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古诗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二) 古诗文默写(计40分) (一)直接性默写(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8.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9.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10.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234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78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理解性默写(10分) 2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诗词之中。杜甫的“安得广厦万 间 忧国忧民这心溢于言表:苏轼的“ ,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23.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 诗句是 24.《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髙大的的诗句是: 25.《岳阳楼记》中表现文章主旨及古代仁人志士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是: 26.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山水回环、峰回路转之景象,又蕴含深刻哲 理的诗句是: 27.《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 是 28.《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29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 是
2009 年中考古诗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二 ) 一.古诗文默写(计 40 分) (一)直接性默写(10 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8.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9.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10.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11.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2.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4. ,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6.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17.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8.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9.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理解性默写(10 分) 2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 22.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诗词之中。杜甫的“安得广厦万 间, ”,忧国忧民这心溢于言表:苏轼的“ ,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23.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 诗句是: , 。 24.《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的诗句是: , 。 25.《岳阳楼记》中表现文章主旨及古代仁人志士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是: , 。 26.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山水回环、峰回路转之景象,又蕴含深刻哲 理的诗句是: , 。 27.《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 是: , 。 28.《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 。 29.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 是: ,
30.《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 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三)运用性默写(5分) 31.台湾著名作家琼瑶根据古典诗歌改变的歌词《在水一方》曾经风靡海峡两岸, 请写出原诗中的几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2.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远笔下 所描写的那样“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3.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从飞,生前把的有的爱都给了需要帮助的孩 子,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句 子 来概括。 34.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话填写) 3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通过对比,写出了作者对早春喜爱之情的 句子是 四)归类性默写(5分) 36.乡村景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 句 37“月”因其清澈皎洁、神秘遥远,历来为文人骚客所钟爱,许多脍炙人口的诗 篇由此产生。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含“月”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 题目。(2分) 诗句: 作者 题目:《 38.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句。请你从所积累 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如是诗歌要求写出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9.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 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也你所积 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两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② (五)完整性默写(10分) 40.默写《关雎》。 文言文阅读(计80分)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和《中国古代寓言选?晏子之御》,完成1~4题。 (15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30.《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 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 (三)运用性默写(5 分) 31.台湾著名作家琼瑶根据古典诗歌改变的歌词《在水一方》曾经风靡海峡两岸, 请写出原诗中的几句: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2.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远笔下 所描写的那样“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3.感动中国 2005 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生前把的有的爱都给了需要帮助的孩 子,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句 子“ , ”来概括。 34.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话填写) 3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通过对比,写出了作者对早春喜爱之情的 句子是: , 。 (四)归类性默写(5 分) 36.乡村景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 句: , 。 37“月”因其清澈皎洁、神秘遥远,历来为文人骚客所钟爱,许多脍炙人口的诗 篇由此产生。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含“月”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 题目。(2 分) 诗句: , 。 作者: 题目:《 》 38.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句。请你从所积累 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如是诗歌要求写出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39.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 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也你所积 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两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① ② (五)完整性默写(10 分) 40.默写《关雎》。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文言文阅读(计 80 分)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和《中国古代寓言选?晏子之御》,完成 1~4 题。 (15 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 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 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 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 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 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5分) ①简拔: ②裨补阙 ③优劣得 漏所④侯 意气扬扬 ⑤名显诸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 事 ②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 者 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分)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 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乂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 的真挚感情。 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 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 准有何不同。(4分) )阅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6题。(17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 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 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 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 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 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5 分) ①简拔: ②裨补阙 漏: ③优劣得 所: ④意气扬扬: ⑤名显诸 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 事。 ②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 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2 分)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 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 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 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 准有何不同。(4 分) (二)阅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 1~6 题。(17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②曾益其所不 能(曾 ③空乏其身(空乏: ④征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2.选出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于困于心苛政猛于虎也 B.其 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之舜发于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 3.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喜气 C.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D.发 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5.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虑,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 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 (2分) 6.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 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3 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1~5题。(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 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 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 ②曾益其所不 能(曾: ) ③空乏其身(空乏: ) ④征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 2.选出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 于 困于心 苛政猛于虎也 B.其 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 3.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2 分) A.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喜气 C.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D.发 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5.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虑,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 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 (2 分) 6.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 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3 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 1~5 题。(14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 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 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 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 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 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 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4分) (四)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题。(1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 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 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 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 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 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4 分) (四)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6 题。(18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 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 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 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①泓:泓水②既:尽,完了③济:渡过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 长官,这里指子鱼。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鼓: (2)小惠未 徧徧 (3)宋人既成列既 (4)牺牲玉帛牺 牲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③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之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并不详细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着重记录曹刿关于战争论述,表现了 曹刿取信于民的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B战前曹刿见鲁庄公,从鲁庄公的回答“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中看出 了鲁庄公早已认识到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得到民心,于是慷慨从战。 C本文善用对比。写鲁庄公,以“将鼓”“将驰”表现他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善于把 握战机。 D本文语言十分巧妙,如写鲁庄公,不直接用贬语,而是通过对话描写和指挥意 图的叙写来表现其政治上的无能和军事上的无知。 5.用原文语句答题。(2分)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 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 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 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①泓:泓水 ②既:尽,完了 ③济:渡过 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 长官,这里指子鱼。 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公将鼓之 鼓: (2)小惠未 徧 徧 : (3)宋人既成列 既: (4)牺牲玉帛 牺 牲: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之。 ③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之。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并不详细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着重记录曹刿关于战争论述,表现了 曹刿取信于民的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B 战前曹刿见鲁庄公,从鲁庄公的回答“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中看出 了鲁庄公早已认识到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得到民心,于是慷慨从战。 C 本文善用对比。写鲁庄公,以“将鼓”“将驰”表现他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善于把 握战机。 D 本文语言十分巧妙,如写鲁庄公,不直接用贬语,而是通过对话描写和指挥意 图的叙写来表现其政治上的无能和军事上的无知。 5. 用原文语句答题。(2 分)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 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6.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 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曹 鲁庄 公 (五)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 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 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 人闻命矣。” (《晏 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今齐地方千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义 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u”,义项有:①表事物 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o”,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 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读 音义 (2分)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
① ; ② 。 6.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 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 分) 曹 刿: 鲁庄 公: (五)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6 题。(16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 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 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 人闻命矣。” (《晏 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 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 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 的数目。 ②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 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读 音: 词 义: (2 分)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 士 5.下面对选文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的成效。 C.“王之蔽甚矣”中的“弊”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 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6.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 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 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 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使 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分)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 士。 5.下面对选文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的成效。 C.“王之蔽甚矣”中的“弊”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 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6.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 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 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 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使 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