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科:Umbelliferae 白芷、当归、独活、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明党参、北沙参。 除川芎为根茎,羌活、藁本为根茎及根入药外,其余均为根入药。 特征:草本,多有香气。茎多中空有棱,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 K5C5A5,G 下位,双悬果。 药材:油润性,棕(褐)色形成层环纹明显,大部分有香气。 显微:有油室、分泌管。 成分:挥发油:香豆精类、黄酮类、皂甙。 白 芷 【来源】 伞形科植物 白芷 杭白芷 的根。 【产地】 白芷: 河南长葛、禹县--禹白芷 河北安国-----祁白芷 杭白芷:浙江-------杭白芷 四川-------川白芷 【性状鉴别】 白芷 杭白芷 形状:圆锥形 类圆锥形,上部近方形 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 灰棕色,皮孔横向突起, 孔横向突起,散生 多四纵行排列 断面:灰白色,皮部散有多 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数棕色油点,形成层 形成层环略呈方形,木 环圆形,木部约占断 部约占断面 1/2 面 1/3 【附注】 1、川白芷的原植物曾误定为库页白芷。该种只在东北和内蒙有少量野生,从未
伞形科:Umbelliferae 白芷、当归、独活、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明党参、北沙参。 除川芎为根茎,羌活、藁本为根茎及根入药外,其余均为根入药。 特征:草本,多有香气。茎多中空有棱,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 K5C5A5,G 下位,双悬果。 药材:油润性,棕(褐)色形成层环纹明显,大部分有香气。 显微:有油室、分泌管。 成分:挥发油:香豆精类、黄酮类、皂甙。 白 芷 【来源】 伞形科植物 白芷 杭白芷 的根。 【产地】 白芷: 河南长葛、禹县--禹白芷 河北安国-----祁白芷 杭白芷:浙江-------杭白芷 四川-------川白芷 【性状鉴别】 白芷 杭白芷 形状:圆锥形 类圆锥形,上部近方形 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 灰棕色,皮孔横向突起, 孔横向突起,散生 多四纵行排列 断面:灰白色,皮部散有多 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数棕色油点,形成层 形成层环略呈方形,木 环圆形,木部约占断 部约占断面 1/2 面 1/3 【附注】 1、川白芷的原植物曾误定为库页白芷。该种只在东北和内蒙有少量野生,从未
作白芷使用。其根中含有白芷不含的两种香豆素,库页白芷素和库页白芷乙素,有 毒。 2、云南少数地区以糙叶独活的根作白芷使用。该种为《滇南本草》、《植物名实 图考》等书中记载的滇白芷和白芷,分布于四川、云南。 当 归 【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产地】 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文县。 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亦产。主为栽培。 甘肃、陕西产者习称“西当归”,云南产者习称“云当归”。 【采收加工】 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 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鉴别】 1、根圆柱形,上端称“归头”(广东称主根为归头),主根 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 2、表面黄棕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主根粗短, 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支根数条,上粗下细。 3、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皮部厚, 有棕色油点。根茎具髓部有空腔(归头)。 4、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可与独活区别:独活具 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 【显微鉴别】 略 【成分】 含挥发油及水溶性成分。 挥发油 0.42%,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约 47%及正丁烯基酜内酯 11.3%,为解 痉的主要成分
作白芷使用。其根中含有白芷不含的两种香豆素,库页白芷素和库页白芷乙素,有 毒。 2、云南少数地区以糙叶独活的根作白芷使用。该种为《滇南本草》、《植物名实 图考》等书中记载的滇白芷和白芷,分布于四川、云南。 当 归 【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产地】 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文县。 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亦产。主为栽培。 甘肃、陕西产者习称“西当归”,云南产者习称“云当归”。 【采收加工】 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 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鉴别】 1、根圆柱形,上端称“归头”(广东称主根为归头),主根 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 2、表面黄棕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主根粗短, 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支根数条,上粗下细。 3、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皮部厚, 有棕色油点。根茎具髓部有空腔(归头)。 4、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可与独活区别:独活具 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 【显微鉴别】 略 【成分】 含挥发油及水溶性成分。 挥发油 0.42%,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约 47%及正丁烯基酜内酯 11.3%,为解 痉的主要成分
含氨基酸 17 种,其中 7 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含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 16 种, 其主要微量元素分布如下:Cu、Zn:归头〉归尾、归身;Fe:归尾〉归头、归身。 这或许也可说明为什么归尾的活血能力更强。 微量元素的研究前几年是个热门课题,认为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但中国古老的 哲学已有“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平衡如被打破都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多了未 必就是件好事。 【附注】 民间有多种代用品,主要有两种: 1、同属植物东当归的根。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有栽培,东北地区作当归入药,功 效与当归类似。也称延边当归、日本当归。 2、 同科植物欧当归的根。 华北地区有引种栽培,1957 年自欧洲引种,民间代 当归用,有类似功效。 主根粗长,顶端常有数个根茎痕。 独 活 【来源】 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川独活 【产地】 主产于湖北、四川等。 【采收加工】 似当归。 【性状鉴别】 1、主根粗短,圆柱形,下有分枝。 2、根头膨大有横纹,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隆起的横长 皮孔。 3、质地较硬,回潮变软。断面有一棕色环,皮部灰白色, 可见多数散在的棕色油点,木部黄棕色。 4、具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
含氨基酸 17 种,其中 7 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含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 16 种, 其主要微量元素分布如下:Cu、Zn:归头〉归尾、归身;Fe:归尾〉归头、归身。 这或许也可说明为什么归尾的活血能力更强。 微量元素的研究前几年是个热门课题,认为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但中国古老的 哲学已有“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平衡如被打破都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多了未 必就是件好事。 【附注】 民间有多种代用品,主要有两种: 1、同属植物东当归的根。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有栽培,东北地区作当归入药,功 效与当归类似。也称延边当归、日本当归。 2、 同科植物欧当归的根。 华北地区有引种栽培,1957 年自欧洲引种,民间代 当归用,有类似功效。 主根粗长,顶端常有数个根茎痕。 独 活 【来源】 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川独活 【产地】 主产于湖北、四川等。 【采收加工】 似当归。 【性状鉴别】 1、主根粗短,圆柱形,下有分枝。 2、根头膨大有横纹,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隆起的横长 皮孔。 3、质地较硬,回潮变软。断面有一棕色环,皮部灰白色, 可见多数散在的棕色油点,木部黄棕色。 4、具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
【附注】 1、同属植物毛当归的跟。 植物形态与重齿毛当归较相似,产日本。 2、独活习用品繁多,应用较广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山独活:同科植物山独活的根。 ②牛尾独活:同科植物牛尾独活的根。 ③九眼独活:五加科植物短序 木和食用 木的根茎。(顶端有圆形凹窝状茎痕 约 6-9 个,故名) ④吉林大活: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东北习用。 羌 活 【来源】 伞形科植物 羌活 宽叶羌活 的根茎及根。 【产地】 四川、云南等地产者称“川羌”,以蚕羌为主;西北(甘肃、青海等)产 者称“西羌”,以大头羌、竹节羌为主。一般认为蚕羌质优。 【性状鉴别】 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 1、蚕羌: ①根茎略弯曲,环节紧密似蚕,节间短。表面棕褐色,有 点状根痕及鳞片。 ②体轻,质脆,易断。断面具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 有朱砂点(黄色分泌腔),木部黄白色,髓部黄色至黄棕色。 ③气香,味微苦而辛。 2、竹节羌: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节间较长,气味同上。 (以上二者原植物多为羌活) 3、条羌:为根茎及根。类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
【附注】 1、同属植物毛当归的跟。 植物形态与重齿毛当归较相似,产日本。 2、独活习用品繁多,应用较广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山独活:同科植物山独活的根。 ②牛尾独活:同科植物牛尾独活的根。 ③九眼独活:五加科植物短序 木和食用 木的根茎。(顶端有圆形凹窝状茎痕 约 6-9 个,故名) ④吉林大活: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东北习用。 羌 活 【来源】 伞形科植物 羌活 宽叶羌活 的根茎及根。 【产地】 四川、云南等地产者称“川羌”,以蚕羌为主;西北(甘肃、青海等)产 者称“西羌”,以大头羌、竹节羌为主。一般认为蚕羌质优。 【性状鉴别】 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 1、蚕羌: ①根茎略弯曲,环节紧密似蚕,节间短。表面棕褐色,有 点状根痕及鳞片。 ②体轻,质脆,易断。断面具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 有朱砂点(黄色分泌腔),木部黄白色,髓部黄色至黄棕色。 ③气香,味微苦而辛。 2、竹节羌: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节间较长,气味同上。 (以上二者原植物多为羌活) 3、条羌:为根茎及根。类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
有较密的环纹,根部有纵皱及皮孔。气味较淡。 4、大头羌:根茎粗大,节部显著膨大,顶端有数个茎基, 根较细。气味较淡。 (以上二者原植物多为宽叶羌活) 防 风 【来源】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产地】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现有栽培。 药材习称“关防风”。 【性状鉴别】 1、长圆柱形。根头部(实际应为根茎,有髓)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毛状残存叶基。 2、表面灰棕色,粗糙,有多数横长皮孔(有时不太明显)。 3、体轻质松易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 部浅黄色,称“菊花心”。 4、气特异(有败油气),味微甘。 【附注】 据调查,我国防风使用的品种较混乱,均来源于伞形科植物: ①水防风类:宽萼岩风、华山前胡的根,河南用。 ②云防风类:松叶西风芹、竹叶西风芹、杏叶防风的根,云南使用。 ③川防风类:竹节前胡、华中前胡的根,四川使用。 ④西北防风类:葛缕子、田葛缕子,甘肃宁夏使用。 绒果芹(河北称小防风)
有较密的环纹,根部有纵皱及皮孔。气味较淡。 4、大头羌:根茎粗大,节部显著膨大,顶端有数个茎基, 根较细。气味较淡。 (以上二者原植物多为宽叶羌活) 防 风 【来源】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产地】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现有栽培。 药材习称“关防风”。 【性状鉴别】 1、长圆柱形。根头部(实际应为根茎,有髓)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毛状残存叶基。 2、表面灰棕色,粗糙,有多数横长皮孔(有时不太明显)。 3、体轻质松易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 部浅黄色,称“菊花心”。 4、气特异(有败油气),味微甘。 【附注】 据调查,我国防风使用的品种较混乱,均来源于伞形科植物: ①水防风类:宽萼岩风、华山前胡的根,河南用。 ②云防风类:松叶西风芹、竹叶西风芹、杏叶防风的根,云南使用。 ③川防风类:竹节前胡、华中前胡的根,四川使用。 ④西北防风类:葛缕子、田葛缕子,甘肃宁夏使用。 绒果芹(河北称小防风)
柴 胡 【来源】 伞形科植物 柴胡 --北柴胡 狭叶柴胡 --南柴胡 同属数种植物 的根。 【产地】 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 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 南柴胡产四川者名“川柴胡”。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北柴胡常于秋季采挖,称“秋柴胡”;春季采收的南柴胡称“春柴胡”,全草称 “草柴胡”。 【性状鉴别】 一、北柴胡: 1、圆锥形,常有分枝。根头膨大,顶端残留数个茎基,或 有毛刷状纤维(残存叶基)。近根头处无明显环节。 2、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又称“黑柴胡”),质硬而韧,不 易折断(又称“硬柴胡”),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3、气微香,味微苦。 二、南柴胡: 1、根较细,多不分枝。顶端密被毛刷状纤维(残存叶基), 近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横向皮孔明显突起
柴 胡 【来源】 伞形科植物 柴胡 --北柴胡 狭叶柴胡 --南柴胡 同属数种植物 的根。 【产地】 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 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 南柴胡产四川者名“川柴胡”。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北柴胡常于秋季采挖,称“秋柴胡”;春季采收的南柴胡称“春柴胡”,全草称 “草柴胡”。 【性状鉴别】 一、北柴胡: 1、圆锥形,常有分枝。根头膨大,顶端残留数个茎基,或 有毛刷状纤维(残存叶基)。近根头处无明显环节。 2、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又称“黑柴胡”),质硬而韧,不 易折断(又称“硬柴胡”),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3、气微香,味微苦。 二、南柴胡: 1、根较细,多不分枝。顶端密被毛刷状纤维(残存叶基), 近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横向皮孔明显突起
2、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又称“红柴胡”),质稍软,易折 断(又称“软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3、具败油气。 【成分】 含柴胡皂甙及挥发油等。 据报道,柴胡皂甙类主要存在于根的皮部,其相对含量随柴胡生长年限延长、 根条增粗而下降。 【理化鉴别】 泡沫反应:检查皂甙。 【附注】 1、柴胡属植物在我国约有 30 多个种,很多都可以入药, 主要有: ①东北、华北地区用兴安柴胡。 ②云、贵、川等地用竹叶柴胡(膜缘柴胡)。 ③陕、甘、宁、内蒙等地用银州柴胡,据考证认为古代本草记载的品质最佳的 “银州柴胡”即为此种。 2、同属植物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 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南、陕西等地。根表面密生环节。本品亦含柴胡皂甙。 据报道,1973 年黑龙江巴彦县用此种制作药丸,服后发生严重中毒事件。 3、柴胡的地上部分或带根全草,商品称“竹叶柴胡” 4、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清虚热药,不能代用
2、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又称“红柴胡”),质稍软,易折 断(又称“软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3、具败油气。 【成分】 含柴胡皂甙及挥发油等。 据报道,柴胡皂甙类主要存在于根的皮部,其相对含量随柴胡生长年限延长、 根条增粗而下降。 【理化鉴别】 泡沫反应:检查皂甙。 【附注】 1、柴胡属植物在我国约有 30 多个种,很多都可以入药, 主要有: ①东北、华北地区用兴安柴胡。 ②云、贵、川等地用竹叶柴胡(膜缘柴胡)。 ③陕、甘、宁、内蒙等地用银州柴胡,据考证认为古代本草记载的品质最佳的 “银州柴胡”即为此种。 2、同属植物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 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南、陕西等地。根表面密生环节。本品亦含柴胡皂甙。 据报道,1973 年黑龙江巴彦县用此种制作药丸,服后发生严重中毒事件。 3、柴胡的地上部分或带根全草,商品称“竹叶柴胡” 4、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清虚热药,不能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