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石河子大学:《砌体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论文)质量导向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108.4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2017年第11期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 (总第1227抛 HElLONGANG EDUCATION CHigher education rescarch appraisa ■教学改与实践 质量导向的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袁康,郭军林,白宏思 (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文章针对“建规工程质量寧故分析与处理”课程通益而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与现找,为改善长 学放采和实现教学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开展了“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 实践,并提出了化学生规范意识,潜移默化建立工柱事故处理基本思路,丰富教学手校,注重提高教师队伍实 线能力教学改革的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菜:土木古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刀1-0004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建 (②掌握常见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 筑行业经久不衰,各种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通 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各种工程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频 基础。由于前期开设课程主要可以说是“正面”教学,主 烦出现令人震惊的“豆腐渣工程“,在一些新建成的工程 要数今学生加句去讲行建的的设计与饰工,也进品应该 项目中,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导 怎么做,而学生较少去考虑如果没有按照规范去做会有 致工程在建成初期就出现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如不及时 什么后果,而本门课程则好相反,谓“反面教有。 小理,就右可能导致面大的安全事故: ,要在有限 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各类工程事故 的原因与处 培养良 的工程 量意识是 生久 我国 ,旧的 课 生解 结构设计在功能上 能满 足目前使用 的需 能力也有看 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分析与处理,这也导致建筑力 的盛行。到 只有准确剖析课程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地 定教学 上,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质量事故也高频 改革的对策。“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具各以下 出现,而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为 特点:)函盖、信量大 该课程包括建筑工程 重要的因素在于工程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工程质 体结构篇(由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其他类型 量意识。因此,作为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开 结物细成)地:与基驶管、火灾与燃湿管等,内容陆及 设“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质 几乎本专业所有前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工程建筑 量意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就显得尤为必要」 材料选择、建筑结构设计、建造施工、项目管理等多个力 一、“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特点及现状 面。()实践性强。木课程以大量的事故工程实例作为论 河子大学作为新地区建筑行业人才 混闹述丁程中冬环节 各因素导致的质量事故, 出高 于2000年开 尚未走上工作 位的学生 践经 欠缺的年 理”课程,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 土木专业大四学 ,如何生2 形象的 开设,共32学时。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 生 个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往 于工程建设 习,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的:(D从工程事故分析中吸取 各个环节,由多种因素构成,有管理问题、勘测问恩、 数训,培养工程质量意识,理解各种建设法规的重要性, 计问题、施工、使用、改建不当等等,如何在众多错综复 增强对专业课程中计算理论与构造措施重要性的认识: 杂的因素中找到关键技术问题是难点。 收稿日期:2016-12-28 作者简介:袁康(192),男,重庆合川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柱学院副救,博士,国家一注构工程师,主要从 事建筑结构工程教学、科研、设计研究 基金项日:石河子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铜转谋堂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苹探索“(S20151④ 4 1994-2017 China Academic l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 enki ne

摘 要:文章针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与现状,为改善教 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开展了“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 实践,并提出了强化学生规范意识,潜移默化建立工程事故处理基本思路,丰富教学手段,注重提高教师队伍实 践能力教学改革的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土木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4107(2017)11- 0004- 03 收稿日期:2016- 12- 28 作者简介:袁康(1982—),男,重庆合川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 事建筑结构工程教学、科研、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探索”(SJ- 2015- 14)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建 筑行业经久不衰,各种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 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各种工程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频 频出现令人震惊的“豆腐渣工程”,在一些新建成的工程 项目中,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导 致工程在建成初期就出现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如不及时 处理,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在使用过程中,由 于自身老化、各种灾害和人为损伤等原因,建筑物不断 产生各种结构安全隐患。另外,在我国现有建筑中,旧的 结构设计在功能上不能满足目前使用的需要,也需要对 其分析与处理,这也导致建筑加固修复行业的盛行。综 上,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质量事故也高频 出现,而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为 重要的因素在于工程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工程质 量意识。因此,作为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开 设“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质 量意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特点及现状 石河子大学作为新疆地区建筑行业人才的主要输 出高校,于 2000 年开始开设“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 理”课程,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土木专业大四学生 开设,共 32 学时。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 习,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的:(1)从工程事故分析中吸取 教训,培养工程质量意识,理解各种建设法规的重要性, 增强对专业课程中计算理论与构造措施重要性的认识; (2)掌握常见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 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打 基础。由于前期开设课程主要可以说是“正面”教学,主 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也就是应该 怎么做,而学生较少去考虑如果没有按照规范去做会有 什么后果,而本门课程则刚好相反,可谓“反面”教育。然 而,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各类工程事故 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培养良好的工程质量意识是该课程 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 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准确剖析课程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地制定教学 改革的对策。“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具备以下 特点:(1)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该课程包括建筑工程主 体结构篇(由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其他类型 结构组成)、地基与基础篇、火灾与燃爆篇等,内容涉及 几乎本专业所有前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工程建筑 材料选择、建筑结构设计、建造施工、项目管理等多个方 面。(2)实践性强。本课程以大量的事故工程实例作为论 据阐述建筑工程中各环节、各因素导致的质量事故,对 尚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 而言,如何生动、形象的“教”与“学”难度较大。(3)综合 性强。一个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往往存在于工程建设的 各个环节,由多种因素构成,有管理问题、勘测问题、设 计问题、施工、使用、改建不当等等,如何在众多错综复 杂的因素中找到关键技术问题是难点。 2017 年第 11 期 (总第 1227 期) No.11,2017 Serial No.1227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R esearch & Appraisal) 质量导向的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袁 康,郭军林,白宏思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教学改革与实践 4

质量导向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二、“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的思路 唐山、议川等大地震后都进行了修订,经历了1989版、 从上述课程特点可见,该课程可谓是对大学阶段所 2002版、2010版等。 有专业课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有 ()通过实例分折建立工程事故处理基本思路 定的高度,因此,针对这些课程特点,课程教学中应该解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形式多种多样,工程事故的表 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并遂步建立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现形式也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所面临的质量 (①)针对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自 事故问题也不一致,如何教会学生处理事故问题的一般 学“规范”的能力,将各种规范与教材的章节对照学习, 方法,是一个“授之以渔“的问题。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网 并强调温故知新,要求学生多温习先修的专业课程: 为:(基木情况调查,包括事故情况、工程地质水文资 (列针对实我性湿的特古,可以云用名 手段,建立 料、设计图档、施工纪录、使用情况等等:(②结构及材料 学生感性认识,强调理论对实践的 检测,对结构构件受力情 的特古 料性能进行相关检测 分析来潜 3)复核分析, 性的 进行复 计算 默化地 学生对建筑 本思路,在 究制定事 例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综 其中 领会 个环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④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 也需要与具 本的结构形式、 合,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实我能力和工程经验十分重 放类别结合。俏若仅仅是生涩地以教条形式讲解事故 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的举措 理的 万法,字生很滚入掌院,就更不公灵活运用 (一)以质量意识为向,强调学生对规范的拿提 但如果通过既有的工程案例处理过程来作为论据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要 按照事故处理的程序 一步 一步模拟分析、处理问题则 成包括其在安使用功能及其在时久性能环培但护 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江见越教授的《建筑工程事提 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称为建筑工程 分析与处理》中有大量的工程分析案例,进解时可采用 量当工程的察、设计,饰工第环节 出现违背有关 研计式教学,在分析安例的时程中同师先前介绍的事故 合同要求时就会导致工程 处理流程,按步骤去寻找质量问题,以此逐步建立事故 因 ,为树立 学生灌输我 好的 故的 分析的基本思路 法 对工程 例如,在讲到钢结构工程事故分析章节时 规范”的掌 让学生认识到“规 ”就是 楼接层钢屋架倒塌事故分析,在讲解时首先带领学生全 的法律,是必须循的,教材可以看作 规范 "的说明 提该工程的设计随 熟香工程的设计图纸 书,向学生介绍各章节涉及的规范 ,以使学生日后学习 工作中根据需要查取有关知识。例如讲授结构可靠度 定部分,就涉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1 事故 1999、《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建筑1 从事故现 满事放发生的原 现的原因进行具 ,归纳起米有设 得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301-88《危险房层鉴定却 计算的错误、施 艺上的问题,以及管理上的问题, 准G1386等等。例如讲到三大结构部分就结合前期 对这些间题市领字 生运用前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核 所学知识,回顾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 算,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和教训 此外,还应向学生强调“规范“是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程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总结。随若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学生之前所学专业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正面教有 类规范会不断进行修订,要求学生对规范条文背后蕴 即教会学生在设计、施工中应该怎么做,而对于不按照 的理论或实哈其应有认知例如 讲授结 可靠度 规范要求做会导致的后果,学生往往缺乏认识。因此,在 定时 ,由于会遇到不同时期的建筑。 同规范设 教学中应避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运用事故图片、事故 以酒 小理录像等多种生动的教学手有助干增祝学生对 凝士结构为例 以前的建筑物 图事故的感性认识,增加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过程,笔者 土结构设计规范》(301-7④设计的,采用的是单 深切感受到丰富的 手段在促进学生掌提教 全系数法,因此在可靠度评定时,亦应采用单 安全系 容上作用十分显若 EV- 数法进行:而1992年以后建造的建筑物是按照《混凝士 借助录像教 结构设计规范》1989版、2002版或2010版进行设计,采 段, 复经历,录像 用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准则,因此需 也再现了解塔的历次纠斜历程,潜移默化中使学 采用相关房屋可靠性评定标准鉴定。再比如,随者历次 ?加载到偏、基底掏土等纠偏技术可。从教学效果来看 大地震的发生,检验了我国抗震规范的效果,也暴露出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灵活而深刻。此外,课堂上注重 了设计上面的不足,所以我国的《建筑抗爱设计规范》在 对近期发生以及身边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也很重 1994-2017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 All rights reserve ://www.cnki.ne

二、“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的思路 从上述课程特点可见,该课程可谓是对大学阶段所 有专业课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有一 定的高度,因此,针对这些课程特点,课程教学中应该解 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并逐步建立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1)针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自 学“规范”的能力,将各种规范与教材的章节对照学习, 并强调温故知新,要求学生多温习先修的专业课程; (2)针对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 学生感性认识,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3)针对综 合性强的特点,应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案例分析来潜移 默化地建立学生对建筑工程事故处理的基本思路,在案 例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综合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 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经验十分重要。 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以质量意识为导向,强调学生对规范的掌握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要 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 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称为建筑工程 质量[1],当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出现违背有关 标准规定、合同要求时就会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 因此,为树立学生良好的工程质量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向学生灌输我国建筑法规的组成,强调学生对工程 各类“规范”的掌握,让学生认识到“规范”就是建筑行业 的法律,是必须遵循的,教材可以看作是“规范”的说明 书,向学生介绍各章节涉及的规范,以便学生日后学习、 工作中根据需要查取有关知识。例如讲授结构可靠度评 定部分,就涉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 1999、《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 90、《建筑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 88、《危险房屋鉴定标 准》GJ 13- 86 等等。例如讲到三大结构部分就结合前期 所学知识,回顾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 此外,还应向学生强调“规范”是一个时期内广大工 程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总结,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各 类规范会不断进行修订,要求学生对规范条文背后蕴藏 的理论或实验基础应有认知。例如在讲授结构可靠度评 定时,由于会遇到不同时期的建筑,采用不同规范设计 和施工,在评定时有所差别,就必须进行对比分析。以混 凝土结构为例,1990 年以前的建筑物是按照《钢筋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TJ 301- 74)设计的,采用的是单一安 全系数法,因此在可靠度评定时,亦应采用单一安全系 数法进行;而 1992 年以后建造的建筑物是按照《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1989 版、2002 版或 2010 版进行设计,采 用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准则,因此需 采用相关房屋可靠性评定标准鉴定。再比如,随着历次 大地震的发生,检验了我国抗震规范的效果,也暴露出 了设计上面的不足,所以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 唐山、汶川等大地震后都进行了修订,经历了 1989 版、 2002 版、2010 版等。 (二)通过实例分析建立工程事故处理基本思路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形式多种多样,工程事故的表 现形式也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所面临的质量 事故问题也不一致,如何教会学生处理事故问题的一般 方法,是一个“授之以渔”的问题。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2] 为:(1)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事故情况、工程地质水文资 料、设计图档、施工纪录、使用情况等等;(2)结构及材料 检测,对结构构件受力情况、材料性能进行相关检测; (3)复核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复核计算;(4) 专家会商;(5) 调查报告;(6) 研究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7)实施事故处理方案。在这其中,使学生领会各个环节 应该做的工作是关键,这也需要与具体的结构形式、事 故类别结合。倘若仅仅是生涩地以教条形式讲解事故处 理的一般方法,学生很难深入掌握,就更不会灵活运用 了,但如果通过既有的工程案例处理过程来作为论据, 按照事故处理的程序,一步一步模拟分析、处理问题则 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江见鲸教授的《建筑工程事故 分析与处理》中有大量的工程分析案例,讲解时可采用 研讨式教学,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回顾先前介绍的事故 处理流程,按步骤去寻找质量问题,以此逐步建立事故 分析的基本思路。 例如,在讲到钢结构工程事故分析章节时,有一四 楼接层钢屋架倒塌事故分析,在讲解时首先带领学生全 面掌握该工程的设计施工概况,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 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然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接下 来提示学生按照工程事故分析的一般程序应该做什么, 对照教材进行检验,即对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具体分 析,从事故现场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设计 计算的错误、施工工艺上的问题,以及管理上的问题,针 对这些问题带领学生运用前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核计 算,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和教训。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之前所学专业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正面教育, 即教会学生在设计、施工中应该怎么做,而对于不按照 规范要求做会导致的后果,学生往往缺乏认识。因此,在 教学中应避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运用事故图片、事故 处理录像等多种生动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工 程事故的感性认识,增加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过程,笔者 也深切感受到丰富的教学手段在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 容上作用十分显著。例如,在讲到《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 与纠偏技术》一章中的纠偏技术时,笔者就借助录像教 学手段,播放了比萨斜塔的修复经历,录像中详细、生动 地再现了斜塔的历次纠斜历程,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 了加载纠偏、基底掏土等纠偏技术[3]。从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灵活而深刻。此外,课堂上注重 对近期发生以及身边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也很重 质量导向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5

质量导向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要,在各地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笔者都会在课堂上和学 应严格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某一种结构形式 生开展研习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的质量事故时,必须回头温习涉及该结构形式的课程, 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工程 并且要求学生系统的总结所学知识,从材料、构件、结构 质量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钢结构事故分析章节,笔 不同层面梳理知识形成体系,才能保证在本门课程中灵 者就结合周边出现的钢结构厂房因施工期临时支撑设 活运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钢结构工 置不够导致的垮塌事故来进行介绍。尤其对于新疆地处 程事故》一章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温故”之前 地震高发区,针对频发的地震,经常结合震害进行分析,《建筑材料》、《钢结构》、《施工技术》中涉及的钢结构相 让学生真切了解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血淋淋的教训关知识,并系统构建钢结构建筑从选材:到设计施工全 增强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阶段的知识体系。那么课前的预习和教师课堂上的引导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就十分重要,首先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课前需 如前所述,本门课程具各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准备哪些专业知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再给出相关课程 践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书 的知识体系构架,以及与本课程的对应关系。在“知新” 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在解决这个问题 层面,主要是针对如何来补救各类结构形式所出现的质 的时候,课程组主要采用以下途径:(1)充分利用各种实 量事故进行学习,特别是各类结构的加固技术,比如砌 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与工程实践的接触,在学生的认 体结构由于强度不足时就可以采用扩大砌体截面、外包 识实习、毕业实习中,向学生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善 混凝土、外包钢来进行加固阿,那么这种加固设计与传统 于运用所学去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缺陷。比如,的结构设计的区别是讲授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固构件 在某一次毕业生产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就目睹了某工地 和一次设计施工成型构件受力性能上的差异是“知新” 因混凝土浇筑存在严重的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的体现。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非常受益,感觉对过往的 最终被监理人员要求翻工,通过小小的教训却增强了学 专业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生的质量意识,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深入认识。(2)邀请工 四、结论 程界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举办工程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虽然是 事故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有关事故的现象, 土木工程专业的选修课,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土 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介绍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与方 木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他们 法。例如,在一次交流中,监理人员就以自己所经历的一 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要准备,其自身具备的涵盖面 起工程事故:因为施工人员踩踏导致雨篷受力主筋下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 沉,雨篷折断,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交流,结 的教学面临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石河子大学水 合《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相关教学内容刊,学生更为深刻 利建筑工程学院多届学生中以树立学生工程质量意识 地理解了悬桃构件的三种破坏形式,理解了构造要求。 为出发点,潜移默化建立学生对建筑工程事故处理的基 (3)注重“反面启发”,即每遇到规范规定时都启发学生 本思路,对复杂的事故案例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加感 去思考不按规范执行带来的后果,并适时地引入真实的 性认识,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对 质量事故加以验证。比如在讲解地震灾害时,特别强调 先修课程的温故知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农村建筑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 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大量的抗震措施没有得到采纳,将 参考文献: 设有圈梁构造柱的房屋破坏形态与没有设置的房屋进 [1]GB50300一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行对比。(④)课程的特点是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强,综合性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 [2]江见鲸,龚晓南,王元清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的要求,如前文所述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不能胜 [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5. 任,应由具有从事专业设计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教师应 [3]JGJ123-2000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S]. 具备较为全面的结构知识体系,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师执业资格证书是提高队伍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 [4]沈蒲生,梁兴文等.混凝土结构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 (五)强调“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社,2003:88-89. 本课程的另一特点是涵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可以 [5]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 说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学生在学习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中难免存在“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的现象,对于 过往所学知识或多或少的出现遗忘,且无法将过去的琐 碎的知识点集中形成体系。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就 [责任编辑包玉红] 6 ?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质量导向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探究 要,在各地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笔者都会在课堂上和学 生开展研习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 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工程 质量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钢结构事故分析章节,笔 者就结合周边出现的钢结构厂房因施工期临时支撑设 置不够导致的垮塌事故来进行介绍。尤其对于新疆地处 地震高发区,针对频发的地震,经常结合震害进行分析, 让学生真切了解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血淋淋的教训 增强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如前所述,本门课程具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 践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书 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在解决这个问题 的时候,课程组主要采用以下途径:(1)充分利用各种实 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与工程实践的接触,在学生的认 识实习、毕业实习中,向学生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善 于运用所学去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缺陷。比如, 在某一次毕业生产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就目睹了某工地 因混凝土浇筑存在严重的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 最终被监理人员要求翻工,通过小小的教训却增强了学 生的质量意识,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深入认识。(2)邀请工 程界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举办工程 事故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有关事故的现象, 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介绍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与方 法。例如,在一次交流中,监理人员就以自己所经历的一 起工程事故:因为施工人员踩踏导致雨篷受力主筋下 沉,雨篷折断,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交流,结 合《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相关教学内容[4],学生更为深刻 地理解了悬挑构件的三种破坏形式,理解了构造要求。 (3)注重“反面启发”,即每遇到规范规定时都启发学生 去思考不按规范执行带来的后果,并适时地引入真实的 质量事故加以验证。比如在讲解地震灾害时,特别强调 农村建筑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 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大量的抗震措施没有得到采纳,将 设有圈梁构造柱的房屋破坏形态与没有设置的房屋进 行对比。(4)课程的特点是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 强,综合性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如前文所述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不能胜 任,应由具有从事专业设计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教师应 具备较为全面的结构知识体系,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工程 师执业资格证书是提高队伍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 (五)强调“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课程的另一特点是涵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可以 说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学生在学习 中难免存在“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的现象,对于 过往所学知识或多或少的出现遗忘,且无法将过去的琐 碎的知识点集中形成体系。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就 应严格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某一种结构形式 的质量事故时,必须回头温习涉及该结构形式的课程, 并且要求学生系统的总结所学知识,从材料、构件、结构 不同层面梳理知识形成体系,才能保证在本门课程中灵 活运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钢结构工 程事故》一章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温故”之前 《建筑材料》、《钢结构》、《施工技术》中涉及的钢结构相 关知识,并系统构建钢结构建筑从选材;到设计施工全 阶段的知识体系。那么课前的预习和教师课堂上的引导 就十分重要,首先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课前需 准备哪些专业知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再给出相关课程 的知识体系构架,以及与本课程的对应关系。在“知新” 层面,主要是针对如何来补救各类结构形式所出现的质 量事故进行学习,特别是各类结构的加固技术,比如砌 体结构由于强度不足时就可以采用扩大砌体截面、外包 混凝土、外包钢来进行加固[5],那么这种加固设计与传统 的结构设计的区别是讲授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固构件 和一次设计施工成型构件受力性能上的差异是“知新” 的体现。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非常受益,感觉对过往的 专业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虽然是 土木工程专业的选修课,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土 木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他们 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要准备,其自身具备的涵盖面 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 的教学面临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石河子大学水 利建筑工程学院多届学生中以树立学生工程质量意识 为出发点,潜移默化建立学生对建筑工程事故处理的基 本思路,对复杂的事故案例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加感 性认识,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对 先修课程的温故知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江见鲸,龚晓南,王元清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5. [3]JGJ 123-2000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沈蒲生,梁兴文等.混凝土结构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88-89. [5]GB 50702-2011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包玉红] 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