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题库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质剂(中等,西周契约) 2、法经(一般,战国法典) 3、六部(中等,唐朝行政机关) 4、凌迟(一般,宋朝刑罚) 5、官当(中等,唐朝特权原则) 6、理藩院(一般,清朝司法机关)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情况。(中等,春秋时期法律制度) 2、简述唐律对“化外人”犯罪的原则。(一般,唐朝的刑法原则) 3、简述秋审制度。(中等,清朝司法制度) 三、史料分析题(20分)(较难,西周礼刑关系) 下面几段古文反映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礼"禁于将然之前”,刑“禁于已然之后”;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四、论述题(20分)(中等,唐律特点) 试论唐律“用刑持平”的特点。 第四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五刑(较难,奴隶制、封建刑罚制度) 2、《明大浩》(中等,明朝立法) 3、三法司(中等,明清司法机关) 4、五听(中等,西周审判方式) 5、公罪(中等,唐朝刑法原则) 6、宣政院(中等,元朝司法机关)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战国时期魏国《法经》的主要内容。(一般,战国时期立法) 2、简述汉初文景的刑罚改革。(一般,汉朝刑罚制度) 3、试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较难,西周礼刑关系) 三、史料分析题(20分)(较难,唐朝刑法原则) 请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加以评析: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一一《唐律疏议名例》
中国法制史题库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质剂(中等,西周契约) 2、法经(一般,战国法典) 3、六部(中等,唐朝行政机关) 4、凌迟(一般,宋朝刑罚) 5、官当(中等,唐朝特权原则) 6、理藩院(一般,清朝司法机关) 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情况。(中等,春秋时期法律制度) 2、 简述唐律对“化外人”犯罪的原则。(一般,唐朝的刑法原则) 3、简述秋审制度。(中等,清朝司法制度)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较难,西周礼刑关系) 下面几段古文反映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礼“禁于将然之前”,刑“禁于已然之后”;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四、论述题(20 分)(中等,唐律特点) 试论唐律“用刑持平”的特点。 第四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五刑(较难,奴隶制、封建刑罚制度) 2、《明大诰》(中等,明朝立法) 3、三法司(中等,明清司法机关) 4、五听(中等,西周审判方式) 5、公罪(中等,唐朝刑法原则) 6、宣政院(中等,元朝司法机关) 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战国时期魏国《法经》的主要内容。(一般,战国时期立法) 2、简述汉初文景的刑罚改革。(一般,汉朝刑罚制度) 3、试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较难,西周礼刑关系)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较难,唐朝刑法原则) 请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加以评析: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 —《唐律疏议·名例》
四、论述题(20分)(中等,明律特点) 试论与唐律相比,明律在犯罪与刑罚方面最主要的一个特点“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法律答问(中等,秦朝法律形式) 2、《九章律》(难度一般,汉朝法典) 3、公罪(中等,唐朝刑法原则) 4、官当(较难,唐朝特权原则) 5、六礼(中等,西周婚姻制度) 6、翻异别推(中等,宋朝诉讼审判制度)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十恶重罪。(中等,唐朝罪制) 2、简述清朝的会审制度。(中等,清朝司法制度) 3、简述“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较难,魏晋南北朝法律原则) 三、史料分析题(20分)(较难,唐朝刑法原则) 下面一段古文是从《唐律疏议·名例》中选摘的,请指出其所体现的刑罚适用原则, 解释其含义,并加以评论分析。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 四、论述题(20分)(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试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第六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3分,共30分) 1、“德主刑辅”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中等) 2、赀刑是秦朝的独立刑种。()(中等) 3、《宋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中等) 4、明朝的刑部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中等) 5、“傅别”是适用于租赁关系的一种契约形式。()(中等) 6、“谋反”是“重罪十条”中的一种罪名。()(中等) 7、《晋律》成为唐律的蓝本。()(中等) 8、《唐六典》是唐代最重要的刑法典。()(中等) 9、汉朝以身高作为判断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中等) 10、宣政院是元朝中央设立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中等)》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较难,汉朝刑法原则) 2、简述翻异别推制度。(中等,宋朝诉讼审判制度) 3、简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等,唐朝行政机关) 三、史料分析题(20分)(中等,明律特点) 请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加以评析: “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
四、论述题(20 分)(中等,明律特点) 试论与唐律相比,明律在犯罪与刑罚方面最主要的一个特点“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 法律答问(中等,秦朝法律形式) 2、 《九章律》(难度一般,汉朝法典) 3、 公罪(中等,唐朝刑法原则) 4、 官当(较难,唐朝特权原则) 5、 六礼(中等,西周婚姻制度) 6、 翻异别推(中等,宋朝诉讼审判制度) 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十恶重罪。(中等,唐朝罪制) 2、简述清朝的会审制度。(中等,清朝司法制度) 3、简述“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较难,魏晋南北朝法律原则)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较难,唐朝刑法原则) 下面一段古文是从《唐律疏议·名例》中选摘的,请指出其所体现的刑罚适用原则, 解释其含义,并加以评论分析。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 四、论述题(20 分)(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试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第六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德主刑辅”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 )(中等) 2、赀刑是秦朝的独立刑种。( )(中等) 3、《宋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中等) 4、明朝的刑部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中等) 5、“傅别”是适用于租赁关系的一种契约形式。( )(中等) 6、“谋反”是“重罪十条”中的一种罪名。( )(中等) 7、《晋律》成为唐律的蓝本。( )(中等) 8、《唐六典》是唐代最重要的刑法典。( )(中等) 9、汉朝以身高作为判断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中等) 10、宣政院是元朝中央设立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 )(中等) 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较难,汉朝刑法原则) 2、 简述翻异别推制度。(中等,宋朝诉讼审判制度) 3、 简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等,唐朝行政机关)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中等,明律特点) 请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加以评析: “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
唐律为重。”—薛允升《唐明律合编》 四、论述题(20分)(较难,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 试评述中国古代从旧五刑向新五刑的发展。 第七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3分,共30分) 1、禹刑是夏朝的刑法典。()(中等) 2、“通行饮食”是汉代的一种罪名。()(中等) 3、“眚”是指故意犯罪,要从重处罚。()(中等) 4、“折杖法”是明太祖创设的。()(中等) 5、《晋律》是由律学家张斐、杜预编纂的,所以又称“张杜律”。()(中等) 6、汉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大理。()(中等) 7、唐律对“化外人”犯罪实行属地主义原则。()(中等) 8、《吕刑》是周穆王时吕候所作。()(中等) 9、“公罪”是指官吏“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中等) 10、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管辖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中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春秋决狱。(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2、简述十恶重罪。(中等,唐朝罪制) 3、简述清朝的会审制度。(中等,清朝司法制度) 三、史料分析题(20分)(较难,唐朝刑法原则) 请说明下面这段话所体现的刑罚适用原则,并加以评析。 诸共犯罪者,以造诣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 四、论述题(20分)(中等,明律特点) 为什么薛允升称:明律与唐律相比,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第八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3分,共30分) 1、春秋时期晋国范宣子铸刑书于鼎,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中等) 2、“质剂”是适用于买卖关系的一种契约形式。()(中等) 3、按唐律规定,官吏犯“公罪”者从重处罚。()(中等) 4、汉文景刑制改革,彻底废除了墨、劓、刑、宫四种肉刑,。()(中等) 5、“折杖法”颁布于隋朝。()(中等) 6、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中等) 7、秦汉时的髡、耐等刑罚属于耻辱刑,多作为劳役刑的附加刑使用。()(中等) 8、曹魏时“八议”正式入律。()(中等) 9、按秦朝法律规定,子盗父母等引起的诉讼不属于“公事告”。()(中等) 10、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中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唐律为重。”——薛允升《唐明律合编》 四、论述题(20 分)(较难,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 试评述中国古代从旧五刑向新五刑的发展。 第七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禹刑是夏朝的刑法典。( )(中等) 2、“通行饮食”是汉代的一种罪名。( )(中等) 3、“眚”是指故意犯罪,要从重处罚。( )(中等) 4、“折杖法”是明太祖创设的。( )(中等) 5、《晋律》是由律学家张斐、杜预编纂的,所以又称“张杜律”。( )(中等) 6、汉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大理。( )(中等) 7、唐律对“化外人”犯罪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中等) 8、《吕刑》是周穆王时吕候所作。( )(中等) 9、“公罪”是指官吏“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 )(中等) 10、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管辖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中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春秋决狱。(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2、简述十恶重罪。(中等,唐朝罪制) 3、简述清朝的会审制度。(中等,清朝司法制度)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较难,唐朝刑法原则) 请说明下面这段话所体现的刑罚适用原则,并加以评析。 诸共犯罪者,以造诣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 四、论述题(20 分)(中等,明律特点) 为什么薛允升称:明律与唐律相比,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第八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春秋时期晋国范宣子铸刑书于鼎,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中等) 2、“质剂”是适用于买卖关系的一种契约形式。( )(中等) 3、按唐律规定,官吏犯“公罪”者从重处罚。( )(中等) 4、汉文景刑制改革,彻底废除了墨、劓、刖、宫四种肉刑,。( )(中等) 5、“折杖法”颁布于隋朝。( )(中等) 6、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 )(中等) 7、秦汉时的髡、耐等刑罚属于耻辱刑,多作为劳役刑的附加刑使用。( )(中等) 8、曹魏时“八议”正式入律。( )(中等) 9、按秦朝法律规定,子盗父母等引起的诉讼不属于“公事告”。( )(中等) 10、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 )(中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春秋决狱。(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2、简述唐朝“德本刑用”的思想。(中等,唐朝立法思想) 3、简述宋朝的重法地法。(中等,宋朝立法)》 三、史料分析题(20分)(较难,西周礼刑关系) 下面几段古文反映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礼“禁于将然之前”,刑“禁于已然之后”;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四、论述题(20分)(中等,唐律特点) 试论唐律的特点 第九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夏朝,“墨”是罪名,也是刑名。()(中等) 2、汉代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四种。()(中等) 3、“非眚”是指过失犯罪,要从轻处罚。()(中等) 4、郑国执政子产将刑书铸在金属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中等) 5、《晋律》是由律学家张斐、杜预编纂的,所以又称“张杜律”。()(中等) 6、秦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大司寇。()(中等)》 7、唐律对“化外人”犯罪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中等) 8、《大元通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中等) 9、“厂卫”虽然只是明朝的特务组织,却拥有监督司法审判的大权。()(中等) 10、秋审是一种会审制度,也是一种死刑特别复核制度。()(中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春秋决狱。(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2、简述唐朝对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3、简述宋朝的重法地法。(中等,宋朝立法) 三、史料分析题(20分)(较难,唐代法律形式) 下面是摘自《唐六典》的一段话,请加以解释和分析: “律以正刑定罪,令已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式。” 四、论述题(20分)(中等,明朝的刑法制度) 试述明朝对贪官的惩治
1、简述春秋决狱。(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2、简述唐朝“德本刑用”的思想。(中等,唐朝立法思想) 3、简述宋朝的重法地法。(中等,宋朝立法)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较难,西周礼刑关系) 下面几段古文反映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礼“禁于将然之前”,刑“禁于已然之后”;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四、论述题(20 分)(中等,唐律特点) 试论唐律的特点 第九套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在夏朝,“墨”是罪名,也是刑名。( )(中等) 2、汉代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四种。( )(中等) 3、“非眚”是指过失犯罪,要从轻处罚。( )(中等) 4、郑国执政子产将刑书铸在金属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 )(中等) 5、《晋律》是由律学家张斐、杜预编纂的,所以又称“张杜律”。( )(中等) 6、秦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大司寇。( )(中等) 7、唐律对“化外人”犯罪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中等) 8、《大元通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中等) 9、“厂卫”虽然只是明朝的特务组织,却拥有监督司法审判的大权。( )(中等) 10、秋审是一种会审制度,也是一种死刑特别复核制度。( )(中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春秋决狱。(中等,汉朝司法制度特点) 2、简述唐朝对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3、简述宋朝的重法地法。(中等,宋朝立法) 三、史料分析题(20 分)(较难,唐代法律形式) 下面是摘自《唐六典》的一段话,请加以解释和分析: “律以正刑定罪,令已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式。” 四、论述题(20 分)(中等,明朝的刑法制度) 试述明朝对贪官的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