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 篇课文。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 美之情。《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 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 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古诗词三首》读诗句,想画面,感受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下人家》抓中心句,体会作者对乡下独特、迷人风景的喜爱之情。 抓住关键语句, 初步体会课文表《天窗》抓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体会天窗带给乡下孩子的遐想与快乐。 达的思想感情 《三月桃花水》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 “语文园地”在“词句段运用”中,学会表达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之情。 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 语 乡下人家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宿新 市徐公店》。 天窗 2|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三月桃花水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习作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 篇课文。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 美之情。《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 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 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 2 1.认识 22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40 个字,正确读写 30 个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宿新 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 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朗读入意境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 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 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 课时目标 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2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 6 个生字,会写“宿、徐”等 1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朗读入意境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 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 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 1 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 ▶课时目标 1.认识“徐、篱、疏”3 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2)师指名读;生齐读 (3)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 吧!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件出示《古诗词三 首》) (2)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3.看图引入,知晓作者 (1)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色 (2)师引导: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3)师指名背诵。(相机出示课件《小池》) (4)师引导了解作者: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预设:杨万里) 4揭题并板书诗题,学习诗题中的生字。 (1)师引导:杨万里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跟随他的脚步,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 色 (2)板书诗题:宿新市徐公店 (3)学习“宿、徐” ①师指名认读“宿、徐”,相机正音。(“宿”读平舌音) ②师指导书写“宿”:上下结构;上面的“宀”要包住下面的“亻”和“百”;下半部分的“亻” 窄一些。 (4)解析题目意思 ①师引导:你在哪里见过“宿、徐”这2个字?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②生交流 示例1:我在招牌上见过“宿”,它是住宿、投宿的意思。 示例2:我们班的同学中就有姓“徐”的
3 板块一 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2)师指名读;生齐读。 (3)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 吧!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件出示《古诗词三 首》) (2)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3.看图引入,知晓作者。 (1)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色。 (2)师引导: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3)师指名背诵。(相机出示课件《小池》) (4)师引导了解作者: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预设:杨万里) 4.揭题并板书诗题,学习诗题中的生字。 (1)师引导:杨万里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跟随他的脚步,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 色。 (2)板书诗题:宿新市徐公店。 (3)学习“宿、徐”。 ①师指名认读“宿、徐”,相机正音。(“宿”读平舌音) ②师指导书写“宿”:上下结构;上面的“宀”要包住下面的“亻”和“百”;下半部分的“亻” 窄一些。 (4)解析题目意思。 ①师引导:你在哪里见过“宿、徐”这 2 个字?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②生交流。 示例 1:我在招牌上见过“宿”,它是住宿、投宿的意思。 示例 2:我们班的同学中就有姓“徐”的
③师相机引导生理解“徐公”的意思。(一位姓徐的老人) ④师引导: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 ⑤示例: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5.指导读诗题。 (1)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意思读出诗题的正确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宿/新市/徐公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诗的学习。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 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宇,树立识宇意识,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的理解难度。 板块二看图初读,了解大意 1.故事引导,感受诗意。 (1)师引导: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在徐公店附近漫步,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 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生字。 (3)朗读诗句,学习读写“篱、疏”。 ①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疏”读“shu”。 ②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篱、疏”。 2.初读课文,了解景物。 (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 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2)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3)示例: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菜花”“儿童”“黄蝶”“径” (4)师引导看插图,指导理解“篱落”“树头”。(板书:篱落树头) (5)引导理解“径” ①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山行》中有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回顾一下,这里的“径”是什么意 思? ②预设:小路。 ③师引导:“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径”也是小路的意思。(板书:一径深) 3.生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
4 ③师相机引导生理解“徐公”的意思。(一位姓徐的老人) ④师引导: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 ⑤示例: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5.指导读诗题。 (1)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意思读出诗题的正确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宿/新市/徐公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诗的学习。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 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树立识字意识,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的理解难度。 板块二 看图初读,了解大意 1.故事引导,感受诗意。 (1)师引导: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在徐公店附近漫步,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 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生字。 (3)朗读诗句,学习读写“篱、疏”。 ①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疏”读“shū”。 ②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篱、疏”。 2.初读课文,了解景物。 (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 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2)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3)示例: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菜花”“儿童”“黄蝶”“径”。 (4)师引导看插图,指导理解“篱落”“树头”。(板书:篱落树头) (5)引导理解“径”。 ①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山行》中有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回顾一下,这里的“径”是什么意 思? ②预设:小路。 ③师引导:“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径”也是小路的意思。(板书:一径深) 3.生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再看插图理解,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诗中所营造的意境,领略诗中风光, 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方法 板块三吟吟诵诵,渐入意境 1.联系诗句,想象画面。 (1)师引导: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联系诗句大胆地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在说之前,同学 们可以想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诗中所提到的景物 课件出示: ()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 ()的蝴蝶()的莱花()的树 (2)生自由交流,大胆想象。 2.诵读诗句,理解诗意 (1)生诵读诗句。师引导:诗句中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谁来说一说?(提示:借助注释引 导生理解“疏疏”;联系诗句“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无处寻” 中的“无”,可引导生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等诗句中“无”的意思来理 解) (2)生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出示课件) (1)师引导: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根据它的词义来划分,划分时注意保持词语的完整。根据你的理 解,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 (2)师指名读。 (3)正确划分节奏。(出示课件) (4)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4想象诗的意境。 (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 画面? (2)示例: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径,小径旁的树上刚刚长出来的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儿 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相杋板书:儿童追黄蝶菜花) (3)创设情境朗读
5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再看插图理解,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诗中所营造的意境,领略诗中风光, 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方法。 板块三 吟吟诵诵,渐入意境 1.联系诗句,想象画面。 (1)师引导: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联系诗句大胆地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在说之前,同学 们可以想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诗中所提到的景物。 课件出示: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生自由交流,大胆想象。 2.诵读诗句,理解诗意。 (1)生诵读诗句。师引导:诗句中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谁来说一说?(提示:借助注释引 导生理解“疏疏”;联系诗句“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无处寻” 中的“无”,可引导生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等诗句中“无”的意思来理 解) (2)生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出示课件) (1)师引导: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根据它的词义来划分,划分时注意保持词语的完整。根据你的理 解,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 (2)师指名读。 (3)正确划分节奏。(出示课件) (4)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4.想象诗的意境。 (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 画面? (2)示例: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径,小径旁的树上刚刚长出来的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儿 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相机板书:儿童追黄蝶菜花) (3)创设情境朗读
①师指导: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 ②生大胆想象交流。师相机引导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诗句 ③配乐读诗。 师: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诵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课件播 放古筝曲 ④指导背诵。师: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诗句,那些画面,那些文字,相信早已经深深地印在了 我们的脑海中,谁能背诵给同学们听听呢?(师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入意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 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我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三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板块四创编故事,默写古诗 1.展开想象,根据诗意创编故事。 (1)师引导:虽然这首诗只有28个字,但它描绘的不止一个画面。想象一下那个追蝶的孩子脸上 的表情,黄蝶停停歇歇的情境,孩子的想法与做法,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2)四人小组编故事,互相评议;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左忽右,忽 上忽下,好像在与他捉迷藏。过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 男孩也停住了脚,一边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汘珠。这时诗人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 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 野里显得更加艳丽。只见小男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 扇动翅膀,飞进油莱花丛里,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莱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失望。他 在菜花丛旁站了一会儿,又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 (3)生评议。 2.默写古诗。 (1)师引导: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啊!这样美好的画面诗人仅仅用了28个字就描绘出来了。 赶快把这首古诗默写下来吧! (2)生自由默写 (3)师展示生默写的古诗,集体评议
6 ①师指导: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 ②生大胆想象交流。师相机引导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诗句。 ③配乐读诗。 师: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诵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课件播 放古筝曲) ④指导背诵。师: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诗句,那些画面,那些文字,相信早已经深深地印在了 我们的脑海中,谁能背诵给同学们听听呢?(师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入意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 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我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三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板块四 创编故事,默写古诗 1.展开想象,根据诗意创编故事。 (1)师引导:虽然这首诗只有 28 个字,但它描绘的不止一个画面。想象一下那个追蝶的孩子脸上 的表情,黄蝶停停歇歇的情境,孩子的想法与做法,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2)四人小组编故事,互相评议;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左忽右,忽 上忽下,好像在与他捉迷藏。过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 男孩也停住了脚,一边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这时诗人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 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 野里显得更加艳丽。只见小男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 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失望。他 在菜花丛旁站了一会儿,又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 (3)生评议。 2.默写古诗。 (1)师引导: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啊!这样美好的画面诗人仅仅用了 28 个字就描绘出来了。 赶快把这首古诗默写下来吧! (2)生自由默写。 (3)师展示生默写的古诗,集体评议
3.课堂小结。 师: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像杨万里这样热爱田园生活的古代诗人 还有很多很多,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了解一首诗的内容,而是以诗为媒介展开听、说、读、写的训 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深化诗的意境。另外,课内默写有利于了解学情,方便 开展下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篱落疏疏一径深\静 态 树头新绿未成阴/美 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急走追黄蝶\动 态随 飞入菜花无处寻美 第2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课时目标 1.认识“杂”字,会写“杂、稀”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 五)》。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初读感知 1.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背诵一下? (2)师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7 3.课堂小结。 师: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像杨万里这样热爱田园生活的古代诗人 还有很多很多,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了解一首诗的内容,而是以诗为媒介展开听、说、读、写的训 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深化诗的意境。另外,课内默写有利于了解学情,方便 开展下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课时目标 1.认识“杂”字,会写“杂、稀”等 4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 五)》。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初读感知 1.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背诵一下? (2)师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3)师导入新课: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暮春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范成大 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 (4)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①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②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学生边看边书空。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 木 ③了解题意 师引导:“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④生齐读诗题。 2.简介诗人。 (1)师引导: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据课前査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2)师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 (3)生自由读简介。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出示课件) 4检査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 (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稀x1蜻qing蜓ting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声字识记示例:“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 音 (3)师重点指导“蜓”字的书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了“延”。 (4)检查课文预习。 ①课件出示全诗
8 (3)师导入新课: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暮春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范成大 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 (4)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①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②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学生边看边书空。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 “木”。 ③了解题意。 师引导: “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④生齐读诗题。 2.简介诗人。 (1)师引导: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2)师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 (3)生自由读简介。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出示课件) 4.检查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 (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稀xī 蜻qīnɡ 蜓tínɡ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声字识记示例:“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 音。 (3)师重点指导“蜓”字的书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了“延”。 (4)检查课文预习。 ①课件出示全诗
②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③引导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师引导: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读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④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 ⑤师小结: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结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 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联系生活实际来读诗,能带我们快速进入诗的意境。 5.指导读出节奏 (1)师引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指导:“二二三”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 的完整,有时可以分为“四三”或者其他节奏。 (3)师生合作朗读 (师)“梅子金黄” (生)“杏子肥”。 师)“梅子金黄杏子肥”一一(生)“麦花雪白菜花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了解诗 人及创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板块二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主读诗,感受诗中的“景美” (1)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也很有节奏,读出了诗歌特有的韵味。下面让我们再次走 进诗歌,通过了解诗歌大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2)生通过分小组读诗、想象画面、看注释等方法交流学习。 (3)指名交流。 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我仿佛看到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挂满枝头。(相机出示梅子、杏子挂满枝头的图 示例2:读着“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已经 落去,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残朵:一眼望去,全是雪白的麦花。(相机出示麦花、菜花图片) (4)理解“菜花稀
9 ②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③引导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师引导: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读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④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 ⑤师小结: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结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 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联系生活实际来读诗,能带我们快速进入诗的意境。 5.指导读出节奏。 (1)师引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指导:“二二三”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 的完整,有时可以分为“四三”或者其他节奏。 (3)师生合作朗读。 (师)“梅子金黄”——(生)“杏子肥”。 (师)“梅子金黄杏子肥”——(生)“麦花雪白菜花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了解诗 人及创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板块二 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主读诗,感受诗中的“景美”。 (1)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也很有节奏,读出了诗歌特有的韵味。下面让我们再次走 进诗歌,通过了解诗歌大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2)生通过分小组读诗、想象画面、看注释等方法交流学习。 (3)指名交流。 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 1:我仿佛看到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挂满枝头。(相机出示梅子、杏子挂满枝头的图 片) 示例 2:读着“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已经 落去,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残朵;一眼望去,全是雪白的麦花。(相机出示麦花、菜花图片) (4)理解“菜花稀
师引导:油菜花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 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 的。这就是诗句中的“菜花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师引导: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乡村,看见了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麦花和因结 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顿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出示课件 (2)师指名读。 (3)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①师引读: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来到诗人范成大所在的这个美丽的乡村,当我们置身 于这迷人的风景当中,情不自禁地大声吟诵的诗句是哪两句? 生: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②引导想象画面朗读。 师引导: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生大胆想象,自由交流。 ④师小结:这简简单单的14个字,描绘了一幅美若仙境的画卷,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田园,这就 是古诗的魅力。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品读这两句诗。(板书:景美) ⑤配乐齐朗读 3.想象画面,品读诗中的“人忙”。 (1)师引导: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里是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 定无比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2)预设:农民在地里干活 (3)引导理解“无人过”。 ①师引导: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们繁忙的劳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的呢? ②示例: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初夏的时候白日渐长,正 是农忙的时候。村子里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下地干农活去了。 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师继续引导想象:联系前面的诗句和图片,想一想,农民们在地里忙着干 什么呢?(板书:人忙)
10 师引导:油菜花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 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 的。这就是诗句中的“菜花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师引导: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乡村,看见了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麦花和因结 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顿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出示课件) (2)师指名读。 (3)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①师引读: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来到诗人范成大所在的这个美丽的乡村,当我们置身 于这迷人的风景当中,情不自禁地大声吟诵的诗句是哪两句? 生: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②引导想象画面朗读。 师引导: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生大胆想象,自由交流。 ④师小结:这简简单单的 14 个字,描绘了一幅美若仙境的画卷,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田园,这就 是古诗的魅力。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品读这两句诗。(板书:景美) ⑤配乐齐朗读。 3.想象画面,品读诗中的“人忙”。 (1)师引导: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里是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 定无比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2)预设:农民在地里干活。 (3)引导理解“无人过”。 ①师引导: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们繁忙的劳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的呢? ②示例: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初夏的时候白日渐长,正 是农忙的时候。村子里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下地干农活去了。 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师继续引导想象:联系前面的诗句和图片,想一想,农民们在地里忙着干 什么呢?(板书: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