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分) 材料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 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 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 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 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 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 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 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 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 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 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増长趋势,其中,通 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 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 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 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 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 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 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 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 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 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 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 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每逢 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 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 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 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 报》) 材料三:
2017 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 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 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7.8%,较 2012 年上升了 2.9 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 介的综合阅读率为 76.7%,较 2012 年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 的阅读率分别较 2012 年下降超过 5 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 升了近 10 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 读率从 2007 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 读量为 4.77 本,比 2012 年增加了 0.38 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 70.85 期(份)和 5.51 期(份),与 2012 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 年我国成年 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 2.48 本,比 2012 年增加了 0.13 本。与 2012 年相比,传统 纸质媒介中,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 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 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 2012 年的 29.2%相比,增长了 13.5 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 质图书阅读”,有 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 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 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 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 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6.97 本,较 2012 年提高了 1.48 本,其中,14—17 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 8.97 本。另外,通 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 年我国 0—8 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 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 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 花费 23.87 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 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 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 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 2014 年 4 月 23 日 01 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 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 450 周年。每逢 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 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 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8.4 本,日本的 8.5 本,美国的 7 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 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摘自 2014 年 4 月 23 日《北京青年 报》)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的方式 在变。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 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 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 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 年4月25日)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 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 和网络浅阅读的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 像是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 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答案: C。A并非都认为“造成了危机”B。不构成因果关系D材料二没有暗示情况可能 越来越好。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2项是(5分)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选择在“世界图书日 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的嫌疑。 B.相对而言,《中华读书报》的专业性最强,《北京青年报》和央视网虽然有 宏观视野和专家言论,还是显得不够专业 C.对于同一阅读现象,“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屏奴”“网络阅读” 等用词的区别,表征了媒体的利益倾向。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阅读现状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文明中国”的诉求。 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全民。 E.三家媒体的读者群体不一样,为了适应读者,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 考虑,因而文字上的阅读感觉大不相同 参考答案: A2分D3分。A材料三不是在“世界读书日”发布新闻的B“显得不够专业”太 武断C应该是“立场倾向”而非利益倾向,材料一就很客观E为了适应读者,在 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一一不全面,材料二与三就很相似 3、有媒体对“指责浅阅读”一事提出异议,认为电子工具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 式,不必纠结于阅读的载体,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 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浅阅读?4分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 人们不是不阅读, 而是阅读的方式 在变。 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 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 ,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 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 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 年 4 月 25 日)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 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 和网络浅阅读的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 像是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 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答案: C。A 并非都认为“造成了危机”B。不构成因果关系 D 材料二没有暗示情况可能 越来越好。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 2 项是(5 分)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选择在“世界图书日” 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的嫌疑。 B.相对而言,《中华读书报》的专业性最强,《北京青年报》和央视网虽然有 宏观视野和专家言论,还是显得不够专业。 C.对于同一阅读现象,“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屏奴”“网络阅读” 等用词的区别,表征了媒体的利益倾向。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阅读现状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文明中国”的诉求。 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全民。 E.三家媒体的读者群体不一样,为了适应读者,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 考虑,因而文字上的阅读感觉大不相同。 参考答案: A2 分 D3 分。A 材料三不是在“世界读书日”发布新闻的 B“显得不够专业”太 武断 C 应该是“立场倾向”而非利益倾向,材料一就很客观 E 为了适应读者,在 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不全面,材料二与三就很相似。 3、有媒体对“指责浅阅读”一事提出异议,认为电子工具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 式,不必纠结于阅读的载体,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 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浅阅读?4 分
答:根本分歧是网络阅读是否仅仅是浅阅读,而习惯了浅阅读的人们能不能领略 经典著作的深刻之美。(1分)看法(观点):既要有浅阅读,也要重视对纸质 图书的深阅读。(1分)①浅阅读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和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背景 下产生的,是目前十分普遍的一种阅读方式,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 ②浅阅读也有弊端,它容易使人们把读书当紫一种休闲方式或者获取某种利益的 途径。③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是提高个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以及塑造健康的 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所以,两种读书方式兼用。(2分)(单纯赞成浅 阅读或纸质图书阅读,并能具体分析,言之有理,也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 王聪聪曹原 中国青年报: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 方式进行“掐尖大战”。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李越: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一些高 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 他大学。”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 证等优惠条件。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 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 也会产生负面冲击。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伤害在哪儿? 李越:比如考生A考了615分,B考了614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应该在 B之前投档录取。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 取协议,当A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B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 “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因为信息不对称,A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 李越:“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 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 方法。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 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这种情况 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而尖子生就 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 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考分排名真能显示学生的素质高低吗? 李越:两者并不直接挂钩。我们之前在安徽录取的一个学生去年获得了清华大学 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一万三千多本科生中只有5名能获 此殊荣。这位同学不仅成绩非常好,也非常聪明,素质全面。但这位同学却是当 年清华大学在安徽所招学生中分数最低者之一。可见,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 不能说明学生优秀与否
答:根本分歧是网络阅读是否仅仅是浅阅读,而习惯了浅阅读的人们能不能领略 经典著作的深刻之美。(1 分)看法(观点):既要有浅阅读,也要重视对纸质 图书的深阅读。(1 分)①浅阅读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和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背景 下产生的,是目前十分普遍的一种阅读方式,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 ②浅阅读也有弊端,它容易使人们把读书当紫一种休闲方式或者获取某种利益的 途径。③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是提高个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以及塑造健康的 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所以,两种读书方式兼用。(2 分)(单纯赞成浅 阅读或纸质图书阅读,并能具体分析,言之有理,也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 王聪聪 曹原 中国青年报: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 方式进行“掐尖大战”。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李越: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一些高 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 他大学。”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 证等优惠条件。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 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 也会产生负面冲击。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伤害在哪儿? 李越:比如考生 A 考了 615 分,B 考了 614 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 应该在 B 之前投档录取。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 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 取协议,当 A 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 B 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 “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因为信息不对称,A 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 李越:“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 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 方法。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 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这种情况 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而尖子生就 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 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考分排名真能显示学生的素质高低吗? 李越:两者并不直接挂钩。我们之前在安徽录取的一个学生去年获得了清华大学 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一万三千多本科生中只有 5 名能获 此殊荣。这位同学不仅成绩非常好,也非常聪明,素质全面。但这位同学却是当 年清华大学在安徽所招学生中分数最低者之一。可见,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 不能说明学生优秀与否
虽然证明高一分的学生一定比低一分的学生强不容易,但是要证明低一分的学生 比高一分的学生强肯定更困难。所以说,除非有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分 数这个规则在当前社会不能破,否则一放就乱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掐尖”无异于鼓励应试教育。您怎么看? 李越:加重应试教育的不是“掐尖”,而是高考制度本身。由于公平的压力,分 数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才是症结所在。高校当然欢迎素质教育,但关键是素 质如何评判。 中国青年报:您从事招生工作20多年,名校“掐尖”一直就有吗? 李越:真正的“掐尖”,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从估分填报改为出分填报之后。现在, 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采取“出分报、大平行”的填报方式,出分以后高分考生很 容易找到,所以争抢高分学生的程度也就更激烈。 中国青年报:报考方式是不是应该作出调整? 李越: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角度讲,相对合理的填报方式是“考前报、大 平行”。不过,实行考前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充分畅通。学生考前报志愿, 不仅要对自身实力有较为明确的判断,还要对自己在本省、市的相对位置有合理 把握,而后者需要本省、市各中学能够充分沟通,比如进行联合模拟考试等。目 前全国实行考前报志愿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多数省、市由于城乡差异比较大,信 息较闭塞地区的中学生无法了解自己的相对位置,考前报的风险就非常大 中国青年报:不“掐尖”的话,高校之间应该比什么? 李越:高校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上世纪30年代的 清华常常被人提起,堪称一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李越回答记者第一个问题时有些顾左右而言他,是通过学生家长的某些表现 来证明名校间存在“掐尖大战”,方法很好,但没有准确回答记者的提问 B.李越用“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来评定目前的高考, 说明高考尽管存在弊端,但依然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C.李越列举之前清华大学在安徽录取的分数比较低的学生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 学金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说明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素质高低。 D.北京、上海使用的“考前报,大平行”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目前相对合理 的,可以有效避免“掐尖大战”,李越认为应该尽快推行这种志愿填报方式。 E.李越对大学录取中名校的“掐尖大战”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高校应该比 的是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而不是录取了多少高分的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李越用“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 在”明确回答了大学名校之间存在“掐尖大战”,没有回避问题,列举家长的表 现是为了说明“掐尖大战”有愈演愈烈的可能。C项,“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 代表学生的素质高低”与文意不符,原文为“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不能说明 学生优秀与否”。D项,“认为应该尽快推行这种志愿填报方式”错,李越解释 了这种方式还不能全面展开的具体困难,并没有认为要尽快推行这种方法。 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高校的“掐尖大战”有哪些危害?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虽然证明高一分的学生一定比低一分的学生强不容易,但是要证明低一分的学生 比高一分的学生强肯定更困难。所以说,除非有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分 数这个规则在当前社会不能破,否则一放就乱。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掐尖”无异于鼓励应试教育。您怎么看? 李越:加重应试教育的不是“掐尖”,而是高考制度本身。由于公平的压力,分 数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才是症结所在。高校当然欢迎素质教育,但关键是素 质如何评判。 中国青年报:您从事招生工作 20 多年,名校“掐尖”一直就有吗? 李越:真正的“掐尖”,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从估分填报改为出分填报之后。现在, 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采取“出分报、大平行”的填报方式,出分以后高分考生很 容易找到,所以争抢高分学生的程度也就更激烈。 中国青年报:报考方式是不是应该作出调整? 李越: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角度讲,相对合理的填报方式是“考前报、大 平行”。不过,实行考前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充分畅通。学生考前报志愿, 不仅要对自身实力有较为明确的判断,还要对自己在本省、市的相对位置有合理 把握,而后者需要本省、市各中学能够充分沟通,比如进行联合模拟考试等。目 前全国实行考前报志愿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多数省、市由于城乡差异比较大,信 息较闭塞地区的中学生无法了解自己的相对位置,考前报的风险就非常大。 中国青年报:不“掐尖”的话,高校之间应该比什么? 李越:高校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上世纪 30 年代的 清华常常被人提起,堪称一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 年 7 月 11 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李越回答记者第一个问题时有些顾左右而言他,是通过学生家长的某些表现 来证明名校间存在“掐尖大战”,方法很好,但没有准确回答记者的提问。 B.李越用“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来评定目前的高考, 说明高考尽管存在弊端,但依然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C.李越列举之前清华大学在安徽录取的分数比较低的学生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 学金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说明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素质高低。 D.北京、上海使用的“考前报,大平行”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目前相对合理 的,可以有效避免“掐尖大战”,李越认为应该尽快推行这种志愿填报方式。 E.李越对大学录取中名校的“掐尖大战”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高校应该比 的是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而不是录取了多少高分的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李越用“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 在”明确回答了大学名校之间存在“掐尖大战”,没有回避问题,列举家长的表 现是为了说明“掐尖大战”有愈演愈烈的可能。C 项,“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 代表学生的素质高低”与文意不符,原文为“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不能说明 学生优秀与否”。D 项,“认为应该尽快推行这种志愿填报方式”错,李越解释 了这种方式还不能全面展开的具体困难,并没有认为要尽快推行这种方法。 答案:答 E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 2. 高校的“掐尖大战”有哪些危害?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第二、四段的 内容,第二段话是记者问高校是否存在“掐尖大战”时李教授的回答。这段话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掐尖大战”确实存在,二是“掐尖大战”的表现和危害。第 四段,是具体谈对其他考生的伤害。分析危害时,注意从考生、家长、高校等方 面思考,比如家长会投机取巧,学校会增加办学成本等 答案:①助长了考生家长的投机心理。高分考生的家长会跟高校讨价还价,要求 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②加大了高校办学成本。高校可能不惜砸巨额奖 学金与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③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因为已经与某些考生 签订预录取协议,而录取名额是一定的,会造成其他高分学生不能被录取 3.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高考分数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 概括。 答 解析:本题考査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髙考分数的重 要性可以从社会、学校、考生三个角度思考:从社会的角度看,目前我国还没有 更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录取大学生,所以高考是相对公平、合理的;从学 校的角度看,高校按分数排序录取学生,维持了社会公平;从考生的角度看,高 考分数体现了学生的某些能力。 答案:①高考在当前社会中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高考分数体 现了学生的某些能力。②高校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维持了社会公平。 4.高校之间的“掐尖大战”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高校为何还要进行 “掐尖大战”呢?请结合文章简要探究。 答 解析:本题考査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注 意分析高校进行“掐尖大战”的具体原因,可以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的持续 发展即来年的招生、社会对尖子生的看法等方面分析。比如很多人认为名校就要 录取尖子生,高分代表高素质等。 答案:①绝大多数人认为,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事实上,任何成功的 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②目前中学生对大学了解较少,考生 和考生家长会依据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判断一所学校的优劣。③尖子生是一个 标志,在其所在地有示范作用,会为下一年的考生报考提供参考,会有更多的高 考高分学生报考这所学校。④学校乐意录取高分学生。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会 认为高分代表高素质。[来源:学科网ZXK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中国新闻网(记者彭大伟)】中新社记者13日从多位接近四川 成都交通运输部门和出租车行业的人士处获悉,12日和13日两天,成都市内均 出现了出租车集体罢运的事件 元旦以来,已有沈阳、南京等多个省会城市出现相似的场景。出租司机为何走上 街头,罢运当中表达了怎样的诉求?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第二、四段的 内容,第二段话是记者问高校是否存在“掐尖大战”时李教授的回答。这段话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掐尖大战”确实存在,二是“掐尖大战”的表现和危害。第 四段,是具体谈对其他考生的伤害。分析危害时,注意从考生、家长、高校等方 面思考,比如家长会投机取巧,学校会增加办学成本等。 答案:①助长了考生家长的投机心理。高分考生的家长会跟高校讨价还价,要求 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②加大了高校办学成本。高校可能不惜砸巨额奖 学金与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③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因为已经与某些考生 签订预录取协议,而录取名额是一定的,会造成其他高分学生不能被录取。 3. 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高考分数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 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高考分数的重 要性可以从社会、学校、考生三个角度思考:从社会的角度看,目前我国还没有 更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录取大学生,所以高考是相对公平、合理的;从学 校的角度看,高校按分数排序录取学生,维持了社会公平;从考生的角度看,高 考分数体现了学生的某些能力。 答案:①高考在当前社会中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高考分数体 现了学生的某些能力。②高校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维持了社会公平。 4. 高校之间的“掐尖大战”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高校为何还要进行 “掐尖大战”呢?请结合文章简要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注 意分析高校进行“掐尖大战”的具体原因,可以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的持续 发展即来年的招生、社会对尖子生的看法等方面分析。比如很多人认为名校就要 录取尖子生,高分代表高素质等。 答案:①绝大多数人认为,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事实上,任何成功的 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②目前中学生对大学了解较少,考生 和考生家长会依据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判断一所学校的优劣。③尖子生是一个 标志,在其所在地有示范作用,会为下一年的考生报考提供参考,会有更多的高 考高分学生报考这所学校。④学校乐意录取高分学生。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会 认为高分代表高素质。[来源:学科网 ZXXK]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 分) 材料一 【中国新闻网(记者 彭大伟)】中新社记者 13 日从多位接近四川 成都交通运输部门和出租车行业的人士处获悉,12 日和 13 日两天,成都市内均 出现了出租车集体罢运的事件。 元旦以来,已有沈阳、南京等多个省会城市出现相似的场景。出租司机为何走上 街头,罢运当中表达了怎样的诉求?
人民日报日前针对1月4日沈阳千余出租车罢工发表评论,道出了内情:“长期 以来,出租车号被公司垄断,行业发展畸形:车辆长期不增加,加剧打车难;高 额’份子钱’一本万利,而司机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出租车领域改革势在必行,市 场的事,应让市场说了算。” 俗称“专车”的约租车,是一种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实时叫车的服务。中国官方规 定中允许其存在,但禁止私家车接入运营一这被认为动摇了专车产业的根基,因 为目前正规租赁用车储备极其有限,大多数专车严格意义上均属于“黑车”。 但是,更多网民似乎认为专车“存在即合理”,同时许多人认为由于出租车牌照 垄断造成司机需要缴纳高额租金的现象不合理。 在“新浪微博”上,一项截至13日晚间共有6178人参与的投票当中,对于近期 多地出租车罢运的原因,73%的网民投给“出租车行业垄断导致份子钱太高,师 傅收入低”,51%的网民投给“专车是个好东西,竞争打破垄断,提升服务质量” 曾经亲身体验过专车软件服务的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感觉 专车服务很好,车上还提供上网服务 记者注意到,由于司机可获得高额返现,以及乘客可给司机点评打分,刺激了司 机主动提高服务水平。一些专车上甚至提供充电宝、数据线、点心等温馨服务 令习惯了冷冰冰的打车体验的内地乘客倍感新鲜 专家指出,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势在必行;对于专车这一新生事物,应采取堵不 如疏,因势利导规范发展的路径。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在涉及民生的领域打破垄断是改革 的重要抓手,虽然会遇到利益集团的阻挠但却能使多数人受益,增加社会对政府 推动改革的支持和信心。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支持打破出租车 公司垄断,以及反对对出租车司机的剥削。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表示,政府早就不该再为设定城市出租车数量门槛而操心 了。归根结底,出租车行业管理制度改革,是化解当前出租车市场所有矛盾的最 重要钥匙。“它不改,其他怎么改都是隔靴搔痒。它改到位了,其他矛盾或可迎 刃而解 材料二【东方今报郑州】自从2008年11月重庆出租车司机破天荒地举行全城罢 运以来,“罢运”一词就开始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从海南三亚罢运到福建莆田 罢运、甘肃定西罢运、安徽巢湖罢运、湖南道县罢运,再到2015年1月4日的 沈阳罢运、1月8日南京南站罢运和近期成都、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发生出租车 集体罢运事件,出租车司机“罢运”可谓“前仆后继”“层出不穷” 细看这接二连三的“罢运”事件,多是在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当地政府采取上调运 价、发放补贴等方式之下化解。这剂药方虽然能平息事件,缓解暂时的冲突,但 无法解决“罢运”表面下的实质性问题。不能否认,此类事件的平息折射出当地 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机制,但这应急是否将“坏事”变成了利民的“好 事”呢?所谓“好事”是否暴露出当前出租车公司垄断收益这种管理体制的弊 端?是否暴露出政府公用行业管理上的诸多积弊? 出租车罢运固然有“黑市”孳生的病灶之源,但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是其产生的 大根本。出租车供求关系紧张,市场被严重扭曲,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群体生存 状况恶化
人民日报日前针对 1 月 4 日沈阳千余出租车罢工发表评论,道出了内情:“长期 以来,出租车号被公司垄断,行业发展畸形:车辆长期不增加,加剧打车难;高 额'份子钱'一本万利,而司机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出租车领域改革势在必行,市 场的事,应让市场说了算。” 俗称“专车”的约租车,是一种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实时叫车的服务。中国官方规 定中允许其存在,但禁止私家车接入运营--这被认为动摇了专车产业的根基,因 为目前正规租赁用车储备极其有限,大多数专车严格意义上均属于“黑车”。 但是,更多网民似乎认为专车“存在即合理”,同时许多人认为由于出租车牌照 垄断造成司机需要缴纳高额租金的现象不合理。 在“新浪微博”上,一项截至 13 日晚间共有 6178 人参与的投票当中,对于近期 多地出租车罢运的原因,73%的网民投给“出租车行业垄断导致份子钱太高,师 傅收入低”,51%的网民投给“专车是个好东西,竞争打破垄断,提升服务质量”。 曾经亲身体验过专车软件服务的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感觉 专车服务很好,车上还提供上网服务。 记者注意到,由于司机可获得高额返现,以及乘客可给司机点评打分,刺激了司 机主动提高服务水平。一些专车上甚至提供充电宝、数据线、点心等温馨服务, 令习惯了冷冰冰的打车体验的内地乘客倍感新鲜。 专家指出,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势在必行;对于专车这一新生事物,应采取堵不 如疏,因势利导规范发展的路径。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在涉及民生的领域打破垄断是改革 的重要抓手,虽然会遇到利益集团的阻挠但却能使多数人受益,增加社会对政府 推动改革的支持和信心。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支持打破出租车 公司垄断,以及反对对出租车司机的剥削。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表示,政府早就不该再为设定城市出租车数量门槛而操心 了。归根结底,出租车行业管理制度改革,是化解当前出租车市场所有矛盾的最 重要钥匙。“它不改,其他怎么改都是隔靴搔痒。它改到位了,其他矛盾或可迎 刃而解。” 材料二【东方今报郑州】自从 2008 年 11 月重庆出租车司机破天荒地举行全城罢 运以来,“罢运”一词就开始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从海南三亚罢运到福建莆田 罢运、甘肃定西罢运、安徽巢湖罢运、湖南道县罢运,再到 2015 年 1 月 4 日的 沈阳罢运、1 月 8 日南京南站罢运和近期成都、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发生出租车 集体罢运事件,出租车司机“罢运”可谓“前仆后继”“层出不穷”。 细看这接二连三的“罢运”事件,多是在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当地政府采取上调运 价、发放补贴等方式之下化解。这剂药方虽然能平息事件,缓解暂时的冲突,但 无法解决“罢运”表面下的实质性问题。不能否认,此类事件的平息折射出当地 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机制,但这应急是否将“坏事”变成了利民的“好 事”呢?所谓“好事”是否暴露出当前出租车公司垄断收益这种管理体制的弊 端?是否暴露出政府公用行业管理上的诸多积弊? 出租车罢运固然有“黑市”孳生的病灶之源,但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是其产生的 一大根本。出租车供求关系紧张,市场被严重扭曲,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群体生存 状况恶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城市互联网专车服务系统迅速发展,选择专 车出行的人群会逐步增多。在“狼来了”的时期,如果政府不下定决心,去理清 出租车行业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砸碎部分利益群体的垄断链条,出租车行业的 “罢运”事件还会频繁地登上媒体的头条。 矛盾倒逼改革的良机不可错过。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不能是主管部门 拍脑门,也不能让既得利益群体把持。改革成本高、难度大、敏感复杂不能作为 回避矛盾的借口。当下,只有抓住这个撕开的口子,敢于担当,下大力气向出租 车行业的种种体制顽疾开刀,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整改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 才是大趋势,才是防止出租车“罢运”的治本之策。 材料三【网易科技(作者钛媒体)】近日,沈阳、东阳等市的士司机纷纷 罢工,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而这个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黑车” 泛滥、“专车”抢占市场,为什么叫导火索,这就像日本要打中国,“卢沟桥事 变”的导火索只是他的一个借口而已。 目前的现状:继上海叫停专车后,沈阳、北京也先后叫停专车服务。2015年1 月起,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开始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 社会车辆。 预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专车运营方:与正规的租赁车公司合作,提供公开、透明、合规的出行服务。 针对私家车、社会车辆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名下行为给予控制。 二、政府部门:政府要注意监管的方式,比如放开专营市场,制定统一的行业规 则,将这些运力纳入城市交通服务体系,而不是简单的设置所谓“资质认证”的 门槛。 三、出租车公司:改善管理方式,降低“份子钱”和“车标”价格,给予的士司 机更多的利益。 四、出租车司机:对于的士司机来说,或许专车并不是对手,反倒可能成为帮手。 因专车的出现,垄断市场多年的传统出租车公司将面临真正来自市场的挑战,坐 等收租的局面也或将因此改变 材料四【中国信息产业网一人民邮电报(记者叶曜坤)】“经济体制改革是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 全新阐释,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5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简政放权改革要给政府削权,把不该有的 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下放到位。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辽宁沈阳主持召开 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会上,他在谈及互联网金融时强调,对于新兴业态,不 能一棒子把它打死:该控的风险,要尽可能地把它控制住,但是也要给予发展空 交管部门对于打车软件的态度尚不明朗。2014年11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徐成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 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适用法律法规不清晰的问题,安 全风险防控的问题,事故、保险等易引发纠纷的问题,等等。应该坚持“以人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城市互联网专车服务系统迅速发展,选择专 车出行的人群会逐步增多。在“狼来了”的时期,如果政府不下定决心,去理清 出租车行业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砸碎部分利益群体的垄断链条,出租车行业的 “罢运”事件还会频繁地登上媒体的头条。 矛盾倒逼改革的良机不可错过。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不能是主管部门 拍脑门,也不能让既得利益群体把持。改革成本高、难度大、敏感复杂不能作为 回避矛盾的借口。当下,只有抓住这个撕开的口子,敢于担当,下大力气向出租 车行业的种种体制顽疾开刀,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整改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 才是大趋势,才是防止出租车“罢运”的治本之策。 材料三 【网易科技(作者 钛媒体)】近日,沈阳、东阳等市的士司机纷纷 罢工,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而这个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黑车” 泛滥、“专车”抢占市场,为什么叫导火索,这就像日本要打中国,“卢沟桥事 变”的导火索只是他的一个借口而已。 目前的现状:继上海叫停专车后,沈阳、北京也先后叫停专车服务。2015 年 1 月起,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开始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 社会车辆。 预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一、专车运营方:与正规的租赁车公司合作,提供公开、透明、合规的出行服务。 针对私家车、社会车辆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名下行为给予控制。 二、政府部门:政府要注意监管的方式,比如放开专营市场,制定统一的行业规 则,将这些运力纳入城市交通服务体系,而不是简单的设置所谓“资质认证”的 门槛。 三、出租车公司:改善管理方式,降低“份子钱”和“车标”价格,给予的士司 机更多的利益。 四、出租车司机:对于的士司机来说,或许专车并不是对手,反倒可能成为帮手。 因专车的出现,垄断市场多年的传统出租车公司将面临真正来自市场的挑战,坐 等收租的局面也或将因此改变。 材料四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记者叶曜坤)】“经济体制改革是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 全新阐释,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 月 7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5 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简政放权改革要给政府削权,把不该有的 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下放到位。2014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辽宁沈阳主持召开 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会上,他在谈及互联网金融时强调,对于新兴业态,不 能一棒子把它打死;该控的风险,要尽可能地把它控制住,但是也要给予发展空 间。 交管部门对于打车软件的态度尚不明朗。2014 年 11 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徐成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 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适用法律法规不清晰的问题,安 全风险防控的问题,事故、保险等易引发纠纷的问题,等等。应该坚持“以人为
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 服务模式创新,但也要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 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放心出行提供保障。 截至日前,交通运输部尚未出台规范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因此 多地交管部门均沿袭此前的政策,将“专车”认定为“黑车”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新闻媒体都对“出租车罢运”现象作了报道 请概括说明他们传播的重要信息的相同之处。(5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二者报道新闻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6 分) (3)阅读材料三,作者认为在出租车市场方面有哪些不足,政府应如何应对? (6分) (4)阅读材料四,它与材料一在对待出租车罢运方面有什么分歧?请谈谈你是 怎么看待出租车罢运的。(8分) 答案: (1)两则新闻材料都关注到了“出租车罢运”现象形成的主客观因素,都注重 从利益垄断角度做探究,都对“出租车罢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2)材料一更多地从行业内情、网民呼声、专家建议等多角度进行剖析,突出 了“出租车”市场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出路所在,强调了“出租车”市场改革势在 必行,材料二更多地从“罢运”形成的内在根源入手,结合出租车与市场、政府 的关系分析根源和价值所在,从侧面强调了打破垄断的必要性 (3)不足:黑车泛滥,简单叫停,罢运不断。 应对:合理控制,监管灵活,改善管理,积极应对挑战。 (4)分歧: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现象,以批判为主;材料四则 说明目前“专车”依旧受限,注重从国家宏观层面管控与发展兼顾,突出市场化。 观点示例:有利于打破垄断的,我们要支持;有利于兼顾大众利益的,我们也要 支持。呼唤健康有序的出租车市场,有规矩才有方圆,有竞争才有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项目审批“长征”8698天泰豪动漫变“动慢” 记者:桂榕、何宝庆 个产业项目需闯过20道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关口,涉及8个部门及省、市、 县三级政府、工业园区,最后完成项目审批时间长达698天3月18日, 记者在省政府最近一份调硏报告中,看到了泰豪集团“晒”出的行政审批流程 图。正是这纷繁复杂的审批“长征”,令起步较早的泰豪动漫项目,实施进度缓 慢 动漫’变成了‘动慢 据了解,泰豪动漫产业园一期工程2010年3月立项,至2012年11月才获 得施工许可证。按法定期限计算,该项目完成各项审批需392个工作日,实际 办理时间为200个工作日,剩余498天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3项非行政许可 事项耗时255天;工程设计、供水、电力等市场有偿服务耗时100天;泰豪集 团自身消防设计、环评整改、缴纳有关规费耗时143天。“审批事项千头万绪
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 服务模式创新,但也要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 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放心出行提供保障。 截至日前,交通运输部尚未出台规范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因此 多地交管部门均沿袭此前的政策,将“专车”认定为“黑车”。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新闻媒体都对“出租车罢运”现象作了报道, 请概括说明他们传播的重要信息的相同之处。(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二者报道新闻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作者认为在出租车市场方面有哪些不足,政府应如何应对?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四,它与材料一在对待出租车罢运方面有什么分歧?请谈谈你是 怎么看待出租车罢运的。(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则新闻材料都关注到了“出租车罢运”现象形成的主客观因素,都注重 从利益垄断角度做探究,都对“出租车罢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2)材料一更多地从行业内情、网民呼声、专家建议等多角度进行剖析,突出 了“出租车”市场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出路所在,强调了“出租车”市场改革势在 必行,材料二更多地从“罢运”形成的内在根源入手,结合出租车与市场、政府 的关系分析根源和价值所在,从侧面强调了打破垄断的必要性。 (3)不足:黑车泛滥,简单叫停,罢运不断。 应对:合理控制,监管灵活,改善管理,积极应对挑战。 (4)分歧: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现象,以批判为主;材料四则 说明目前“专车”依旧受限,注重从国家宏观层面管控与发展兼顾,突出市场化。 观点示例:有利于打破垄断的,我们要支持;有利于兼顾大众利益的,我们也要 支持。呼唤健康有序的出租车市场,有规矩才有方圆,有竞争才有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7 ~9 题 。 项目审批 “ 长征 ”8 698 天 泰豪动漫变 “ 动慢 ” 记者:桂榕、何宝庆 一个产业项目需闯过 20 道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关口,涉及 8 个部门及省、市、 县三级政府、工业园区,最后完成项目审批时间长达 698 天——3 月 18 日, 记者在省政府最近一份调研报告中,看到了泰豪集团“晒”出的行政审批流程 图。正是这纷繁复杂的审批“长征”,令起步较早的泰豪动漫项目,实施进度缓 慢,“‘动漫’变成了‘动慢’”。 据了解,泰豪动漫产业园一期工程 2010 年 3 月立项,至 2012 年 11 月才获 得施工许可证。按法定期限计算,该项目完成各项审批需 392 个工作日,实际 办理时间为 200 个工作日,剩余 498 天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3 项非行政许可 事项耗时 255 天;工程设计、供水、电力等市场有偿服务耗时 100 天;泰豪集 团自身消防设计、环评整改、缴纳有关规费耗时 143 天。“审批事项千头万绪
过于复杂。”据泰豪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行政许可事项过多以外,审批前 置事项大量存在,是审批过程迁延时日的重要原因。譬如,住建部门在施工许可 审批过程中存在规划方案审查、施工图纸审查等;国土部门用地审查要制定失地 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等。由于部分审批前置事项还涉及垄断行业,其较低的工作效 率直接拉长了项目审批时间。同时,一些政府部门服务缺乏主动性,未履行事项 次告知义务,导致申报材料、程序重复进行,令项目申报者“一头雾水”。 项目审批遭遇“长征”,企业当然着急苦涩。泰豪集团董事局主席黄代放深有感 触地说:“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近两年的审批时间,足以将一个‘朝 阳’项目拖成‘夕阳’项目。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可能因投资风险和成本的增加 而倒闭关门。”对审批怪圈感到无奈的,并不只是企业。省发改委专家解析:“作 为欠发达省份,江西能不能抓住、用好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升级中走出 条发展新路,关键看行政效率。”吉安高新区一名基层干部的发问引人深思: 698天过长,那法定期限392个工作日内办结,就说明我们的效率高了吗 200个审批工作日还能再缩短吗?”“项目审批‘路漫漫’,吃亏的看似是项目 投资者,但最终为低效‘埋单’的,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省委党校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黄世贤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刻不容缓。当务 之急,既要完善顶层设计,又要抓好简政放权。期待经过不懈努力,把江西打造 成为中部地区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成本最低、发展环境最好的省份。 (选自2014年3月19日《江西日报》,本文获得2015年中国新闻奖一等 奖) 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本文的前两段是新闻的导语。它概括了泰豪动漫变“动慢”的原因,引起广 大读者关注,文句简要,重点突出。 B.报道中记者用事实说话,并多次列举数据,如“20道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关 口”,“8个部门及省、市、县三级政府、工业园区”等,充分显示出这一审批 过程的繁杂。 C.该报道采访全面深入,对象涉及项目企业、审核部门、专家团队、基层干部, 对他们具有代表性的语言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D.该报道彰显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在发现挖掘新闻着眼点, 表现新闻事实时,展现了主流媒体对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观察思考, E.该报道语言简练准确而富有表现力,如“近两年的审批时间,足以将一个‘朝 阳’项目拖成‘夕阳’项目”,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展现了审批流程过慢的恶果。 8.本新闻的标题很有特色,请结合本文进行赏析。(4分) 9.泰豪动漫项目审批得慢的原因是什么?这则报道有哪些现实意义?(6分) 答案: 7.A、C【解析】A.本文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第二段开始是新闻主体。C.对各 方代表性语言不仅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8.①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作者将长达698天的审批流程比作“长 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审批过程的漫长和艰难。(1分)②标题还运用了谐音
过于复杂。” 据泰豪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行政许可事项过多以外,审批前 置事项大量存在,是审批过程迁延时日的重要原因。譬如,住建部门在施工许可 审批过程中存在规划方案审查、施工图纸审查等;国土部门用地审查要制定失地 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等。由于部分审批前置事项还涉及垄断行业,其较低的工作效 率直接拉长了项目审批时间。同时,一些政府部门服务缺乏主动性,未履行事项 一次告知义务,导致申报材料、程序重复进行,令项目申报者“一头雾水”。 项目审批遭遇“长征”,企业当然着急苦涩。泰豪集团董事局主席黄代放深有感 触地说:“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近两年的审批时间,足以将一个‘朝 阳’项目拖成‘夕阳’项目。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可能因投资风险和成本的增加 而倒闭关门。”对审批怪圈感到无奈的,并不只是企业。省发改委专家解析:“作 为欠发达省份,江西能不能抓住、用好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升级中走出 一条发展新路,关键看行政效率。”吉安高新区一名基层干部的发问引人深思: “698 天过长,那法定期限 392 个工作日内办结,就说明我们的效率高了吗? 200 个审批工作日还能再缩短吗?”“项目审批‘路漫漫’,吃亏的看似是项目 投资者,但最终为低效‘埋单’的,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省委党校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黄世贤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刻不容缓。当务 之急,既要完善顶层设计,又要抓好简政放权。期待经过不懈努力,把江西打造 成为中部地区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成本最低、发展环境最好的省份。 (选自 2014 年 3 月 19 日《江西日报》,本文获得 2015 年中国新闻奖一等 奖) 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本文的前两段是新闻的导语。它概括了泰豪动漫变“动慢”的原因,引起广 大读者关注,文句简要,重点突出。 B.报道中记者用事实说话,并多次列举数据,如“20 道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关 口”,“8 个部门及省、市、县三级政府、工业园区”等,充分显示出这一审批 过程的繁杂。 C.该报道采访全面深入,对象涉及项目企业、审核部门、专家团队、基层干部, 对他们具有代表性的语言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D.该报道彰显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在发现挖掘新闻着眼点, 表现新闻事实时,展现了主流媒体对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观察思考。 E. 该报道语言简练准确而富有表现力,如“近两年的审批时间,足以将一个‘朝 阳’项目拖成‘夕阳’项目” ,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展现了审批流程过慢的恶果。 8.本新闻的标题很有特色,请结合本文进行赏析。(4 分) 9.泰豪动漫项目审批得慢的原因是什么?这则报道有哪些现实意义?(6 分) 答案: 7.A、C【解析】A.本文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第二段开始是新闻主体。C.对各 方代表性语言不仅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8.①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作者将长达 698 天的审批流程比作“长 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审批过程的漫长和艰难。(1 分)②标题还运用了谐音
的手法本文将动漫的“漫”说成“慢”(1分),用“快慢”的“慢”批评审批 过程的漫长,诙谐生动,具有讽刺作用。(1分) 9.慢的原因 ①行政许可事项过多 ②审批前置事项大量存在。如,住建部门在施工许可审批过程中存在规划方案审 查、施工图纸审查等;国土部门用地审查要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等 ③部分审批前置事项涉及垄断行业,其较低的工作效率直接拉长了项目审批时 间 ④一些政府部门服务缺乏主动性,未履行事项一次告知义务,导致申报材料、程 序重复进行,令项目申报者“一头雾水”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四点得2分) 现实意义: ①泰豪企业的角度看,本新闻深入剖析泰豪项目审批过慢的原因,能加速本项目 问题的解决 ②从新闻的角度看,本新闻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所报道的事情发生在江 西,对全国都有借鉴作用。 ③政府的角度看,本新闻促使政府行政部门全面深化改革,改变工作作风,加快 政府职能转变。 ④民众的角度看,作为一等奖新闻,本文让民众对政府转能提效、简政放权充满 了信心 (每点1分,答出四点得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 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 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髙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 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 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 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 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 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 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上会体现 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 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 同的智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 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 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
的手法本文将动漫的“漫”说成“慢”(1 分),用“快慢”的“慢”批评审批 过程的漫长,诙谐生动,具有讽刺作用。(1 分)。 9. 慢的原因: ①行政许可事项过多。 ②审批前置事项大量存在。如,住建部门在施工许可审批过程中存在规划方案审 查、施工图纸审查等;国土部门用地审查要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等。 ③部分审批前置事项涉及垄断行业,其较低的工作效率直接拉长了项目审批时 间。 ④一些政府部门服务缺乏主动性,未履行事项一次告知义务,导致申报材料、程 序重复进行,令项目申报者“一头雾水”。 (答出两点得 1 分,答出四点得 2 分) 现实意义: ①泰豪企业的角度看,本新闻深入剖析泰豪项目审批过慢的原因,能加速本项目 问题的解决。 ②从新闻的角度看,本新闻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所报道的事情发生在江 西,对全国都有借鉴作用。 ③政府的角度看,本新闻促使政府行政部门全面深化改革,改变工作作风,加快 政府职能转变。 ④民众的角度看,作为一等奖新闻,本文让民众对政府转能提效、简政放权充满 了信心。 (每点 1 分,答出四点得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 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 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 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 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 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 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 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 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上会体现 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 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 同的智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 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 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