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机体代谢、生长 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机体代谢、生长 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0特点 ④存在于天然食物中,除了其本身形式,还有可被 机体利用的前体化合物形式(维生素原 provitamin);②参与体内代谢过程的调节控制 但非机体结构成分,也不提供能量;③一般不能在 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太少(维生素D除外),必须由 食物提供;④人体只需少量即可满足生理需要,但 绝不能缺少,否则可引起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 特点: ①存在于天然食物中,除了其本身形式,还有可被 机体利用的前体化合物形式(维生素原 provitamin);②参与体内代谢过程的调节控制, 但非机体结构成分,也不提供能量;③一般不能在 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太少(维生素D除外),必须由 食物提供;④人体只需少量即可满足生理需要,但 绝不能缺少,否则可引起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命名 按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如维生素A、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 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或治疗作用命名,如抗干眼病 维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等 按其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
• 命名: 按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如维生素A、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 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或治疗作用命名,如抗干眼病 维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等; 按其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
分类 脂溶性 水溶性 素A(视黄醇)维生素B1(硫胺素) D(钙化醇 B2(核黄素) E(生育酚) PP(烟酸、烟酰胺) K(叶绿醌) B6(吡哆醇、呲哆 醛、吡哆胺) B12(钻胺素)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胆碱 维生素C(抗坏血酸)
• 分类 脂溶性 水溶性 维生素A (视黄醇) 维生素B1 (硫胺素) D (钙化醇) B2 (核黄素) E (生育酚) PP (烟酸、烟酰胺) K (叶绿醌) B6 (吡哆醇、吡哆 醛、吡哆胺) B12 (钴胺素)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胆碱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①摄入不足:可由于膳食中供给不足或挑食、偏食 引起。膳食中维生素含量取决于食物的种类和数 量,以及在生产、加工、储存、烹调时丟失或破坏 的程度。 ②人体吸收利用降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胆汁分 泌受限可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高纤维膳食、 低蛋白饮食可造成维生素吸收减少等
•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①摄入不足:可由于膳食中供给不足或挑食、偏食 而引起。膳食中维生素含量取决于食物的种类和数 量,以及在生产、加工、储存、烹调时丢失或破坏 的程度。 ②人体吸收利用降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胆汁分 泌受限可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高纤维膳食、 低蛋白饮食可造成维生素吸收减少等
维生素缺乏的过程 维生素缺乏 组织中含量↓→动用储存 生化代谢变化→酶系统活性↓中间代谢产物堆积 生理功能减退 病理损害临床症状 (常见多种维生素混合缺乏的症状和体征)
• 维生素缺乏的过程 维生素缺乏 组织中含量 → 动用储存 生化代谢变化 → 酶系统活性 中间代谢产物堆积 生理功能减退 病理损害 → 临床症状 (常见多种维生素混合缺乏的症状和体征)
过多 脂溶性维生素由于排出量较少,可由于体内积 过多而造成中毒,一般长期摄入5-10倍DRIs (RNIs)值以上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水溶性维生素常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体外,几无毒 性,但非生理剂量时仍可能有不良作用如干扰其他 营养素的代谢等
• 过多: 脂溶性维生素由于排出量较少,可由于体内积 存过多而造成中毒,一般长期摄入5-10倍DRIs (RNIs)值以上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水溶性维生素常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体外,几无毒 性,但非生理剂量时仍可能有不良作用如干扰其他 营养素的代谢等
二维生素A 1913年有关食物中存在维生素A活性成份的学术 性报告正式发表.当时的学者发现,在奶油、鸡蛋 和鳕鱼肝油中存在的某些油脂是小鼠生长发育所必 需,并命名为脂溶性物质A,后来才改称作维生素A
二.维生素A 1.背景 • 1913年有关食物中存在维生素A活性成份的学术 性报告正式发表.当时的学者发现,在奶油、鸡蛋 和鳕鱼肝油中存在的某些油脂是小鼠生长发育所必 需,并命名为脂溶性物质A,后来才改称作维生素A
二十世纪20年代,一些科学家们揭示了维生素 A缺乏与干眼病、组织细胞分化、机体生长发育以 乃元屈染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年后,维生素A 的化学结构被分析明确。 01930年首次发现β胡萝卜素在哺乳动物中可转 化为维生素A。现已知在60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约有 50种可在人类和其它脊椎动物的肠粘膜、肝脏和其 它器官中转化为维生素A。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的类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如植物性食物中的 -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等
• 二十世纪20年代,一些科学家们揭示了维生素 A缺乏与干眼病、组织细胞分化、机体生长发育以 及抗感染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年后,维生素A 的化学结构被分析明确。 • 1930年首次发现 -胡萝卜素在哺乳动物中可转 化为维生素A。现已知在60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约有 50种可在人类和其它脊椎动物的肠粘膜、肝脏和其 它器官中转化为维生素A。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的类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如植物性食物中的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