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
论鲁迅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2.品味语言风格,学习写作方法。 3.认识鲁迅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理解其精神,体会作者情感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2.品味语言风格,学习写作方法。 3.认识鲁迅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理解其精神,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 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他是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 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的方向,就是中华 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 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他是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 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的方向,就是中华 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是? 新课导入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是近代以来中国伟 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 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 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 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 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927年的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是近代以来中国伟 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 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 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 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 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927年的毛泽东 走近作者
背景链 接 本文写于1937年10月19日,是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 讲话。当时,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发 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参加抗日。特 别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抗日先锋分子,为此, 1937年9月,在延安成立映北公学,以造就这 样的人才
本文写于1937年10月19日,是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 讲话。当时,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发 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参加抗日。特 别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抗日先锋分子,为此, 1937年9月,在延安成立陕北公学,以造就这 样的人才。 背景链 接
公 毛泽东在陕公第二期开学典礼上作报告
毛泽东在陕公第二期开学典礼上作报告
字词积 累 掌握字词 溃败gui)泼辣(n。) 妥协6u)坚韧(ran) 利诱you)慈悲(cf) 狂妄an9)憎恨(zeng)
溃败( )泼辣( ) 妥协( )坚韧( ) 利诱( )慈悲( ) 狂妄( )憎恨( ) 掌握字词 kuì pō tuǒ rèn yòu cí wànɡ zēnɡ 字词积 累
不屈不挠:意为在压力、困难、威胁 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胸怀坦白:胸怀坦荡,不藏私利。 回马枪:掉转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 击。 不避锋芒:愿意是不躲避敌人锋利的 武器,这里指面对面和敌人斗争,不 郎不
不屈不挠:意为在压力、困难、威胁 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胸怀坦白:胸怀坦荡,不藏私利。 回马枪:掉转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 击。 不避锋芒:愿意是不躲避敌人锋利的 武器,这里指面对面和敌人斗争,不 躲不避
整体感 阅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内 9阐明培养抗日先锋队的必要性。 (2-8)评述鲁迅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和鲁迅精 (2-3)总括评价鲁迅。 (4-7)分论鲁迅精神 (8)强调鲁迅主张的现实意义 (9)概括总结,点明主旨,号召学习和发扬鲁 迅精神
阅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内 (容。1)阐明培养抗日先锋队的必要性。 (2-8)评述鲁迅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和鲁迅精神。 (2-3)总括评价鲁迅。 (4-7)分论鲁迅精神。 (8)强调鲁迅主张的现实意义。 (9)概括总结,点明主旨,号召学习和发扬鲁 迅精神。 整体感 知
细读感 文章开头不谈鲁迅,而是阐述陕 北公学的任务,这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 什么关系?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听讲的对象是陕北公学学员, 而该校的任务是培养民族先锋队,开头段 首先使听众明确为什么要纪念鲁迅和学习 鲁迅精神,不仅紧扣文章的中心,突出鲁 迅精神的现实意义,而且交代了这次讲演 的目的,十分具有针对性。为下文评价鲁 迅,学习鲁迅精神埋下伏笔
细读感 悟1.文章开头不谈鲁迅,而是阐述陕 北公学的任务,这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 什么关系?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听讲的对象是陕北公学学员, 而该校的任务是培养民族先锋队,开头段 首先使听众明确为什么要纪念鲁迅和学习 鲁迅精神,不仅紧扣文章的中心,突出鲁 迅精神的现实意义,而且交代了这次讲演 的目的,十分具有针对性。为下文评价鲁 迅,学习鲁迅精神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