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业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使用 前言 小儿传染病学是儿科学重要课程之一,是研究感染性疾病在小儿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 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计划免疫的广泛实施,我国小儿 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许多法定的甲类、乙类传染病已日趋减少,甚至已经消 灭,但部分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发病却始终居高不下,并且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还在不断涌现,所 以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儿科最常见疾病。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防治小儿传染病和感染 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控制和消灭重要的传染病打下基础。 本大纲以“堂握”、“熟悉”、”了解”来说明本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在教学重点难点部分, 对各章节“掌握“和”了解“的内容加以区别。以思考题方式,鼓励学生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小儿传染病学包括法定的小儿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教学内容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 根据儿科实际情况,授课内容减少了法定传染病的比例,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比例,成人相对较常 见的传染病未列入本果程。总学时为61,其中授课34学时,示教27学时。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第三版《小儿传染病学》。参考教材为第二版《小儿传染病学》、第五版 《儿科学》、第五版《传染病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小儿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 小儿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第二章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麻疹 第二节 风疹 第三节幼儿急疹 第四节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流行性感冒 第六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七节水痘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第九节脊箭灰质炎 第十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十一节流行性出血执 第十二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第十二节 EB病毒感染 第十四节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十五节HIV感染 第十六节狂犬病 第十七节 病毒性腹泻病 第十八节手足口病
儿科专业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使用 前言 小儿传染病学是儿科学重要课程之一,是研究感染性疾病在小儿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 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计划免疫的广泛实施,我国小儿 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许多法定的甲类、乙类传染病已日趋减少,甚至已经消 灭,但部分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发病却始终居高不下,并且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还在不断涌现,所 以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儿科最常见疾病。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防治小儿传染病和感染 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控制和消灭重要的传染病打下基础。 本大纲以"掌握"、"熟悉"、"了解"来说明本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在教学重点难点部分, 对各章节"掌握"和"了解"的内容加以区别。以思考题方式,鼓励学生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小儿传染病学包括法定的小儿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教学内容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 根据儿科实际情况,授课内容减少了法定传染病的比例,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比例,成人相对较常 见的传染病未列入本课程。总学时为61,其中授课34学时,示教27学时。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第三版《小儿传染病学》。参考教材为第二版《小儿传染病学》、第五版 《儿科学》、第五版《传染病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小儿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 小儿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风疹 第三节 幼儿急疹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 第六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七节 水痘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 第十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十二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第十三节 EB病毒感染 第十四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十五节 HIV感染 第十六节 狂犬病 第十七节 病毒性腹泻病 第十八节 手足口病
第三章细菌性疾闲 第一节猩红热 第二节百日咳 第三节白喉 第四节破伤风 第五节 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第六节细菌性痢疾 第七节霍乱 第八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九节鼠疫 第十节炭疽 第十一节淋球菌病 第十二节结核病 第四章真菌性疾病 第一节 真菌病概述 第二节假丝酵母菌病 第三节 隐球菌病 第四节其他真菌感染 第五章 立克次体病和螺旋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二节 恙虫病 第三节 钩端螺饰体病 第四节 梅毒 第六章 寄生电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痢疾 第一节 疟疾 第三节弓形虫病 第四节 血吸虫病 第五节 丝虫病 第六节钩虫病 第七节蛔虫病 第八节 蛲虫病 第九节缘虫病和囊虫病 第十节包虫病 第十一节里热病 第十二节 华支睾吸虫病 第十三节并殖吸虫病 第十四节 类圆线虫病 讲课时数分配 内 容 讲课时数见习时数
第三章 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 猩红热 第二节 百日咳 第三节 白喉 第四节 破伤风 第五节 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七节 霍乱 第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九节 鼠疫 第十节 炭疽 第十一节 淋球菌病 第十二节 结核病 第四章 真菌性疾病 第一节 真菌病概述 第二节 假丝酵母菌病 第三节 隐球菌病 第四节 其他真菌感染 第五章 立克次体病和螺旋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二节 恙虫病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四节 梅毒 第六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痢疾 第二节 疟疾 第三节 弓形虫病 第四节 血吸虫病 第五节 丝虫病 第六节 钩虫病 第七节 蛔虫病 第八节 蛲虫病 第九节 绦虫病和囊虫病 第十节 包虫病 第十一节 黑热病 第十二节 华支睾吸虫病 第十三节 并殖吸虫病 第十四节 类圆线虫病 讲课时数分配 内 容 讲课时数 见习时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毒型菌 2 麻疹 2 猩红热 水痘 肠道病毒感染 1 狂犬病 原发性肺结核 2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腹泻病 2 液体疗法 伤寒 1 小儿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3 胃炎及溃疡病 2 白喉 2 婴儿肝炎综合征 2 流行性乙型脑炎 共计 34 27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以及病原体、人体、环境三者的关系。 2.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3.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 4.熟悉传染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5.熟悉传染病的防治和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 2.传染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教学难点] 1.传染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教学方法] 1.自学。 2.示教内容:观看录像片《消毒与隔离》。 [思考题] 1.构成传染病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在传染过程中人体是如何与病原体进行斗争的? 3.传染病的病程发展有何规律性? 4.小儿传染病有何临床特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毒型菌 痢 麻疹 猩红热 水痘 肠道病毒感染 狂犬病 原发性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腹泻病 液体疗法 伤寒 小儿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胃炎及溃疡病 白喉 婴儿肝炎综合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 2 2 2 2 1 1 1 1 2 2 2 2 2 2 1 1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共计 34 27 第一章 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以及病原体、人体、环境三者的关系。 2.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3.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 4.熟悉传染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5.熟悉传染病的防治和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 2.传染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教学难点] 1.传染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教学方法] 1.自学。 2.示教内容:观看录像片《消毒与隔离》。 [思考题] 1.构成传染病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在传染过程中人体是如何与病原体进行斗争的? 3.传染病的病程发展有何规律性? 4.小儿传染病有何临床特征?
第二章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麻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麻疹病毒的特征 2.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及麻疹的变迁 3.了解麻疹的发病机理。 4.草据麻疹的早期诊断及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 5。熟悉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6.掌握麻疹与其他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7.掌握麻疹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8.熟悉麻疹的防治原则及方法。 [教学重点] 1 近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2. 麻疹各期的临床表现。 3. 麻疹粘膜斑特征及早期诊断价值 4. 麻疹皮疹的特征。 麻跨诊新及鉴别诊断 6. 麻疹的并发症及治疗。 7 麻疹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教学难点] 1,近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2.麻疹皮疹的特征 3.麻疹诊断及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课微授课:2学时 2.示教内容:病人、幻灯片(皮疹、粘膜斑、多核巨细胞)、录像片《出疹性疾病》。 [思考题] 1.近年麻疹流行病学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2.麻疹粘膜斑有什么特征及临床价值? 3.典型麻疹皮疹特征是什么{ 4.麻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5.麻疹应该与哪些出陵性疾病讲行鉴别? 6.麻疹容易合并哪些并发症,为什么? 第二节风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风疹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 2.了解风疹的发病机理。 3.熟悉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4.了解风疹的防治。 [教学重点] 1,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麻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麻疹病毒的特征。 2.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及麻疹的变迁。 3.了解麻疹的发病机理。 4.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及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 5.熟悉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6.掌握麻疹与其他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7.掌握麻疹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8.熟悉麻疹的防治原则及方法。 [教学重点] 1. 近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2. 麻疹各期的临床表现。 3. 麻疹粘膜斑特征及早期诊断价值。 4. 麻疹皮疹的特征。 5. 麻疹诊断及鉴别诊断。 6. 麻疹的并发症及治疗。 7. 麻疹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教学难点] 1.近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2.麻疹皮疹的特征 3.麻疹诊断及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2学时。 2.示教内容:病人、幻灯片(皮疹、粘膜斑、多核巨细胞)、录像片《出疹性疾病》。 [思考题] 1.近年麻疹流行病学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2.麻疹粘膜斑有什么特征及临床价值? 3.典型麻疹皮疹特征是什么? 4.麻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5.麻疹应该与哪些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 6.麻疹容易合并哪些并发症,为什么? 第二节 风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风疹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 2.了解风疹的发病机理。 3.熟悉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4.了解风疹的防治。 [教学重点] 1.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教学难点] 1.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后天风疹有什么临床特征? 2.与风疹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3.先天风疹感染新生婴儿有哪些危害?了解风疹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 4.了解风疹的发病机理。 5.熟悉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6.了解风疹的防治。 第三节幼儿急疹 [目的要求] 1.了解幼儿急疹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 2.熟悉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3.熟悉幼儿急疹的诊断、鉴别诊断。 [教学重点] 1.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1.幼儿急疹的诊断、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幼儿急疹有什么临床特征? 2.与幼儿急疹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第四节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 2. 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机理。 3.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4.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熟悉本病的预防方法及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2.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的疾病(急性淋巴结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复发性腮腺炎等)。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1小时 2.示教内容:幻灯片(肿大腮腺、肿大睾丸等)、病人 [思考题]
[教学难点] 1.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后天风疹有什么临床特征? 2.与风疹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3.先天风疹感染新生婴儿有哪些危害?了解风疹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 4.了解风疹的发病机理。 5.熟悉后天及先天风疹的临床特征。 6.了解风疹的防治。 第三节 幼儿急疹 [目的要求] 1.了解幼儿急疹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 2.熟悉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3.熟悉幼儿急疹的诊断、鉴别诊断。 [教学重点] 1.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1.幼儿急疹的诊断、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幼儿急疹有什么临床特征? 2.与幼儿急疹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 2. 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机理。 3.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4.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 熟悉本病的预防方法及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2.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的疾病(急性淋巴结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复发性腮腺炎等)。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1小时 2.示教内容:幻灯片(肿大腮腺、肿大睾丸等)、病人 [思考题]
1.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的特征是什么? 2.腮腺炎病毒具有什么特性? 3.腮腺肿大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唯一临床表现吗? 4.流行性腮腺炎除腮腺外最常受累的脏器还有哪些?临床有什么特征? 第五节流行性感冒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及其变异性。 2.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 3.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 4.熟悉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5.熟悉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难点]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及其变异性 [教学方法] 自学 [思考题] 1.流行性感冒为什么会造成大流行? 2.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3.如何防治流行性感冒? 第六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目的要求] 1.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 2。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3.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4.熟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5.熟悉流行性感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亚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定。 2.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难点] 1.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2.如何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七节水痘
1.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的特征是什么? 2.腮腺炎病毒具有什么特性? 3.腮腺肿大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唯一临床表现吗? 4.流行性腮腺炎除腮腺外最常受累的脏器还有哪些?临床有什么特征?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及其变异性。 2.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 3.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 4.熟悉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5.熟悉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难点]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及其变异性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流行性感冒为什么会造成大流行? 2.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3.如何防治流行性感冒? 第六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目的要求] 1.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 2.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3.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4.熟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5.熟悉流行性感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难点] 1.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2.如何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七节 水痘
[目的要求] 1.了解水痘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 2.熟悉水痘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3.了解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关系。 4.掌握水痘的临床特征和皮疹特点。 5.掌握水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熟悉水痘的防治。 [教学重点] 1,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关系 2.水痘的皮疹特点。 3.水痘常见并发症 [教学难点] 1.水痘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2.水痘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1小时 2.示教内容:幻灯片、录像片《出疹性疾病》、病人 [思考题] 1.水痘与带状疱疹有什么关系9 2.水痘要与哪些出疹性疾病鉴别? 3.水痘皮疹特点是什么? 第八节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 了解小儿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原(甲、乙、丙、丁、戊型) 2.了解各型肝炎的流行特征」 3.熟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掌握急性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5.掌握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熟悉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在诊断中的意义。 7、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3.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病原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 4.甲型肝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 1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1学时 2.示教内容:病人 [思考题] 1.儿童为什么容易患甲型肝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水痘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 2.熟悉水痘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3.了解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关系。 4.掌握水痘的临床特征和皮疹特点。 5.掌握水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熟悉水痘的防治。 [教学重点] 1.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关系。 2.水痘的皮疹特点。 3.水痘常见并发症。 [教学难点] 1.水痘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2.水痘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1小时 2.示教内容:幻灯片、录像片《出疹性疾病》、病人 [思考题] 1.水痘与带状疱疹有什么关系? 2.水痘要与哪些出疹性疾病鉴别? 3.水痘皮疹特点是什么?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原(甲、乙、丙、丁、戊型)。 2.了解各型肝炎的流行特征。 3.熟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掌握急性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5.掌握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熟悉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在诊断中的意义。 7、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3.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病原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 4.甲型肝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 1.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1学时 2.示教内容:病人 [思考题] 1.儿童为什么容易患甲型肝炎?
2.甲型肝炎分型依据是什么? 3.甲型、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有什么不同? 4.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5.如何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脊箭灰质炎的病原特性。 2.了解国内外脊髓灰质炎流行现状,以及所采取的步骤和措施 3.了解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熟悉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瘫痪特点。 5.熟悉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6.熟悉脊髓灰质炎主动免疫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瘫痪特点。 2.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 1.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2.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瘫痪特点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为什么近年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2.什么是脊髓灰质炎的诊断依据? 3.容易与脊髓灰质炎混淆的疾病有哪些?其鉴别要点是什么? 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1.了解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机理。 2.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依据 3.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原则。 5.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 流行性乙型演炎的流行特征。 2.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理及病理。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 4.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中毒型痢疾、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等) 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的处理)。 [教学难点] 1.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理及病理。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
2.甲型肝炎分型依据是什么? 3.甲型、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有什么不同? 4.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5.如何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脊髓灰质炎的病原特性。 2.了解国内外脊髓灰质炎流行现状,以及所采取的步骤和措施。 3.了解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熟悉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瘫痪特点。 5.熟悉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6.熟悉脊髓灰质炎主动免疫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瘫痪特点。 2.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 1.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2.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瘫痪特点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为什么近年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2.什么是脊髓灰质炎的诊断依据? 3.容易与脊髓灰质炎混淆的疾病有哪些?其鉴别要点是什么? 第十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1.了解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机理。 2.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依据。 3.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原则。 5.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2.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理及病理。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 4.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中毒型痢疾、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等) 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的处理)。 [教学难点] 1.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理及病理。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2学时 2.示教内容:病人 [思考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型依据是什么? 4.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和传播方式。 2.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3.熟悉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期的临床表现 4.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5.了解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期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1.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什么? 2.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期有什么临床表现? 3.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第十二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病原和传播方式。 2.了解流行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发病机理和病理 3.熟悉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 4.了解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5.了解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登革热和脊革出血热不同期的临末表现。 [教学难点] 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发病机理和病理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2学时 2.示教内容:病人 [思考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型依据是什么? 4.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和传播方式。 2.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3.熟悉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期的临床表现。 4.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5.了解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期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1.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什么? 2.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期有什么临床表现? 3.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第十二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病原和传播方式。 2.了解流行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发病机理和病理。 3.熟悉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 4.了解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5.了解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不同期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发病机理和病理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1.自学 [思考题]
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什么?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有什么临床表现? 3.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第十三节 EB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EB病毒的分类和抗原特性 2.了解EB病毒的流行特征。 3.熟悉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5.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6.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诊断。 7.了解B病毒的防治 [教学重点] 1. EB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临床诊断价值 2. E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型依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价值。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 1.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临床诊断价值。 2.E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价值。 [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2学时 2 示教内容:病人。幻灯片(肿大淋巴结。咽峡炎和扁桃体炎) [思考题] 1.为什么EB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 2.B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哪些疾病?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三联征“是包括什么?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采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什么? 第十四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巨细胞病毒特性。 2.熟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母婴传播。 3.熟悉巨细跑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掌握不同年龄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的临床表现,重点是先天和围产期感染 5.掌握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6.熟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
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什么?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有什么临床表现? 3.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第十三节 EB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EB病毒的分类和抗原特性。 2.了解EB病毒的流行特征。 3.熟悉E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5.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6.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诊断。 7.了解EB病毒的防治。 [教学重点] 1. EB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临床诊断价值。 2. E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型依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价值。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 1.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临床诊断价值。 2.EB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价值。 [教学方法] 1. 课堂授课:2学时 2. 示教内容:病人.幻灯片(肿大淋巴结.咽峡炎和扁桃体炎) [思考题] 1.为什么EB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 2.EB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哪些疾病?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三联征"是包括什么?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采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什么? 第十四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巨细胞病毒特性。 2.熟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母婴传播。 3.熟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4.掌握不同年龄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的临床表现,重点是先天和围产期感染。 5.掌握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6.熟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