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语文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18分) 1、本题很简单。只要用你最喜欢的字体、最漂亮的字迹,把下面一句格言抄在方格里,并 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就可得分。(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爱默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晶莹剔透难以捉摸张灯结采瞬息万变 B.稍纵即逝 庄严肃穆沧海桑田世外桃园 C.毅然决然 油然而生得天独厚虚无缥渺 D.脍炙人口 潸然泪下容光焕发分道扬镳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曲靖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罗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我校20周年校庆这天,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新来的孙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 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含 1~6 题,共 18 分) 1、本题很简单。只要用你最喜欢的字体、最漂亮的字迹,把下面一句格言抄在方格里,并 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就可得分。(2 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爱默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晶莹剔透 难以捉摸 张灯结采 瞬息万变 B.稍纵即逝 庄严肃穆 沧海桑田 世外桃园 C.毅然决然 油然而生 得天独厚 虚无缥渺 D.脍炙人口 潸然泪下 容光焕发 分道扬镳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曲靖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办得栩栩如生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 C.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 ....,也不能妄自菲薄。 D.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 ....,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罗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我校 20 周年校庆这天,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新来的孙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 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
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 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 会背多少诗文,请按课文填空。(共8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 溪沙》) (2)《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农村风光的诗句 是 (3)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 中的两句诗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4)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让 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能住上漂亮舒适的住房。这真 是 (1)塞下秋来风景 (范仲淹《渔家傲》) (5)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6)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 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就包含了这个哲 7读到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句子时,我们会自然地想起王维诗 歌中的名句: 8“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写出两个含有“雨”的诗 二、语文综合运用 7.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1分)
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 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 会背多少诗文,请按课文填空。(共 8 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 溪沙》) (2)《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农村风光的诗句 是: , 。 (3)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 中的两句诗:“ ,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4) 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让 那 些 经 济 条 件 较 差 的 家 庭 也 能 住 上 漂 亮 舒 适 的 住 房 。 这 真 是: , 。(1)塞下秋来风景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6)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 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 , ”就包含了这个哲 理。 7 读到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句子时,我们会自然地想起王维诗 歌中的名句:“ , 。” 8 “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写出两个含有“雨”的诗 句: , 。 二、语文综合运用 7.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2 字)(1 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 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 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8.本学期学校开展以“爱我校园,树我形象,我行动”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 作为学校的一员,你是如何对待这一活动的?请按活动要求完成任务。 (1)你观察到校园中“不文明、不热爱校园”现象有哪些?列举两个最能突出 的体现“破坏校园文明,有毁我校形象”的例子。(2分) (2)写一条倡导同学们“从我做起,爱我校园,树我形象”的宣传标语。(2 分) 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悄怆幽邃( (3)不可久居( (4)隶而从者( 10、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4分)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11、翻译。(3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北京时间 2005 年 1 月 18 日 3 时 16 分,中国第 21 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 12 名队 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 4093 米的蓝天之下。 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8. 本学期学校开展以“爱我校园,树我形象,我行动”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 作为学校的一员,你是如何对待这一活动的?请按活动要求完成任务。 ⑴你观察到校园中“不文明、不热爱校园”现象有哪些?列举两个最能突出 的体现“破坏校园文明,有毁我校形象”的例子。(2 分) ①、 ②、 ⑵写一条倡导同学们“从我做起,爱我校园,树我形象”的宣传标语。(2 分) 。 三 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完成下列各题。(15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 (3)不可久居.( ) (4)隶.而从者( ) 10、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4 分)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 , 。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翻译。(3 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 鱼,则变换为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 辞格, 摹形状貌,形象逼真。(3分)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3分) (二)记叙文阅读(18分) 永不录用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 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 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 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 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 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 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 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 仍不愿放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 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 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 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 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 若隔世 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 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 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 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 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 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 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 “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 鱼,则变换为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辞格, 摹形状貌,形象逼真。(3 分)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3 分) (二)记叙文阅读(18 分) 永 不 录 用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 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 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 求我,这已经是第 11 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 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 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 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 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 仍不愿放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 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 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 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 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 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 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 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 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 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 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 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 “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 那晚査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 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 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 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 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 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 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 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 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 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 我要先去趟附中。 14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6分) ①沉迷网游,遺返回家→②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16.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 处。(2分) 17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3分) 18.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 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50字。(3分) (三)议论文阅读(13分) 说宽容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我国战国时期,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外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 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 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 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 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 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 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 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 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 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 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 我要先去趟附中。 14.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6 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④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4 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16. 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 处。(2 分) 17.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3 分) 18.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 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 50 字。(3 分) (三)议论文阅读(13 分) 说 宽 容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 我国战国时期,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外
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 下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 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 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流下了一段广为流 传的佳话。 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相斗”,在那种形势 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 的气量和美德。 ④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 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做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 法公断。张英家人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 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地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信后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 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由来。 ⑤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 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⑥《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味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 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一个抬价 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 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 结果不堪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 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于 笔的语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 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为什么对别人不可宽容一下呢? ⑧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 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 话下的。 ⑨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9、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0、文中第⑧段阐述的内容是什么?(2分) 21、文中列举了3个事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3分) 答:(1) 、第③段中“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中的“这种”指什么?(2分)
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 一下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 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 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流下了一段广为流 传的佳话。 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相斗”,在那种形势 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 的气量和美德。 ④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 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做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 法公断。张英家人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 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地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信后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 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由来。 ⑤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 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⑥《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味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 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一个抬价 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 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 结果不堪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 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于 笔的语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 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为什么对别人不可宽容一下呢? ⑧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 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 话下的。 ⑨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9、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20、文中第⑧段阐述的内容是什么?(2 分) 答: 21、文中列举了 3 个事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3 分) 答:⑴ ⑵ ⑶ 22、第③段中“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中的“这种”指什么?(2 分)
答 23、读完上文,你有哪些感受?(4分) 答 四作文(50分) 24.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 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飞上月球”、“美梦成真”、“得到理解”等。 2、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 3、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期中考参考答案 lD2D3C4.A5A6略7.科学考察队员成功抵达南极8.略 9(1)大约(2)深(3)停留(4)跟随 10(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1)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12.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 13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 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14.(6分。每空2分,意对即可)苦闷消沉,插班旁听→重返母校,发愤苦读 →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15.(4分。每题2分)示例:(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 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 (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 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16.(2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17.(3分)性格特征,2分示例: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 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分析1分能结合事例分析 即可 19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宽容的原则、限度 21蔺相如“引车避匿”感化了廉颇;张英家人让地三尺感化了邻居:售票员得理 让人感化了小伙子
答: 23、读完上文,你有哪些感受?(4 分) 答: 四 作文(50 分) 24.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 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飞上月球”、“美梦成真”、“得到理解”等。 2、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 3、不少于 600 字。 八年级期中考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A 6.略 7. 科学考察队员成功抵达南极 8. 略 9(1)大约 (2)深 (3)停留(4)跟随 10(1)如鸣佩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1)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12.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 13.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 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14.( 6分。每空2分,意对即可) 苦闷消沉,插班旁听→重返母校,发愤苦读 →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15.( 4分。每题2分)示例:(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 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 (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 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16.(2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17.(3分)性格特征,2分 示例: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 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分析1分 能结合事例分析 即可 18.略 19.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宽容的原则、限度 21.蔺相如“引车避匿”感化了廉颇;张英家人让地三尺感化了邻居;售票员得理 让人感化了小伙子
22他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 23我们应该向文中的三个人学习,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有大局为重的意识, 学会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22.他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 23.我们应该向文中的三个人学习,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有大局为重的意识, 学会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