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思考: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导入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要 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法国大作者雨果说:“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 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以“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豪情倾诉了拳拳报国之情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 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 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 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 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 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 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 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了解作者。 黄药眠(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 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硏究工作, 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 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 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等
1 祖国山川颂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和手段: 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思考: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一、导入: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要 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法国大作者雨果说:“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 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以“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豪情倾诉了拳拳报国之情。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 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 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 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 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 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 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 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二、了解作者。 黄药眠(1903— 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 年在上海参加创造 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 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 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出版有散文集《 美丽的黑海 》等。1944 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 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 文集《 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 黄药眠文艺论文选》 等
三、解题 祖国山川一一是文章的内容 颂—一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 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 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四、分析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 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 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 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 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 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 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1、思路结构: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 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 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 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 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 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 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 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 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2、铺叙的特点:(归纳板书)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2 三、解题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 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 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四、分析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 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 “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 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 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 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 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 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1、思路结构: 文章段落较多,共 34 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 1、2 段为第一部分,第 3—32 段为第二部分,第 33—34 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 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 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 3-7 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 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 8-12 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 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 12 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 到景色。 第 13-25 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 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 26-32 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 33-34 段),是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 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2、铺叙的特点:(归纳板书)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语言特点(讨论归纳): 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 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2、结构特点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时 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七、高考阅读题模拟训练 1、第五段说祖国“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这“磨难”可分为哪几类? 文中表现出祖国土地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磨难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类。文章表现出祖国大地历尽沧桑苦难,仍然 顽强奋斗,充满对胜利的信念,并最终迎来光明前程的精神。 2、谈谈最后两小节的寓意 提示:两小节内容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为祖国对个体,二为个体对祖国。表现出个体 与祖国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八、布置作业: 收集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或选择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进行赏析
3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1、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 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 4、5、13、29 段的排比手法, 第 13、23、24 段的拟人手法,第 26、31 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2、结构特点: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时 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七、高考阅读题模拟训练 1、第五段说祖国“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这“磨难”可分为哪几类? 文中表现出祖国土地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磨难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类。文章表现出祖国大地历尽沧桑苦难,仍然 顽强奋斗,充满对胜利的信念,并最终迎来光明前程的精神。 2、谈谈最后两小节的寓意。 提示:两小节内容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为祖国对个体,二为个体对祖国。表现出个体 与祖国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八、布置作业: 收集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或选择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