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11课经济建设的曲折和 发展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情感态度价 「。识记 理解 运用与方法|值观 通过讲解社 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 国民经济的恢 的起步 复;第一个五年|通过社会主 在探索中曲 计划:三大改造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通过社会主 折前进的历 史,使学生 进的历史学 义建设在探 习,使学生认 索中曲折前史论结合/加深对尊重 识到对社会|进的历史学 客观规律的 中共八大;大跃主义建设道|习和对这一问题探宠/认识和理 解.客观规 探素与失误|进及人民公社:路的探索是时期成就与 国民经济的调整艰难的,走建 的意志为转 加深学生对 设有中国特 移,不论是 色的社会我国国情的情境再现革命还是社 义道路是经 认识,培养学 过了几十年 生系统掌握独立思考/会主义建设 都要尊重规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严重/的探索才总/历史知识和 结出来的,符 掌握历史规 律,由此对 破坏;经济的复 合中国国情|律的能力 学生进行尊 的劫难 重客观规律 苏与回升 的道路. 的教育和实 事求是国情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2.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三大改造 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劫难 1.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 2.经济的复苏与回升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政治与经济、理论与史实等诸方面)、时间长(20年之久)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14 年高中历史 第11 课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 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 2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识记 理解 运用 值观 社会主义建设 的起步 国 民 经 济 的 恢 复;第一个五年 计划;三大改造 通过社会主 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 进的历史学 习,使学生认 识到对社会 主义建设道 路的探索是 艰难的,走建 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是经 过了几十年 的探索才总 结出来的,符 合中国国情 的道路. 通过社会主 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 进的历史学 习和对这一 时期成 就 与 失误的比较, 加深学生对 我国国情的 认识,培养学 生系统掌握 历史知识和 掌握历史规 律的能力。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独立思考 通过讲解社 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中曲 折前进的历 史,使学生 加深对尊重 客观规律的 认识和理 解.客观规 律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 移,不论是 革命还是社 会主义建设 都要尊重规 律,由此对 学生进行尊 重客观规律 的教育和实 事求是国情 教育. 探索与失误 中共八大;大跃 进及人民公社; 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 的劫难 国民经济的严重 破坏;经济的复 苏与回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2.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三大改造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2.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 2.经济的复苏与回升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政治与经济、理论与史实等诸方面)、时间长(20 年之久)
头绪多(探索与曲折、成就与失误相互交叉),因而在讲授时要抓住″探索″、″曲折″、"发展 ″三个环节,这是这20年历史发展的三个特点.在讲述本节时应以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能力”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形成感 知和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引发学生对历史问 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先天的挑战和质疑 问题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为他们创造大胆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机会,增强学习历史的自 信心 【导入新课】 提问:"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新中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斗争?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 教师进一步强调指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 经济创造了条件.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人民政府又精心领导了经济战线上的斗 争.从而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刮.第三,由 于多年战争的破坏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生产恢复起来,使自己在经 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这在当时是比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 发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从而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 的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概念:从1953年起,到1957年底止.1953年1月1日党和政府 通过《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宣告了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党中央公布过 渡时期总路线后,根据总路线的精神,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步骤.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从工业产品钢和发电量产量的人均占有量来 比较:1952年我国钢的产量与美国1950年的产量相比,我国人均占有量只是美国的千分之 四.而发电量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美国的千分之一,甚至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第三,从产品 的品种看:我国当时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所以要想将 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就必然要改变这一落后局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 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此开始起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工人阶级是工 业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工业建设中去,他们的劳动成绩受到社会的 赞扬.著名的有鞍山钢铁公司革新能手王崇伦;提倡"困难留己,方便让人″这种共产主义风 格的赵梦桃;及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李顺达等.先进生产者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 蓬勃向前发展.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都大力支援工业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指标 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以钢铁、机械和化工增长得最快.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在东北 建成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在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下,工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开始改 变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头绪多(探索与曲折、成就与失误相互交叉),因而在讲授时要抓住"探索"、"曲折"、"发展 "三个环节,这是这 20 年历史发展的三个特点.在讲述本节时应以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能力”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形成 感 知和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引发学生对历史问 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先天的挑战和质疑 问题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为他们创造大胆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机会,增强学习历史的自 信心。 【导入新课】 提问:"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新中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斗争?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 教师进一步强调指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 经济创造了条件.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人民政府又精心领导了经济战线上的斗 争.从而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刮.第三,由 于多年战争的破坏.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生产恢复起来,使自己在经 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这在当时是比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努力,到 1952 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 发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从而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 的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概念:从 1953 年起,到 1957 年底止.1953 年 1 月 1 日党和政府 通过《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宣告了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年党中央公布过 渡时期总路线后,根据总路线的精神,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步骤.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从工业产品钢和发电量产量的人均占有量来 比较:1952 年我国钢的产量与美国 1950 年的产量相比,我国人均占有量只是美国的千分之 四.而发电量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美国的千分之一,甚至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第三,从产品 的品种看:我国当时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所以要想将 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就必然要改变这一落后局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 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此开始起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工人阶级是工 业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工业建设中去,他们的劳动成绩受到社会的 赞扬. 著名的有鞍山钢铁公司革新能手王崇伦;提倡"困难留己,方便让人"这种共产主义风 格的赵梦桃;及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李顺达等.先进生产者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 蓬勃向前发展.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都大力支援工业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指标,一 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以钢铁、机械和化工增长得最快.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在东北 建成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在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下,工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开始改 变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先是搞简单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然后发展到土地入股, 统一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集体农民公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随着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工业生 产合作化也逐渐形成高潮.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已达到90%以上.在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发展以企业公私合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随着实现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实现了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而公有制的确立,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所以,三大改造的基 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你认为三大改造正确吗?存在哪些问题?(激励学生大胆质 疑、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形成感知和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大改造后期,因为要求过急,发展速度过快,工作过粗,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农业 生产管理上过于单一,分配上有平均主义:对一些不属于资本主义企业的个体经济进行了公 私合营,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对一些商业网点撤并过多,给人民生活带 来不便等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 大会所通过的重要决议有哪些呢? 第一、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 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 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 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 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这一矛盾也得到基本解决.八大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运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提出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出了团结国内 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它反映了我国社 会发展的总要求.第二、在经济上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 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这次会议对我国自 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重要成就.后来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本来是新中 国发展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 索遭到很大的挫折。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 出的.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 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宣传”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 省的中心环节”.于是,盲目求快,就压倒了一切,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会后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形成感
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 1953 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先是搞简单的 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然后发展到土地入股, 统一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集体农民公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随着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工业生 产合作化也逐渐形成高潮.到 1956 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已达到 90%以上.在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发展以企业公私合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随着实现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实现了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而公有制的确立,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所以,三大改造的基 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你认为三大改造正确吗?存在哪些问题?(激励学生大胆质 疑、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形成感知和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大改造后期,因为要求过急,发展速度过快,工作过粗,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农业 生产管理上过于单一,分配上有平均主义:对一些不属于资本主义企业的个体经济进行了公 私合营,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对一些商业网点撤并过多,给人民生活带 来不便等.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 大会所通过的重要决议有哪些呢? 第一、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 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 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 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 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这一矛盾也得到基本解决.八大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运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提出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出了团结国内 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它反映了我国社 会发展的总要求.第二、在经济上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 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这次会议对我国自 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重要成就.后来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本来是新中 国发展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 索遭到很大的挫折。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 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提 出的.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 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地宣传"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 省的中心环节".于是,盲目求快,就压倒 了一切,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会后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形成感
知和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问题一: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并鼓励学生 相互讨论解答问题,进行评价。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适时补充资料.(如今养了一头猪, 肥头大耳壮如牛;我和妹妹骑上它,赶上田间去放牛;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稻粒赶黄豆,黄豆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象山芧,山芋超冬瓜.深耕 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青年干部赛赵云,壮年力气 赛武松;少年儿童赛罗成,老年干活似黄忠;干部策划胜诸葛,妇女赛过穆桂英;到处都是新李 杜,到处都是新屈原;荷马但丁不稀罕,莎士比亚几千万.) 归纳:大跃进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建国初期,中国缺少建设经验,在建设中急于求成 追求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等等 探究问题二:"大跃进″运动为什么没有实现经济建设的真正跃进? 大跃进运动是以片面追求说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提出"以粮为纲 ,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工业提出"以钢 为纲",要求七年、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高 指标带来高估产,浮夸风日益严重.1958年夏收期间,各地兴起一阵虚报高产,竞放高产"卫 星″的浪潮.报刊舆论大加鼓吹,甚至用大字标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生产发展上 的高指标和浮夸风,推动着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向所谓更高级的形式过渡,主观地认为农业合 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在小社并大社过程中,毛泽东又提出应 该逐步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7月,河南、山东 些地方办起了人民公社.8月,毛泽东在山东视察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 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此后人民公社迅速在各地兴起.使以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探究问题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的结果如何?加强学生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后果的认识。 归纳: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1959年—-1961 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局面 探究问题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那些历史教训?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激发学生进行讨论,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讲明:严重的经济困难,使全党逐步清醒过来,开始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采取 措施调整国民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通过使学生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3.国民经济的调整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指定和实行对 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执行,是在10年建设社会 主义的探索,并在一些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正当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更大成绩时,一场政治劫 难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 这场政治劫难指什么?(文化大革命)1967、1968年“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 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工作陷入瘫痪。″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总的情况是遭受了严重 的破坏,损失有5000亿元之巨.但也有好转和回升,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知和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问题一: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并鼓励学生 相互讨论解答问题,进行评价。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适时补充资料.(如今养了一头猪, 肥头大耳壮如牛;我和妹妹骑上它,赶上田间去放牛;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稻粒赶黄豆,黄豆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象山芋,山芋超冬瓜.深耕 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青年干部赛赵云,壮年力气 赛武松;少年儿童赛罗成,老年干活似黄忠;干部策划胜诸葛,妇女赛过穆桂英;到处都是新李 杜,到处都是新屈原;荷马但丁不稀罕,莎士比亚几千万.) 归纳:大跃进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建国初期,中国缺少建设经验,在建设中急于求成, 追求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等等。 探究问题二:"大跃进"运动为什么没有实现经济建设的真正跃进? 大跃进运动是以片面追求说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提出"以粮为纲 ",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工业提出"以钢 为纲",要求七年、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高 指标带来高估产,浮夸风日益严重.1958 年夏收期间,各地兴 起一阵虚报高产,竞放高产"卫 星"的浪潮.报刊舆论大加鼓吹,甚至用大字标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生产发展上 的高指标和浮夸风,推动着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向所谓更高级的形式过渡,主观地认为农业合 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在小社并大社过程中,毛泽东又提出应 该逐步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7 月,河南、山东一 些地方办起了人民公社.8 月,毛泽东在山东视察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 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此后人民公社迅速在各地兴起. 使以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探究问题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的结果如何?加强学生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后果的认识。 归纳: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 1959 年——1961 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局面。 探究问题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那些历史教训?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激发学生进行讨论,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讲明:严重的经济困难,使全党逐步清醒过来,开始决心认 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采取 措施调整国民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通过使学生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3.国民经济的调整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 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指定和实行对 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执行,是在 10 年建设社会 主义的探索,并在一些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正当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更大成绩时,一场政治劫 难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 这场政治劫难指什么?(文化大革命)1967、1968 年“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 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工作陷入瘫痪。"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总的情况是遭受了严重 的破坏,损失有 5000 亿元之巨.但也有好转和回升,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经济的复苏与回升 噼好转咄现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他主张批判极 左思潮,恢复整顿国民经济,解放千部,使经济形势出现了“文革“最好的局面但因"四人帮 发动呲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使转机"之勢中断,政治空气又重新緊张起来 回升"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进行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囁错误的结果对此, 四人帮"狂反对毛泽东发动"呲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刚刚稳定的局势又陷入混乱 【课后研讨】 1956至1966年这段历史,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很近,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经历过,他 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亲身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也看到了社会主 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去走访一下身边这些老人,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去 感受一下当时活生生的历史情境,从中收集一些历史材料进行整理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并进 行合作探究 思路: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可自己确定调查题目,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怎么回 事?当时的人怎样看待大跃进运动的?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在学生探 究问题过程中,尝试将评价制度与学习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监督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本课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短短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一五计划和三大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人就是杰 出的代表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一再出现过”左"的趋向和错误,在建设事业上也曾 出现过重大损失和曲折;但是在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正确的趋向、理论、方针、政策,也 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并在一个时期内居主流地位.它们有力地引导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 设的宏伟事业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积累着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 共产党制定或采取一系列的正确决策和措施,为以后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奠定了基础
【课后研讨】 1956 至 1966 年这段历史,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很近,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经历过,他 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亲身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也看到了社会主 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去走访一下身边这些老人,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去 感受一下当时活生生的历史情境,从中收集一些历史材料进行整理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并进 行合作探究。 思路: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可自己确定调查题目,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怎么回 事?当时的人怎样看待大跃进运动的?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在学生探 究问题过程中,尝试将评价制度与学习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监督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本课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短短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一五 计划和三大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人就是杰 出的代表.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一再出现过"左"的趋向和错误,在建设事业上也曾 出现过重大损失和曲折;但是在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正确的趋向、理论、方针、政策,也 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并在一个时期内居主流地位.它们有力地引导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 设的宏伟事业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积累着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 共产党制定或采取一系列的正确决策和措施,为以后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