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 由民主主文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醋删 律徊时期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 -+-+-+-++-++-+-+-+-+-1+-+ 1949年1953年1954年1956年1958年1959年1960年 1979年1980年1988年1992年 社会主“大跃进 共和国成计划 义改造和人民公济困难 陈为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 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攀升 线索一: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 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 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二:杜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 线索 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 串记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 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 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 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线索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时期(1978年至今)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 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 (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这一时期的主 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导学案2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 段0一政权,发)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50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 (2)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 第二阶段1953-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 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 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中共八大 (3)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 十年建设成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C八字”方针 4)“大跃进”的特点是各行各业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即“多”与 “快”,危害是浮夸;人民公社是农、工、兵、学、商合一的组织,特点 是“大”与“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危害是平均 国民经济遗破坏」(5)“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 C文化大革命 例关系,并不是纠正“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的全 面整顿才是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 条分缕析固本培元 微知识·夯基础 基础微拓展 JICHUWEITUOZHAN 比“教材”多一点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由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的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 4.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色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国家的工业 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 ①没收内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一一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卤统购统销 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 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导学案 27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1 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2 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 坏。 4.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3 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国家的工业 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 ①没收□4 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5 统购统销, 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 应。 5.意义:经过 3 年努力,到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 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 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 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 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特 产业结构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已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 理论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投资结构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发展速度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方针政策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性质体现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 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 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②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 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 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3)意义:到B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 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6 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7 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 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8 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特点: 产业结构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9 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理论实践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投资结构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发展速度 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方针政策 坚持□10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性质体现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 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三大改造(1953—1956 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11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 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②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 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 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3)意义:到□12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1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含义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 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卢行政管理为主 2.形成过程 1949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 萌生阶段(1949年10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月至1950年6月)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 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 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 6月至1952年8月)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 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1952年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 9月至19560年12月)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3.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4.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 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 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 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 )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2.“大跃进”运动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含义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 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14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15行政管理为主。 2.形成过程 萌生阶段(1949 年 10 月至 1950 年 6 月) 1949 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 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 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 年 6 月至 1952 年 8 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 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 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 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 年 9 月至 1956 年 12 月) 1952 年 11 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 年我国制定和颁布 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3.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16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4.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 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 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 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 (一)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17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18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19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20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运动
(1)含义: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次 重要尝试,但是最终失败。 (2)背景: ①“大跃进”发动的主观动机是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取 得主动权。 ②不断批评反冒进,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③一系列的“左”倾观点,为发动“大跃进”创造了理论依据 (3)过程 ①“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随 后又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 ②1958年8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年结束。 (4)评价: ①在3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了 空前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破 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 ②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直接 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5)失败原因: ①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 ③盲目追求召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与协调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 ①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省一大二公” ②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召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但 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三)政策调整 1.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调整”的含义: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和 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调整”的直接作用: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比 例失调问题。 2.1962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 带头做自我批评
(1)含义: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次 重要尝试,但是最终失败。 (2)背景: ①“大跃进”发动的主观动机是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取 得主动权。 ②不断批评反冒进,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③一系列的“左”倾观点,为发动“大跃进”创造了理论依据。 (3)过程: ①“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随 后又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 ②1958 年 8 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 年结束。 (4)评价: ①在 3 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了 空前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破, 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 ②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直接 后果是□2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5)失败原因: ①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 ③盲目追求□22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与协调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 ①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23一大二公”。 ②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24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但 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三)政策调整 1.1960 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调整”的含义: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和 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调整”的直接作用: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比 例失调问题。 2.1962 年中共召开“□25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 带头做自我批评
3.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4.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四)三线建设及其影响 1.概况:从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 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2.背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1)1958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 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 (2)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越南北方的武装冲 突。美国出动第七舰队125艘军舰和600余架飞机介入越战。 (3)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 自己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由此开始 3.评价: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期间 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1)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接 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的现 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与 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 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一定 基础 基础微演练 JICHUWEIYANLIAN 向“双基”要分数 1.(2019·孝感模拟)“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 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党的 这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反映了( A.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B.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C.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 解析“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体现了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而 非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故A项错误,D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错误。 答案D 2.“一五”期间,中国投资在工业上的资金达250.2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42.6% 对农业的投资41.8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7.1%,对重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由1952 年的34.3%增加到1955年的47.3%:对农业基建的投资则由1952年的14.8%减少到1955年的 6.7%。这表明当时国家意在() A.加大农业投资比例规模
3.1971 年□26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4.1975 年邓小平提出□27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四)三线建设及其影响 1.概况:从 1964 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 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2.背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1)1958 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 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 (2)1964 年 8 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越南北方的武装冲 突。美国出动第七舰队 125 艘军舰和 600 余架飞机介入越战。 (3)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 自己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由此开始。 3.评价: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期间 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1)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接 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的现 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与 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 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一定 基础。 1.(2019·孝感模拟)“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 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党的 这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反映了( ) A.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B.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C.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 解析 “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体现了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而 非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改造,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2.“一五”期间,中国投资在工业上的资金达 250.2 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42.6%, 对农业的投资 41.8 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7.1%,对重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4.3%增加到 1955 年的 47.3%;对农业基建的投资则由 1952 年的 14.8%减少到 1955 年的 6.7%。这表明当时国家意在( ) A.加大农业投资比例规模
B.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C.调整农业与工业投资比例 D.纠正国民经济畸形结构 解析据材料“工业上的资金达250.2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42.6%,对农业的投 资41.8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7.1%”“对农业基建的投资则由1952年的14.8%减少 到1955年的6.7%”可知,农业投资减少,故A项错误;据材料“工业上的资金达250.2亿元 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42.6%”“对重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由1952年的34.3%增加到1955 年的47.3%”可知,国家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调整农业工业投资比例只是 种现象,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工业,故C项错误;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国民 经济逐渐恢复,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当时进行“一五”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纠正国民 经济畸形结构,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9·廊坊联考)如图是关于新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图。此时的中国() 丰产不会从天降,劳动效率要加强, 全面实行军事化,旷工窝工一扫光 过去下地互相等,等到人齐出太阳 如今一声集合令,整队出发上战场。 A.推行土地改革力图恢复农村经济 B.改变土地性质充实国民经济 C.以苏为鉴迫切改变落后面貌 D.调整生产组织形式背离建设规律 解析材料是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宣传画,而人民公社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生产关 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D:A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做法,排除;人民公社化 运动是提高公有制的规模和程度,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借鉴苏 联的信息,排除C项。 答案D 4.(2019·广元高三期末)《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 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 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 同之处是(
B.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C.调整农业与工业投资比例 D.纠正国民经济畸形结构 解析 据材料“工业上的资金达 250.2 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42.6%,对农业的投 资 41.8 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7.1%”“对农业基建的投资则由 1952 年的 14.8%减少 到 1955 年的 6.7%”可知,农业投资减少,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工业上的资金达 250.2 亿元, 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42.6%”“对重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4.3%增加到 1955 年的 47.3%”可知,国家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B 项正确;调整农业工业投资比例只是一 种现象,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工业,故 C 项错误;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国民 经济逐渐恢复,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当时进行“一五”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纠正国民 经济畸形结构,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2019·廊坊联考)如图是关于新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图。此时的中国( ) A.推行土地改革力图恢复农村经济 B.改变土地性质充实国民经济 C.以苏为鉴迫切改变落后面貌 D.调整生产组织形式背离建设规律 解析 材料是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宣传画,而人民公社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生产关 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 D;A 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做法,排除;人民公社化 运动是提高公有制的规模和程度,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借鉴苏 联的信息,排除 C 项。 答案 D 4.(2019·广元高三期末)《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 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 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 同之处是( )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1950年土地改革和1953 年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 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两次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 倾错误,故B项错误: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 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 错误 答案A 5.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就是“适 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提高轻工业发展的速度 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据此可知,“调整”的直接作用是( A.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 B.发展轻工业以带动城市的经济改革 C.取消人民公社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D.彻底否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解析1958年“大跃进”运动,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故材料中“调整”的直接作用是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中“调整” 是要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不能只发展轻工业以带动城市的经济改革,故B项错误 材料中仅是调整农业发展,没有涉及取消人民公社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八字” 方针在农村工作中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彻底否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的表述过 于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A 史论结合重难突破 ●微探究·活思维 命题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史料实证 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选集》 解读:史料一中“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新中国 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史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 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 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 1950 年土地改革和 1953 年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 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 A 项正确;两次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 倾错误,故 B 项错误;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 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 D 项 错误。 答案 A 5.1961 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就是“适 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提高轻工业发展的速度, 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据此可知,“调整”的直接作用是( ) A.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 B.发展轻工业以带动城市的经济改革 C.取消人民公社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D.彻底否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解析 1958 年“大跃进”运动,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故材料中“调整”的直接作用是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故 A 项正确;材料中“调整” 是要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不能只发展轻工业以带动城市的经济改革,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仅是调整农业发展,没有涉及取消人民公社的内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八字” 方针在农村工作中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彻底否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的表述过 于绝对,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命题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选集》 ⇨解读:史料一中“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新中国 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史料二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 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 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解读:从史料二中“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 工业的基本建设”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史料 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 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解读:史料三中“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 工业化道路”主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目标和道路选择。 【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其 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试答: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 命脉a.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探究2】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特点 的成因 试答: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因:.重业基础薄: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 ■历史理解 1.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 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 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 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 社会性质 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 经济基础 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 要矛盾 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 政治制度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素养提升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练习1(2019·济南高三调研)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 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5次。最后一次修改是 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 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解读:从史料二中“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 工业的基本建设”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史料三 ……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 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解读:史料三中“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 工业化道路”主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目标和道路选择。 【探究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其 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试答: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 命脉。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探究 2】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特点 的成因。 试答: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 ■ 历史理解 1.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 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 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 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社会性质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 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 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 要矛盾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 宪法的作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 素养提升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练习 1 (2019·济南高三调研)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1 年开始编制到 1955 年 7 月 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 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 5 次。最后一次修改是 在 1955 年 4~5 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 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的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的实情 解析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适当修 改”可知,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A项正确:“重点借鉴”表述绝对化,与 材料中“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B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总体上还 没有出现“左”的倾向,C项错误;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答案A 【思维升华】“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 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一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命题点二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 ■史料实证 史料一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 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 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解读: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其中“跃增至”一方面说明钢产量超 越常规,另一方面也说明钢产量的增幅己经脱离社会实际 史料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 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 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 集体主义理想。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 解读: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 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史料三在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 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 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 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大部 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 另一方面,从1957年起,“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 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解读:史料三中作者描述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1)由于全党全国人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的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的实情 解析 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适当修 改”可知,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A 项正确;“重点借鉴”表述绝对化,与 材料中“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B 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总体上还 没有出现“左”的倾向,C 项错误;D 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答案 A 【思维升华】 “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 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命题点二 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 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 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 《人民日报》(1958 年 9 月 1 日) ⇨解读: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其中“跃增至”一方面说明钢产量超 越常规,另一方面也说明钢产量的增幅已经脱离社会实际。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 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 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 集体主义理想。 ——《人民日报》社论(1958 年 4 月 3 日) ⇨解读: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 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史料三 在 1956—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 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 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 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大部 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 另一方面,从 1957 年起,“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解读:史料三中作者描述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1)由于全党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