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语文试卷 Q.2009.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答案请写在答題纸上,否则不予评分)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青花字陈鹏举 ①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青花字原是写在瓷坯上的,写了后施釉,再烧成瓷器。字在釉下 也是釉下彩了。青花字见得最多的是官窑上的年款,譬如康熙、雍正和乾隆年款现在仿品大都 沿用“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乾隆是青花盛世,从年份的长久和形制的完备在康雍乾三代中也 是到了顶峰的。而且乾隆可能更有后世的人缘,所以要仿青花瓷,自然以乾隆为先了,只是瓷器 到底是无法仿的。譬如这款,当时是由专人写的,是貝有个人情怀的极好的楷书,很难仿。明代 成化年青花岀奇地淡雅,它的官窑落款,也是极淡雅的字,内里是少有的丰茂,看上去却弱不禁 风。好些年前,有个鉴赏家,特地给我看一个成化青花盘。这盘是碎成了几瓣重新粘起来的。他 让我辨一下真伪。说实话我眼力不到,还好看到了底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说它是赝品了, 理由是只要看“成”字的一笔折勾,就能看透写这款的人内心的生硬了。鉴赏家很吃惊,因为这 盘仿得很到位,瞒过好几个行家了。想不到不是在胎在釉在青花在画工,而是在字上出了问题 其实该吃惊的是,这问题很致命。原先一个无名的窑工所具有的素养,现在连鉴赏家也难得貝备 了。制陶制瓷,还有竹刻石刻之类,现在都被称之为“工艺美术”,言下之意就是比艺术低下 等。然而在古人那里呢?人家才不分艺术和工艺美术。因为那时的人都很艺术,他们出手的东西, 很难做成不艺术。这就是“成化”的“"成”字的那一折勾,足以露馅的缘故 ②由青花字说到以往的窑工,就不免要说到民窑瓷上的窑工随意书写的青花字。这是我心仪 的青花字。民窑瓷上的譬如“福"、“寿”、“百子百孙”之类的青花字常见,因为写法不一,都好 看。有次见到个明代天启年的青花小碟,碗沿有四坨青花,初以为是字,再看像花了,再三看 又像字。喜欢煞了,匀来放在了案上,写字时,拿它舀水磨墨。在当年的福佑路地摊,买到个 瓷砚,20多厘米直径,圆得清秀。难得的是背面有两片长长的青花字,竟是两个谜面。不是古 板的七言、五言,而是《红楼梦》里“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 王”那样的句式。这字很开怀的样子,看得出写它的人,心里很快活。后来猜出来了,打的两个 字分别是“嘉”和“宝”字。这瓷砚应该是乾嘉时候的,很喜欢。后来不知搁哪里了,至今不知 还在不在。也是十来年前,还在地摊上找到-个磁州窑的壮罐。这回不是青花字,是褐色釉写的 字。竟然写的也是谜语。这字写得更自在了,还是喜欢,就把兜里的钱全翻出来,把它抱回家去
青浦区 200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语 文 试 卷 Q.2009.1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予评分) 一 阅 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 题。(15 分) 青 花 字 陈鹏举 ①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青花字原是写在瓷坯上的,写了后施釉,再烧成瓷器。字在釉下, 也是釉下彩了。青花字见得最多的是官窑上的年款,譬如康熙、雍正和乾隆年款。现在仿品大都 沿用“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乾隆是青花盛世,从年份的长久和形制的完备在康雍乾三代中也 是到了顶峰的。而且乾隆可能更有后世的人缘,所以要仿青花瓷,自然以乾隆为先了,只是瓷器 到底是无法仿的。譬如这款,当时是由专人写的,是具有个人情怀的极好的楷书,很难仿。明代 成化年青花出奇地淡雅,它的官窑落款,也是极淡雅的字,内里是少有的丰茂,看上去却弱不禁 风。好些年前,有个鉴赏家,特地给我看一个成化青花盘。这盘是碎成了几瓣重新粘起来的。他 让我辨一下真伪。说实话我眼力不到,还好看到了底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说它是赝品了, 理由是只要看“成”字的一笔折勾,就能看透写这款的人内心的生硬了。鉴赏家很吃惊,因为这 盘仿得很到位,瞒过好几个行家了。想不到不是在胎在釉在青花在画工,而是在字上出了问题。 其实该吃惊的是,这问题很致命。原先一个无名的窑工所具有的素养,现在连鉴赏家也难得具备 了。制陶制瓷,还有竹刻石刻之类,现在都被称之为“工艺美术”,言下之意就是比艺术低下一 等。然而在古人那里呢?人家才不分艺术和工艺美术。因为那时的人都很艺术,他们出手的东西, 很难做成不艺术。这就是“成化”的“成”字的那一折勾,足以露馅的缘故。 ②由青花字说到以往的窑工,就不免要说到民窑瓷上的窑工随意书写的青花字。这是我心仪 的青花字。民窑瓷上的譬如“福”、“寿”、“百子百孙”之类的青花字常见,因为写法不一,都好 看。有次见到一个明代天启年的青花小碟,碗沿有四坨青花,初以为是字,再看像花了,再三看 又像字。喜欢煞了,匀来放在了案上,写字时,拿它舀水磨墨。在当年的福佑路地摊,买到一个 瓷砚,20 多厘米直径,圆得清秀。难得的是背面有两片长长的青花字,竟是两个谜面。不是古 板的七言、五言,而是《红楼梦》里“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 王”那样的句式。这字很开怀的样子,看得出写它的人,心里很快活。后来猜出来了,打的两个 字分别是“嘉”和“宝”字。这瓷砚应该是乾嘉时候的,很喜欢。后来不知搁哪里了,至今不知 还在不在。也是十来年前,还在地摊上找到一个磁州窑的壮罐。这回不是青花字,是褐色釉写的 字。竟然写的也是谜语。这字写得更自在了,还是喜欢,就把兜里的钱全翻出来,把它抱回家去
字是下面这些:“—物生来兄弟多,先生兄来复生哥。生下兄弟顶门市,有了大事问哥哥。打 字。”见到不知名的往日窑工随意留下的谜面,一时懵了。于是在本刊上征求谜底。竟然纷纷猜 错。后来是一个有着学龄前女儿的家长来信了,说这个谜面,在他女儿的幼儿磁盘里有,谜底是 “牙"。于是赶忙刊登,和感了兴趣的读者,一起向幼儿看齐 ③前些天在朋友的店铺里,见到一个康熙时的瓷钟,高17厘米,钟口直径13厘米。瓷胎 细襦洁白、釉面坚致,体量沉稳。更岀色的是,同样沉稳的青花字,一行行把整个钟面铺满了。 没读几行,就感觉抄录的是极好的古诗。冲淡的句子,和相称的青花字,不由人不喜出望外,顷 刻就请朋友匀我了。后来知道,青花写的46句230字,是唐代诗人常建和储光義的五言诗,是 常建的《江上琴兴》、《送李十一尉临溪》和《西山》三首,以及储光羲的《田家即事》半首。这 些诗可以在康煕时期,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敕主编的900卷《全唐诗》中的144卷和137卷 找到。把这些气息相通的诗句连在一起写下,可见窑工出色的素养,也可见康熙时诗的深入人心, 至少这位不留名的窑工,有着诗的心肠 (选自2008年10月12日《解放日报》有删减) 1.第①段“这问题很致命”一句中“致命”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②段中列举两则谜语的用意是 。(2分) 3.从全文看,窑工出色的素养主要表现在:(1) (2) (4分) 4.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花字就是青花,青花字是指窑工写的字。 B.要仿青花瓷就要以乾隆为先,是因为乾隆有后世的人缘。 C.最多见的青花字是官窑上的年款,但并非是作者心仪的 D.民窑瓷上的青花字写的都是谜语。 根据全文意思,用简洁的文字介绍“青花字”。(80字以内)(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2分) 美生灵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
字是下面这些:“一物生来兄弟多,先生兄来复生哥。生下兄弟顶门市,有了大事问哥哥。打一 字。”见到不知名的往日窑工随意留下的谜面,一时懵了。于是在本刊上征求谜底。竟然纷纷猜 错。后来是一个有着学龄前女儿的家长来信了,说这个谜面,在他女儿的幼儿磁盘里有,谜底是 “牙”。于是赶忙刊登,和感了兴趣的读者,一起向幼儿看齐。 ③前些天在朋友的店铺里,见到一个康熙时的瓷钟,高 17 厘米,钟口直径 13 厘米。瓷胎 细糯洁白、釉面坚致,体量沉稳。更出色的是,同样沉稳的青花字,一行行把整个钟面铺满了。 没读几行,就感觉抄录的是极好的古诗。冲淡的句子,和相称的青花字,不由人不喜出望外,顷 刻就请朋友匀我了。后来知道,青花写的 46 句 230 字,是唐代诗人常建和储光羲的五言诗,是 常建的《江上琴兴》、《送李十一尉临溪》和《西山》三首,以及储光羲的《田家即事》半首。这 些诗可以在康熙时期,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敕主编的 900 卷《全唐诗》中的 144 卷和 137 卷 找到。把这些气息相通的诗句连在一起写下,可见窑工出色的素养,也可见康熙时诗的深入人心, 至少这位不留名的窑工,有着诗的心肠。 (选自 2008 年 10 月 12 日《解放日报》有删减) 1.第①段“这问题很致命”一句中“致命”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2.第②段中列举两则谜语的用意是 。(2 分) 3.从全文看,窑工出色的素养主要表现在:(1) (2) (4 分) 4.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青花字就是青花,青花字是指窑工写的字。 B.要仿青花瓷就要以乾隆为先,是因为乾隆有后世的人缘。 C.最多见的青花字是官窑上的年款,但并非是作者心仪的。 D.民窑瓷上的青花字写的都是谜语。 5.根据全文意思,用简洁的文字介绍“青花字”。 (80 字以内) (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6~12 题。(22 分) 美 生 灵 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
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亨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 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 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 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 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 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 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 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 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 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 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 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 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 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 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 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 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 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一它们一抬头发现 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 动了群羊。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 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 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 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 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 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 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 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岀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
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 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 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 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 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 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 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 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 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 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 ....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 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 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 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 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 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 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 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 —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它们一抬头发现 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 动了群羊。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 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 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 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 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 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 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 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
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 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它们 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6.第①节中“生出无限的怜悯”的原因是: 7.综观全文,概括将羊称作“美生灵”的主要理由:(3分) 8.第③节中“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运用 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是: (3分) 9第④节末尾句中的“这个命数”具体指的是 分) 10.第⑦段写到:“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 联系上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l.请就第⑥小节描写的某一特点作简要赏析(60字以内)(3分) 12.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这篇记叙性散文探讨的是如何尊敬自然,善待生灵,与自然构成亲密关系的问题 B.文章开头写一群羊黄昏时分在河边觅食,如诗如画,又以“驮回阳光”作结,首尾呼应,结 构圆合 C.本文感情基调明朗,直接赞美羊的那种亳无侵犯性的奉献精神,同时委婉含蓄地批判了人类 的野蛮索取和掠夺行为 D.本文感悟独特、思考深刻,所谈的是人类自身的美丑、人类自我拯救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E.本文感情真挚,立场鲜明,在赞美羊的奉献精神的同时,批判了除羊之外的包括人类在内的 其他生灵的丑恶,发人深省 F.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刻画羊的形象,表现对羊的怜悯之情
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 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它们 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6. 第①节中“生出无限的怜悯”的原因是: (2 分) 7. 综观全文,概括将羊称作“美生灵”的主要理由:(3 分) ⑴ ⑵ ⑶ 8.第③节中“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运用 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是: (3 分) 9.第④节末尾句中的“这个命数”具体指的是: (2 分) 10.第⑦段写到:“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 联系上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分) ⑴ ⑵ ⑶ 11. 请就第⑥小节描写的某一特点作简要赏析(60 字以内) (3 分) 12.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6 分) A. 这篇记叙性散文探讨的是如何尊敬自然,善待生灵,与自然构成亲密关系的问题。 B. 文章开头写一群羊黄昏时分在河边觅食,如诗如画,又以“驮回阳光”作结,首尾呼应,结 构圆合。 C. 本文感情基调明朗,直接赞美羊的那种毫无侵犯性的奉献精神,同时委婉含蓄地批判了人类 的野蛮索取和掠夺行为。 D. 本文感悟独特、思考深刻,所谈的是人类自身的美丑、人类自我拯救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E. 本文感情真挚,立场鲜明,在赞美羊的奉献精神的同时,批判了除羊之外的包括人类在内的 其他生灵的丑恶,发人深省。 F. 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刻画羊的形象,表现对羊的怜悯之情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注:答题超过6空,按前六空顺序评分] 13.(1)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昔我往矣, 。(《诗经·采薇》) (6)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6题(8分) [越调]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白朴 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14.小令以单个曲子为特征,是元代散曲的主要形式,这里的“越调”是 “天净沙” 是 (2分) 5.两首元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白曲开头写落日晚霞映照下的孤村,炊烟轻飘,老树上栖息着一只天寒归林的乌鸦,给 人萧瑟、清冷之感 B.马曲“夕阳西下”一句的出现,使前面三句所描写的景象有了一个背景,给画面增添了 层光泽,使整首曲的色彩鲜明,表现了人物开朗、乐观的心理。 C.白曲结句变远景为近景,变朦胧为清晰,色彩变灰暗为亮丽,表现了作者积极而健康的 情感状态。 D.马曲的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点明了主题 16.请对“一点飞鸿影下”句作鉴赏。(任选一个角度)(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楚庄王赐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①,告王日 “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日:“赐人酒,使醉
(三)默写(任选 6 空)(6 分) [注:答题超过 6 空,按前六空顺序评分] 13.⑴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⑵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⑶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⑷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⑸昔我往矣, 。(《诗经·采薇》) ⑹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⑺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 14—16 题 (8 分) [越调]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白 朴 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14.小令以单个曲子为特征,是元代散曲的主要形式,这里的“越调”是 ,“天净沙” 是 。(2 分) 15.两首元曲的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3 分) A.白曲开头写落日晚霞映照下的孤村,炊烟轻飘,老树上栖息着一只天寒归林的乌鸦,给 人萧瑟、清冷之感。 B.马曲“夕阳西下”一句的出现,使前面三句所描写的景象有了一个背景,给画面增添了 一层光泽,使整首曲的色彩鲜明,表现了人物开朗、乐观的心理。 C.白曲结句变远景为近景,变朦胧为清晰,色彩变灰暗为亮丽,表现了作者积极而健康的 情感状态。 D.马曲的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点明了主题。 16.请对“一点飞鸿影下”句作鉴赏。(任选一个角度) (3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 17—21 题 (16 分) 楚庄王赐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①,告王曰: “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
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土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 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二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却 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 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暴而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 颈血湔②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也。”遂败晋军,楚得以强。 《说苑·复恩〈灭烛绝缨〉》 注释①:冠缨:古人头顶的装饰,如现代学士帽的穗带。注释②湔jan:洒落之意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 (2)美人援绝其冠缨( (3)却敌,卒得胜之( (4)王隐忍不暴而诛也( 18.下列句中与“臣乃夜绝缨者也”的“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2)卒尽欢而罢 20.臣“出死不疑如是”的原因是 (从文中找出 相应语句)(2分) 21.对楚庄王的做法,你怎么看?(简要陈述理由)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李斯论(节选) 姚鼐 (1)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 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①《诗》、《书》,明法令,设告坐② 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 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 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3)斯逆探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力ong)侈君而张④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 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 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⑤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
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 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二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却. 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 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暴.而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 颈血湔②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也。”遂败晋军,楚得以强。 ——《说苑· 复恩〈灭烛绝缨〉》 注释①:冠缨:古人头顶的装饰,如现代学士帽的穗带。 注释②湔 jiān:洒落之意。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 分) (1)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 ) (2)美人援绝.其冠缨 ( ) (3)却.敌,卒得胜之 ( ) (4)王隐忍不暴.而诛也 ( ) 18.下列句中与“臣乃夜绝缨者也”的“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2)卒尽欢而罢 20. 臣“出死不疑如是”的原因是 。(从文中找出 相应语句) (2 分) 21.对楚庄王的做法,你怎么看?(简要陈述理由) (2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3 分) 李 斯 论(节选) 姚鼐 ⑴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 学事秦。 ⑵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①《诗》、《书》,明法令,设告坐② 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 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 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⑶斯逆探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zhòng)侈君而张④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 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 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⑤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
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4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注释:③燔:焚烧②告坐:被告发而连坐③逆探:预先了解④张:扩大,扩张⑤ 遭值:遇到、碰上 22.文章批驳了一位名家的观点,那位名家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商鞅教唆秦孝公禁止官员和民众打成一片 B.秦国祸乱天下的办法主要是由李斯设计的。 C.秦国乐于实施严法是久已习惯并感觉良好 D.李斯助秦始皇焚书坑儒源于他的师门传授。 24.作者认为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一个字是(2分) 25.文章第(2)段和第(3)段分别论述的观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第(2)段论述 第(3)段论述 26.作者写作《李斯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写作(7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家长会后,班主任把一位家长留下,委婉指出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想到家长回答: 不瞒老师说,我对儿子的成绩很满意,因为我对他的要求就是60分,我希望他有快乐的童年。” 班主任疑惑不解,家长解释说:“我小时候成绩也不好,现在不照样经营一家几百人的企业 ?我们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生,那些学历高的,成绩好的,招进来又常常做不了事情。他们分 数很高,但是人却傻了,现在我公司里业务最好的,反而是几个大专生。我可不想让我的儿子重 复这样的悲剧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⑷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注释:①燔:焚烧 ②告坐:被告发而连坐 ③逆探:预先了解 ④张:扩大,扩张 ⑤ 遭值:遇到、碰上 22.文章批驳了一位名家的观点,那位名家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 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 ( ) (3 分) A.商鞅教唆秦孝公禁止官员和民众打成一片。 B.秦国祸乱天下的办法主要是由李斯设计的。 C.秦国乐于实施严法是久已习惯并感觉良好。 D.李斯助秦始皇焚书坑儒源于他的师门传授。 24.作者认为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一个字是 (2 分) 25.文章第⑵段和第⑶段分别论述的观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4 分) 第⑵段论述 第⑶段论述 26.作者写作《李斯论》的用意是什么?(3 分) 二 写 作(70 分) 27.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家长会后,班主任把一位家长留下,委婉指出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想到家长回答: “不瞒老师说,我对儿子的成绩很满意,因为我对他的要求就是 60 分,我希望他有快乐的童年。” 班主任疑惑不解,家长解释说:“我小时候成绩也不好,现在不照样经营一家几百人的企业 吗?我们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生,那些学历高的,成绩好的,招进来又常常做不了事情。他们分 数很高,但是人却傻了,现在我公司里业务最好的,反而是几个大专生。我可不想让我的儿子重 复这样的悲剧。”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