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bei)_▲烧②qie)▲意③分道扬_▲(bio)④玲珑(t)_▲透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甜静。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浅吟低唱,石拱桥倾 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至,或玲珑飘逸。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于青山绿水,两岸是历经风 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苍桑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10分)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②③④⑤⑥ ③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蒹葭》)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君子好逑。 (《关雎》)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名著阅读(5分) (1).离开飞岛后格列佛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请简答。 (3分) (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2 分) 5、阅读下面文字,答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城里人利用各种节假日自己驾车涌入周边,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 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十一”长假在“农 家乐”玩得很开心: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 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答】: 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3分) 6、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7分)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 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 ”的情 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 的过程,也 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分) (2)自选角度,赏析三四句。(4分) 初三语文第1页共4页
初三语文 第 1 页 共 4 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 27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bèi) ▲ 烧 ②(qiè) ▲ 意 ③分道扬 ▲ (biāo) ④玲珑(tī) ▲ 透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甜静。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浅吟低唱,石拱桥倾 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至,或玲珑飘逸。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于青山绿水,两岸是历经风 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苍桑。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 默写(10 分) ①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② ▲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 ③蒹葭凄凄, ▲ 。所谓伊人, ▲ 。 (《蒹葭》) ④_ ▲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 》) ⑤) ▲ _,君子好逑。 (《关雎》) ⑥ ▲ ,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名著阅读(5 分) (1).离开飞岛后格列佛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请简答。 (3 分) ▲ (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2 分) ▲ 5、阅读下面文字,答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城里人利用各种节假日自己驾车涌入周边,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 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十一” 长假在“农 家乐”玩得很开心: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 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 43 分) 6、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7 分)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 ▲ ”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 ▲ ”的情 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 ▲ 的过程,也 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3 分) (2)自选角度,赏析三四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 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郧 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 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梁曰“桓楚 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 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 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 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 羽。④睨斜眼看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①吴广素爱人 ②比至陈 ③使公及桓楚将▲ ④桓楚亡在泽▲ 8.下列句子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令辱之 B.皆下之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D.独籍知之耳 9.翻译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10.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答 ▲ 阅读钱科峰的《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一文,完成11-13题。(8分) 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 钱科峰 ①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许多读书 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一个ipad 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却不能没有wifi,读书 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②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对浮躁的 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精会神一门心思看名著读经 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 闲情。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③中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不是世界 第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毎人一年 读64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55本,日本人均毎年读40本,就连忙着整容做泡莱的韩国人毎年也要 读书7本,而中国人均每年看书是0.7本。值得关注的是,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 看书是4.5本,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④文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士和官方 初三语文第2页共4页
初三语文 第 2 页 共 4 页 阅读文言文,完成 7~10 题(12 分) (二)(12 分)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 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 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 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 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梁曰“桓楚 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 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 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 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 羽。④睨斜眼看。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 分) ①吴广素.爱人 ▲ ②比.至陈 ▲ ③使公及桓楚将.▲ ④桓楚亡.在泽 ▲ 8.下列句子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A.令辱之 B.皆下之 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D.独籍知之耳 9.翻译句子。(4 分) 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 ②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 10.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阅读钱科峰的《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一文,完成 11-13 题。(8 分) 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 钱科峰 ①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许多读书 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一个 ipad 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却不能没有 wifi,读书 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②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对浮躁的 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精会神一门心思看名著读经 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 闲情。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③中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不是世界 第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 读 64 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 55 本,日本人均每年读 40 本,就连忙着整容做泡菜的韩国人每年也要 读书 7 本,而中国人均每年看书是 0.7 本。值得关注的是,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 看书是 4.5 本,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④文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士和官方
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这不,新华有报道称,我 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 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形说岀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 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太无奈了些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读书热也是一种不 错的尝试。然而我总觉得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 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 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 在是不靠谱 ⑥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很难通过 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规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 ⑦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还是明代的于谦 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 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因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 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出台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 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浓起。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 (摘自2013年9月《杂文报》有删改) ll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3分) 1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6分) 慢 李娟 ①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小竹篮 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茉莉。雪白的茉莉, 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她将—根细铁丝从花瓣中穿过,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 了。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 群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一起,我买了几串苿莉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②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③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滋生岀人世 间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 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 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垬读三长载,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 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分开…. ④此时,光阴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干回,柔情万种,内心无比的 柔软伤感。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遇。 ⑤“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台下的人早已听得泪水涟涟 ⑥遥远时代的爱情,是光阴酿成的一坛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长。 ⑦老师说,所谓大家的文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装在这个紫砂壶里, 倒出来的“茶”都是有香味的。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 初三语文第3页共4页
初三语文 第 3 页 共 4 页 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这不,新华有报道称,我 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 2013 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 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形说出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 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太无奈了些。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读书热也是一种不 错的尝试。然而我总觉得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 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 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 在是不靠谱。 ⑥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很难通过 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规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 ⑦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还是明代的于谦 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 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因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 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出台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 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浓起。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 (摘自 2013 年 9 月《杂文报》有删改) 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 12 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3 分) ▲ 13 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8 题。(16 分) 慢 李娟 ①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一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小竹篮, 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茉莉。雪白的茉莉, 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她将一根细铁丝从花瓣中穿过,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 了。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一 群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一起,我买了几串茉莉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②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③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滋生出人世 间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 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 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共读三长载,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 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分开……” ④此时,光阴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千回,柔情万种,内心无比的 柔软伤感。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遇。 ⑤“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台下的人早已听得泪水涟涟。 ⑥遥远时代的爱情,是光阴酿成的一坛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长。 ⑦老师说,所谓大家的文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装在这个紫砂壶里, 倒出来的“茶”都是有香味的。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
⑧读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他是京城第-一大杂家。有人曾说,中国一个世纪可以出一个钱 钟书,可是几个世纪也难出一个王世襄。他不仅写明式家具,器物文玩,也写百灵鸟的鸣叫,蝈蝈的 歌唱,铜炉的妙趣,处处以小见大,童心盎然,妙趣橫生。 ⑨他年轻时曾就读燕京大学,一日,邓文如先生正在课堂讲《中国通史》,他怀中的蝈蝈忽然开 始唱歌,邓先生训斥道:“你给我岀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的蝈蝈叫?″众人哗然。人常说,玩 物丧志,可是他却是“玩物成家"。他还说:"—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做好吗? ⑩闲了,慢慢品味他的文章,恬静美好,一派天趣。世间万物在他的笔下,皆具性情和灵性,那 是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也是生之趣味。人世细小的喜悦和乐趣,都在他的文字里。我随着他-支妙 笔,回到纯真嬉戏的童年,重回到故园,回到生命的根。恍然明白,好文字正是这样慢慢写岀来的, 从容不迫,雅洁美好,写尽生命的幽微,月白风清。好文字原来也是一块璞,经过岁月细细打磨,才 成为一块美玉。 (11)慢也是情趣。落雪之夜,围一炉红泥小火,读-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茗。张潮说:“春 听鸟鸣,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世间所有美好的声音,几乎都被他写尽了。是啊,我们 有多少个秋冬没有听见虫鸣与雪声了?落雪之夜,时光是缓慢的,用一个冬夜听雪,读书,想念—位 故人。 (12)在江南采莲的季节,我去杭州的虎跑寺看望弘一大师李叔同,他三十九岁时在这里出家。 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他和学生丰子恺共同创作的《护生画集》。因为丰子恺-生敬重李叔同 深受他的影响,文字和画里,禅意、悲悯,饱含大爱。丰子恺为了报答师恩,开始了《护生画集》的 创作,他画,大师写。弘一大师六十三岁仙逝,留下他一个人继续画。在文革中,他被人批斗、游街、 关牛棚,受尽屈辱和折磨的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为创作六集的《护生画集》用去了四十 六年的时光,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13)师生情谊,如清风明月,山高水长。他用这样方式,坚守一份师生的约定,也用漫长的一 生,去怀念一个人。情深义重,干古情怀。 (14)那个时代的人,生活节奏缓慢,步履从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气定神闲、内心宁静的人 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不是吗? (15)生活中不能没有风雅,世间一切的优雅、情趣,都自“慢”中得来。 (16)大凡美好而珍重的事情,都需要慢慢等待,慢慢欣筼的。比如:好书,好物,好人,好情. (17)慢,没有什么不好。如今的我,正以文字慢慢抵达,抵达往昔,抵达内心,抵达精神的故 园,抵达世间一切雅静和美好。(选自《读者》2013-3期,有删改) 14.概括文章第①段记叙的内容,说说它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文章具体记叙了哪些事来品味“慢”的优雅、情趣的?请分点概述。(3分) 16.文章第⑩段划线句是对王世襄先生文字的评述,其实很多大家的文章都值得“慢慢品味”,是“慢” 工出的细活,请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例结合划线句具体分析。(3分) 17.本文以“慢”为题有何作用?(4分) 18.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完此文,你有何启示。(3分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19、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时光,让我们难以忘怀。以“最美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三语文第4页共4页
初三语文 第 4 页 共 4 页 ⑧读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他是京城第一大杂家。有人曾说,中国一个世纪可以出一个钱 钟书,可是几个世纪也难出一个王世襄。他不仅写明式家具,器物文玩,也写百灵鸟的鸣叫,蝈蝈的 歌唱,铜炉的妙趣,处处以小见大,童心盎然,妙趣横生。 ⑨他年轻时曾就读燕京大学,一日,邓文如先生正在课堂讲《中国通史》,他怀中的蝈蝈忽然开 始唱歌,邓先生训斥道:“你给我出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的蝈蝈叫?”众人哗然。人常说,玩 物丧志,可是他却是“玩物成家”。他还说:“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做好吗?” ⑩闲了,慢慢品味他的文章,恬静美好,一派天趣。世间万物在他的笔下,皆具性情和灵性,那 是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也是生之趣味。人世细小的喜悦和乐趣,都在他的文字里。我随着他一支妙 笔,回到纯真嬉戏的童年,重回到故园,回到生命的根。恍然明白,好文字正是这样慢慢写出来的, 从容不迫,雅洁美好,写尽生命的幽微,月白风清。好文字原来也是一块璞,经过岁月细细打磨,才 成为一块美玉。 (11)慢也是情趣。落雪之夜,围一炉红泥小火,读一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茗。张潮说:“春 听鸟鸣,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世间所有美好的声音,几乎都被他写尽了。是啊,我们 有多少个秋冬没有听见虫鸣与雪声了?落雪之夜,时光是缓慢的,用一个冬夜听雪,读书,想念一位 故人。 (12)在江南采莲的季节,我去杭州的虎跑寺看望弘一大师李叔同,他三十九岁时在这里出家。 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他和学生丰子恺共同创作的《护生画集》。因为丰子恺一生敬重李叔同, 深受他的影响,文字和画里,禅意、悲悯,饱含大爱。丰子恺为了报答师恩,开始了《护生画集》的 创作,他画,大师写。弘一大师六十三岁仙逝,留下他一个人继续画。在文革中,他被人批斗、游街、 关牛棚,受尽屈辱和折磨的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为创作六集的《护生画集》用去了四十 六年的时光,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13)师生情谊,如清风明月,山高水长。他用这样方式,坚守一份师生的约定,也用漫长的一 生,去怀念一个人。情深义重,千古情怀。 (14)那个时代的人,生活节奏缓慢,步履从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气定神闲、内心宁静的人, 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不是吗? (15)生活中不能没有风雅,世间一切的优雅、情趣,都自“慢”中得来。 (16)大凡美好而珍重的事情,都需要慢慢等待,慢慢欣赏的。比如:好书,好物,好人,好情…… (17)慢,没有什么不好。如今的我,正以文字慢慢抵达,抵达往昔,抵达内心,抵达精神的故 园,抵达世间一切雅静和美好。 (选自《读者》2013-3 期,有删改) 14.概括文章第①段记叙的内容,说说它在文章中的作用?(3 分) ▲ 15.文章具体记叙了哪些事来品味“慢”的优雅、情趣的?请分点概述。(3 分) ▲ 16.文章第⑩段划线句是对王世襄先生文字的评述,其实很多大家的文章都值得“慢慢品味”,是“慢” 工出的细活,请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例结合划线句具体分析。(3 分) ▲ 17.本文以“慢”为题有何作用?(4 分) ▲ 18.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完此文,你有何启示。(3 分) ▲ 第三部分 作文(60 分) 19、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时光,让我们难以忘怀。以“最美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