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中小学教学目标管理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之一) (范围:第一、二单元) 基础知识积累(20分) 1.基础知识(9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荡漾(yang)诽谤(bang)憔悴(cui)和(he)着歌 B.寂寞(mo)嫌恶 诀别(jue)恶(e)作剧 C.滑稽(j)点缀(zhui)冗(rong)长堕(duo)下去 D.烦琐(shu6)陶冶(ye)虐杀(nie)揪(jiu)耳朵 (2)选出用词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而应正确对 待自己 B.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C.听到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D.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B.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封开的秋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D.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2.古诗词默写,(每小题2分,共8分) 志在千里。 (2)绿树村边合, (3) ,潭影空人心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3.名著积累。(3分)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 可以配合课文,入学习冰心的作品时,可以阅读《繁星》、《春水》。请联系相关 衔接完成下面的问题 请问《繁星·春水》在内容上表现了哪些主题?它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二、语言专项表达(4分) 4.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
封开县中小学教学目标管理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之一) (范围:第一、二单元) 一、基础知识积累(20 分) 1.基础知识(9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荡漾.(yàng) 诽谤.(bàng) 憔悴.(cuì) 和.(hè)着歌 B.寂寞.(mò) 嫌恶.(wù) 诀.别(jué) 恶.(è)作剧 C. 滑稽.(jī) 点缀.(zhuì) 冗.(rǒng)长 堕.(duò)下去 D. 烦琐.(shuǒ) 陶冶.(yě) 虐.杀(nùe) 揪.(jiū)耳朵 (2)选出用词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而应正确对 待自己。 B.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从容不迫 ....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C.听到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D.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B.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封开的秋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D.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2.古诗词默写,(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 ,志在千里。 (2)绿树村边合, 。 (3) ,潭影空人心。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3.名著积累。(3 分)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 可以配合课文,入学习冰心的作品时,可以阅读《繁星》、《春水》。请联系相关 衔接完成下面的问题。 请问《繁星·春水》在内容上表现了哪些主题?它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 二、语言专项表达(4 分) 4.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
、文言文阅读(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学而不思则罔() (2)是知也( (3)人不知而不愠() (4)诲女知之乎()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2分) 8、下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 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 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 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9、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四、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4分)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 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 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 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 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2)是.知也( ) (3)人不知而不愠.( ) (4)诲.女知之乎( )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2 分) 8、下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2 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 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 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 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9、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2 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四、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14 分)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 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 直压在 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 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 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
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 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 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 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 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 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 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第②段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这一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看是属于 (a.顺叙b.倒叙c.插叙)。其作用是 11.品读第③段,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加点的“又”、“遮住”等词语用得非常准确生动,请具体说说它们的妙 处。(4分) 答:“又 “遮住” (2)划线句中连用两个“流着”,表现了紫藤萝花 的特点,说它“流向人的心 底”是说 12.选文的主旨句是 其含义是 (二)(20分) 第一次真好 ①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 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 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
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 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 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 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 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 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 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第②段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这一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看是属于 (a.顺叙 b.倒叙 c.插叙)。其作用是 11.品读第③段,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加点的“又”、“遮住”等词语用得非常准确生动,请具体说说它们的妙 处。(4 分) 答:“又”: “遮住”: (2)划线句中连用两个“流着”,表现了紫藤萝花 的特点,说它“流向人的心 底”是说 12.选文的主旨句是 其含义是 (二)(20 分) 第一次真好 ①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 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 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
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 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④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 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 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 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 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 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 而已。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⑤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扑扑小脸的老大抱 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 嫩的,猜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 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⑥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 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⑦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⑧愿你珍重第一次。 13、下面是第④自然地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 分) ①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②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③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④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 14、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三次?请各用一个短语 加以概括。(6分) ①
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 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④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 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 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 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 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 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 而已。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⑤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扑扑小脸的老大抱 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 嫩的,猜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 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⑥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 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⑦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⑧愿你珍重第一次。 13、下面是第④自然地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2 分) ①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 ②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③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 ④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 14、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三次?请各用一个短语 加以概括。(6 分) ① ② ③
第③自然段划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 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分) 16.作者的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3 分) 答 17、第⑤自然地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 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 (《游子吟》)(2分) 18.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3分) 五、作文(50分) 19.请以“ 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2.要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 3.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15、第③自然段划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 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4 分) 16.作者的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3 分) 答: 17、第⑤自然地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 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 , 。 (《游子吟》)(2 分) 18.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3 分) 答: 五、作文(50 分) 19.请以“ 故事”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2.要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 3.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20分) 1.(9分)(1)D(2)(B)(3)D 2.(8分)(1)老骥伏枥(2)青山郭外斜(3)山光悦鸟性 (4)杨花落尽子规啼 3.(3分)表现自然、童真、母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些主题,在形式上兼采中 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小诗的长处,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语言专项表达(3分) 4.参考示例:语文是姹紫嫣红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旋律优美的乐曲, 让人听之动容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5.(4分)(1)迷惑(2)通“智”,聪明(3)生气、发怒(4)教导 6.(2分)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 正它。 7.(2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8.(2分)D 9.(2分)D 四、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4分) 10.(3分)C以物喻人,紫藤萝的遭遇,也是动乱年代家庭和国家的真实写照。 11.(8分)(1)“又”准确说明是“再一次”,表达了紫藤萝重现生机后作者的 欣喜之情;“遮住”形象地再现了紫藤萝花的“盛”和“密”,说明紫藤萝的生 命力非常旺盛。(2)开得繁盛茂密的样子紫藤萝花引发作者对生命深沉的感 悟 12.(3分)“花盒人……无止境的”个体的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 河是无止境的。当我们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保持坚定的信心,昂 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二)(20分) 13.(2分)③②①④ 14.(6分)①偶见柚子树②饲养十姊妹③生孩子。 15.(4分)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索:承上启下(或:过渡) 16.(3分)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他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 不下饭 17.(2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3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五、作文(50分) 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略)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20 分) 1.(9 分)(1)D (2)(B) (3)D 2.(8 分)(1)老骥伏枥 (2)青山郭外斜 (3)山光悦鸟性 (4)杨花落尽子规啼 3.(3 分)表现自然、童真、母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些主题,在形式上兼采中 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小诗的长处,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二、语言专项表达(3 分) 4.参考示例:语文是姹紫嫣红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旋律优美的乐曲, 让人听之动容。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5.(4 分)(1)迷惑 (2)通“智”,聪明 (3)生气、发怒 (4)教导 6.(2 分)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 正它。 7.(2 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8.(2 分)D 9.(2 分)D 四、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14 分) 10.(3 分)C 以物喻人,紫藤萝的遭遇,也是动乱年代家庭和国家的真实写照。 11.(8 分)(1)“又”准确说明是“再一次”,表达了紫藤萝重现生机后作者的 欣喜之情;“遮住”形象地再现了紫藤萝花的“盛”和“密”,说明紫藤萝的生 命力非常旺盛。(2)开得繁盛茂密的样子 紫藤萝花引发作者对生命深沉的感 悟。 12.(3 分)“花盒人……无止境的” 个体的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 河是无止境的。当我们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保持坚定的信心,昂 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二)(20 分) 13.(2 分)③②①④ 14.(6 分)①偶见柚子树 ②饲养十姊妹 ③生孩子。 15.(4 分)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索;承上启下(或:过渡) 16.(3 分)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他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 不下饭。 17.(2 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3 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五、作文(50 分) 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