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构力学Ⅱ》 (STRUCTURAL MECHANICS II) 教学大纲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二00七年三月
《结 构 力 学Ⅱ》 (STRUCTURAL MECHANICSⅡ) 教学大纲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二 00 七年三月
《结物力学Ⅱ》教学大焖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Ⅱ 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II 课程编号:0816310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内总学时:36学时 课外总学时:无 实习周天数:无 学分:2学分 一、教学对象 具有一定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基础知识,已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 构力学(I)基本理论的土木工程类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用结构矩阵分析方法解决杆系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结构动力计 算和分析的能力,为结构计算和分析过程的程序化打基础。 三、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矩阵位移法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结构的基本动力分析方 法。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共36学时) 1.学时分配表: 内容 课时 1.单元刚度矩阵 4 2.连续梁和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 3.等效结点荷载及内力计算 8 4.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10 5.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6 合计 36
1 《结构力学Ⅱ》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结构力学Ⅱ 英文名称: STRUCTURAL MECHANICSⅡ 课程编号: 0816310 开课学期: 第六学期 课内总学时: 36 学时 课外总学时: 无 实习周天数: 无 学分:2 学分 一、教学对象 具有一定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基础知识,已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 构力学(Ⅰ)基本理论的土木工程类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用结构矩阵分析方法解决杆系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结构动力计 算和分析的能力,为结构计算和分析过程的程序化打基础。 三、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矩阵位移法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结构的基本动力分析方 法。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共 36 学时) 1.学时分配表: 内 容 课 时 1.单元刚度矩阵 4 2.连续梁和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 8 3.等效结点荷载及内力计算 8 4.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10 5.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6 合计 36
第一章矩阵位移法 1、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整体坐标系)。 2、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3、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 4、等效结点荷载。 5、内力的计算。 6、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整体分析。 第二章结构的动力计算 1、动力计算的特点和动力自由度。 2、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3、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4、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5、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6、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的正交性和主振型矩阵。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矩阵位移法 重点及难点: 1、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2、整体刚度矩阵的建立。 第二章结构动力计算 重点及难点: 1、单自由度体系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用刚度法确定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自振频率及主振型。 六、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多种授课方 式
2 第一章 矩阵位移法 1、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整体坐标系)。 2、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3、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 4、等效结点荷载。 5、内力的计算。 6、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整体分析。 第二章 结构的动力计算 1、动力计算的特点和动力自由度。 2、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3、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4、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5、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6、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的正交性和主振型矩阵。 五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 矩阵位移法 重点及难点: 1、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2、整体刚度矩阵的建立。 第二章 结构动力计算 重点及难点: 1、单自由度体系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用刚度法确定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自振频率及主振型。 六、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多种授课方 式
七、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经常要运用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先 修课程的知识,学生应根据内容进行必要复习。学习时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 的培养,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八、测试内容与方式: 通过试卷笔试方法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结构计算分析的能力, 且结合平时习题成绩综合评定成绩。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结构力学教程》(Ⅱ)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第1版) 参考书:1、《结构有限元分析》(第二版)赵经文等编著(2002年)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结构动力学》R.W.克拉夫等著(1983年) 3、《工程力学教程》范钦珊主编(1998年)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二00七年三月
3 七、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经常要运用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Ⅰ)等先 修课程的知识,学生应根据内容进行必要复习。学习时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 的培养,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八、测试内容与方式: 通过试卷笔试方法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结构计算分析的能力, 且结合平时习题成绩综合评定成绩。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结构力学教程》(Ⅱ)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2001 年第 1 版) 参考书:1、《结构有限元分析》(第二版)赵经文等编著 (2002 年)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2、《结构动力学》R.W.克拉夫等著 (1983 年) 3、《工程力学教程Ⅲ》范钦珊主编 (1998 年)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二 00 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