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延安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版,习题解答)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498.2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1通用型集成运放一般由几部分电路组成,每一部分常采用哪种基本 电路?通常对每一部分性能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解:通用型集成运放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四个部分 组成。 通常,输入级为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为互补 电路,偏置电路为电流源电路。 对输入级的要求:输入电阻大,温漂小,放大倍数尽可能大 对中间级的要求:放大倍数大,一切措施几乎都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 对输出级的要求:带负载能力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 对偏置电路的要求:提供的静态电流稳定。 4.2已知一个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A。d为100dB,最大输出电压峰 峰值U。p=±14V,分别计算差模输入电压u1(即up-lN)为10μⅴ、100μ V、1mV、1V和-10μV、-100uV、-1mV、一1V时的输出电压uo 解:根据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可求出开环差模放大倍数 201g Ad =100dB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输出电压uo=A。dm1;当Aodl超过±14V 时,lo不是+14V,就是-14V。故u1(即up-lN)为10μV、100μV、lmV、 IV和-10μV、-100μV、一1mV、一1V时,uo分别为lV、10V、14V、14V、 10、-14V、-14V 4.3已知几个集成运放的参数如表P43所示,试分别说明它们各属于哪 种类型的运放 解:A1为通用型运放,A2为高精度型运放,A3为高阻型运放,A4为高 速型运放。 表P43 特性指标| Aod rid U1o hoI-3 dBH CMRS单位增益带宽 单位 dB MQ mv nA nAHz| dBv/uv MHZ 100 2 5|200600 7 0.5 302001240 7 1200.5 100 000 5|0.02003 100 2 65 12.5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1 -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1 通 用 型 集 成 运 放 一 般 由 几 部 分 电 路 组 成 , 每 一 部 分 常 采 用 哪 种 基 本 电 路 ? 通 常 对 每 一 部 分 性 能 的 要 求 分 别 是 什 么 ? 解 : 通 用 型 集 成 运 放 由 输 入 级 、 中 间 级 、 输 出 级 和 偏 置 电 路 等 四 个 部 分 组 成 。 通 常 ,输 入 级 为 差 分 放 大 电 路 ,中 间 级 为 共 射 放 大 电 路 , 输 出 级 为 互 补 电 路 , 偏 置 电 路 为 电 流 源 电 路 。 对 输 入 级 的 要 求 : 输 入 电 阻 大 , 温 漂 小 , 放 大 倍 数 尽 可 能 大 。 对 中 间 级 的 要 求 : 放 大 倍 数 大 , 一 切 措 施 几 乎 都 是 为 了 增 大 放 大 倍 数 。 对 输 出 级 的 要 求 : 带 负 载 能 力 强 , 最 大 不 失 真 输 出 电 压 尽 可 能 大 。 对 偏 置 电 路 的 要 求 : 提 供 的 静 态 电 流 稳 定 。 4.2 已 知 一 个 集 成 运 放 的 开 环 差 模 增 益 Ao d 为 100dB, 最 大 输 出 电 压 峰 - 峰 值 Uo p p= ±14V, 分 别 计 算 差 模 输 入 电 压 uI( 即 u P- u N) 为 10μ V、 100μ V、 1mV、 1V 和 - 10μ V、 - 100μ V、 - 1mV、 - 1V 时 的 输 出 电 压 uO。 解 : 根 据 集 成 运 放 的 开 环 差 模 增 益 , 可 求 出 开 环 差 模 放 大 倍 数 5 od od 10 20lg 100dB   A A 当 集 成 运 放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时 , 输 出 电 压 uO= Ao d uI; 当 Ao d uI 超 过 ±14V 时 ,uO 不 是 + 14V,就 是 - 14V。故 uI ( 即 u P- uN)为 10μ V、100μ V、1mV、 1V 和 - 10μ V、- 100μ V、- 1mV、- 1V 时 ,uO 分 别 为 1V、10V、14V、14V、 - 1V、 - 10V、 - 14V、 - 14V。 4.3 已 知 几 个 集 成 运 放 的 参 数 如 表 P4.3 所 示 , 试 分 别 说 明 它 们 各 属 于 哪 种 类 型 的 运 放 。 解 : A1 为 通 用 型 运 放 , A2 为 高 精 度 型 运 放 , A3 为 高 阻 型 运 放 , A4 为 高 速 型 运 放 。 表 P4.3 特性指标 Aod rid UIO IIO IIB -3dBfH KCMR SR 单位增益带宽 单位 dB MΩ mv nA nA Hz dB V/μV MHz A1 100 2 5 200 600 7 86 0.5 A2 130 2 0.01 2 40 7 120 0.5 A3 100 1000 5 0.02 0.03 86 0.5 5 A4 100 2 2 20 150 96 65 12.5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4多路电流源电路如图P4.4所示,已知所有晶体管的特性均相同,UεE 均为0.7V。试求lc1、lc2各为多少。 (+15V) 134kg T 图P4.4 解:因为T1、T2、T3的特性均相同,且UBE均相同,所以它们的基极 集电极电流均相等,设集电极电流为lc。先求出R中电流,再求解lcl、lc2 UDCA-UBEO=10 00uA Ig=Ico+IB3=cot 1+B 3. B(1+B) B+B B2+B+3 当B(1+B)>>3时 c2≈la=100uA 4.5图4.5所示为多集电极晶体管构成的多路电流源。已知集电极C0与 C1所接集电区的面积相同,C2所接集电区的面积是C0的两倍,lco/l=4,e-b 间电压约为0.7V。试求解lC1、lc2各为多少 解:多集电极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正比于集电区的面积。 先求出R中电流,再求解lc、lc2 71.5kg 图P4.5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2 - 4.4 多 路 电 流 源 电 路 如 图 P4.4 所 示 ,已 知 所 有 晶 体 管 的 特 性 均 相 同 ,UB E 均 为 0.7V。 试 求 IC 1、 IC 2 各 为 多 少 。 图 P4.4 解 : 因 为 T1、 T2、 T3 的 特 性 均 相 同 , 且 UB E 均 相 同 , 所 以 它 们 的 基 极 、 集 电 极 电 流 均 相 等 , 设 集 电 极 电 流 为 IC。 先 求 出 R 中 电 流 , 再 求 解 IC 1、 IC 2。 100 CC BE4 BE0     R V U U I R μ A R R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3 (1 ) 3 1 3 2 2 C C C B C0 B3 C0        当 β ( 1+ β ) > > 3 时 IC1  IC2  I R  100 μ A 4.5 图 4.5 所 示 为 多 集 电 极 晶 体 管 构 成 的 多 路 电 流 源 。 已 知 集 电 极 C0 与 C1 所 接 集 电 区 的 面 积 相 同 ,C2 所 接 集 电 区 的 面 积 是 C0 的 两 倍 ,IC O/IB= 4,e-b 间 电 压 约 为 0.7V。 试 求 解 IC 1、 IC 2 各 为 多 少 解 : 多 集 电 极 晶 体 管 集 电 极 电 流 正 比 于 集 电 区 的 面 积 。 先 求 出 R 中 电 流 , 再 求 解 IC 1、 IC 2。 图 P4.5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201A(其中UB=0.7V) R Ico=BIR 16q1A 1+B Ici=lco =1601 A Ic2=21co =3201 A 46电路如图P4.6所示,T管的低频跨导为gm,T1和T2管d-s间的动态 电阻分别为rdst和rds2。试求解电压放大倍数A2=△uo/△u的表达式。 解:由于T2和T3所组成的镜像电流源是以T1为放大管的共射放大电路 的有源负载,T1、T2管d-s间动态电阻分别为rdst、rss2,所以电压放大倍数 Au的表达式为 ∥ △ Au m(1∥ra3) 4.7电路如图P4.7所示,T1与T2管特性相同,它们的低频跨导为gm T3与T4管特性对称;T2与T4管d-s间动态电阻为rs2和rds4。试求出两电路 的电压放大倍数A2=△uo/△(u1-l12)的表达式 解:在图(a)(b)所示电路中 (a) 图 P4.7 图(a)所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3 - 2 320μ A 160μ A 160μ A 1 200μA ( 0.7V) C2 C0 C1 C0 C0 C0 C B C0 EB CC EB            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U R V U I R R R    其中 图 P4.6 4.6 电 路 如 图 P4.6 所 示 ,T 管 的 低 频 跨 导 为 gm,T1 和 T2 管 d-s 间 的 动 态 电 阻 分 别 为 r d s 1 和 r d s 2。 试 求 解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uO /△ uI 的 表 达 式 。 解 : 由 于 T2 和 T3 所 组 成 的 镜 像 电 流 源 是 以 T1 为 放 大 管 的 共 射 放 大 电 路 的 有 源 负 载 , T1、 T2 管 d-s 间 动 态 电 阻 分 别 为 r d s 1、 r d s 2, 所 以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的 表 达 式 为 ( ) ( ) m ds1 ds2 I D ds1 ds2 I O g r r u i r r u u Au ∥ ∥          4.7 电 路 如 图 P4.7 所 示 , T1 与 T2 管 特 性 相 同 , 它 们 的 低 频 跨 导 为 gm; T3 与 T4 管 特 性 对 称 ;T2 与 T4 管 d-s 间 动 态 电 阻 为 r d s 2 和 r d s 4。试 求 出 两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uO/△ (uI 1- uI 2 )的 表 达 式 。 解 : 在 图 ( a)( b) 所 示 电 路 中 图 P4.7 图 ( a) 所 示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io=△in2-△i4≈△iD2-△iD1=-2△iD △(u1-l2) A gn(a2∥rsa4) 同理,图(b)所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n≈gn(ra2∥r4) 4.8电路如图P4.8所示,具有理想的对称性。设各管β均相同。 (1)说明电路中各晶体管的作用 (2)若输入差模电压为(u1-u12),则由此产生的差模电流为△ip,求 解电路电流放大倍数A1的近似表达 式 解:(1)图示电路为双端输入、 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T1和T T和T,分别组成的复合管为放大管,a2T Ts和T6组成的镜像电流源为有源负 (2)由于用Ts和T6所构成的镜 像电流源作为有源负载,将左半部分 放大管的电流变化量转换到右边,故 输出电流变化量及电路电流放大倍数 图P4.8 分别为 2(1+B)B A1=≈2(1+B)B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4 - ( ) 2 ( ) 2 I1 I2 O m I1 I2 D1 m O D2 D4 D2 D1 D1 D1 D2 D3 D4 u u i g u u i g i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ds2 d 4 I1 I2 O ds2 ds4 I1 I2 s O u g r r u u i r r u u u A ∥ ∥          同 理 , 图 ( b) 所 示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 u m ds2 ds4 A  g r ∥r 4.8 电 路 如 图 P4.8 所 示 , 具 有 理 想 的 对 称 性 。 设 各 管 β 均 相 同 。 ( 1) 说 明 电 路 中 各 晶 体 管 的 作 用 ; ( 2)若 输 入 差 模 电 压 为( uI 1- uI 2),则 由 此 产 生 的 差 模 电 流 为 △ iD,求 解 电 路 电 流 放 大 倍 数 Ai 的 近 似 表 达 式 。 解 :( 1) 图 示 电 路 为 双 端 输 入 、 单 端 输 出 的 差 分 放 大 电 路 。 T1 和 T2、 T3 和 T4 分 别 组 成 的 复 合 管 为 放 大 管 , T5 和 T6 组 成 的 镜 像 电 流 源 为 有 源 负 载 。 ( 2) 由 于 用 T5 和 T6 所 构 成 的 镜 像 电 流 源 作 为 有 源 负 载 , 将 左 半 部 分 放 大 管 的 电 流 变 化 量 转 换 到 右 边 , 故 输 出 电 流 变 化 量 及 电 路 电 流 放 大 倍 数 图 P4.8 分 别 为     2(1 ) 2(1 ) I O O I          i i A i i i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9电路如图P4.9所示,具有理想的对称性。回答题4.8所提的问题。 图P4.9 解:(1)图示电路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T1和T2、T3 和T3分别组成的复合管为放大管,Ts5和T6组成的镜像电流源为有源负载 (2)由于用Ts和T6所构成的镜像电流源作为有源负载,将左半部分放 大管的电流变化量转换到右边,故输出电流变化量及电路电流放大倍数分别 (1+B)B A=≈2(1+B)B 4.10电路如图P4.10所示,T1与T2管的特性相同,所有晶体管的B均相 同,Ret远大于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当u11=n2=0V时,uo=0V D - 图P4.10 (1)求解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 (2)当有共模输入电压时,o=?简述理由 解:(1)在忽略二极管动态电阻的情况下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5 - 4.9 电 路 如 图 P4.9 所 示 , 具 有 理 想 的 对 称 性 。 回 答 题 4.8 所 提 的 问 题 。 图 P4.9 解 :( 1)图 示 电 路 为 双 端 输 入 、单 端 输 出 的 差 分 放 大 电 路 。T1 和 T2、T3 和 T3 分 别 组 成 的 复 合 管 为 放 大 管 , T5 和 T6 组 成 的 镜 像 电 流 源 为 有 源 负 载 。 ( 2) 由 于 用 T5 和 T6 所 构 成 的 镜 像 电 流 源 作 为 有 源 负 载 , 将 左 半 部 分 放 大 管 的 电 流 变 化 量 转 换 到 右 边 , 故 输 出 电 流 变 化 量 及 电 路 电 流 放 大 倍 数 分 别 为     2(1 ) 2(1 ) I O O I          i i A i i i 4.10 电 路 如 图 P4.10 所 示 ,T1 与 T2 管 的 特 性 相 同 ,所 有 晶 体 管 的 β 均 相 同 , Rc 1 远 大 于 二 极 管 的 正 向 电 阻 。 当 uI 1= uI 2= 0V 时 , uO= 0V。 图 P4.10 ( 1) 求 解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的 表 达 式 ; ( 2) 当 有 共 模 输 入 电 压 时 , uO=? 简 述 理 由 。 解 :( 1) 在 忽 略 二 极 管 动 态 电 阻 的 情 况 下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R1∥ he F R A=An (2)当有共模输入电压时,uo近似为零。由于Re1>>rd,△uc1≈△uc2 因此△uBE3≈0,故lo≈0。 4.11电路如图P4.11所示,T1与T2管为超β管,电路具有理想的对称性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该电路采用了 RR。 A.共集-共基接法 B.共集-共射接法 C.共射-共基接法 (2)电路所采用的上述接法是为了 A.增大输入电阻 B.增大电流放大系数 C.展宽频带 图P4.11 (3)电路采用超β管能够 A.增大输入级的耐压值 增大放大能力C.增大带负载能力 (4)T1与T2管的静态压降约为 A.0.7V B.1.4V C.不可知 解:(1)C (2)C (3)B (4)A 412电路如图P411所示,试问:为什么说D1与D2的作用是减少T1与 T2管集电结反向电流lcBo对输入电流的影响? 解:因为UBE3+UcE1=2Ub,UB1≈UD,UcE1≈UD,所以UcB1≈0 反向电流为零,因此lcBo对输入电流影响很小。 413在图P4.13所示电路中,已知T1~T3管的特性完全相同,B>>2 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i1,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i。试问 (1)ic2≈? (2)iB2≈? (3)Au=△uo/(i11-i12)≈?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6 - 1 2 be3 c2 2 be1 be3 c1 1 2 u u u u u A A A r R A r r R A           ∥ ( 2)当 有 共 模 输 入 电 压 时 ,uO 近 似 为 零 。由 于 Rc 1> > r d,△ uC 1≈ △ uC 2, 因 此 △ uB E 3≈ 0, 故 u O≈ 0。 4.11 电 路 如 图 P4.11 所 示 ,T1 与 T2 管 为 超 β 管 ,电 路 具 有 理 想 的 对 称 性 。 选 择 合 适 的 答 案 填 入 空 内 。 ( 1) 该 电 路 采 用 了 。 A. 共 集 -共 基 接 法 B. 共 集 -共 射 接 法 C. 共 射 -共 基 接 法 ( 2) 电 路 所 采 用 的 上 述 接 法 是 为 了 。 A. 增 大 输 入 电 阻 B. 增 大 电 流 放 大 系 数 C. 展 宽 频 带 图 P4.11 ( 3) 电 路 采 用 超 β 管 能 够 。 A. 增 大 输 入 级 的 耐 压 值 B. 增 大 放 大 能 力 C. 增 大 带 负 载 能 力 ( 4) T1 与 T2 管 的 静 态 压 降 约 为 。 A. 0.7V B. 1.4V C. 不 可 知 解 :( 1) C ( 2) C ( 3) B ( 4) A 4.12 电 路 如 图 P4.11 所 示 ,试 问 :为 什 么 说 D1 与 D2 的 作 用 是 减 少 T1 与 T2 管 集 电 结 反 向 电 流 IC B O 对 输 入 电 流 的 影 响 ? 解 : 因 为 UB E 3+ UC E 1= 2UD , UB E 1≈ UD , UC E 1≈ UD, 所 以 UC B 1≈ 0, 反 向 电 流 为 零 , 因 此 IC B O 对 输 入 电 流 影 响 很 小 。 4.13 在 图 P4.13 所 示 电 路 中 ,已 知 T1~ T3 管 的 特 性 完 全 相 同 ,β > > 2; 反 相 输 入 端 的 输 入 电 流 为 iI 1, 同 相 输 入 端 的 输 入 电 流 为 iI 2。 试 问 : ( 1) iC 2≈ ? ( 2) iB 2≈ ? ( 3) Au i=△ uO /(iI 1- iI 2 )≈ ?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解:(1)因为T1和T2为镜像关系,且B>>2,所以lc2≈ict≈i2。 (2)lB3=i1-i (3)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和放大倍数分别为 R=-B3△B3R A=△uo/(1-2)≈△uo/Aa3=-B3R 4.14比较图P4.14所示两个电路,分别说明它的是如何消交越失真和如 何实现过流保护的 解:在图(a)所示电路中,D1、D2使T2、T3微导通,可消除交越失真 R为电流采样电阻,D3对T2起过流保护。当T2导通时,uD3=uBE2+loR-uDt, 未过流时ioR较小,因uD3小于开启电压使D3截止;过流时因u3大于开启 电压使D3导通,为T2基极分流。D4对T4起过流保护,原因与上述相同 D R2 D2平 P4.14 在图(b)所示电路中,T4、Ts使T2、T3微导通,可消除交越失真。R2 为电流采样电阻,T6对T2起过流保护。当T2导通时,uBE6=ioR2,未过流时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7 - 图 P4.13 解 :( 1) 因 为 T1 和 T2 为 镜 像 关 系 , 且 β > > 2, 所 以 iC 2≈ iC 1≈ iI 2 。 ( 2) iB 3= iI 1- iC 2≈ iI 1- iI 2 ( 3) 输 出 电 压 的 变 化 量 和 放 大 倍 数 分 别 为 O I1 I2 O B3 3 c O C3 c 3 B3 c ( ) A u i i u i R u i R i R ui                  4.14 比 较 图 P4.14 所 示 两 个 电 路 , 分 别 说 明 它 的 是 如 何 消 交 越 失 真 和 如 何 实 现 过 流 保 护 的 。 解 :在 图( a)所 示 电 路 中 ,D1、D2 使 T2、T3 微 导 通 ,可 消 除 交 越 失 真 。 R 为 电 流 采 样 电 阻 ,D3 对 T2 起 过 流 保 护 。当 T2 导 通 时 ,uD 3= uB E 2+ iOR- u D 1, 未 过 流 时 i OR 较 小 , 因 uD 3 小 于 开 启 电 压 使 D3 截 止 ; 过 流 时 因 uD 3 大 于 开 启 电 压 使 D3 导 通 , 为 T2 基 极 分 流 。 D4 对 T4 起 过 流 保 护 , 原 因 与 上 述 相 同 。 图 P4.14 在 图 ( b) 所 示 电 路 中 , T4、 T5 使 T2、 T3 微 导 通 , 可 消 除 交 越 失 真 。 R2 为 电 流 采 样 电 阻 ,T6 对 T2 起 过 流 保 护 。当 T2 导 通 时 ,uB E 6= iOR2,未 过 流 时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ioR2较小,因lBE6小于开启电压使T6截止:过流时因uBE6大于开启电压使 T6导通,为T2基极分流。T对T3起过流保护,原因与上述相同 4.15图4.15所示电路是某集成运放电路的一部分,单电源供电,T1、T2、 T3为放大管。试分析 图P4.15 (1)100μA电流源的作用 (2)T4的工作区域(截止、放大、饱和 (3)50μA电流源的作用 (4)T5与R的作用 解:(1)为T1提供静态集电极电流、为T2提供基极电流,并作为T1的 有源负载。 (2)T4截止。因为uB4=lc1=lo+lg+ug2+uB3,uE4=lo,lp4>uE4。 50uA,Ts更多地为T3的基 T2 极分流 4.16电路如图P4.16所示,试说明各晶体管的 Ts 作用 解:T1为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管;T2和T3组 成互补输出级;T4、T5、R2组成偏置电路,用于消 A 除交越失失真 4.17图4.17所示简化的高精度运放电路原理图, 图P4.16 试分析: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8 - iOR2 较 小 , 因 uB E 6 小 于 开 启 电 压 使 T6 截 止 ; 过 流 时 因 uB E 6 大 于 开 启 电 压 使 T6 导 通 , 为 T2 基 极 分 流 。 T7 对 T3 起 过 流 保 护 , 原 因 与 上 述 相 同 。 4.15 图 4.15 所 示 电 路 是 某 集 成 运 放 电 路 的 一 部 分 ,单 电 源 供 电 ,T1、T2、 T3 为 放 大 管 。 试 分 析 : 图 P4.15 ( 1) 100μ A 电 流 源 的 作 用 ; ( 2) T4 的 工 作 区 域 (截 止 、 放 大 、 饱 和 ); ( 3) 50μ A 电 流 源 的 作 用 ; ( 4) T5 与 R 的 作 用 解 :( 1) 为 T1 提 供 静 态 集 电 极 电 流 、 为 T2 提 供 基 极 电 流 , 并 作 为 T1 的 有 源 负 载 。 ( 2) T4 截 止 。 因 为 uB 4= uC 1= uO+ uR+ uB 2+ uB 3, u E 4= uO, uB 4> u E 4。 ( 3) 50μ A 电 流 源 为 T3 提 供 射 极 电 流 , 在 交 流 等 效 电 路 中 等 效 为 阻 值 非 常 大 的 电 阻 。 ( 4)保 护 电 路 。uB E 5= iOR,未 过 流 时 T5 电 流 很 小 ; 过 流 时 使 iE 5> 50μ A, T5 更 多 地 为 T3 的 基 极 分 流 。 4.16 电 路 如 图 P4.16 所 示 ,试 说 明 各 晶 体 管 的 作 用 。 解 : T1 为 共 射 放 大 电 路 的 放 大 管 ; T2 和 T3 组 成 互 补 输 出 级 ; T4、 T5、 R2 组 成 偏 置 电 路 , 用 于 消 除 交 越 失 失 真 。 4.17 图 4.17 所 示 简 化 的 高 精 度 运 放 电 路 原 理 图 , 图 P4.16 试 分 析 :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两个输入端中哪个是同相输入端,哪个是反相输入端 (2)T3与T4的作用 (3)电流源I3的作用; (4)D2与D3的作用 T 10 解:(1)1为反相输入端,u12为同相输入端。 (2)为T1和T2管的有源负载,将T1管集电极电流变化量转换到输出, 使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双端输出时的放大倍数。 (3)为T6设置静态电流,且为T6的集电极有源负载,增大共射放大电 路的放大能力 (4)消除交越失真。 4.18通用型运放F747的内部电路如图P4.18所示,试分析 (1)偏置电路由哪些元件组成?基准电流约为多少? (2)哪些是放大管,组成几级放大电路,每级各是什么基本电路? (3)T19、T20和R8组成的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解:(1)由T10、T1、T9、T8、T12、T1、Rs5构成。 (2)图示电路为三级放大电路: T1~T4构成共集-共基差分放大电路,T14~T16构成共集-共射-共集电路 T23、T24构成互补输出级。 (3)消除交越失真。互补输出级两只管子的基极之间电压 U BEl9 使T23、T24处于微导通,从而消除交越失真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9 - ( 1) 两 个 输 入 端 中 哪 个 是 同 相 输 入 端 , 哪 个 是 反 相 输 入 端 ; ( 2) T3 与 T4 的 作 用 ; ( 3) 电 流 源 I 3 的 作 用 ; ( 4) D2 与 D3 的 作 用 。 图 P4.17 解 :( 1) u11 为 反 相 输 入 端 , u1 2 为 同 相 输 入 端 。 ( 2)为 T1 和 T2 管 的 有 源 负 载 ,将 T1 管 集 电 极 电 流 变 化 量 转 换 到 输 出 , 使 单 端 输 出 差 分 放 大 电 路 的 差 模 放 大 倍 数 近 似 等 于 双 端 输 出 时 的 放 大 倍 数 。 ( 3)为 T6 设 置 静 态 电 流 ,且 为 T6 的 集 电 极 有 源 负 载 ,增 大 共 射 放 大 电 路 的 放 大 能 力 。 ( 4) 消 除 交 越 失 真 。 4.18 通 用 型 运 放 F747 的 内 部 电 路 如 图 P4.18 所 示 , 试 分 析 : ( 1) 偏 置 电 路 由 哪 些 元 件 组 成 ? 基 准 电 流 约 为 多 少 ? ( 2) 哪 些 是 放 大 管 , 组 成 几 级 放 大 电 路 , 每 级 各 是 什 么 基 本 电 路 ? ( 3) T1 9、 T2 0 和 R8 组 成 的 电 路 的 作 用 是 什 么 ? 解 :( 1) 由 T1 0、 T11、 T9、 T8、 T1 2、 T1 3、 R5 构 成 。 ( 2) 图 示 电 路 为 三 级 放 大 电 路 : T1~ T4 构 成 共 集 -共 基 差 分 放 大 电 路 ,T1 4~ T1 6 构 成 共 集 -共 射 -共 集 电 路 , T2 3、 T2 4 构 成 互 补 输 出 级 。 ( 3) 消 除 交 越 失 真 。 互 补 输 出 级 两 只 管 子 的 基 极 之 间 电 压 UB 2 3 - B 2 4= UB E 2 0+ UB E 1 9 使 T2 3、 T2 4 处 于 微 导 通 , 从 而 消 除 交 越 失 真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23 TA 39 kQ T T 图 P4.18

第 4 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10 - 图 P4.18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