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 居》 2、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4 ,千里暮云平。 《观猎》 5、山水之乐, 《醉翁 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 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曲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选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烟水”、“荠荷”等景象来抒发情感。 B.作者对秀丽的风光和宜人的景色加以描写来展现江南水乡美好的秋光。 C.本曲写景远近交错,极富层次感,描绘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美景。 “看沙鸥舞再三”一句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体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感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 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 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 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 四鼓,老吏莤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 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 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 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 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 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本文选自《板桥家书》,是 朝文学家郑燮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信。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吏史很辛苦,苏东坡很高兴不觉得疲倦。 B.老吏史觉得苏东坡很辛苦,东坡很畅快不觉得疲倦
2017 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39 分) (一)默写(15 分) 1、晨兴理荒秽, 。 《归园田 居》 2、孤村落日残霞, 。 《天净沙·秋》 3、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4、 ,千里暮云平。 《观猎》 5、山水之乐, 。 《醉翁 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6-7 题(4 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 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曲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是 。(2 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选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烟水”、“荠荷”等景象来抒发情感。 B.作者对秀丽的风光和宜人的景色加以描写来展现江南水乡美好的秋光。 C.本曲写景远近交错,极富层次感,描绘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美景。 D.“看沙鸥舞再三”一句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体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感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8 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 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 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 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 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 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 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 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 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 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本文选自《板桥家书》,是________朝文学家郑燮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信。 (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吏史很辛苦,苏东坡很高兴不觉得疲倦。 B.老吏史觉得苏东坡很辛苦,东坡很畅快不觉得疲倦
C.老吏史觉得很辛苦,东坡很畅快不觉得疲倦。 D.老吏史觉得苏东坡很辛苦,苏坡很高兴不觉得疲倦。 10、作者反对“以过目成诵为能”的读书态度,认为读书要做到以下两点:(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履,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 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口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 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退居金陵( (2)惭俯而去( 12、翻译画线句。(2分)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1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2分) 有一客口(徐怒)问公曰:“亦知书否? 14、这篇文章讽刺了这类人。(3分) 二、现代文(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遇到好词 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顺便写下,( )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 )方便日后检索,为治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 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 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 书立说的基础 此外,在它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 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 笔记实乃学术 界的小品文。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身外文笔记 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 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小说院本、村野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 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印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篇》里那样汪洋恣 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 料”,“但往往为速度起见,无暇把这些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 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C.老吏史觉得很辛苦,东坡很畅快不觉得疲倦。 D.老吏史觉得苏东坡很辛苦,苏坡很高兴不觉得疲倦。 10、作者反对“以过目成诵为能”的读书态度,认为读书要做到以下两点:(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 题(12 分)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履,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 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 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 (1)退居金陵 ( ) (2)惭俯而去( ) 12、翻译画线句。(2 分)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2 分) 有一客□(徐 怒)问公曰:“亦知书否?” 14、这篇文章讽刺了这类人。(3 分) 二、现代文(41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9 题(19 分)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遇到好词 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顺便写下,( )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 ( )方便日后检索,为治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 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 余年积累笔记近百 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 书立说的基础, (1) 此外,在它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 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 (2) 笔记实乃学术 界的小品文。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 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坚持,单身外文笔记 就达 200 多本,3.5 万多页,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 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小说院本、村野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 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印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篇》里那样汪洋恣 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 料”,“但往往为速度起见,无暇把这些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 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 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 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的 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变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 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者人数的一倍。但当 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 浪费了。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 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5、第①段括号内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2分) 16、根据上下文内容将下列两句话分别填入(1)、(2)两处。(4分) A.因为……所有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D.既 A.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则著作不朽矣 B.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 洒,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 (2)处 17、文章②③两段已经写了顾颉刚和钱钟书的事例,为何还要写第④段的内容 呢?请简要分析(5分) 18、本文的论点是 (3分) 19、以下一段内容放在文章第()和第()段之间更好理由是(4分) 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习笔记更重要。只记笔记却不温习,容易遗忘,时常 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记读笔 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22分) 守护者 【丹麦】福劳德奥尔森 ①两天前我随一个政府代表团从丹麦来到阿富汗。与当地官员就允许遣返非法移 民丹麦的阿富汗人的问题进行会谈。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常年处 于战火之中,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逃离家乡寻找避难月 ②我此程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墓地一多年前,丹麦一个著名探险者埋葬于此,因此 去他的墓地献花也列入了此次匆匆的行程中。tan()诚地讲,我有一些疑 惑:在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浩劫后,那个丹麦人的墓地是否依然在那里。 ③司机哈米德锁上装甲车,朝着斑驳的墓地木门走了过去。灰色的墓地围墙髙达 3米,门锁着。他敲了几下,用普什图语喊着什么。这是一月周五的下午:天空 湛蓝,寒风刺骨。我特意绕道而来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 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 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的 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变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 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者人数的一倍。但当 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 浪费了。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 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5、第①段括号内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2 分) A.因为……所有 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D.既……又 16、根据上下文内容将下列两句话分别填入(1)、(2)两处。(4 分) A.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则著作不朽矣。 B.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 洒,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 (1)处_____________(2)处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②③两段已经写了顾颉刚和钱钟书的事例,为何还要写第④段的内容 呢?请简要分析(5 分)。 18、本文的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9、以下一段内容放在文章第( )和第( )段之间更好理由是(4 分) 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习笔记更重要。只记笔记却不温习,容易遗忘,时常 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记读笔 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5 题(22 分) 守护者 【丹麦】福劳德 奥尔森 ①两天前我随一个政府代表团从丹麦来到阿富汗。与当地官员就允许遣返非法移 民丹麦的阿富汗人的问题进行会谈。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常年处 于战火之中,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逃离家乡寻找避难所。 ②我此程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墓地—多年前,丹麦一个著名探险者埋葬于此,因此 去他的墓地献花也列入了此次匆匆的行程中。tǎn( )诚地讲,我有一些疑 惑:在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浩劫后,那个丹麦人的墓地是否依然在那里。 ③司机哈米德锁上装甲车,朝着斑驳的墓地木门走了过去。灰色的墓地围墙高达 3 米,门锁着。他敲了几下,用普什图语喊着什么。这是一月周五的下午:天空 湛蓝,寒风刺骨。我特意绕道而来
④左边那扇木门开了一条缝,一个12岁左右的阿富汗男孩和哈米德聊了几句后, 允许我们进去,随后用生锈的铰链从里面把门反锁。在禁闭的围墙之内是一块足 球场大小的墓地。干枯冻僵的小草从一层薄雪中挣扎出来,覆盖在地面和零碎的 鹅卵石上。几棵低矮的树和这个地方其他树木一样,将光秃秃的灰色枝丫懒散地 伸向天空。零星分散的墓地和各块墓碑却保持得很好。向右望去有一个小小的石 头小屋,有一扇暗色的反光窗户,房顶是一片斜放着的铁皮。两只昂首挺胸的小 鸡走过来,伸长脖子来看看门口到底发生了什么。 ⑤男孩声音温和,但语气很坚定,双手插在口袋里。他装作没有受冻,但是他上 身穿着薄薄的破烂不堪的黑色夹克,下身的蓝色运动裤被塞进一双绿色橡胶靴子 中,这靴子似乎没法帮他抵御阿富汗的冬天 ⑥他看着我的眼睛,称自己是这个墓地的守护者。他想知道我们此番为何而来, 哈米德翻译说 ⑦我告诉了男孩丹麦探险家的故事,并且非常仔细地念出他的名字。突然,一个 叮叮当当的金属声从小屋黑色的窗户后面传过来。又一个穿着橡胶靴子的男孩走 了出来,不到9岁的样子。他右手拿着一个蓝红绿相间条纹风筝,眼中满是疑虑 ⑧这个守护者马上直接带我们去丹麦人的墓地,走了不到30步,就位于大门的 左边。红红的墓碑在那里矗立了五十多年了,很脏,但是完好无损。碑文清晰可 辨。灰砖石勾勒岀墓地的大小。小的男孩流着鼻涕,扯着风筝线靠了过来。我弯 下腰,将松树花环放在墓碑下面。松树的绿色照亮了灰色的尘土。有那么一瞬间, 我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听见自己的嘴在轻轻地说:我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 样的会面。 ⑨后来守护者解释说,拿着风筝的男孩是他的弟弟。他们和一个老伯伯一起住在 基地的那间小屋里,老伯伯现在外出做生意了。在返回木门途中,我摸了下口袋, 找到几张当地纸币和一块巧克力。守护者深鞠一躬接受了我小小的馈赠。他把钱 叠好,插进口袋。他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巧克力。守护者打开包装,咬了一口, 把剩下的递给他的弟弟。 ⑩告别时,守护者问我,墓碑底部探险家名字下面下的是什么。我望着墓碑,想 起了一首著名丹麦圣诗的第一句:愉悦前行—一始终勇往直前。 (有删改) 【注释】①福劳德·奥尔森:丹麦高级警务员。②普什图语:阿富汗官 方语言 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tan()诚 21、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作者眼中的阿富汗至今没有完全摆脱浩劫的影响, 表现在()(多选题)(3分) A.阿富汗的整体环境显得萧索 B.阿富汗的气候恶劣寒冷刺骨。 C.众多阿富汗人逃离家乡避难。 D.丹麦不愿意接纳阿富汗非法难 民 E.阿富汗百姓的生活贫困艰难 22、第⑨段中,男孩不卑不亢地用深深的鞠躬回馈我赠予的钱物,体现了 的特点,文中同样能体现他这一特点的内容概括 为 (4分) 23、第⑧段为何作者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样的会面”?(4分)
④左边那扇木门开了一条缝,一个 12 岁左右的阿富汗男孩和哈米德聊了几句后, 允许我们进去,随后用生锈的铰链从里面把门反锁。在禁闭的围墙之内是一块足 球场大小的墓地。干枯冻僵的小草从一层薄雪中挣扎出来,覆盖在地面和零碎的 鹅卵石上。几棵低矮的树和这个地方其他树木一样,将光秃秃的灰色枝丫懒散地 伸向天空。零星分散的墓地和各块墓碑却保持得很好。向右望去有一个小小的石 头小屋,有一扇暗色的反光窗户,房顶是一片斜放着的铁皮。两只昂首挺胸的小 鸡走过来,伸长脖子来看看门口到底发生了什么。 ⑤男孩声音温和,但语气很坚定,双手插在口袋里。他装作没有受冻,但是他上 身穿着薄薄的破烂不堪的黑色夹克,下身的蓝色运动裤被塞进一双绿色橡胶靴子 中,这靴子似乎没法帮他抵御阿富汗的冬天。 ⑥他看着我的眼睛,称自己是这个墓地的守护者。他想知道我们此番为何而来, 哈米德翻译说。 ⑦我告诉了男孩丹麦探险家的故事,并且非常仔细地念出他的名字。突然,一个 叮叮当当的金属声从小屋黑色的窗户后面传过来。又一个穿着橡胶靴子的男孩走 了出来,不到 9 岁的样子。他右手拿着一个蓝红绿相间条纹风筝,眼中满是疑虑。 ⑧这个守护者马上直接带我们去丹麦人的墓地,走了不到 30 步,就位于大门的 左边。红红的墓碑在那里矗立了五十多年了,很脏,但是完好无损。碑文清晰可 辨。灰砖石勾勒出墓地的大小。小的男孩流着鼻涕,扯着风筝线靠了过来。我弯 下腰,将松树花环放在墓碑下面。松树的绿色照亮了灰色的尘土。有那么一瞬间, 我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听见自己的嘴在轻轻地说:我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 样的会面。 ⑨后来守护者解释说,拿着风筝的男孩是他的弟弟。他们和一个老伯伯一起住在 基地的那间小屋里,老伯伯现在外出做生意了。在返回木门途中,我摸了下口袋, 找到几张当地纸币和一块巧克力。守护者深鞠一躬接受了我小小的馈赠。他把钱 叠好,插进口袋。他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巧克力。守护者打开包装,咬了一口, 把剩下的递给他的弟弟。 ⑩告别时,守护者问我,墓碑底部探险家名字下面下的是什么。我望着墓碑,想 起了一首著名丹麦圣诗的第一句:愉悦前行——始终勇往直前。 (有删改) 【注释】①福劳德·奥尔森:丹麦高级警务员。②普什图语:阿富汗官 方语言。 20、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tǎn( )诚 21、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作者眼中的阿富汗至今没有完全摆脱浩劫的影响, 表现在( )(多选题)(3 分) A.阿富汗的整体环境显得萧索。 B.阿富汗的气候恶劣寒冷刺骨。 C.众多阿富汗人逃离家乡避难。 D.丹麦不愿意接纳阿富汗非法难 民。 E.阿富汗百姓的生活贫困艰难。 22、第⑨段中,男孩不卑不亢地用深深的鞠躬回馈我赠予的钱物,体现了 他 的特点,文中同样能体现他这一特点的内容概括 为 (4 分) 23、第⑧段为何作者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样的会面”?(4 分)
24、作者以圣经“愉悦前行一一始终勇往直前”作文全文结尾,对其意图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墓碑上刻着的诗句回答男孩的提问,完整记叙事件,使叙事有始有终 B.作者用诗句表面对埋葬于此的丹麦探险者的追念,呼应文章开头寻找墓地的内 容 C.作者用诗句既表达了对探险者的敬意,又赞美阿富汗男孩的生活态度,一语双 关 D.作者用圣诗表明对此行所见所闻的感悟,充分表达了他对愉悦人生的渴望。 25、阅读全文解释标题“守护者”的含义。(6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举国欢腾。在太空遨游了33天的神舟11号飞 船返航成功,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再添新彩。校园里,大家对该事件也十分关注 学校准备举办以“航天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26、在策划活动过程中,同学间产生了以下对话,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内容。 策划者甲:“你知道吧,在我国21名航天员中,吴杰、李庆龙二人兼任教练员 他们从未上过太空。我认为他们的相关材料不能入选本次活动的宣传栏,他们只 是幕后人员,功绩远不如那些在太空遨游的航天员们。 策划者乙 策划者甲:“ 我们就给 吴杰、李庆龙的材料做一次晨板,你给晨报起个标题来突显“航天梦”这个主题 吧 策划者乙:“我想了两个,一个是“天路基石”,一个是“飞天英雄” 你选一个合适的吧。” 策划者甲: 策划者甲:“还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建议,学校打算近日给返航的英雄们送一面 锦旗,你帮我看看这里四句中哪一句在锦旗上最合适?” 策划者甲:“我觉 得 好,此时送 给那些航天英雄们最贴切
24、作者以圣经“愉悦前行——始终勇往直前”作文全文结尾,对其意图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用墓碑上刻着的诗句回答男孩的提问,完整记叙事件,使叙事有始有终。 B.作者用诗句表面对埋葬于此的丹麦探险者的追念,呼应文章开头寻找墓地的内 容。 C.作者用诗句既表达了对探险者的敬意,又赞美阿富汗男孩的生活态度,一语双 关。 D.作者用圣诗表明对此行所见所闻的感悟,充分表达了他对愉悦人生的渴望。 25、阅读全文解释标题“守护者”的含义。(6 分) 三、综合运用(10 分) 2016 年 11 月 18 日 14 时 07 分,举国欢腾。在太空遨游了 33 天的神舟 11 号飞 船返航成功,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再添新彩。校园里,大家对该事件也十分关注, 学校准备举办以“航天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26、在策划活动过程中,同学间产生了以下对话,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内容。 策划者甲:“你知道吧,在我国 21 名航天员中,吴杰、李庆龙二人兼任教练员, 他们从未上过太空。我认为他们的相关材料不能入选本次活动的宣传栏,他们只 是幕后人员,功绩远不如那些在太空遨游的航天员们。” 策划者乙: “ (1) ” 策划者甲:“ (2) 。我们就给 吴杰、李庆龙的材料做一次晨板,你给晨报起个标题来突显“航天梦”这个主题 吧” 策划者乙:“我想了两个,一个是“天路基石”,一个是“飞天英雄”, 你选一个合适的吧。” 策划者甲: “ (3) ” 策划者甲:“还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建议,学校打算近日给返航的英雄们送一面 锦旗,你帮我看看这里四句中哪一句在锦旗上最合适?” 策划者甲:“我觉 得 (4) 好,此时送 给那些航天英雄们最贴切
策划者甲:“太好了,和你交谈很有收获。” 四、写作(60分) 27、题目:我的坚持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 得抄袭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默写(15分) 1.带月荷锄归。2亲烟老树寒鸦3.马作迪卢飞快,4.回看射雕处5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6.(2分)爱杀江南。7.(2分)D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8.(2分)清9.(2分)B 10.(4分)深入研究,选择精华。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11.(4分)居住安居离开, 12.(3分)王安石坐在他们的下首没有人看他。 13.(2分)徐 14.(3分)傲慢无理等意思(对即可如目中无人,自命不凡,夸夸其谈,自以 为是 二、现代文(41分) (一)议论文阅读 15.(2分)D 16.(4分)A B 17(5分)答案要点:指出蔡元培事例与前两个事例的差异(2分),明确运用 了对比论证(1分)所突出的分论点—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 骤。(2分) 18.读书应该做笔记。 19.(1分)答案要点:概括材料内容,温故笔记很重要。可以抓住过渡句“做 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习笔记更重要”,分析本段和之前段落之间的关系 层进。可借助第7段首句明确第7段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汇总 (二)记叙文阅读 20.(2分)坦 21.(3分)ACE 22.(4分)尽管寒风刺骨,穿着单薄的男生还要装作没有受冻。 23.(4分)自尊,阿富汗饱经战乱(1分)时隔此五十多年(1分)一个外国人 /非本名族人(1分)的墓地保护得如此完好(1分),能让我得以膜拜。 24.(3分)CB/D(1分 25.(6分)(1)小男孩在生活处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保护墓地,是称 职的墓地守护者。(2)在阿富汗动荡的局势中,男孩仍然坚守了诸多高尚品质 是美好人性的守护者(民族精神的守护者)
策划者甲:“太好了,和你交谈很有收获。” 四、写作(60 分) 27、题目:我的坚持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 得抄袭。 2017 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默写(15 分) 1.带月荷锄归。2.亲烟老树寒鸦 3.马作迪卢飞快,4.回看射雕处 5.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 6-7 题(4 分) 6.(2 分)爱杀江南。7.(2 分)D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8 分) 8.(2 分)清 9.(2 分)B 10.(4 分)深入研究,选择精华。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11-14 题。(12 分) 11.(4 分)居住安居离开, 12.(3 分)王安石坐在他们的下首没有人看他。 13.(2 分)徐 14.(3 分)傲慢无理等意思(对即可如目中无人,自命不凡,夸夸其谈,自以 为是)。 二、现代文(41 分) (一)议论文阅读 15.(2 分)D 16.(4 分)A B 17(5 分)答案要点:指出蔡元培事例与前两个事例的差异(2 分),明确运用 了对比论证(1 分)所突出的分论点——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 骤。(2 分) 18. 读书应该做笔记。 19.(1 分)答案要点:概括材料内容,温故笔记很重要。可以抓住过渡句“做 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习笔记更重要”,分析本段和之前段落之间的关系—— 层进。可借助第 7 段首句明确第 7 段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汇总。 (二)记叙文阅读 20.(2 分)坦 21.(3 分)ACE 22.(4 分)尽管寒风刺骨,穿着单薄的男生还要装作没有受冻。 23.(4 分)自尊,阿富汗饱经战乱(1 分)时隔此五十多年(1 分)一个外国人 /非本名族人(1 分)的墓地保护得如此完好(1 分),能让我得以膜拜。 24.(3 分)C B/D(1 分) 25.(6 分)(1)小男孩在生活处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保护墓地,是称 职的墓地守护者。(2)在阿富汗动荡的局势中,男孩仍然坚守了诸多高尚品质 是美好人性的守护者(民族精神的守护者)
三、综合运用 26.(1)答案要点,表明不同意见指出两人在航天事业上的贡献,如他们身为 教练员,都培养了很多航天员为航天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值得我们敬佩,应 该加以宜传。(4分) (2)答案要点:表明对策划者乙的赞同(1分) (3)天路基石。(1分) (4)九天探径,神州园梦(3分)
三、综合运用 26.(1)答案要点,表明不同意见指出两人在航天事业上的贡献,如他们身为 教练员,都培养了很多航天员为航天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值得我们敬佩,应 该加以宣传。(4 分) (2)答案要点:表明对策划者乙的赞同(1 分)。 (3)天路基石。(1 分) (4)九天探径,神州园梦(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