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 爽革命的推动 发展门在在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 夹斗迅速萧条 国主义无戰顾及 中(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 群众性反帝受国运动 千发展,也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在官僚 日本帝国主义入候「曲拆存展资本的压榨和国民政府出卖国家主权的险恶形势下,民族资本主义 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与姜缩 陷入困境 (4)民族工业的“春夏秋冬”最终证明没有国家的独立,就没有民族 的富强 条分缕析固本培元 微知识·夯基础 基础微拓展 “教材”多一点 JICHUWEITUOZHAN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②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囗民间办厂的限制。 并“恤工惠商”,鼓励民营经济发展。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 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和奖励实业的政策。 “回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 地扩展
导学案 25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②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1 民间办厂的限制。 并“恤工惠商”,鼓励民营经济发展。1903 年,清政府设立商 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和奖励实业的政策。 ③“□2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 地扩展
(3影响:国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 2.官办洋务企业民营化趋势明显 (1)甲午战败宜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 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 (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 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汉阳铁厂、大 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 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 誉为长江各轮之冠。 (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 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 逐渐扭亏为盈。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 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1928年以 后的国家资本企业,全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创建的。 二、“短暂春天 (1912-1919年):在与外资竞争中改革发展 1.原因 (1)图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国发展实业
(3)影响:□3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 2.官办洋务企业民营化趋势明显 (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 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 产。 (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 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汉阳铁厂、大 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 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 誉为长江各轮之冠。 (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 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 逐渐扭亏为盈。1913 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 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1928 年以 后的国家资本企业,全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创建的。 二、“短暂春天” (1912—1919 年):在与外资竞争中改革发展 1.原因 (1)□4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奖励□5 发展实业
(3)群众性6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的软弱控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 发展。 在19121927年间,北洋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的控制能力 很弱,各行业自组的经济团体已经初步形成全国性的组织网络。 民营商业银行的实力超过中央的国家银行。袁世凯死后,地方势 力割据自治,实业建设全由社会力量自相筹划。没有一个强有力 的政府,资本主义可以自由发展。 2表现 (1)面粉业和8纺织业发展最快。 (2)化工、皮革和卷烟业也有相当发展。 (3)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民营企业开始出现产业集团化。荣 氏的申新棉纺织企业和无锡面粉业连续兼并扩张。孙氏面粉集团、 郭氏永安集团都在这个时期形成规模。 3.特点 发展速度快 快短偏 时间短暂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 业基础薄弱
(3)群众性□6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欧洲列强忙于□7 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的软弱控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 发展。 在 1912—1927 年间,北洋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的控制能力 很弱,各行业自组的经济团体已经初步形成全国性的组织网络。 民营商业银行的实力超过中央的国家银行。袁世凯死后,地方势 力割据自治,实业建设全由社会力量自相筹划。没有一个强有力 的政府,资本主义可以自由发展。 2.表现 (1)面粉业和□8 纺织业发展最快。 (2)化工、皮革和卷烟业也有相当发展。 (3)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民营企业开始出现产业集团化。荣 氏的申新棉纺织企业和无锡面粉业连续兼并扩张。孙氏面粉集团、 郭氏永安集团都在这个时期形成规模。 3.特点 快 发展速度快 短 时间短暂 偏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 业基础薄弱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没有发展成为占 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4结局 20年代初,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白银时代” (19281936年):民营工业发展,国家资本初步建立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1)措施: ①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 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 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 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国民政府还实行印 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②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 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 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 断网。 ③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 法币政策” 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 一律使用法币;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 行兑换法币
弱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没有发展成为占 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4.结局 20 年代初,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白银时代” (1928—1936 年):民营工业发展,国家资本初步建立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1)措施: ①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 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 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 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国民政府还实行印 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②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 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 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 断网。 ③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 1935 年实行 “法币政策”。 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 一律使用法币;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 行兑换法币
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 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 定作用。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蒋介石在一次记 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做了简要 解释。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 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做了更为具体的 规定。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共有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 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 调节金融 (2)评价: 法币政策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 积极方 造,防止白银外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 经济复苏发展,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 业有相当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关税自主政 面策使列强承认了中国在关税上的对等权利,一定程 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肖国民政府依赖帝国主义,便利了帝国主义经济侵 消极 略,列强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 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 方对等的利益;官僚资本的形成,成为国民党反动政 面权的经济基础;民族工商业受到压制 2民营工业的发展
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 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 定作用。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 年,蒋介石在一次记 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做了简要 解释。1935 年 12 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 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做了更为具体的 规定。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共有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 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 调节金融。 (2)评价: 积 极 方 面 法币政策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 造,防止白银外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 经济复苏发展,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 业有相当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关税自主政 策使列强承认了中国在关税上的对等权利,一定程 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消 极 方 面 国民政府依赖帝国主义,便利了帝国主义经济侵 略,列强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 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 对等的利益;官僚资本的形成,成为国民党反动政 权的经济基础;民族工商业受到压制 2.民营工业的发展
(1)民营工业在发展中出现资本集中、联合经营的状况,如 以周学熙为主的华北企业集团、荣氏家族的企业集团、以张謇为 首的南通企业集团,银行业中的北四行集团、江浙财团的南四行 等等。 (2)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和橡胶 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 (3)制碱工厂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 鲜半岛。 3.国家资本初步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 办国家资本企业,主要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于经营的领域, 如重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工业、铁路航空等。1936年之前, 国家资本企业没有与民营企业争利,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 发展。 四、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1937-1949年):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崩溃 1.走向衰落原因 (1)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 ①日本侵华战争对民族工业的沉重打击。 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1937年后 沦陷区经济全部成为日本的战争资源,民营企业严重萎缩 ②抗战以来,国家直接干预生产,回官僚资本膨胀,“国
(1)民营工业在发展中出现资本集中、联合经营的状况,如 以周学熙为主的华北企业集团、荣氏家族的企业集团、以张謇为 首的南通企业集团,银行业中的北四行集团、江浙财团的南四行, 等等。 (2)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和橡胶 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 (3)制碱工厂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 鲜半岛。 3.国家资本初步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 办国家资本企业,主要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于经营的领域, 如重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工业、铁路航空等。1936 年之前, 国家资本企业没有与民营企业争利,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 发展。 四、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1937—1949 年):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崩溃 1.走向衰落原因 (1)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 ①日本侵华战争对民族工业的沉重打击。 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1937 年后 沦陷区经济全部成为日本的战争资源,民营企业严重萎缩。 ②抗战以来,国家直接干预生产,□9 官僚资本膨胀,“国
进民退”,压制了民营经济发展。 (2)美国商品倾销的影响: 民营产品还面临美国货的竞争。战后回美国大量剩余物资 和商品,通过正常渠道和走私途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美国资本 在华投资也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商品和美国资本不仅重创了 民营资本,国家资本也感到了巨大压力 (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对民营经济的致命性打击则是回通货膨胀。内战带来的军 费大幅度增加,使赤字愈演愈烈。庞大的军费完全靠中央银行垫 支,也就是靠无限发行纸币解决。恶性的通货膨胀直接摧垮了民 营经济。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 (1)原因: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日本 占领。为了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本摧毁,保存国家的经 济命脉,于是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 (2)过程 ①第一阶段:从八一三事变到上海失守是内迁的发动时期。 ②第二阶段: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是内迁的高潮期 ③第三阶段: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陷是内迁的结束期。 (3)影响: ①内迁工厂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
进民退”,压制了民营经济发展。 (2)美国商品倾销的影响: 民营产品还面临美国货的竞争。战后□10 美国大量剩余物资 和商品,通过正常渠道和走私途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美国资本 在华投资也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商品和美国资本不仅重创了 民营资本,国家资本也感到了巨大压力。 (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对民营经济的致命性打击则是□11 通货膨胀。内战带来的军 费大幅度增加,使赤字愈演愈烈。庞大的军费完全靠中央银行垫 支,也就是靠无限发行纸币解决。恶性的通货膨胀直接摧垮了民 营经济。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 (1)原因: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日本 占领。为了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本摧毁,保存国家的经 济命脉,于是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 (2)过程: ①第一阶段:从八一三事变到上海失守是内迁的发动时期。 ②第二阶段: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是内迁的高潮期。 ③第三阶段: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陷是内迁的结束期。 (3)影响: ①内迁工厂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
新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大后方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给大后方 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②内迁工厂给大后方幼弱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强 了大后方近代工业的力量。 ③工厂内迁迅速改变了大后方各省的经济结构,从而改变了 战前我国近代工业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中国的工业布局渐趋合 理 基础微演练 向“双基”要分数 JICHUWEIYANLIAN 1.(2019漳州高三调研)导致下表中工厂数和资本数呈现大 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工厂数资本(千元) 18701894年 16 4829 1894-1913年 136 103153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本题时间定位于18701913年,考查民族工业初步 发展的原因。19世纪末,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 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 D项正确
新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大后方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给大后方 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②内迁工厂给大后方幼弱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强 了大后方近代工业的力量。 ③工厂内迁迅速改变了大后方各省的经济结构,从而改变了 战前我国近代工业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中国的工业布局渐趋合 理。 1.(2019·漳州高三调研)导致下表中工厂数和资本数呈现大 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工厂数 资本(千元) 1870—1894 年 16 4 829 1894—1913 年 136 103 153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 本题时间定位于 1870—1913 年,考查民族工业初步 发展的原因。19 世纪末,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 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2019中山高三统考)“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 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张謇的上述言论 主要反映了() A.洋务运动商业立国主张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民族危机及救国的意识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解析材料信息“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说明工业 文明的优势被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不认可“商务立国”,故 A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但并非材料主旨,排 除 答案B 3.(2019滨州期末)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 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 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解析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的,不可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 任,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中 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 的主导下进行的,而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是在民族资产阶级 推动下出现的,政府没有起主导作用,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
答案 D 2.(2019·中山高三统考)“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 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张謇的上述言论 主要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商业立国主张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民族危机及救国的意识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解析 材料信息“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说明工业 文明的优势被认同,故 B 项正确;材料不认可“商务立国”,故 A 项错误;C、D 两项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但并非材料主旨,排 除。 答案 B 3.(2019·滨州期末)20 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 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 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解析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的,不可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 任,故 A 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中 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故 B 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 的主导下进行的,而 20 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是在民族资产阶级 推动下出现的,政府没有起主导作用,故 C 项错误;洋务运动
的开展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20 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传播了民主科学 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4.1935年吴蕴初先生创办我国第一家合成氨工厂天利 淡气制品厂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当时最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制造 硝酸类、液体氨类等产品。经审核批准,被国民政府实业部授予 “在上海市区域内享有五年专制权工业奖励执照”“减免产品 转口税、运输费工业奖励执照”,以资鼓励。这段材料可直接用 来研究( A.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民国初民族工业发展D.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解析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一战前,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目中显示的是近代民族工业, 并非官僚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民国初期是指辛亥革命之后到 20世纪2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 较快发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故D 项正确。 答案D 5.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 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 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
的开展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20 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传播了民主科学 思想,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1935 年吴蕴初先生创办我国第一家合成氨工厂——天利 淡气制品厂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当时最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制造 硝酸类、液体氨类等产品。经审核批准,被国民政府实业部授予 “在上海市区域内享有五年专制权工业奖励执照”“减免产品 转口税、运输费工业奖励执照”,以资鼓励。这段材料可直接用 来研究( ) A.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民国初民族工业发展 D.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解析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一战前,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题目中显示的是近代民族工业, 并非官僚资本主义,故 B 项错误;民国初期是指辛亥革命之后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民族工业 较快发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 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 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