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髙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雾都”?“都”? ①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 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新安江上的“白沙奇雾”,天柱山上的“雾 潮云浪”,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没有哪座名山不是以雾为奇绝的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 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 都”! ②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 都”重庆。大雾起时,城内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了“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又仿佛是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③重庆多雾的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解答,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四 面群山环抱,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 不易扩散,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潮湿的空气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④20世纪50年代,重庆市的年平均雾日数达103天,不到四天中就有一天是 雾天,而最多一年达到了148天 将近一半都是雾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 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样看来重庆的雾多 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产生了疑惑:重庆气象部门统计发现 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 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 ⑤可是,重庆几乎每天还都是雾蒙蒙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⑥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这种解释较为生涩,雾 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雾 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它们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条件: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 过饱和,二是空气中有凝结核。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或者 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 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雾具有天气指示的意义,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 相联系,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雾与天气的谚语,比方说“十雾九晴”、“雾 得开,三天晴,雾不开,冷死人”、“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⑦那么霾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籍《尔雅·释天》中对霾的解释是“风而雨土曰 霾”。古人的“霾”泛指了今天的“扬沙”、“尘卷风”、“沙尘暴”、“浮尘 等天气现象,在当时的山西、陕西、河南和河北地区这样的霾并不少见。而我国 对于灰霾的科学定义却只能追溯到十年前:200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青 年科学家首次将国外文献中的“ ray Haze”直译为“灰霾”。“大量极细微的 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窄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这是中国气象局《地 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 业标准》则给出了更为技术性的判识条件:“当能见度小于10公里,排除了降 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
上海市黄浦区 2013 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6 分) “雾都”?“霾都”? ①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 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新安江上的“白沙奇雾”,天柱山上的“雾 潮云浪”,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没有哪座名山不是以雾为奇绝的。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 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 都”! ②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 都”重庆。大雾起时,城内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了“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又仿佛是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③重庆多雾的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解答,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四 面群山环抱,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 不易扩散,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潮湿的空气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④ 20 世纪 50 年代,重庆市的年平均雾日数达 103 天,不到四天中就有一天是 雾天,而最多一年达到了 148 天 将近一半都是雾天, 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 94 天,远东 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 55 天。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样看来重庆的雾多, 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产生了疑惑:重庆气象部门统计发现, 近 50 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 世纪 70、80 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 50 天左 右,到 90 年代就减少到 30—40 天了。 ⑤可是 ,重庆几乎每天还都是雾蒙蒙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⑥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公里的天气现象。这种解释较为生涩,雾 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雾 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它们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条件: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 过饱和,二是空气中有凝结核。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或者 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 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雾具有天气指示的意义,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 相联系,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雾与天气的谚语,比方说“十雾九晴”、“雾 得开,三天晴,雾不开,冷死人”、“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⑦那么霾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籍《尔雅·释天》中对霾的解释是“风而雨土曰 霾”。古人的“霾”泛指了今天的“扬沙”、“尘卷风”、“沙尘暴”、“浮尘” 等天气现象,在当时的山西、陕西、河南和河北地区这样的霾并不少见。而我国 对于灰霾的科学定义却只能追溯到十年前:2002 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青 年科学家首次将国外文献中的“Gray Haze”直译为“灰霾”。“大量极细微的 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这是中国气象局《地 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201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 业标准》则给出了更为技术性的判识条件:“当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排除了降 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
时,即可判识为霾。”,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现在 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 ⑧霾和雾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排放入大气中 的污染颗粒物浓度越大,霾就会越重,此时如果水汽达到饱和,污染颗粒物就会 作为凝结核形成雾滴。而雾形成之后,水汽被阳光蒸发,凝结核却仍然留在空 气里,此时雾又转化成了霾 ⑨雾的形成需要借助大气中的悬浮物作为凝结核,而2001年重庆气象研究人员 进行的外场实地观测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单位体积大气中包含的悬浮物数量比 1990年的观测值平均增加了2.7倍,浓度过大,分散了水气,反而减少了浓雾 天气的形成。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 变呢?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 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 都”!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1月) 1.第①段与第⑦段画线句引用的作用分别是(3分) (1) (2) 2.第④段列举一连串数字说明 。(2分) 3.根据第⑦段,判别“雾”与“霾”的两个要素 是 和 (2分) 4.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名山往往以雾为奇崛,一些城市也不例外 B.重庆多雾是因为湿润空气不易散发且饱和所致 C.云和雾形成条件相同,都具有指示天气的意义 D.雾和霾形成的条件不同,互相转化的条件相同。 5.第⑩段“‘纯粹’的雾”的含义 是 。(2分) 6.怎样让我们的城市远离“霾”?请根据霾的形成原因提出你的建议。(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沼泽地
时,即可判识为霾。”,相对湿度达到 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现在 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 ⑧霾和雾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排放入大气中 的污染颗粒物浓度越大,霾就会越重,此时如果水汽达到饱和,污染颗粒物就会 作为凝结核形成雾滴。而雾形成之后,水汽被阳光蒸发,凝结核 却仍然留在空 气里,此时雾又转化成了霾 ⑨雾的形成需要借助大气中的悬浮物作为凝结核,而 2001 年重庆气象研究人员 进行的外场实地观测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单位体积大气中包含的悬浮物数量比 1990 年的观测值平均增加了 2.7 倍,浓度过大,分散了水气,反而减少了浓雾 天气的形成。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 变呢?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 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 都”! (《中国国家地理》2012 年 11 月) 1. 第①段与第⑦段画线句引用的作用分别是 (3 分) (1) ; (2) 。 2. 第④段列举一连串数字说明 了 。(2 分) 3. 根据第⑦段,判别“雾”与“霾”的两个要素 是 和 。(2 分) 4. 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名山往往以雾为奇崛,一些城市也不例外。 B.重庆多雾是因为湿润空气不易散发且饱和所致。 C.云和雾形成条件相同,都具有指示天气的意义。 D.雾和霾形成的条件不同,互相转化的条件相同。 5. 第⑩段“‘纯粹’的雾”的含义 是 。(2 分) 6. 怎样让我们的城市远离“霾”?请根据霾的形成原因提出你的建议。(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7-12 题(22 分) 沼泽地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 有些夸大,然而,唯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 也简陋不堪,因此说“发现”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 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对一般的参观者 来说,恐怕是不屑一顾的吧。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画家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 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 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某种癖好,故意加以夸张吧? 一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 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 噗哧”一声,会没过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 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 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 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心里的什么东西好像被 惊吓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 了努他那刚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 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曾经给我留下过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 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附近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 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 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 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 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 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 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 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 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一一我们当 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唯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 有些夸大,然而,唯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 也简陋不堪,因此说“发现”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 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对一般的参观者 来说,恐怕是不屑一顾的吧。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画家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 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 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某种癖好,故意加以夸张吧? ——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 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 “噗哧”一声,会没过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 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 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 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 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心里的什么东西好像被 惊吓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 了努他那刚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 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曾经给我留下过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 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附近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 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 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 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 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 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 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 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 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 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唯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
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 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本身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7.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简析第一段画线句的用意。(3分) 8.第三段画线句,描写沼泽地上的草木是黄色的,踏上沼泽地会有没过脚脖子 的感受,简述其作用。(3分) 文中三次审视《沼泽地》,概述“我”感情变化的过程。(3分) (2)感到画里蕴蓄着可怕的力量,产生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0.“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一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 间换到的唯一报偿!”,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1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标题“沼泽地”是以画家的同名作品命名的,起到了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 B.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使得整个故事具有真实感,增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C.小说中“我”是主人公,对画作的艺术价值的评定最终是由“我”裁决的 D.记者是次要人物,却具有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等作用 E.用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代表主流价值观又缺乏艺术鉴赏力的记者形象。 F.小说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洁,借助“我”与记者对比加深对画家的认识。 12.联系全文,评析小说中“我”眼中的画家形象。(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子曰:“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 甘州》) (3)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 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本身 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7.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简析第一段画线句的用意。(3 分) 8.第三段画线句,描写沼泽地上的草木是黄色的,踏上沼泽地会有没过脚脖子 的感受,简述其作用。(3 分) 9.文中三次审视《沼泽地》,概述“我”感情变化的过程。(3 分) (1) (2)感到画里蕴蓄着可怕的力量,产生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3) (4) 10. “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 间换到的唯一报偿!”,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1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 标题“沼泽地”是以画家的同名作品命名的,起到了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 B.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使得整个故事具有真实感,增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C. 小说中“我”是主人公,对画作的艺术价值的评定最终是由“我”裁决的。 D. 记者是次要人物,却具有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等作用。 E. 用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代表主流价值观又缺乏艺术鉴赏力的记者形象。 F. 小说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洁,借助“我”与记者对比加深对画家的认识。 12.联系全文,评析小说中“我”眼中的画家形象。(4 分) (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子曰:“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 (2)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 甘州》) (3)云青青兮欲雨, 。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中吕]山 坡羊·潼关怀古》) (5)晨兴理荒秽, (陶 渊明《归园田居》) (6) 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 《兰亭集序》) (7)循序而渐进, (朱 熹《读书之要》) (8) ,小人同而不和。 (《论 语》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4.“维扬”是古代的一处地名,现今称为 分 15.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的一个“急”字,不仅描绘出江流之急,还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 静。 B.在此诗中,作者以朴质淡雅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孤寂、空漠的月夜江宿 图意境 C.颈联直抒胸臆,抒发羁旅之人思乡怀友的情感,彰显出诗人求仕不成的失 D.此首五言律诗是以景托情,景情揉合的;景切而情深,构成清峭孤冷的意 16.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南宫生传 ①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 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大 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 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 泛具区而归。 ②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两。生亦善交, 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 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 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4)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中吕]山 坡羊•潼关怀古》) (5)晨兴理荒秽, 。 (陶 渊明《归园田居》) (6) ,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 《兰亭集序》) (7)循序而渐进, 。 (朱 熹《读书之要》) (8) ,小人同而不和。 (《论 语》)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4-16 题。(8 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4.“维扬”是古代的一处地名,现今称为 。(1 分) 15.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中的一个“急”字,不仅描绘出江流之急,还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 静。 B.在此诗中,作者以朴质淡雅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孤寂、空漠的月夜江宿 图。 C.颈联直抒胸臆,抒发羁旅之人思乡怀友的情感,彰显出诗人求仕不成的失 意。 D.此首五言律诗是以景托情,景情揉合的;景切而情深,构成清峭孤冷的意 境。 16.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4 分) 。 (五) 阅读下文,完成 17-21 题。(17 分) 南宫生传 ①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 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大 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 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 泛具区②而归。 ②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两。生亦善交, 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 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 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 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 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 ③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时藩府数用师 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 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 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 而贤过之。 ④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 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 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⑤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 (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 【注释】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②具区:太湖的古称。③藩府:指 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④隽蹶:胜败。⑤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 侠好客的人。⑥钟、王:钟繇、王羲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生用周养宾客( (2)乃谢酒徒去 (3)有忤己,则面数之( (4)故人皆多生(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久之,稍厌事 非曰能之,愿学焉 B.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 与善仁,言善信 C.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泛具区而归 垂拱而治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2)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 20.概括第②段南宫生制服“二军将”的方法 是 (2分) 21.文末说“生之行凡三变”,联系全文,加以简述。(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1分) 纪鴨①鸣 林简言
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 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 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 ③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时藩府③数用师, 生私策其隽蹶④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 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 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⑤ 而贤过之。 ④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 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⑥,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 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⑤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 (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 【注释】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②具区:太湖的古称。③藩府:指 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④隽蹶:胜败。⑤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 侠好客的人。⑥钟、王:钟繇、王羲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 生用周养宾客( ) (2) 乃谢酒徒去 ( ) (3) 有忤己,则面数之( ) (4) 故人皆多生(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久之,稍厌事 非曰能之,愿学焉 B.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 与善仁,言善信 C.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泛具区而归 垂拱而治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 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2) 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 20. 概括第②段南宫生制服“二军将”的方法 是 。(2 分) 21.文末说“生之行凡三变”,联系全文,加以简述。(3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1 分) 纪鴞①鸣 林简言
①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幹抒柯,布叶凝翠,若不与他槐等。 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 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②长庆元年,简言去鄘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 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 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鷃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鷃鸣, 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 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鷃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 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③简言曰:“假为鷃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鷃,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非 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鷃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鷃鸣而 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注释】①鷃: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远大宏伟的谋 划 22.为什么第①段画线句要描写槐树?(2分) 第②段中“因问其故”中的“其”是 指 (1分) 24.简析第②段中槐树的主人由“利兼于邻”到“致困”的直接原因。(2分) 25.对第③段运用“屈平”和“杨震”两例的直接用意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批判“靳尚”和“樊丰”都是“鷃鸣”之辈的小人 B.对屈平和杨震这样的忠臣却遭受残害表达深深同情。 C.指出真鷃鸣的可怕,更可怕的是假鷃鸣带来的危害 D用典型的历史人物,为揭示故事的寓意增添厚重感 26.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二、写作(70分)(两题任选一题) 27.(一)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诗歌除外) 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仼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 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 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 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①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幹抒柯,布叶凝翠,若不与他槐等。 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 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②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 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 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 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 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鴞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 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③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②,非 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③,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鴞鸣而 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注释】① 鴞: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远大宏伟的谋 划。 22. 为什么第①段画线句要描写槐树?(2 分) 23. 第②段中“因问其故”中的“其”是 指 。(1 分) 24. 简析第②段中槐树的主人由“利兼于邻”到“致困”的直接原因。(2 分) 25. 对第③段运用“屈平”和“杨震”两例的直接用意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批判“靳尚”和“樊丰”都是“鴞鸣”之辈的小人。 B.对屈平和杨震这样的忠臣却遭受残害表达深深同情。 C.指出真鴞鸣的可怕,更可怕的是假鴞鸣带来的危害。 D.用典型的历史人物,为揭示故事的寓意增添厚重感。 26. 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3 分) 二、写作(70 分)(两题任选一题) 27.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诗歌除外)。 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 27 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 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 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 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 要写成诗歌)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 为大家所尊崇的人”。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芸众生死去,只有 他们的思想永生。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 教条,甚至桎梏人们思想。 黄浦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阅读(80分) (一)(16分)1.(3分)(1)第①段引用诗词,引出话题,增添文采;(2 分)(2)第⑦段引用资料,明确霾的定义。(1分)2.(2分)说明重庆曾经 是名副其实的雾都,现在雾天正在减少,引出下文对重庆向霾都转化的原因探究。 3.(2分)能见度、相对湿度4.(3分)B5.(2分)区别于“霾”的,作为 “审美意象”的雾。6.(4分)原因: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悬浮物均匀地浮 游在空中,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于80%,就会产生霾。(2分)建议:如加强管 理,减少工业对大气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等等。(2分) (二)(22分)7.(3分)这幅画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画框简陋,说明不 被人重视(暗示了画家生前死后不被人赏识、不被人理解的悲惨境遇)(1分)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1分),为结尾肯定这是一幅真正的杰作做铺垫(对比) (1分)。8.(3分)揭示沼泽地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1分),草木郁郁葱 葱、生机勃勃的草木是黄色的,暗示(象征)画家险恶环境中的顽强地抗争(1 分),反衬画家在恶劣环境中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1分)。9.(3分)(1) (认为作家出于某种癖好,故意夸张而)产生疑问(3)(得知画家发疯过世) 内心受到震撼,肃然起敬(4)(体味到画或画家的内在生命力而深深折服) 赞叹是杰作10.(3分)反语(1分),对当时社会浅薄世俗,缺乏艺术鉴赏力 压抑埋没天才画家的讽刺(1分)对画家敢于用生命去坚持自我个性的艺术创作, 带给世人心灵震撼却不被认可的悲哀(1分)11.(6分)CE12.(4分 画家是一位不被世人理解却能坚守自我创作风格的艺术家形象。(1分)他能敏 锐地捕捉大自然的景象,用纯熟的技巧准确表现在作品中(1分),被可怕的焦 躁与不安〔恶劣创作环境、社会环境)所折磨而痛苦忧郁甚至发疯(1分),但
(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 要写成诗歌)。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 为大家所尊崇的人”。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芸众生死去,只有 他们的思想永生。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 教条,甚至桎梏人们思想。 黄浦区 2012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阅读(80 分) (一)(16 分)1. (3 分)(1)第①段引用诗词,引出话题,增添文采;(2 分)(2)第⑦段引用资料,明确霾的定义。(1 分) 2.(2 分)说明重庆曾经 是名副其实的雾都,现在雾天正在减少,引出下文对重庆向霾都转化的原因探究。 3.(2 分)能见度、相对湿度 4.(3 分)B 5.(2 分)区别于“霾”的,作为 “审美意象”的雾。 6.(4 分)原因: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悬浮物均匀地浮 游在空中,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于 80%,就会产生霾。(2 分)建议:如加强管 理,减少工业对大气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等等。(2 分) (二)(22 分)7.(3 分)这幅画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画框简陋,说明不 被人重视(暗示了画家生前死后不被人赏识、不被人理解的悲惨境遇)(1 分),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1 分),为结尾肯定这是一幅真正的杰作做铺垫(对比) (1 分)。 8.(3 分)揭示沼泽地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1 分),草木郁郁葱 葱、生机勃勃的草木是黄色的,暗示(象征)画家险恶环境中的顽强地抗争(1 分),反衬画家在恶劣环境中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1 分)。9.(3 分)(1) (认为作家出于某种癖好,故意夸张而)产生疑问(3)(得知画家发疯过世) 内心受到震撼,肃然起敬 (4)(体味到画或画家的内在生命力而深深折服) 赞叹是杰作 10.(3 分)反语(1 分),对当时社会浅薄世俗,缺乏艺术鉴赏力, 压抑埋没天才画家的讽刺(1 分)对画家敢于用生命去坚持自我个性的艺术创作, 带给世人心灵震撼却不被认可的悲哀(1 分)11.( 6 分) C E 12.(4 分) 画家是一位不被世人理解却能坚守自我创作风格的艺术家形象。(1 分)他能敏 锐地捕捉大自然的景象,用纯熟的技巧准确表现在作品中(1 分),被可怕的焦 躁与不安(恶劣创作环境、社会环境)所折磨而痛苦忧郁甚至发疯(1 分),但
仍能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顽强生命力(对艺术执着追求),达到震撼人的心的效 果(作品是杰作)(1分) (三)(6分)13.(1)小人穷斯滥矣(2)渐霜风凄紧(3)水澹澹兮生烟(4) 峰峦如聚(5)带月荷锄归(6δ)一觞一咏(7)熟读而精思(8)小人同而不 和 (四)(8分)14.(1分)扬州15.(3分)C(错在“彰显”,即使有“求 仕不成的失意”,也只是“隐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怀友的情感”。)(诗 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怀友之愁,没往深处去揭示,因为他若将求仕失败说得 过于直露,反而会给人带来尘俗和寒酸的感觉;再说,他的言外之意,朋友自然 心领神会,心照不宣。)16.(4分)“风鸣岸叶”是动态描写,“月照孤舟” 是静态描写,动静相衬,更显环境的幽寂及诗人情感的孤寂凄凉 (五)(17分)17.(4分)(1)接济,救济(2)辞别(3)责备(4)称 赞18.(2分)C19.(6分)(1)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尊贵、低 贱的人,(他)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2)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 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20.(2分)以理服人,讲古代贤将故事;示强不 惧,不放眼里、故意抗衡21.(3分)早年的尚侠;壮年“思自树功业”,学 兵习武,但无所遇;晚年“静退”,“怡然处约”。 (六)(11分)22.(2分)突出槐树的高大茂密;为下文推进作铺垫,既是主 人获利的缘由,也是招致灾祸的导火线。23.(1分)槐树成为柴火24.(2分) 邻居爬上树学猫头鹰叫,听者悚然,以为有鬼怪将临,导致食品难买;槐树主人 的母亲患病,主人担心祸及母亲,听从巫术之人的话,砍掉了槐树。25.(3分) C。26.(3分)对主人的遭遇自古有之,深表同情;(1分)听信谣言,不辨真 伪,固然可悲;然而装神弄鬼、散布谣言、残害忠良的奸佞小人危害更大,要警 惕小人的卑劣手段。(2分 参考译文:(五)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轻时喜爱侠义的 行为,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落它。家中向来财 物多,南宫生就因此供养宾客,并且和青少年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 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 学得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追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 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未遇中意之人,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 金华县和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一通后归来。 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 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尊 贵、低贱的人,(他)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有两个武官靠着有武 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人们)称说(他们)是戴着帽子的老虎。 其中一个人曾经请南宫生喝酒,有人说:“那个人酒醉后会行凶伤人,不能跟他 接近。”南宫生笑着说:“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 即命令仆人套车前往,酒席上南宫生坐在上座,给(那个军将)讲说古代好将帅 的故事。那个人非常恭敬地听着,又停住酒杯屈身下拜起身敬酒,一直到宴会结 束,也没有失礼的地方。另外一个人曾经在别人家作客时遇到南宫生,看到南宫 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视南宫生并离开了。某一天看见南宫生一个人骑 着马出去,就带了一些打手,拿着刀策马跟在南宫生的后面,好像就要动手打人 南宫生故意放慢缰绳在路中央走,一点也不躲避。那个人知道南宫生不是软弱的
仍能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顽强生命力(对艺术执着追求),达到震撼人的心的效 果(作品是杰作)(1 分)。 (三)(6 分)13.(1)小人穷斯滥矣(2)渐霜风凄紧(3)水澹澹兮生烟 (4) 峰峦如聚 (5)带月荷锄归(6)一觞一咏 (7)熟读而精思 (8)小人同而不 和 (四)(8 分)14.(1 分)扬州 15.(3 分)C(错在“彰显”,即使有“求 仕不成的失意”,也只是“隐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怀友的情感”。)(诗 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怀友之愁,没往深处去揭示,因为他若将求仕失败说得 过于直露,反而会给人带来尘俗和寒酸的感觉;再说,他的言外之意,朋友自然 心领神会,心照不宣。)16.(4 分)“风鸣岸叶”是动态描写,“月照孤舟” 是静态描写,动静相衬,更显环境的幽寂及诗人情感的孤寂凄凉。 (五)(17 分)17. (4 分)(1)接济,救济 (2) 辞别 (3)责备(4)称 赞 18.(2 分)C 19. (6 分)(1)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尊贵、低 贱的人,(他)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2)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 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 20.(2 分)以理服人,讲古代贤将故事;示强不 惧,不放眼里、故意抗衡 21.(3 分)早年的尚侠;壮年“思自树功业”,学 兵习武,但无所遇;晚年“静退”,“怡然处约”。 (六)(11 分)22.(2 分)突出槐树的高大茂密;为下文推进作铺垫,既是主 人获利的缘由,也是招致灾祸的导火线。23.(1 分)槐树成为柴火 24.(2 分) 邻居爬上树学猫头鹰叫,听者悚然,以为有鬼怪将临,导致食品难买;槐树主人 的母亲患病,主人担心祸及母亲,听从巫术之人的话,砍掉了槐树。25.(3 分) C 。26.(3 分)对主人的遭遇自古有之,深表同情;(1 分)听信谣言,不辨真 伪,固然可悲;然而装神弄鬼、散布谣言、残害忠良的奸佞小人危害更大,要警 惕小人的卑劣手段。(2 分) 参考译文:(五)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轻时喜爱侠义的 行为,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落它。家中向来财 物多,南宫生就因此供养宾客,并且和青少年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 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 学得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追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 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未遇中意之人,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 金华县和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一通后归来。 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 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尊 贵、低贱的人,(他)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有两个武官靠着有武 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人们)称说(他们)是戴着帽子的老虎。 其中一个人曾经请南宫生喝酒,有人说:“那个人酒醉后会行凶伤人,不能跟他 接近。”南宫生笑着说:“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 即命令仆人套车前往,酒席上南宫生坐在上座,给(那个军将)讲说古代好将帅 的故事。那个人非常恭敬地听着,又停住酒杯屈身下拜起身敬酒,一直到宴会结 束,也没有失礼的地方。另外一个人曾经在别人家作客时遇到南宫生,看到南宫 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视南宫生并离开了。某一天看见南宫生一个人骑 着马出去,就带了一些打手,拿着刀策马跟在南宫生的后面,好像就要动手打人。 南宫生故意放慢缰绳在路中央走,一点也不躲避。那个人知道南宫生不是软弱的
人,就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上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 到南宫生那里赔礼,请求交好 南宫生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 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 的胜败大多能猜中。有人到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张士诚)想 招致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靠 巧妙的主意没有受到危害。家里虽然因为受人陷害的事穷了,但喜爱跟人结交仍 然那样,有时友人送来酒肉,他即刻召朋友一起吃喝共乐。四方到苏州游玩的士 人,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们交往,在各种场合 介绍他们宣扬他们的美德。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 病的,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用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向宾朋友人筹办,最后 做了好事也不说。所以人们大多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 超过了他们两人。 很长时间以后,渐渐地不愿意到外面活动了,就关闭家门少接待宾客。清扫出 间屋子,收藏名书法家写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 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近于钟繇、王羲之的造诣, 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 常常作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安乐地过着朴素谦退的生活,像是要这样度过一生。 赞曰:南宫生一生的品行共变化了三次,每次都变得更加完善。相比之下,他起 初推崇侠义是最微不足道的。 (六)东渭桥有在个在道边卖食品的人,他的房子的院子里有棵槐树,高耸的树 干舒展的树枝,铺开的树叶凝聚着一片翠绿,它是不可能和其他的槐树相提并论 的。他的房子已经很简陋,主人就以槐树作为招牌,当夏日,便孕育着和风贮藏 了阴凉,就算是高台大屋,估计没有不自惭形秽的,于是走南闯北、步行的乘车 的人们,在这里歇肩,在这里停留,也不在意房屋的简陋。 长庆元年,我离开鄘时才有机会在这树下休息,看出主人很是以槐树为骄傲的意 思,就如有高台大屋一般。到第二年,离开夏阳的时候,槐树已经成为柴火了 房屋又简陋,槐树又成了柴火,便进入其他的客舍。因而询问它成为柴火的原因 (店主)说:“他和邻居,都是在道旁卖食品的。他因为槐树的缘故,利润是邻 居的两倍。邻居有善于学猫头鹰鸣叫的人,每天等到晚上天色昏暗时,就爬上树 学猫头鹰叫唤,叫声在树间萦绕,时大时小,没有不害怕得毛骨悚然的,以为有 鬼怪在槐树上,不久就会降临的。(邻居)还私下买通做巫术的人,让他传出谶 语:‘槐不去除,猫头鹰的骚扰不会停。’店主的母亲患肺结核,担心祸及母亲 就听从了巫术之人的话,后面也就因为少有客人而困窘 简言叹道:“假冒猫头鹰叫,铲除树祸及家,比真的猫头鹰更甚,难道是听的人 的错吗?但是屈原正直,不是不利于楚国啊,靳尚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屈原被 流放;杨震宏图大略,不是不利于汉王朝,樊丰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杨震自杀 了。将这事求证于古人,主人也不是很蠢啊 写作(70分 27.(70分)评分标准 类卷(63-70)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 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人,就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上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 到南宫生那里赔礼,请求交好。 南宫生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 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 的胜败大多能猜中。有人到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张士诚)想 招致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靠 巧妙的主意没有受到危害。家里虽然因为受人陷害的事穷了,但喜爱跟人结交仍 然那样,有时友人送来酒肉,他即刻召朋友一起吃喝共乐。四方到苏州游玩的士 人,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们交往,在各种场合 介绍他们宣扬他们的美德。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 病的,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用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向宾朋友人筹办,最后 做了好事也不说。所以人们大多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 超过了他们两人。 很长时间以后,渐渐地不愿意到外面活动了,就关闭家门少接待宾客。清扫出一 间屋子,收藏名书法家写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 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近于钟繇、王羲之的造诣, 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 常常作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安乐地过着朴素谦退的生活,像是要这样度过一生。 赞曰:南宫生一生的品行共变化了三次,每次都变得更加完善。相比之下,他起 初推崇侠义是最微不足道的。 (六)东渭桥有在个在道边卖食品的人,他的房子的院子里有棵槐树,高耸的树 干舒展的树枝,铺开的树叶凝聚着一片翠绿,它是不可能和其他的槐树相提并论 的。他的房子已经很简陋,主人就以槐树作为招牌,当夏日,便孕育着和风贮藏 了阴凉,就算是高台大屋,估计没有不自惭形秽的,于是走南闯北、步行的乘车 的人们,在这里歇肩,在这里停留,也不在意房屋的简陋。 长庆元年,我离开鄜时才有机会在这树下休息,看出主人很是以槐树为骄傲的意 思,就如有高台大屋一般。到第二年,离开夏阳的时候,槐树已经成为柴火了。 房屋又简陋,槐树又成了柴火,便进入其他的客舍。因而询问它成为柴火的原因, (店主)说:“他和邻居,都是在道旁卖食品的。他因为槐树的缘故,利润是邻 居的两倍。邻居有善于学猫头鹰鸣叫的人,每天等到晚上天色昏暗时,就爬上树 学猫头鹰叫唤,叫声在树间萦绕,时大时小,没有不害怕得毛骨悚然的,以为有 鬼怪在槐树上,不久就会降临的。(邻居)还私下买通做巫术的人,让他传出谶 语:‘槐不去除,猫头鹰的骚扰不会停。’店主的母亲患肺结核,担心祸及母亲, 就听从了巫术之人的话,后面也就因为少有客人而困窘。” 简言叹道:“假冒猫头鹰叫,铲除树祸及家,比真的猫头鹰更甚,难道是听的人 的错吗?但是屈原正直,不是不利于楚国啊,靳尚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屈原被 流放;杨震宏图大略,不是不利于汉王朝,樊丰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杨震自杀 了。将这事求证于古人,主人也不是很蠢啊。” 二、写作(70 分) 27.(70 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基准分 67 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 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