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崔永元会赢得反转基因的战斗吗? ①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这个原来属于小众的话题,在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费拍摄 反转基因纪录片之后变成了大众话题,无论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还是朋友微信 群里,挺转派和反转派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参与舌战的有科学家而更多是不涉及 科学的普通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应该信谁:科学家还是主持人? ②就转基因问题,全球很多科学家已经相继工作T几十年,很多国家政府的相关 部门,对转基因食品上市前的安全性测试也有明确要求。到目前为止‘冬乎没有 来自科学界的证据显示,已被政府容许上市鱼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已知的危害有 些国家,如美国,已经在逐渐开放转基因食品的市场。 ③中国政府还未就此明确表态。与世界其他地区类似,相关行业的中国科学家大 多是挺转基因的。一些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们面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迟迟不能 商业化,显示出一种焦虑的情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 学院院长张启发教授,在“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期间说:“推动转基因水 稻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 起来,反过来对科研影响也非常大”。据报道,相关行业的61名院土还于2013 年联名上书中央,支持转基因食物品种的商业化推广 ④而以小崔为代表的民间反转基因人士,却对转基因的推广疑虑重重。他们的疑 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基因不仅是科学问题,转基因产品的推广有巨 大的商业利益。那么,科学研究是否被商业利益诱惑而失去其客观性?第二,转 基因产品到目前为止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即使目前的研究显示没有明显害处,但 对子孙后代就一定无害吗?第三,推广转基因的过程,应该如何尊重消费者的知 情权和选择权,让大家自己做选择,而不是让转基因产品无管制地涌入市场。 ⑤我微信群里的朋友们,无论是“反转”还是“挺转”,基本属于理性派。其共 同点是不否认科学家和主要大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严谨和认真,不轻信那些在 微信里流传的转基因有害的言论,对诸多与转基因有关的“阴谋论。故事也大多 笑置之。 如往常一样,最近这场小崔与柯校长的辩论,并没有改变任何人的立场,反而让 彼此阵营的人们立场更坚定。 ⑥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有韵律”。回望科技发展的历程,我们可 以发现很多曾经占据科技庙堂的显赫科学结论被一次又一次推翻。远的来说,16 世纪科学革命就是以哥白尼提出日心理论体系为起点的。当时,地心说被认为是 不可动摇的科学结论,而印V说出现后则受到了除了小部分科学家以外的全社会 的抵制。最终,更多的科学观测逐步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让占据科学庙堂 千多年的地心说退出了科学舞台。近的来说,1939年瑞士科学家穆勒发现DDT 具有杀虫功能,随即被大量用来杀虫,很好地控制了疟疾和斑疹伤寒的传播,穆 勒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D丁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危害,1972年, 美国宣布禁止农业使用DDT,1995年联合国环保组织出台了一个倡议,禁止在全 球使用包括D丁在内的污染性农药
上海市青浦区 2015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3.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 一 6 题(18 分) 崔永元会赢得反转基因的战斗吗? ①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这个原来属于小众的话题,在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费拍摄 反转基因纪录片之后变成了大众话题,无论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还是朋友微信 群里,挺转派和反转派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参与舌战的有科学家而更多是不涉及 科学的普通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应该信谁:科学家还是主持人? ②就转基因问题,全球很多科学家已经相继工作 T 几十年,很多国家政府的相关 部门,对转基因食品上市前的安全性测试也有明确要求。到目前为止‘冬乎没有 来自科学界的证据显示,已被政府容许上市鱼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已知的危害有 些国家,如美国,已经在逐渐开放转基因食品的市场。 ③中国政府还未就此明确表态。与世界其他地区类似,相关行业的中国科学家大 多是挺转基因的。一些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们面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迟迟不能 商业化,显示出一种焦虑的情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 学院院长张启发教授,在“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期间说:“推动转基因水 稻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 起来,反过来对科研影响也非常大”。据报道,相关行业的 61 名院士还于 2013 年联名上书中央,支持转基因食物品种的商业化推广。 ④而以小崔为代表的民间反转基因人士,却对转基因的推广疑虑重重。他们的疑 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基因不仅是科学问题,转基因产品的推广有巨 大的商业利益。那么,科学研究是否被商业利益诱惑而失去其客观性?第二,转 基因产品到目前为止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即使目前的研究显示没有明显害处,但 对子孙后代就一定无害吗?第三,推广转基因的过程,应该如何尊重消费者的知 情权和选择权,让大家自己做选择,而不是让转基因产品无管制地涌入市场。 ⑤我微信群里的朋友们,无论是“反转”还是“挺转”,基本属于理性派。其共 同点是不否认科学家和主要大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严谨和认真,不轻信那些在 微信里流传的转基因有害的言论,对诸多与转基因有关的“阴谋论。故事也大多 一笑置之。 如往常一样,最近这场小崔与柯校长的辩论,并没有改变任何人的立场,反而让 彼此阵营的人们立场更坚定。 ⑥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有韵律”。回望科技发展的历程,我们可 以发现很多曾经占据科技庙堂的显赫科学结论被一次又一次推翻。远的来说,16 世纪科学革命就是以哥白尼提出日心理论体系为起点的。当时,地心说被认为是 不可动摇的科学结论,而印 V 说出现后则受到了除了小部分科学家以外的全社会 的抵制。最终,更多的科学观测逐步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让占据科学庙堂一 千多年的地心说退出了科学舞台。近的来说,1939 年瑞士科学家穆勒发现 DDT 具有杀虫功能,随即被大量用来杀虫,很好地控制了疟疾和斑疹伤寒的传播,穆 勒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DD 丁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危害,1972 年, 美国宣布禁止农业使用 DDT,1995 年联合国环保组织出台了一个倡议,禁止在全 球使用包括 DD 丁在内的污染性农药
⑦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相和接近真理的过程,阶段性科学结论不是终极真理。转基 因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创新,如果无害,它将造福子孙千万年,因此社会多投资数 年,进行更充分的研究,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这种投资有限而收益无穷的非 对称效应是极为明显的。另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对称性就足转基因消费者是普通百 姓,万一转基因有害,那么受害者就是他们,而受益者却是把转基因商业化的企 业和个人。由于这些明显而又极端的非对称性,政府更应该秉持中立、甚至采用 保护消费者的立场,为转基因的商业化设立更高的门槛 ⑧从另方面来说,人们对重大创新的抵触情绪类似一种生理反应,犹如外来物侵 袭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会立刻紧张起来,调动大量的能量阻击入侵者。对于社 会来说,像转基因这样的重大创新也是一种“外来物”的入侵,社会的“免疫系 统”会调集力量群起而攻之,这种反应的源头是每一个个人对新事物的不理解、 不信任、甚至恐惧的自然反应。人和社会的“免疫系统”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 制,虽然有时会过度反应,成为对创新的阻碍力量,但很多时候它对人们是有益 的。“新”并不意味着“好”,即使是“好”的创新,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受益, 而是在取代“旧”的过程中伤害部分人的利益。 ⑨在这场辩论中,短期小崔不会赢也不会输,已经持有反转立场的人会坚定地跟 他走下去。问题在于下一代,当携带旧观念的老一代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新一代 将以崭新的目光来审视和接受新科技。那时,如果科研结果没有戏剧性的变化, 小崔和追随者们的胜算并不大。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人类发展是个单向旅 程,科技创新一旦降临人间,就收不回去了。所有怀古的感慨、呼吁和争斗,都 只是人类送别过去的浪漫挽歌。正如微信群里的一个朋友所说:“科技制造的问 题,也只能用更新的科技来解决” ⑩然而,科学家阵营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科研在继续,结果不能预设。因此, 科学家和政府方面的精英阵营必须正视创新推广中的不对称性,对时间和历史有 敬畏之心。即使科硏结果一直支持转基因无害的结论,在这场关于转基因食品是 否安全的辩论中,掌握了前沿知识的科学精英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向“愚昧 大众”单向“启蒙”,这是一场科学家和大众在科研过程中双向互动和对话,科 学家需要"rt普通民众的顾虑并从刀。里得至。更多的研究问题而进行迭代研究, 然后将研究结果向公众报告,毕竟他们既是科研结果的承受者,也是支付科研经 费的纳税人。 (文章选自《赛先生》)2014-08-09,有删改。 1..第⑥加点词“韵律”在文中的含义是_(2分) 2.第⑥段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3分) 3..第⑤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语序正确的一组句子是()(3分) (1)转基因产品和杂交农产品没有本质区别,厚此薄彼完全是非理性的 (2)而坚持反转基因立场的朋友认为这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 (3)当年照相机刚进入中国时,还有传言说这物件会把人的魂魄偷走呢 (4)不同的是,支持转基因的朋方则认为科学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愿轻信有限的科学研究结论 A.(2)(5)(4)(1)(3)B.(3)(2)(5)(4)(1) C。(4)(1)(3)(2)(5)D。(3)(4)(1)(2)(5) 4.请概括第⑧段的段意。(3分) 5.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场辩论电短期小崔不会赢也不会输,但小崔和追随者们的胜算并不大
⑦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相和接近真理的过程,阶段性科学结论不是终极真理。转基 因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创新,如果无害,它将造福子孙千万年,因此社会多投资数 年,进行更充分的研究,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这种投资有限而收益无穷的非 对称效应是极为明显的。另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对称性就足转基因消费者是普通百 姓,万一转基因有害,那么受害者就是他们,而受益者却是把转基因商业化的企 业和个人。由于这些明显而又极端的非对称性,政府更应该秉持中立、甚至采用 保护消费者的立场,为转基因的商业化设立更高的门槛。 ⑧从另方面来说,人们对重大创新的抵触情绪类似一种生理反应,犹如外来物侵 袭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会立刻紧张起来,调动大量的能量阻击入侵者。对于社 会来说,像转基因这样的重大创新也是一种“外来物”的入侵,社会的“免疫系 统”会调集力量群起而攻之,这种反应的源头是每一个个人对新事物的不理解、 不信任、甚至恐惧的自然反应。人和社会的“免疫系统”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 制,虽然有时会过度反应,成为对创新的阻碍力量,但很多时候它对人们是有益 的。“新”并不意味着“好”,即使是“好”的创新,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受益, 而是在取代“旧”的过程中伤害部分人的利益。 ⑨在这场辩论中,短期小崔不会赢也不会输,已经持有反转立场的人会坚定地跟 他走下去。问题在于下一代,当携带旧观念的老一代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新一代 将以崭新的目光来审视和接受新科技。那时,如果科研结果没有戏剧性的变化, 小崔和追随者们的胜算并不大。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人类发展是个单向旅 程,科技创新一旦降临人间,就收不回去了。所有怀古的感慨、呼吁和争斗,都 只是人类送别过去的浪漫挽歌。正如微信群里的一个朋友所说:“科技制造的问 题,也只能用更新的科技来解决”。 ⑩然而,科学家阵营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科研在继续,结果不能预设。因此, 科学家和政府方面的精英阵营必须正视创新推广中的不对称性,对时间和历史有 敬畏之心。即使科研结果一直支持转基因无害的结论,在这场关于转基因食品是 否安全的辩论中,掌握了前沿知识的科学精英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向“愚昧 大众”单向“启蒙”,这是一场科学家和大众在科研过程中双向互动和对话,科 学家需要"rt 普通民众的顾虑并从刀。里得至。更多的研究问题而进行迭代研究, 然后将研究结果向公众报告,毕竟他们既是科研结果的承受者,也是支付科研经 费的纳税人。 (文章选自《赛先生》)2014-08-09,有删改。) 1..第⑥加点词“韵律”在文中的含义是 (2 分) 2..第⑥段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3 分) 3..第⑤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语序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3 分) (1)转基因产品和杂交农产品没有本质区别,厚此薄彼完全是非理性的 (2)而坚持反转基因立场的朋友认为这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 (3)当年照相机刚进入中国时,还有传言说这物件会把人的魂魄偷走呢 (4)不同的是,支持转基因的朋方则认为科学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愿轻信有限的科学研究结论 A. (2) (5) (4) (1) (3) B. (3) (2) (5) (4) (1) C。(4)(1)(3)(2)(5) D。(3)(4)(1)(2)(5) 4.请概括第⑧段的段意。(3 分) 5.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在这场辩论电短期小崔不会赢也不会输,但小崔和追随者们的胜算并不大
B.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认为科技创新一旦降临人间,就收不回去了。 C.就目前的研究显示己经政府同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似乎没肴对人类已知的危 害 D.民众反对转基因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转基因这个外来 物的侵袭。 6.面对民间强烈的反转基因情绪,科学家和政府肩负的责任分别是什么?(4分 科学家 政府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白发与脐带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 十分心痛。 这些年以来,我已经深切体会,悲伤不是抽象的心理感受,并且更是极具体实在 的生理痛苦。那种感受会从惜懂不明的意识变为十分明显的疼痛,直袭胸口。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 时候,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 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 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她的遗物。“但余平生 物,举目情凄洒”。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懊热,但失去母亲的子女 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白发与脐带,便是在那个黄昏觅得的。 那一团白发,与一些梳具同放在杭妆台右上方的小抽屉里。母亲终身未曾剪发。 记得她从前丰饶的黑发几乎与身髙等长,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转白,也逐渐脱落 变稀。她总是把梳栉之际脱落的发丝缠盘成团,兴致髙的时候,偶尔也会用布缝 制成实用而美观的插针包。 是我在那个小抽屉内发现母亲遗下的落发。那上面还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 泽。摩攀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 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 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份,让弟妹们 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 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络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 台的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 草的脐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较粗的一头还打了两个小小的结 初时,我有点害怕,不敢正视它,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曾经将自己和母 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拾起,放在 右手食指上端详
B.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认为科技创新一旦降临人间,就收不回去了。 C.就目前的研究显示己经政府同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似乎没肴对人类已知的危 害。 D.民众反对转基因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转基因这个外来 物的侵袭。 6.面对民间强烈的反转基因情绪,科学家和政府肩负的责任分别是什么?(4 分) 科学家: 政府: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1 分) 白发与脐带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 十分心痛。 这些年以来,我已经深切体会,悲伤不是抽象的心理感受,并且更是极具体实在 的生理痛苦。那种感受会从惜懂不明的意识变为十分明显的疼痛,直袭胸口。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 时候,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 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 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她的遗物。“但余平生 物,举目情凄洒”。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懊热,但失去母亲的子女, 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白发与脐带,便是在那个黄昏觅得的。 那一团白发,与一些梳具同放在杭妆台右上方的小抽屉里。母亲终身未曾剪发。 记得她从前丰饶的黑发几乎与身高等长,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转白,也逐渐脱落 变稀。她总是把梳栉之际脱落的发丝缠盘成团,兴致高的时候,偶尔也会用布缝 制成实用而美观的插针包。 是我在那个小抽屉内发现母亲遗下的落发。那上面还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 泽。摩攀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 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 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份,让弟妹们 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 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络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 台的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 草的脐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较粗的一头还打了两个小小的结。 初时,我有点害怕,不敢正视它,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曾经将自己和母 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拾起,放在 右手食指上端详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随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 年,甚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我想象自己 浑沌无知时安全地隐藏在母亲的胎内,与她的脉博共同起伏,通过这条细带 点一滴吮吸滋养与爱情。最温馨甜美,莫过于此 自从产婆把脐带剪断打结之后,我便在形体上与母亲分离,开始独立生长。双亲 赋与我们生命和躯体,而生活与命运却必须由我们自己去经营维护:虽则如此, 这一条有形的脐带所启示的正是她无限的爱情 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 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亲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 使得生命的泉脉永不流渴。 十岁那年夏天,我把披散于肩头的发丝拢合到后,去参加亲戚的宴会。.几乎 所有的长辈都异口同声惊叹,说我简直是母亲年少时的再现。我记得那时在羞报 的氛围中瞥见母亲满足的眼色。大概通过脐带,母亲所给予我的,不仅是滋养与 爱情,另有她身上各种有形无形像貌与脾性吧。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 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 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 的生命却仍然借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 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 年病中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那样亲密,然后,重新用另一张素色的信纸包妥 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 害怕,也不再激越、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 (有删节) 7.文章首段中“逃避心理”是指_(2分) 8.请体会文中第一处划线句“唉……其实真是有限”的丰富含义。(3分) 9.文中引用《孝经》上的话的作用是。(3分) 10.“白发”和“脐带”两个物象在文中各有怎样深刻的寓意?(4分) 白发: 脐带 11.以下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在描写上具有抒情性与记叙性交融、今昔交错、时空互换的特色。 B.作者以平淡而又细腻淡雅的语言娓娓地诉说母爱的至真至纯, C.本文是怀念文却悲而不伤,凄而不惨,害怕中有温馨,泪水里有喜悦。 D.作者“摩掌”、“嗅闻”母亲遗落的白发,意在突出母亲的白发香泽独特。 12.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最后一段。(6分) 内容:_ 形式: (三)默写(6分 【任选六空,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昔我往矣,(《诗经采薇》) (2)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3)何时依虚幌,(杜甫《月夜》)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随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 年,甚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我想象自己 浑沌无知时安全地隐藏在母亲的胎内,与她的脉博共同起伏,通过这条细带,一 点一滴吮吸滋养与爱情。最温馨甜美,莫过于此。 自从产婆把脐带剪断打结之后,我便在形体上与母亲分离,开始独立生长。双亲 赋与我们生命和躯体,而生活与命运却必须由我们自己去经营维护:虽则如此, 这一条有形的脐带所启示的正是她无限的爱情。 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 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亲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 使得生命的泉脉永不流渴。 二十岁那年夏天,我把披散于肩头的发丝拢合到后,去参加亲戚的宴会。.几乎 所有的长辈都异口同声惊叹,说我简直是母亲年少时的再现。我记得那时在羞报 的氛围中瞥见母亲满足的眼色。大概通过脐带,母亲所给予我的,不仅是滋养与 爱情,另有她身上各种有形无形像貌与脾性吧。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 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 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 的生命却仍然借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 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 年病中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那样亲密,然后,重新用另一张素色的信纸包妥。 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 害怕,也不再激越、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 (有删节) 7.文章首段中“逃避心理”是指 (2 分) 8.请体会文中第一处划线句“唉……其实真是有限”的丰富含义。(3 分) 9.文中引用《孝经》上的话的作用是__ 。(3 分) 10.“白发”和“脐带”两个物象在文中各有怎样深刻的寓意?(4 分) 白发: 脐带:____ 11.以下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在描写上具有抒情性与记叙性交融、今昔交错、时空互换的特色。 B.作者以平淡而又细腻淡雅的语言娓娓地诉说母爱的至真至纯。 C.本文是怀念文却悲而不伤,凄而不惨,害怕中有温馨,泪水里有喜悦。 D.作者“摩掌”、“嗅闻”母亲遗落的白发,意在突出母亲的白发香泽独特。 12.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最后一段。(6 分) 内容: 形式: (三)默写(6 分) 【任选六空,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昔我往矣, (《诗经采薇》) (2) ,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3)何时依虚幌, (杜甫《月夜》)
(4)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5)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6)项庄舞剑,(司马迁《鸿门宴》) (7)载载孑立,(李密《陈情表》) (8)云无心以出山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4-16题((8分) 【南吕】金字经梅边 吴镇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注释】①翠禽:即翠鸟,一种水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称翠鸟。 14.从诗歌的样式看,这是(1分) 15.下面有关本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用极工整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冬天乡野雪景图。 B.第三句描写了梨花如梦似幻的朦胧之景,写出了人物对前路的迷茫 C.最后两句写梅花传递春的信息,翠鸟对着人们欢快地啼鸣,景象和美温馨。 D.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积极乐观。一个“春”字消解了雪冷月寒。 16.“巡”,独字成句,具有独特的意味。请对此作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4分) 伶官传序欧阳修 1)鸣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类。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 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雕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钦?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 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 灭,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1)函梁君臣之首()(2)君臣相顾()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盛衰之理B。以三矢赐庄宗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而皆背晋以归梁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与其所以失之者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6)项庄舞剑, (司马迁《鸿门宴》) (7)载载孑立, (李密《陈情表》) (8)云无心以出山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 14-16 题((8 分) 【南吕】金字经 梅边 吴镇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①啼向人。 【注释】①翠禽:即翠鸟,一种水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称翠鸟。 14.从诗歌的样式看,这是_ (1 分) 15.下面有关本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前两句用极工整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冬天乡野雪景图。 B.第三句描写了梨花如梦似幻的朦胧之景,写出了人物对前路的迷茫。 C.最后两句写梅花传递春的信息,翠鸟对着人们欢快地啼鸣,景象和美温馨。 D.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积极乐观。一个“春”字消解了雪冷月寒。 16.“巡”,独字成句,具有独特的意味。请对此作赏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14 分) 伶官传序 欧阳修 (1)鸣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类。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 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雕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钦?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 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 灭,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 分) (1)函梁君臣之首( ) (2)君臣相顾(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盛衰之理 B。以三矢赐庄宗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而皆背晋以归梁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与其所以失之者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0.本文是一篇史论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2分) 21.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就某个语言特点作赏析。(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元晖传 (1)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也。祖深,魏恒、朔二州刺史。父翌,尚书左仆 射。晖须眉如画,进止可观,颇好学,涉猎书记①。少得美名于京下,周太祖见 而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席共砚,情契甚厚。 (2)弱冠,召补相府中兵参军,寻迁武伯下大夫。于时突厥屡为寇患,朝廷将结 和亲,令晖赍°锦彩十万,使于突厥。晖说以利害,申国厚礼,可汗大悦,遣其 名王随献方物。俄拜仪同三司、宾部下大夫。保定初,大家宰宇文护引为长史, 会齐人来结盟好,以晖多才辩,与千乘公崔睦俱使于齐。迁振威中大夫。武帝之 垮突厥后也,令晖致礼焉。加开府,转司宪大夫。及平关东,使晖安集河北,封 义宁子,邑四百户 (3)高祖总百拼,加上开府,进爵为公。开皇初,拜都官尚书,兼领太仆。奏请 决杜阳水灌三畤原,溉舄卤之地数千项,民赖其利。明年,转左武候将军,太 仆卿如故。寻转兵部尚书,监漕渠之役。未几,坐事免。顷之,拜魏州刺史,颇 有惠政。在任数年,以疾去职。岁怜,卒于京师,时年六十。上噬悼久之,救鸿 护监护丧事。谧曰元。 【注释】①书记:指书籍、书犊等②赍:j携带③畤:zhi土高出的地方。④ 岛卤:xilu盐碱地。 2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周太祖见而礼之()②晖说以利害() 23.下面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少得美名于京下”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也B。于时突厥屡为寇患 C.晖说以利害D。若属皆且为所虏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同席共砚,情契甚厚, ②遣其名王随献方物。 2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元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行为举止也很得体。 B.因为元晖可爱又善良,所以周太祖就让他陪伴自己的儿子。 C.因为元晖多才善辩,所以周太祖经常派他出使的任务 D.元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显著,颇得皇上信赖。 26.请分别从文中三个段落中找出最能概括各自段落核心内容的词语填在下面空 格中。(限4字内)(3分) (1);(2);(3)。 二、写作(7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后写作 佛家有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阅读80分 (一)(18分)
20.本文是一篇史论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 ; (2 分) 21.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就某个语言特点作赏析。(4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3 分) 元晖传 (1)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也。祖深,魏恒、朔二州刺史。父翌,尚书左仆 射。晖须眉如画,进止可观,颇好学,涉猎书记①。少得美名于京下,周太祖见 而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席共砚,情契甚厚。 (2)弱冠,召补相府中兵参军,寻迁武伯下大夫。于时突厥屡为寇患,朝廷将结 和亲,令晖赍②锦彩十万,使于突厥。晖说以利害,申国厚礼,可汗大悦,遣其 名王随献方物。俄拜仪同三司、宾部下大夫。保定初,大家宰宇文护引为长史, 会齐人来结盟好,以晖多才辩,与千乘公崔睦俱使于齐。迁振威中大夫。武帝之 垮突厥后也,令晖致礼焉。加开府,转司宪大夫。及平关东,使晖安集河北,封 义宁子,邑四百户。 (3)高祖总百拼,加上开府,进爵为公。开皇初,拜都官尚书,兼领太仆。奏请 决杜阳水灌三畤③原,溉舄卤④之地数千项,民赖其利。明年,转左武候将军,太 仆卿如故。寻转兵部尚书,监漕渠之役。未几,坐事免。顷之,拜魏州刺史,颇 有惠政。在任数年,以疾去职。岁怜,卒于京师,时年六十。上噬悼久之,救鸿 护监护丧事。谧曰元。 【注释】①书记:指书籍、书犊等 ②赍:ji 携带 ③畤:zhi 土高出的地方。 ④ 岛卤:xilu 盐碱地。 2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 分) ①周太祖见而礼之( ) ②晖说以利害( ) 23.下面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少得美名于京下”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也 B。于时突厥屡为寇患 C.晖说以利害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同席共砚,情契甚厚。 ②遣其名王随献方物。 2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元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行为举止也很得体。 B.因为元晖可爱又善良,所以周太祖就让他陪伴自己的儿子。 C.因为元晖多才善辩,所以周太祖经常派他出使的任务。 D.元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显著,颇得皇上信赖。 26.请分别从文中三个段落中找出最能概括各自段落核心内容的词语填在下面空 格中。(限 4 字内)(3 分) (1) ;(2)_ ;(3) 。 二、写作(70 分) 27.阅读下面材料后写作 佛家有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一、阅读 80 分 (一)(18 分)
1.(2分)“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结论被一次又一次(不断)推翻”。/或 “科技发展历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纠正或替代原先的所 谓的科学结论。”/ (1+1:如未出现“不断”或“一次又一次”;须扣1分。) 2.(3分)用大量事实证明/“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相和接近真理的过程,阶段 性科学结论不是终极真理。”/(1+2)。 3.(3分)C 4.(3分)人们对转基因这样的重大创新/因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恐惧而产 生的抵触情绪是一种自然反应,/是有益的。/(1+1+1) 5.(3分)C 6.(4分) 科学家;对时间和历史有敬畏之心;/要和大众在科研过程中双向互动和对话, 聆听普通民众的顾虑并从那里得到更多的研究问题而进行迭代研究,然后将研究 结果向公众报告。(1+1)(“政府、科学家”各2分) 政府:必须正视转基因推广中的非对称性,/秉持中立、甚至采用保护消费者的 立场,为转基因的商业化设立更高的门槛。(1+1) (二)(21分) 7.(2分)怕被“白发”与“脐带”引起失母之痛/而不愿整理梳妆台抽屉的 心理。/(1+ 1);(抄第二行第五行中的原文最多得1分) 8.(3分)从表面看,母亲一生中经手的东西不少,但遗留的东西不多,能用 以寄托感情 的更是有限;/从深层看,通过“不少”与“有限”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母亲保 存的脐带 对于女而言的无限珍贵。/深刻地传达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 恩。/(各1分) 9.(3分)是为了印证“我”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痛苦的经验所明白的道理: 我与母亲的目区体是二而一的,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发扬光大自己生命的 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1+1) 10.(4分)母亲的“白发”是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标志,/寓含着母亲对五 个子女的爱与辛劳的村出。/(1+1) “脐带”不仅是母亲给予我的滋养与爱情/,还是母亲生命延续的通道/(生命 的隧道)。(1+1) 11.(3分)D 12.(6分)内容:叙述交代“把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1分)/总结“我” 的情感变化过程:由“逃避、害怕”到“激越、伤悲”再到“澄明平静”。/表 现了作者逐渐面对现实而珍惜此刻生命的心路历程。(1+1 形式:呼应标题与前文有关梳妆台与“白发”、“脐带”的内容,结构严谨}(1.5) 运用对比,展现了自己面对“白发”、“脐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突 出自己现在的成熟和内心的宁静。(1.5) (三)(6分) 13.(1)杨柳依依(2)香雾云鬓湿(3)双照泪痕干 (4)却话巴山夜雨时(5)人有悲欢离合(6)意在沛公
1.(2 分)“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结论被一次又一次(不断)推翻”。/或 “科技发展历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纠正或替代原先的所 谓的科学结论。”/ (1+1;如未出现“不断”或“一次又一次”;须扣 1 分。) 2.(3 分)用大量事实证明/“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相和接近真理的过程,阶段 性科学结论不是终极真理。”/(1+2) 。 ‘ 3.(3 分)C 4.(3 分)人们对转基因这样的重大创新/因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恐惧而产 生的抵触情绪是一种自然反应,/是有益的。/(1+1+1) 5.(3 分)C 6.(4 分) 科学家;对时间和历史有敬畏之心;/要和大众在科研过程中双向互动和对话, 聆听普通民众的顾虑并从那里得到更多的研究问题而进行迭代研究,然后将研究 结果向公众报告。(1+1)(“政府、科学家”各 2 分) 政府:必须正视转基因推广中的非对称性,/秉持中立、甚至采用保护消费者的 立场,为转基因的商业化设立更高的门槛。(1+1) (二)(21 分) 7.(2 分)怕被“白发”与“脐带”引起失母之痛/而不愿整理梳妆台抽屉的 心理。/(1+ 1);(抄第二行第五行中的原文最多得 1 分) 8.(3 分)从表面看,母亲一生中经手的东西不少,但遗留的东西不多,能用 以寄托感情 的更是有限;/从深层看,通过“不少”与“有限”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母亲保 存的脐带 对于女而言的无限珍贵。/深刻地传达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 恩。/(各 1 分) 9.(3 分)是为了印证“我”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痛苦的经验所明白的道理:/ 我与母亲的目区体是二而一的,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发扬光大自己生命的 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1+1) 10. (4 分)母亲的“白发”是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标志,/寓含着母亲对五 个子女的爱与辛劳的村出。/(1+1) “脐带”不仅是母亲给予我的滋养与爱情/,还是母亲生命延续的通道/(生命 的隧道)。(1+1) 11.(3 分)D 12.(6 分)内容:叙述交代“把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1 分)/总结“我” 的情感变化过程:由“逃避、害怕”到“激越、伤悲”再到“澄明平静”。/表 现了作者逐渐面对现实而珍惜此刻生命的心路历程。(1+1) 形式:呼应标题与前文有关梳妆台与“白发”、“脐带”的内容,结构严谨}(1.5) / 运用对比,展现了自己面对“白发”、“脐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突 出自己现在的成熟和内心的宁静。(1.5) (三) (6 分) 13.(1)杨柳依依 (2)香雾云鬓湿 (3)双照泪痕干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人有悲欢离合 (6)意在沛公
(7)形影相吊(8)鸟倦飞而知还 (四)(8分) 14.(1分)元曲;元散曲:小令等均可。 15.(3分)B 16.(4分)“巡”,意为往来视察或到各处视察。在这里准确细腻地写出了诗 中人物在漫天的冰雪世界中努力探寻“春”的细微信息的情状,/含蓄地展示了 人物内心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2+2) (五)(14分) 17.(2分)(1)用匣子装:(2)看,视 8.(2分)D 19.(2分)①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决定),难道就没有人 事的原因! (2分)②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累积起来的,人的才智和勇气往往被他溺爱 的事物困扰。 20.(2分)例证引证正反对比论证 21.(4分)见教参第257页。有关本文的语言特点,值得关注的点很多,如 感叹句、反问句;对比句、对偶句:;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对“点”的 选择不限制,可小可大可合可分,关键看是否能说得明白。 (答题的结构;特点+举例+效果、作用分析。分数各1分,语言表达1分), (六)(13分) 22.(2分)(1)礼遇,以礼相待,有礼貌地对待等(2)劝说,说服 23.(2分)C 24.①(2分)(元晖与诸子)常常同席而眠一起磨砚写字,(彼此)很投合, 感情深厚。 (或“情投意合”) ②②2分)(可汗)派遣他的名王跟随(元晖)来进献地方特产。(明显缺漏或错 误1处扣0.5分) 25.(2分)B 26.(3分)(1)少得美名。(2)多才辩(3)颇有惠政
(7)形影相吊 (8)鸟倦飞而知还 (四)(8 分) 14.(1 分)元曲;元散曲;小令等均可。 15.(3 分)B 16.(4 分)“巡”,意为往来视察或到各处视察。在这里准确细腻地写出了诗 中人物在漫天的冰雪世界中努力探寻“春”的细微信息的情状,/含蓄地展示了 人物内心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2+2) (五)(14 分) 17.(2 分)(1)用匣子装:(2)看,视 18.(2 分)D 19.(2 分)①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决定),难道就没有人 事的原因! (2 分)②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累积起来的,人的才智和勇气往往被他溺爱 的事物困扰。 20.(2 分)例证 引证正反对比论证 21.(4 分)见教参第 257 页。有关本文的语言特点,值得关注的点很多,如: 感叹句、反问句;对比句、对偶句:;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对“点”的 选择不限制,可小可大可合可分,关键看是否能说得明白。 (答题的结构;特点+举例+效果、作用分析。分数各 1 分,语言表达 1 分), (六)(13 分) 22.(2 分)(1)礼遇,以礼相待,有礼貌地对待等(2)劝说,说服 23.(2 分)C 24.①(2 分)(元晖与诸子)常常同席而眠一起磨砚写字,(彼此)很投合, 感情深厚。 (或“情投意合”) ②(2 分)(可汗)派遣他的名王跟随(元晖)来进献地方特产。(明显缺漏或错 误 1 处扣 0.5 分) 25.(2 分)B 26.(3 分)(1)少得美名。(2)多才辩(3)颇有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