。有人 把园长带来,边提出问题边做笔记;要报道他却不问他,不知那行业叫什么。有 人来笑,他觉得可笑却笑不出来。有人乱抛帽子,他放在脚下踏扁。有人伸入手, 他也伸出要握,人却退缩了。有人画了半天,不知把苦闷画成什么颜色。有人 投进冰块,他捡起来抱到温暖湿润自己的胸怀。 有人曾经照顾他。小时一伸出手,喂他的女孩就抱他,他摸女孩 柔细的脸,摸那绽开的笑纹。他拍掌,然而不管他怎样盼望她来,她长大后也 走了。现在看到小孩来,他一伸出手小孩就退后。他喜欢小孩,小孩却爱捉弄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 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 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 冠”“楚囚” 为囚徒的代称。 (1)晗联写景历来被人称颂。请你试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诗歌默写(8 分,5 题限选 4 题) ①____________,四海一;_________,阿房出。(《阿房宫赋》) ②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沁园春》) ③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醉花阴》) ④___________,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⑤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锦 瑟》) 16.名著导读(2 分)(二选一作答) (1)“四大悲剧”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其“四大悲剧”中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麦克白》等。 (2)《巴黎圣母院》中的穷诗人指的是_________。当他误入圣迹区将要被处以 死刑时,_________救了他的命。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2 分) 一生 许达 然 猩猩从西非森林被运来芝加哥动物园,听到狮吼看不到狮子,看人 却看了三十七年了,从十一磅天真成长到五百多磅苦闷。苦闷是 人间的惩罚。 只因他不是人就被独禁,被罚 看人。 人从各地来给他看。有人扮各种脸,一直扮到做不出脸还不走开。 有人指着鼻子,喃喃 絮语努力介绍自己。有人穿西装模仿他的动作,要和他比 较文明,笨拙无趣,他忍不住 放屁。有人默默看他,似乎和他一样不会说话。 有人拿来镜子,他看被铁条隔断的自己,镜子被拿走后,他看见铁条看不见自 己。 有人照相证明见过他。有人把枪朝他, 说些他不懂的英语,被警察捉去。有人 把园长带来,边提出问题边做笔记;要报道他却不问他,不知那行业叫什么。有 人来笑,他觉得可笑却笑不出来。有人乱抛帽子,他放在脚下踏扁。有人伸入手, 他也 伸出要握,人却退缩了。有人画了半天,不知把苦闷画成什么颜色。有人 投进冰块,他捡起来抱到温暖湿润自己的胸怀。 有人曾经照顾他。小时一伸出手,喂他的女孩就抱他,他摸女孩 柔细的脸,摸那绽开的笑纹。他拍掌,然而不管他怎样盼望她来, 她长大后也 走了。现在看到小孩来,他一伸出手小孩就退后。他喜欢小孩,小孩却爱捉 弄
他,向他投泡泡糖和石粒。他在小孩的掌声里拾起石粒,看那些小眼珠内无奈的 自己,也玩也踢;小孩髙兴离开后,他才费力要拿掉泡泡糖。虽然已吹过泡的 不再香甜,胶却如苦闷紧黏。一个小孩曾送来猩猩娃娃,他天天抱,抱烦了, 撕碎;看破布纷飞,飞不出铁栏,抓住几片玩着。一个小孩曾投入球,球如日 子,他接不着,落下了;他拾起来掷,球滚,他随着走;球停,他踢,又跟球 转;转晕了,他才坐下,注视那失落的东西 走不了的是椅子、桌子、轮胎,和他。椅子除了坐以外还可举起 来玩弄时间。桌子除了放手,吃饭,支持沉思,拍打以外想不出别的用处。和 他同样肤色的轮胎,怎样踢开都被铁栏弹回来,干脆坐在上面。轮胎受不了他 苦闷的重量而破了,人仍不拿走。日子重复着铁栏相似的外景,不同的只是肉做 的脸。日子重复着铁栏相似的内容,不同的只是铁生的锈。 真没意思。连鸟、蝴蝶、落叶都不飞入,而苍蝇进来只是舔大便。 所以阳光下午来时他都枯坐在铁条和自己交错的影子上看天空。风怎样吹都不 动,动的人却不动人,他已无兴趣看了。但人跟黄昏走后,又觉得时间和自己 样黑。他默默拥抱黑,黑默默拥抱铁栏,抱到铁栏温暖时也累了。 活着很累,然而不自杀,再受不了也活。七年前完成空气调节的 新建筑,给刚从非洲捉来的十多只住。要他搬时,他愤怒撕破两张脸,踢伤 个肚子。他们人多,终于制伏他强迫迁入。没有天空,没有阳光,没有风雨 每天总是一样的空气一样的温度,更加沉闷了。他大叫大跳大撞,最后绝食抗议 已住过三十年的地方虽是铁栏也算老家,家设备再好也是没有树林的牢房。他又 回旧牢房后也觉得老了。只背向人坐着,目中无人。人依旧扔进东西,他不再 拾起了。泡泡糖依旧黏,他不再拿掉了;黏着痛苦也坐着忍受,因为站起来支 撑自己更滞重了。 那天走来几个穿白衣的男女,猛然射来一支箭,他觉得头晕,就 躺下睡了。医生量他的体温、脉搏、照X光、抽血。诊断他齿龈有毛病后拔掉 颗臼齿。诊断他缺乏运动而得关节炎,须吃阿司匹林。他天天坐着看天,天 落雨时关节更痛了,看着雨落忍受。 听说他生病,三十多年前照顾过他的那女孩从远地赶来看他,给 他一束蔷薇。他轻柔抱着蔷薇,看那些绽开的皱纹,他已认不得做祖母的女孩 了 恍惚什么都看不清了。铁栏外,恍惚白云飘浮着,飘浮着,飘浮 着,忽然不动了。什么都静止了,什么都暗了 黎明时饲喂者按时来找他: “嗨!该醒啦!今天放假,来看你的人一定更多。今天天气特别暖 和,就像你故乡,你一定喜欢的。起来啊!” 他并没有起来,怀里的蔷薇己枯萎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4期》 1、品读全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4分) 2、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1)从十一磅天真成长到五百多磅苦闷。苦闷是人间的惩罚
他,向他投泡泡糖和石粒。他在小孩的掌声里拾起石粒,看那些小眼珠内无奈的 自己,也玩也踢;小孩高兴离开后,他才费力 要拿掉泡泡糖。虽然已吹过泡的 不再香甜, 胶却如苦闷紧黏。一个小孩曾送来猩猩娃娃,他天天抱,抱烦了, 撕碎;看破布纷飞,飞不出铁栏,抓住几片玩着。一个小孩 曾投入球,球如日 子,他接不着,落下了;他拾起来掷,球滚,他随着走;球停,他 踢,又跟球 转;转晕了,他才坐下,注视那 失落的东西。 走不了的是椅子、桌子、轮胎,和他。椅子除了坐以外还可举起 来玩弄时间。桌子除了 放手,吃饭,支持沉思,拍打以外想不出别的用处。和 他同样肤色的轮胎,怎样踢开都 被铁栏弹回来,干脆坐在上面。轮胎受不了他 苦闷的重量而破了,人仍不拿走。日子重复着铁栏相似的外景,不同的只是肉做 的 脸。日子重复着铁栏相似的内容,不同的只 是铁生的锈。 真没意思。连鸟、蝴蝶、落叶都不飞入,而苍蝇进来只是舔大便。 所以阳光下午来时他 都枯坐在铁条和自己交错的影子上看天空。风怎样吹都不 动,动的人却不动人,他已无 兴趣看了。但人跟黄昏走后,又觉得时间和自己 一样黑。他默默拥抱黑,黑默默拥抱铁栏,抱到铁栏温暖时也累了。 活着很累,然而不自杀,再受不了也活。七年前完成空气调节的 新建筑,给刚从非洲捉 来的十多只住。要他搬时,他愤怒撕破两张脸,踢伤一 个肚子。他们人多,终于制伏他 强迫迁入。没有天空,没有阳光,没有风雨; 每天总是一样的空气一样的温度,更加沉闷了。他大叫大跳大撞,最后绝食抗议。 已住过三十年的地方虽是铁栏也算老家,家设备再好也是没有树林的牢房。他又 回旧牢 房后也觉得老了。只背向人坐着,目中无人。人依旧扔进东西,他不再 拾起了。泡泡糖依旧黏,他不再拿掉了;黏着痛苦也坐着 忍受,因为站起来支 撑自己更滞重了。 那天走来几个穿白衣的男女,猛然射来一支箭,他觉得头晕,就 躺下睡了。医生量他的 体温、脉搏、照 X 光、抽血。诊断他齿龈有毛病后拔掉 一颗臼齿。诊断他缺乏运动而得关节炎,须吃阿司匹林。他天天坐着看天, 天 落雨时关节更痛了,看着雨落忍受。 听说他生病,三十多年前照顾过他的那女孩从远地赶来看他,给 他一束蔷薇。他轻柔抱 着蔷薇,看那些绽开的皱纹,他已认不得做祖母的女孩 了。 恍惚什么都看不清了。铁栏外,恍惚白云飘浮着,飘浮着,飘浮 着,忽然不动了。什么 都静止了,什么都暗了。 黎明时饲喂者按时来找他: “嗨!该醒啦!今天放假,来看你的人一定更多。今天天气特别暖 和,就像你故乡,你一定喜欢的。起来啊!” 他并没有起来,怀里的蔷薇已枯萎了。 ——(选自《读者 2013 年第 24 期》) 1、品读全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4 分) 2、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6 分) (1) 从十一磅天真成长到五百多磅苦闷。苦闷是人间的惩罚
2)他默默拥抱黑,黑默默拥抱铁栏,抱到铁栏温暖时也累了。 (3)走不了的是椅子、桌子、轮胎和他 他并没有起来,怀里的蔷薇已枯萎了”此句话说明了猩猩的最后遭遇 看似离奇古怪,可文中却层层深入,暗示着猩猩的悲惨命运。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分) 4、本文题目为《一生》有什么特殊意义?通读全文,你有什么启发?(6分) 六、小作文(15分) 21、把诗句“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进行扩写。 (要求:1-引用诗句2-以第一人称来写3-运用景物描写及动作描写4-字数120 字左右。) 七、作文(50分)【二选一;在答题纸上注明作答的题目。】 题目一: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作家约翰·彭伯西在《蜜蜂的哲学》一书中提到,蜜蜂的故事也是你我 人生故事的写照,人生就是用自己来照亮别人的一段旅程。流浪的老蜜蜂为什 么悲伤?因为它们没有了付出的对象。蜜蜂何时最幸福呢?在它付出的时候。懂 得“付出就是一种幸福”,这是蜜蜂不断繁衍的生存智慧。 22、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请以“付出就是一种幸福”为话题,写篇不少于 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透露考生信息;不得套作、抄袭。) 题目二:阅读材料 ①《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 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②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会倒。 22、上面的材料带给了你什么感想?结合材料,自拟标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透露考生信息;不得套作、抄袭。) 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C(A颀长读q1;B校对读jiao;D因为读wi【解析】本题考査读音 基础知识,尤其是常见易错读音;题目难度适中。) 2.B(A闺蜜;C内需;D)3.A4.B5.D 6.B(B项中“白天准备去营救”错误,应该是晚上去。)7-9、BDA
(2) 他默默拥抱黑,黑默默拥抱铁栏,抱到铁栏温暖时也累了。 (3)走不了的是椅子、桌子、轮胎和他。 3、“ 他并没有起来,怀里的蔷薇已枯萎了 ”此句话说明了猩猩的最后遭遇。 看似离奇古怪,可文中却层层深入,暗示着猩猩的悲惨命运。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 分) 4、本文题目为《一生》有什么特殊意义?通读全文,你有什么启发?(6 分) 六、小作文(15 分) 21、把诗句“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进行扩写。 (要求:1-引用诗句 2-以第一人称来写 3-运用景物描写及动作描写 4-字数 120 字左右。) 七、作文(50 分)【二选一;在答题纸上注明作答的题目。】 题目一: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作家约翰·彭伯西在 《蜜蜂的哲学》一书中提到,蜜蜂的故事也是你我 人生故事的写照,人生就是用自己来照亮别人的一段旅程。流浪的 老蜜蜂为什 么悲伤?因为它们没有了付出的对象。蜜蜂何时最幸福呢?在它付出的时候。懂 得“付出就是一种幸福”,这是蜜蜂不断繁衍的生存智慧。 22、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请以“付出就是一种幸福”为话题,写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透露考生信息;不得套作、抄袭。) 题目二:阅读材料。 ① 《论语·卫灵 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 上德》:“怨 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 己。” ②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会倒。 22、上面的材料带给了你什么感想?结合材料,自拟标题,写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透露考生信息;不得套作、抄袭。) 普通高中 2014 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C (A 颀长读 qí ;B 校对读 jiào ;D 因为读 wèi【解析】本题考查读音 基础知识,尤其是常见易错读音;题目难度适中。) 2.B (A 闺蜜;C 内需;D)3.A 4.B 5.D 6.B(B 项中“白天准备去营救”错误,应该是晚上去。) 7-9、BDA
10、A(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11、D(A因:于是,副词/凭借,介词。B其:可要,句中语气词,表示期望 假如,连词。C以:凭……的身份,介词/因为,介词。D与:跟、和,均为介 词)12、B(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 险象环生”的处境) 13、(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注意:①词语 庶;②句式一一定语后置句。)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 就以礼相待(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 (注意:①两处省略;②古今异义词“左右”;③虚词“遂”和“以”。) (3)略(参考译文评分) 14、(1)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燕横塞”为动景,“人椅楼”为静景,一动 静,稀疏的残星,抒发诗人孤寂惆怅之情。(4分) (2)结合诗文分析(例如用典“张翰思鲈鱼”),表达诗人的思乡和退隐之情。 (4分,结合全诗分析2分,情感分析2分。) 15、略(5题限选4题,本题满分8分) 16、(二选一)2分,每空1分 ①《哈姆雷特》、《李尔王》、《奧赛罗》三选二既可 ②甘果瓦;爱斯梅拉达 17、本文通过描写猩猩从西非森林运到动物园后所遭受的各种待遇,最后孤独寂 寞的死去的情景,刻画了猩猩向往自由,渴望回到自然但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形象 衬托出人性的丑恶,呼吁人们保护动物、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 18、(1)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猩猩独困囚牢向往自然的悲苦,这种悲苦对他来说 莫过于人间的惩罚。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再现猩猩只能与黑暗、铁牢为伴的辛酸场景 (3)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再现猩猩困于囚牢不能逃脱的苦闷。 19、文章从猩猩运到动物园就奠定了悲惨的命运,“真没意思”说明猩猩对生活 失去信心;“恍然间什么都看不清了。”暗示了猩猩生命的终结。(结合全文分 析有理可酌情给分。) 20、“一生”一语双关。既是对猩猩一生命运的再现也是对人类一生无休止破坏 自然,摧残动物的无声控诉。 21、略(要求:1-引用诗句2-以第一人称来写3-运用景物描写及动作描写4-字 数120字左右。) 22、(本题为二选一作答题;若考生选材料一作文,则应围绕题目所给的话题来 写;若考生选择材料二,则主要是围绕“求人不如求己、自立”等方面来写。评 分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本题满分50分。)
10、A(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11、D(A 因:于是,副词/凭借,介词。B 其: 可要,句中语气词,表示期望/ 假如,连词。C 以:凭……的身份,介词/因为,介词。D 与: 跟、和,均为介 词) 12、B(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 “险象环生”的处境) 13、(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 动的忠臣义士。(注意:①词语 ——庶;②句式——定语后置句。)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 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 就以礼相待(用 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 (注意:①两处省略;② 古今异义词“左右”;③虚词“遂”和“以”。) (3)略(参考译文评分) 14、(1)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燕横塞”为动景,“人椅楼”为静景,一动 一静,稀疏的残星,抒发诗人孤寂惆怅之情。(4 分) (2)结合诗文分析(例如用典“张翰思鲈鱼”),表达诗人的思乡和退隐之情。 (4 分,结合全诗分析 2 分,情感分析 2 分。) 15、略(5 题限选 4 题,本题满分 8 分) 16、(二选一) 2 分,每空 1 分。 ①《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三选二既可 ②甘果瓦;爱斯梅拉达 17、本文通过描写猩猩从西非森林运到动物园后所遭受的各种待遇,最后孤独寂 寞的死去的情景,刻画了猩猩向往自由,渴望回到自然但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形象。 衬托出人性的丑恶,呼吁人们保护动物 、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 18、⑴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猩猩独困囚牢向往自然的悲苦,这种悲苦对他来说 莫过于人间的惩罚。 ⑵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再现猩猩只能与黑暗、铁牢为伴的辛酸场景。 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再现猩猩困于囚牢不能逃脱的苦闷。 19、文章从猩猩运到动物园就奠定了悲惨的命运,“真没意思”说明猩猩对生活 失去信心;“恍然间什么都看不清了。”暗示了猩猩生命的终结。(结合全文分 析有理可酌情给分。) 20、“一生”一语双关。既是对猩猩一生命运的再现也是对人类一生无休止破坏 自然, 摧残动物的无声控诉。 21、略(要求:1-引用诗句 2-以第一人称来写 3-运用景物描写及动作描写 4-字 数 120 字左右。) 22、(本题为二选一作答题;若考生选材料一作文,则应围绕题目所给的话题来 写;若考生选择材料二,则主要是围绕“求人不如求己、自立”等方面来写。评 分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本题满分 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