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上册段考模拟试题 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题号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与运用。(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妖娆(yo) 喑哑(yin) 栖息(q) 断章取意 B.骈(pian)文襁( qIang)褓诅咒(zh) 黎民百姓 C.深邃(sui) 亵(xie)渎 怜悯(min)涕泗横流 D.彷徨(png)诘难(jie) 玄虚(xuan)心无旁鹜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 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 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 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 核电杋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数情感丰富细腻,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4.将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 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 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精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盖,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岀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上册段考模拟试题 语 文 (满分:12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 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 A.妖娆.(yáo) 喑.哑(yīn) 栖息(qī) 断章取意 B.骈.(pián)文 襁.(qiáng)褓 诅.咒(zhǔ) 黎民百姓 C.深邃.(suì) 亵.(xiè)渎 怜悯.(mǐn) 涕泗横流 D.彷.徨(páng) 诘.难(jié) 玄.虚(xuán) 心无旁鹜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 A、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 熠生辉。 ....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 粉” 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 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 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数情感丰富细腻,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4.将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 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 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精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盖,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A.《望江南》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B.《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 悲痛的思想情感 C.《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 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D.《破阵子》是北宋词人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 、议论文阅读。(6--9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 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 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 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 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 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 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 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 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 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 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写 成了“”,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 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 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竽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 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 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 “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 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 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 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 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 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 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 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 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 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 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 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 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 特的书写艺术一一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A.《望江南》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B.《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 悲痛的思想情感。 C.《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 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D.《破阵子》是北宋词人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 二、议论文阅读。(6----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 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 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 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 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 ....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 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 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 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 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 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 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写 成了“ ”,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 “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 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 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 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 “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 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 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 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 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 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 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 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 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 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 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 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 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 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
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 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 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 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千万别折腾汉字 B.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C.讨论汉字繁简问题,不能忽略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 D.汉字具有形美、音美、义美的特点。 7.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这种主张”指的是( )(3分) A.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 B.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C.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D.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8.对选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即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逐一进行有理有据的批 驳 B.第③到第⑤段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证明了“讨论汉字繁简 问题,是不能忽略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这一分论点 C.“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 简有简的神采。”一句中加点的“简”字是指汉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简洁美,而 不是专指简化字。 D.第⑦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担忧和真诚地劝说,与题目遥相呼应。 9.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下 列对汉字形美、义美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憾:从“心”,“感”音。意为内心感到郁闷,遗憾,抱憾,是一种心理状 态 B.武:汉代许慎认为“武”是会意字,“止戈为武”,表现了古人向往和平美 好的情感 C.旦:表示太阳将要落到地平线下,有“日暮”之意。 D.疾:病字部,中间有支箭,人被箭矢所伤即为“疾 二、综合性学习。(10---11小题,共7分) 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10--11题 【材料一】24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 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 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 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分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在 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 巅峰。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 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 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 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3 分 ) A. 千万别折腾汉字。 B. 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C. 讨论汉字繁简问题,不能忽略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 D. 汉字具有形美、音美、义美的特点。 7. 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这种主张”指的是( )( 3 分 ) A.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 B.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C. 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D. 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8. 对选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 A.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即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逐一进行有理有据的批 驳。 B. 第③到第⑤段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证明了“讨论汉字繁简 问题,是不能忽略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这一分论点。 C.“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 简有简的神采。”一句中加点的“简”字是指汉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简洁美,而 不是专指简化字。 D. 第⑦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担忧和真诚地劝说,与题目遥相呼应。 9. 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下 列对汉字形美、义美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 A. 憾:从“心”,“感”音。意为内心感到郁闷,遗憾,抱憾,是一种心理状 态。 B. 武:汉代许慎认为“武”是会意字,“止戈为武”,表现了古人向往和平美 好的情感。 C. 旦:表示太阳将要落到地平线下,有“日暮”之意。 D. 疾:病字部,中间有支箭,人被箭矢所伤即为“疾”。 二、综合性学习。(10----11 小题,共 7 分) 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 10-----11 题。 【材料一】24 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 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 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 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分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在 2012 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 12 秒 87 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 巅峰
【材料五】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养母的重任,后来 又带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无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10.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三则材料是 (3分) 11.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 分)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 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 ,但我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2.默写。 (1)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4)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 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6).《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 四、文言文阅读。(13--16小题,共13分)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 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 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 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楚人怜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材料五】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养母的重任,后来 又带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无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10.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三则材料是 、 、 。(3 分) 11.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 分)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 ......,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 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 ......,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 .......... 的一片蓝天 .....;或许青春的 ,但我 们 。 三、古诗文默写。(共 8 分) 12.默写。 (1).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陆游)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 (3).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4).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5).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 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6). 《 出师表 》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文言文阅读。(13----16 小题,共 13 分)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 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 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 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楚人怜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扶苏以数谏故 以激怒其众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14.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 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 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 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 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1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6.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 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3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21小题,共15分)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 走向勇敢。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 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 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地打针吃药, 细心地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 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 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 至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性地摸 了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 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 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 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 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己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 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 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 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觉到了什 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C.扶苏以.数谏故 以.激怒其众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14.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 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 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 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 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1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 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6.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 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3 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21 小题,共 15 分)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 走向勇敢。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 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 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地打针吃药, 细心地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 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 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 至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性地摸 了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 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 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 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 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 9 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 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 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 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觉到了什 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
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 宽,渠岩大约1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 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 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 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二 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枓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 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 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一大片白色的 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 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 色,一饮而尽。因为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 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 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 吧! 17.读第⑤段中两处对野菊花进行描写的画线句,请从中找出表明野菊花特点的 词语。(2分) 18.第⑥段中写道,“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让“我” 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3分) 19从全文看,“我”能够“幸存下来”并“健康地长大”的因素有哪些?(4分) 20.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21.文章结尾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 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请你谈谈这句话在结构或内容上 的作用。(3分) 六.作文(50分) 22.曾经,我们固执地以为只有琅琅的读书声、急促的铃声和一本本教科书 的地方才叫做课堂,现在我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 课堂,从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人生的道理…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 宽,渠岩大约 1 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 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 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 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 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 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 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一大片白色的 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 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 色,一饮而尽。因为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 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 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 吧! 17.读第⑤段中两处对野菊花进行描写的画线句,请从中找出表明野菊花特点的 词语。(2 分) 18.第⑥段中写道,“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让“我” 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3 分) 19.从全文看,“我”能够“幸存下来”并“健康地长大”的因素有哪些?(4 分) 20.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3 分)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21.文章结尾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 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请你谈谈这句话在结构或内容上 的作用。(3 分) 六.作文(50 分) 22.曾经,我们固执地以为只有琅琅的读书声、急促的铃声和一本本教科书 的地方才叫做课堂,现在我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 课堂,从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人生的道理……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
歌除外),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规范;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歌除外),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规范;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