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题 语文科目 考生须知: 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并核对有关信息。 2、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 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3、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理想是罗盘 《理想》 (5)《(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6)《观沧海》中最能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⑦)《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写岀诗中描写莺歌 燕舞的句子: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事心情一扫而 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 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闭月,她便紧张不安,围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
2012~2013 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题 语文科目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并核对有关信息。 2、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 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3、本试题共 8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0 分) 1.填空。(每空 1 分,共 12 分) ⑴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⑵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 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⑷理想是罗盘, 。《理想》 ⑸《〈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⑹《观沧海》中最能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⑺《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写出诗中描写莺歌 燕舞的句子: , 。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 分)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事心情一扫而 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 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闭月,她便紧张不安,围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
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县风韵,反倒险 象叠生,勾起了无穷的 de shi zhi huan。 (1)请给文中的四个加点字注音。(2分) 金窖()宝藏()缺损()抢劫( (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个词语。(2分) de shi zhi huan (3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规范地书写在 田字格里。(4分) (4)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画波浪线的两个词语。(2分) ①心痛如割: ②各具风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2分) A、通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解说,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增加质量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 D、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 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 象叠生,勾起了无穷的 dé shī zhī huàn。 ⑴请给文中的四个加点字注音。(2 分) 金窖.( ) 宝藏.( ) 缺损. ( ) 抢劫.( ) ⑵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个词语。(2 分) dé shī zhī huàn。 ⑶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规范地书写在 田字格里。(4 分) ⑷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画波浪线的两个词语。(2 分) ①心痛如割: 。 ②各具风韵: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 分) A、通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解说,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增加质量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 D、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 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 5.综合性学习。(4分)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 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 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 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1)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2 分)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③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拥抱自然,书写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独特的感 受。(2分) 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古诗,完成6-11题。(15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乙】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5.综合性学习。(4 分)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 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 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 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⑴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2 分)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③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⑵拥抱自然,书写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独特的感 受。(2 分) 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古诗,完成 6-11 题。(15 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乙】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找出甲段中的两个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2分) 意为 通,意为 7.解释甲、乙段中加点的字。(3分) 省()故()诲() 信( 盖()鞭()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9.乙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10.《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 所传诵。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分) 11.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 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 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 心情 (二)阅读《平分生命》,完成12-15题。(10分 平分生命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找出甲段中的两个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2 分) 通 ,意为 通 ,意为 7.解释甲、乙段中加点的字。(3 分) 省( ) 故( ) 诲( ) 信( ) 盖( ) 鞭( ) 8.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9.乙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哪一句?(2 分) 10.《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誉为“ 秋思之祖”,为历代 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 分) 11.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 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 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 心情。 (二)阅读《平分生命》,完成 12-15 题。(10 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她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 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 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 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啊! ③作为妹妹酷爱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 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 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又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 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 ④抽血时.男孩平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妺妹微笑。抽血 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手术 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 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 男孩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 满耐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⑧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髙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 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一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 生说:“那我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 的诺言 1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相依为命:
①男孩与她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 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 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 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啊! ③作为妹妹酷爱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 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 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 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又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 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 ④抽血时.男孩平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 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手术 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 10 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 男孩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 满耐心:“你能活到 100 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⑧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 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 生说:“那我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 50 年!” ⑨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 的诺言。 1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分) 相依为命:
13.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4分) b 14.“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请 问你觉得男孩深思熟虑了哪些问题?(2分) 15.“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读了这句话, 你最想对这位男孩说些什么?(2分) (三)阅读《后母的三巴掌》,完成16-21题。(15分)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 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 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头 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脆。疼 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 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钱扔了 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我都没动过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
13.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4 分) a. 。 b. 。 14.“男孩稍一犹豫,10 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请 问你觉得男孩深思熟虑了哪些问题?(2 分) 15.“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 50 年!”读了这句话, 你最想对这位男孩说些什么?(2 分) (三)阅读《后母的三巴掌》,完成 16-21 题。(15 分)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 30 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 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 8 岁那年。 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头 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脆。疼 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 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钱扔了 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我都没动过心。 第二巴掌是我 10 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
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子底下。 “阿巧”,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 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子底下的钱换 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子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 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着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礼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 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求人借钱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 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 去求人借,不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 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子底下。 “阿巧”,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 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子底下的钱换 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子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 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 块整。” 二奶奶小跑着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礼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 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 14 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求人借钱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 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 去求人借,不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 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1)严酷( (2)拽过去( 17.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2分) 18.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19.“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三次深刻的教益分别是:(3分) 20.说说文中后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21.看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3分) 写作(50分) 22.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题目以“ 的风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先补全文题,写作时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②不少于500字 (2)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进 行取舍。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犹豫不决?你是自己作主,还是听从 他人?请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作文。 要求:①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②写作时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500字
⑴严酷. ( ) ⑵ 拽.过去( ) 17.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2 分) 18.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 分) 19.“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三次深刻的教益分别是:(3 分) 20.说说文中后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 分) 21.看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3 分) 写作(50 分) 22.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作文。 ⑴题目以“ 的风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先补全文题,写作时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②不少于 500 字。 ⑵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进 行取舍。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犹豫不决?你是自己作主,还是听从 他人?请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作文。 要求:①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②写作时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 500 字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1)潮平两岸阔;(2)秋天游戏在渔船上(3)何当共剪西窗烛 (4)给船舶导引方向:(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⑦)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1) jiao zang sun jie(2)得失之患(3适蔽惟迭 (4)①心痛得像刀割一样,比喻非常伤心痛苦:形容某件事情给人的伤害之大 ②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特点。 3.B 5.(1)春、冬、夏、秋(2)写清喜欢的季节得1分,表达出季节的特色得1分。 阅读 )6.(2分)女通“汝”,你:知通“智”,智慧。 7.(3分)省(反省)、故(旧知识)、诲(教诲,教给)、 信(真诚,诚实)、盖(原来是)、鞭(鞭打)。 8.(4分,其中①②各2分) ①温习旧知识从中懂得新的道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②它的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吞下了 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10.惆怅:断肠人在天涯11.C (二)12.相依为命:哥哥和妹妹互相依靠着对方过日子。(2分) 13.a.哥哥在以为捐血会失掉性命的前提下仍然肯为妹妹捐血;b.知道自己会活一百岁 (他以为),立刻将自己的寿命给一半妹妹。(4分) 14.示例:他会死吗?死了之后妹妹只剩下妹妹一个人,她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吗?(符 合文章内容即可)(2分) 15.针对男孩子对妹妹无私的疼爱,表达自己的情感,语句通顺完整即可。(2分) (三)16.(1)k(2) zhuai 17.后母。 18.第一巴掌,我8岁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想放弃上重点初中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⑴潮平两岸阔;⑵秋天游戏在渔船上⑶何当共剪西窗烛; ⑷给船舶导引方向;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⑴jiào zàng sǔn jié ⑵得失之患 ⑶适 蔽 惟 迭 ⑷①心痛得像刀割一样,比喻非常伤心痛苦;形容某件事情给人的伤害之大。 ②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特点。 3.B 4.B 5. ⑴春、冬、夏、秋 ⑵写清喜欢的季节得 1 分,表达出季节的特色得 1 分。 阅读 (一)6. (2 分)女通“汝”,你;知通“ 智”, 智慧。 7.(3 分)省(反省)、故(旧知识)、诲( 教诲,教给)、 信(真诚,诚实)、盖(原来是)、鞭( 鞭打)。 8.(4 分,其中①②各 2 分) ①温习旧知识从中懂得新的道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②它的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吞下了。 9.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10.惆怅;断肠人在天涯 11.C (二)12. 相依为命:哥哥和妹妹互相依靠着对方过日子。(2 分) 13. a.哥哥在以为捐血会失掉性命的前提下仍然肯为妹妹捐血;b.知道自己会活一百岁 (他以为),立刻将自己的寿命给一半妹妹。 (4 分) 14. 示例:他会死吗?死了之后妹妹只剩下妹妹一个人,她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吗?(符 合文章内容即可)(2 分) 15.针对男孩子对妹妹无私的疼爱,表达自己的情感,语句通顺完整即可。(2 分) (三)16.⑴kù ⑵zhuài 17.后母。 18.第一巴掌,我 8 岁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吃。 第二巴掌是我 10 岁那年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第三巴掌是我 14 岁那年想放弃上重点初中
19.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能放弃学业。 20.爱憎分明,乐于助人,重视教育(符合文意即可)。 21.略(与文章主题相关、内容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
19.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能放弃学业。 20.爱憎分明,乐于助人,重视教育(符合文意即可)。 21.略(与文章主题相关、内容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