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 来源:刘超衡的博客 2014.01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肄业/肆扰懈怠/亵渎押解/浑身解数 B.聒躁/恬静咯血/炮烙中肯/一语中的 C.戳穿/杀戮希冀/契约咀嚼/咬文嚼字 D.国粹/荟萃悭吝/信笺拓本/落拓不羁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见,不热拗, 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 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 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 A.包罗万象B.执拗C.不经之谈D.进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 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 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 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 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 题 ,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 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 “视野近视”病
广州市 2014 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来源:刘超衡的博客 2014.01 本试卷共 8 页,六大题,共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肄业/肆扰 懈怠/亵渎 押解/浑身解数 B.聒躁/恬静 咯血/炮烙 中肯/一语中的 C.戳穿/杀戮 希冀/契约 咀嚼/咬文嚼字 D.国粹/荟萃 悭吝/信笺 拓本/落拓不羁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 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 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 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 A.包罗万象 B.执拗 C.不经之谈 D.进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 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 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 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 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 题。 。 。 , 。 。 ,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 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 “视野近视”病
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⑥④B.②③⑥①④⑤C.③⑥②④①⑤D.②⑥③④①⑤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蓊郁 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 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 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 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 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 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 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 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 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 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 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 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髙人、游十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 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 顺、盖州等处十六年。②瓯脱:泛指边界。③浮白:满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缘:边缘 B.值饥,食之厌厌:满足 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殚:尽 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克:能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 乃登万佛阁自一览亭迤西而北 寺僧设斋,乃行健者匍匐而上 有遗世之想北隅以木梯登望之 余亦倚声和之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①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 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 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 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 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 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 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 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 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 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 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 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 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 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 顺、盖州等处十六年。②瓯脱:泛指边界。③浮白:满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 缘:边缘 B.值饥,食之厌 厌:满足 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殚:尽 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克:能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B. 乃登万佛阁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 寺僧设斋,乃行 健者匍匐而上 C. D. 有遗世之想 北隅以木梯登望之 余亦倚声和之 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 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 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 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 数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 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 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 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 壮志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3分) ②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4分) (2)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 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两点。(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 私第居住。 ②轩槛:长廊的栏杆。③芰:指菱。 (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人生代代无穷已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 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 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 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 数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 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 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 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 壮志。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3 分) ②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4 分) (2)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 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两点。(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 私第居住。 ②轩槛:长廊的栏杆。③芰:指菱。 (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人生代代无穷已, 。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娱乐化” 杜学文 ①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现在这类表述已经成为 种潮流。专家们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不讲上几个什么“化”,似乎就没有 水平,跟不上时代。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对,而是说,要什么什么化,也得具体研 究一下内容,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化”。比如娱乐,就应该慎提“化” ②其实,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一种是因 为我们的文艺作品往往有主题先行的弊病。很多人总是说,我们搞一个什么样题 材的作品,这往往就是一个事先设定的概念,就可能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 结果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如果文艺作品不感人,缺乏 吸引力,失败也是常理之中的。所以,有的人就强调,文艺创作应该有娱乐性, 要娱乐化。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娱乐化,我以为还有一些规律性的意义 因为其出发点是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过还有人是从经营的角度讲的。认为 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商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没有娱乐元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市 场效应。所以,他们说,要娱乐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娱乐元素,我觉得不能算 错。艺术本来就有娱乐的意义,说要有娱乐性,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接受。比如接 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的。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硏究。但是,如果娱乐要实现“化”,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 ③所谓“化”,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多义的词。不过什么什么化,是使什么成 为、变成什么的意思。比如,现代化,就是说要使什么成为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 相应地,娱乐化,也就是要把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化, 具有一种全面性、普泛性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娱乐就不能化 ④首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虽然由于其 生动性、形象化,使艺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娱乐并不是最核心的品格。如果 片面强调娱乐化,就会消解人类情感,使之浅薄、浮躁,而丧失神圣和庄严。其 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悲剧当然就难 以娱乐化,即使是喜剧,也有其深刻的批判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再次, 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并不是娱乐元素多,其传播面就越广。相反,很可能是 其艺术品格高,其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当然,我们也不否认, 些具有很好的娱乐特性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就文 艺作品而言,不能简单地强调娱乐化。 ⑤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强调作品对人类情感和 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对艺术作品不能简单强调经济回报,在考核时不能只看作 品的收视率、票房等经济效益,更要看其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在保 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再提娱乐 的“化”,许多艺术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选自《文艺报》2013年9月4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专家们喜欢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讲上几个“化”,这是跟上时代、体现专 业水平的表现,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B.文艺作品如果存在主题先行的弊病,就可能会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 这样就会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
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娱乐化” 杜学文 ①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现在这类表述已经成为一 种潮流。专家们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不讲上几个什么“化”,似乎就没有 水平,跟不上时代。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对,而是说,要什么什么化,也得具体研 究一下内容,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化”。比如娱乐,就应该慎提“化”。 ②其实,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一种是因 为我们的文艺作品往往有主题先行的弊病。很多人总是说,我们搞一个什么样题 材的作品,这往往就是一个事先设定的概念,就可能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 结果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如果文艺作品不感人,缺乏 吸引力,失败也是常理之中的。所以,有的人就强调,文艺创作应该有娱乐性, 要娱乐化。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娱乐化,我以为还有一些规律性的意义。 因为其出发点是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过还有人是从经营的角度讲的。认为 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商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没有娱乐元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市 场效应。所以,他们说,要娱乐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娱乐元素,我觉得不能算 错。艺术本来就有娱乐的意义,说要有娱乐性,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接受。比如接 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的。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研究。但是,如果娱乐要实现“化”,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 ③所谓“化”,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多义的词。不过什么什么化,是使什么成 为、变成什么的意思。比如,现代化,就是说要使什么成为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 相应地,娱乐化,也就是要把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化, 具有一种全面性、普泛性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娱乐就不能化。 ④首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虽然由于其 生动性、形象化,使艺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娱乐并不是最核心的品格。如果 片面强调娱乐化,就会消解人类情感,使之浅薄、浮躁,而丧失神圣和庄严。其 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悲剧当然就难 以娱乐化,即使是喜剧,也有其深刻的批判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再次, 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并不是娱乐元素多,其传播面就越广。相反,很可能是 其艺术品格高,其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当然,我们也不否认, 一些具有很好的娱乐特性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就文 艺作品而言,不能简单地强调娱乐化。 ⑤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强调作品对人类情感和 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对艺术作品不能简单强调经济回报,在考核时不能只看作 品的收视率、票房等经济效益,更要看其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在保 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再提娱乐 的“化”,许多艺术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选自《文艺报》2013 年 9 月 4 日,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专家们喜欢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讲上几个“化”,这是跟上时代、体现专 业水平的表现,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B.文艺作品如果存在主题先行的弊病,就可能会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 这样就会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
C.艺术不可否认有娱乐的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认真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 反应等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 D.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全面性和普泛性的娱乐意义,但一味强调文艺创作应 该具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就会忽略艺术的核心品格 进入市场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重视展现其 独特的艺术品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 13.关于艺术作品的娱乐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尽管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文艺 作品的娱乐化需要慎重。 B.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 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C.喜剧虽然和悲剧艺术类型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 D.娱乐元素多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要传播得更广 更久,不能只靠娱乐化 14.“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其中“所指 的”是什么?(4分) 15.以戏说历史为主要题材的“戏说剧”风靡荧屏,为了“以古娱今”,创作者 随意更改历史,在古代事件中滥加现代元素,内容荒诞,让观众看后哭笑不得。 请结合文意,以“戏说剧”为例,分析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简单“娱乐化”。(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将军 冯曙光 将军老了,年轻时的将军骑马挎枪打天下,这副英姿已成暮年的回忆。将军两眼 昏花,还哆哆嗦嗦掉着残涎。若不是一座漂亮的小洋楼,没人相信他就是将军。 将军夫人过世多年。儿女是鹰,飞在天外。卫士长和护理人员陪伴他打发孤寂乏 味的日子。他们立正,向他辉煌的一生敬礼;将军傻笑,胡乱地看他们一眼后坐 到有太阳的地方搔头止痒。他们把将军看得很严,只让他在花园里活动。让他宁 静地仰头看天以避免外界的刺激,偶尔也和将军搞点简单的体育锻炼,踢球折纸 船什么的,但必须是在将军稍稍清醒的时候。完了他们组织学习,将军便在他们 中间摸摸索索,拿起颠倒的报纸瞄瞄 工作上的疏忽不是没有的,这一天,将军不见了。 天气很好,阳光、风、草叶上的水珠…不知是什么幻觉支配将军走出花园来到 居民住宅区。一群孩子在草坪上追逐。将军便扒在栅栏上看他们玩耍。将军的痰 水又掉了出来。 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停下休息时看见了将军。男孩因为将军的模样判断他是疯老 头,女孩不相信,于是他们来到将军的前面。 “老爷爷您在这儿看啥?”女孩试探地问
C.艺术不可否认有娱乐的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认真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 反应等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 D.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全面性和普泛性的娱乐意义,但一味强调文艺创作应 该具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就会忽略艺术的核心品格。 E.进入市场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重视展现其 独特的艺术品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3.关于艺术作品的娱乐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尽管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文艺 作品的娱乐化需要慎重。 B.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 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C.喜剧虽然和悲剧艺术类型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 D.娱乐元素多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要传播得更广 更久,不能只靠娱乐化。 14.“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其中“所指 的”是什么?(4 分) 15.以戏说历史为主要题材的“戏说剧”风靡荧屏,为了“以古娱今”,创作者 随意更改历史,在古代事件中滥加现代元素,内容荒诞,让观众看后哭笑不得。 请结合文意,以“戏说剧”为例,分析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简单“娱乐化”。(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l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将 军 冯曙光 将军老了,年轻时的将军骑马挎枪打天下,这副英姿已成暮年的回忆。将军两眼 昏花,还哆哆嗦嗦掉着残涎。若不是一座漂亮的小洋楼,没人相信他就是将军。 将军夫人过世多年。儿女是鹰,飞在天外。卫士长和护理人员陪伴他打发孤寂乏 味的日子。他们立正,向他辉煌的一生敬礼;将军傻笑,胡乱地看他们一眼后坐 到有太阳的地方搔头止痒。他们把将军看得很严,只让他在花园里活动。让他宁 静地仰头看天以避免外界的刺激,偶尔也和将军搞点简单的体育锻炼,踢球折纸 船什么的,但必须是在将军稍稍清醒的时候。完了他们组织学习,将军便在他们 中间摸摸索索,拿起颠倒的报纸瞄瞄。 工作上的疏忽不是没有的,这一天,将军不见了。 天气很好,阳光、风、草叶上的水珠……不知是什么幻觉支配将军走出花园来到 居民住宅区。一群孩子在草坪上追逐。将军便扒在栅栏上看他们玩耍。将军的痰 水又掉了出来。 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停下休息时看见了将军。男孩因为将军的模样判断他是疯老 头,女孩不相信,于是他们来到将军的前面。 “老爷爷您在这儿看啥?”女孩试探地问
这时将军的头脑突然变得清晰了,他回答得虽然迟钝,但孩子们听到了将军对他 们的赞美: “你们都是好孩子……” “你有家吗?”男孩问。 将军指了指来路:“有。” “您自己会回去吗?”女孩关切地问。 将军点点头,并笑。 “老爷爷,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女孩到栅栏外把将军领到草坪上,将军异常激 动。这是一个捉迷藏游戏,用手巾蒙住眼睛去捉站着不动的对方。按孩子们的规 矩谁输了谁当马骑。 结果将军输了。 男孩便要将军趴下去。女孩坚决反对,扬言要告诉老师。这时将军趴下了,“骑, 骑。”将军说。 男孩骑在将军身上,拧着将军的衣服让将军在地上爬。爬了一圈,将军开始喘大 气,可还有一圈。这时卫士长赶到了,气愤地赶下孩子并严厉地训斥:“谁叫你 这样做的!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他是一位将军!”孩子们愣住了。 我要去告诉你的老师,要你向将军检讨!”卫士长十分严肃,他认为这是在给 孩子们上历史课。 将军一点没有注意到卫士长的到来,还沉浸在他的欢愉中。这时另一个男孩反驳 了:“我不相信他是将军,将军不是这个样子!”孩子们在电影和图书上看到过 不少将军。卫士长无法向孩子们澄清这一问题,他只有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开导, 然而这也绝非易事。 他会打仗吗?”骑过将军的男孩扑到地上,很标准地向前运行。“啾啾”敌人 的子弹射来,他一个翻滚随即倾起半个身子用冲锋枪“嗒嗒嗒嗒”向敌人射去 串子弹。整个过程无可挑剔。 卫士长不知该怎么收场。 “哼,我才是将军!”男孩得意洋洋地迈起方步。 在听到孩子的枪声后,将军慢慢地站了起来,比任何时候都站得挺直。卫士长发 现,将军眼里有了硝烟、有了火光,将军的耳里炮声隆隆、马蹄声急。浩浩荡荡 的大军踏起漫天尘土向西线挺进。于是,战斗在草坪上打响了 将军大声发令:“七营长!” 卫士长木了,但马上反应过来:“到!” “你营火速包抄石宝寨东路,堵住敌军増援。绝不许放过来一个敌人!” “是!”卫士长转身跑去,绕了一个圈回来 “肖国光! “到!”卫士长又站在将军面前。 “你部原地不动,等一师五师打响后迅速出击,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 “是!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仗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我军两次冲锋均被猛烈的炮火压住。 敌人气势汹汹想从东路突围,这时传来肖国光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的捷报,东路 被死死卡住了。至此,敌军七个旅两个师全在我军枪口之下 雄师百万气吞山河,将军又取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躺在了送来的担架上。 小男孩上前低下了头:“将军爷爷,您是将军。我错了。” “不,……你也是将军……”将军的眼中滚出泪,合上了眼
这时将军的头脑突然变得清晰了,他回答得虽然迟钝,但孩子们听到了将军对他 们的赞美: “你们都是好孩子……” “你有家吗?”男孩问。 将军指了指来路:“有。” “您自己会回去吗?”女孩关切地问。 将军点点头,并笑。 “老爷爷,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女孩到栅栏外把将军领到草坪上,将军异常激 动。这是一个捉迷藏游戏,用手巾蒙住眼睛去捉站着不动的对方。按孩子们的规 矩谁输了谁当马骑。 结果将军输了。 男孩便要将军趴下去。女孩坚决反对,扬言要告诉老师。这时将军趴下了,“骑, 骑。”将军说。 男孩骑在将军身上,拧着将军的衣服让将军在地上爬。爬了一圈,将军开始喘大 气,可还有一圈。这时卫士长赶到了,气愤地赶下孩子并严厉地训斥:“谁叫你 这样做的!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他是一位将军!”孩子们愣住了。 “我要去告诉你的老师,要你向将军检讨!”卫士长十分严肃,他认为这是在给 孩子们上历史课。 将军一点没有注意到卫士长的到来,还沉浸在他的欢愉中。这时另一个男孩反驳 了:“我不相信他是将军,将军不是这个样子!”孩子们在电影和图书上看到过 不少将军。卫士长无法向孩子们澄清这一问题,他只有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开导, 然而这也绝非易事。 “他会打仗吗?”骑过将军的男孩扑到地上,很标准地向前运行。“啾啾”敌人 的子弹射来,他一个翻滚随即倾起半个身子用冲锋枪“嗒嗒嗒嗒”向敌人射去一 串子弹。整个过程无可挑剔。 卫士长不知该怎么收场。 “哼,我才是将军!”男孩得意洋洋地迈起方步。 在听到孩子的枪声后,将军慢慢地站了起来,比任何时候都站得挺直。卫士长发 现,将军眼里有了硝烟、有了火光,将军的耳里炮声隆隆、马蹄声急。浩浩荡荡 的大军踏起漫天尘土向西线挺进。于是,战斗在草坪上打响了。 将军大声发令:“七营长!” 卫士长木了,但马上反应过来:“到!” “你营火速包抄石宝寨东路,堵住敌军增援。绝不许放过来一个敌人!” “是!”卫士长转身跑去,绕了一个圈回来。 “肖国光!” “到!”卫士长又站在将军面前。 “你部原地不动,等一师五师打响后迅速出击,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 “是!”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仗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我军两次冲锋均被猛烈的炮火压住。 敌人气势汹汹想从东路突围,这时传来肖国光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的捷报,东路 被死死卡住了。至此,敌军七个旅两个师全在我军枪口之下…… 雄师百万气吞山河,将军又取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躺在了送来的担架上。 小男孩上前低下了头:“将军爷爷,您是将军。我错了。” “不,……你也是将军……”将军的眼中滚出泪,合上了眼
“敬礼!” 所有在场的人向将军举起了手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2卷),2011年版,有删改) 16.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7.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分) 18.在小说中,我们既看到了将军往昔的叱咤风云,也看到了他眼前的年迈孤独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暮年这一生命现象的认识。(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 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 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书”。广东省作家 协会会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图文,融合历史考证与现实 考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 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 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 念头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 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 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 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 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 将近400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 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 比如一个出版社,找5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 一年可以做好。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时间拍 好并考察明白。虽然能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 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 就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 工具从明代400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 陈列品的是少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在用。因为我这本书是做给两种人看的, 一个是专业人士,搞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 写一本书,这种农耕方式这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为什么要用, 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说清楚。同时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说这是科普的 “公仔书”,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 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 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 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 潘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 是学中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
“敬礼!” 所有在场的人向将军举起了手。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 2 卷),2011 年版,有删改) 16.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 分) 17.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 分) 18.在小说中,我们既看到了将军往昔的叱咤风云,也看到了他眼前的年迈孤独。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暮年这一生命现象的认识。(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小题。 一场跨越将近 400 年的对话 ——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 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书”。广东省作家 协会会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图文,融合历史考证与现实 考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 注。 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 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 念头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 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 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 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 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 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 将近 400 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 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 比如一个出版社,找 5 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 一年可以做好。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时间拍 好并考察明白。虽然能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 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 就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 工具从明代 400 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 陈列品的是少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在用。因为我这本书是做给两种人看的, 一个是专业人士,搞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 写一本书,这种农耕方式这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为什么要用, 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说清楚。同时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说这是科普的 “公仔书”,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 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 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 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 潘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 是学中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
技知识,包括一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 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査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 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查阅大量的论文,去 考证对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很简单。 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天工开物》凝聚了古 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 境下,写这样一本“溯古”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潘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 很快,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消失了。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 人的反思:我们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 甚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 后的? 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 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 国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 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 潘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 我们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见到的事情一一各行各业一一就不会 流失,起码在影像上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 (选自南方网2012年2月19日,有删改) 19.《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对《天工开物》的继承和发展分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面?(4分) 20.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请说出三点理由,并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21.《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 响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 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 原因 27.0%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 (不超过15个字)(2分),B(不超过15字)(2分),看护儿童、护理产 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 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 政培训机构C(不超过15个字)(2分),提高上岗率, 23.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香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 题的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 稿,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80个字。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技知识,包括一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 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查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 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查阅大量的论文,去 考证对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很简单。 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天工开物》凝聚了古 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 境下,写这样一本“溯古”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潘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 很快,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消失了。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 人的反思:我们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 ——甚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 后的? 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 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 国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 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 潘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 我们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见到的事情——各行各业——就不会 流失,起码在影像上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 (选自南方网 2012 年 2 月 19 日,有删改) 19.《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对《天工开物》的继承和发展分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面?(4 分) 20.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 400 年的对话”?请说出三点理由,并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21.《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 响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 情况,补充文段中 A、B、C 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 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 (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B(不超过 15 字)(2 分),看护儿童、护理产 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 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 政培训机构 C(不超过 15 个字)(2 分),提高上岗率。 23.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香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 题的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 稿,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80 个字。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能尽早融入社会。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习时间很紧张,对我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题号考点分值答案 说明 huo/lu,ji/qi, jue/jido. A yi/si, xie, jie/xie 1字音识记3CB.guo/tidn,ka/luo, zhong。D.cui,qian/jin, ta/tuo “不经之谈”,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此 处,不合语境。A.“包罗万象”,指包括一切,形 2同语使用3c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符合文意。B.“执拗” 意为坚持己见固执任性,符合文意。D.“进而 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前一分句, 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点,符合文意。 搭配不当。“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B.不 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C.表意不 3语病辨析3D明。“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 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唱法的部分 选手”。 文段讨论的话题是“视野的近视”。第②句中“患上 了‘视野近视’病”紧承前文,说明患上“视野的近 视”的原因:第③中的“这种视野的近视”紧承第② 句,表明“视野近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第⑥句 井底之蛙”与第③句中的“井底之蛙”对应,深入 4语言连贯3B讨论话题。第①句中的“这样的日子”指代第⑥句中 的井底之蛙的日子,说明这种日子的特征。第④句明 确说明世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迟早”一词与第 ①句中的“极其微弱”对应。第⑤句中的关联词“如 果”与后文的“那么”构成假设关系,提出预设的结 果,收结语段。 5文言实词3A像:沿着。 副词,均可译为“然后”“才”。B.连词,表承接 6文言虚词3A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助词,“的”代词 代“他”。D.介词,“用”/连词,“因为” 7伩言断句3B「(略) 8内容理解3C 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B.万佛阁在“祖 越寺”而不是“龙泉寺”。D.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能尽早融入社会。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习时间很紧张,对我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市 2014 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题号 考点 分值 答案 说 明 1 字音识记 3 C chuō/lù,jì/qì,jué/jiáo。A.yì/sì,xiè,jiè/xiè。 B.ɡuō/tián,kǎ/luò,zhònɡ。 D.cuì,qiān/jiān, tà/tuò。 2 词语使用 3 C “不经之谈”,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此 处,不合语境。A.“包罗万象”,指包括一切,形 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符合文意。 B.“执拗”, 意为坚持己见,固执任性,符合文意。 D.“进而”, 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前一分句, 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点,符合文意。 3 语病辨析 3 D A.搭配不当。“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 B.不 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 C.表意不 明。“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 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唱法的部分 选手”。 4 语言连贯 3 B 文段讨论的话题是“视野的近视”。第②句中“患上 了‘视野近视’病”紧承前文,说明患上“视野的近 视”的原因;第③中的“这种视野的近视”紧承第② 句,表明“视野近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第⑥句 “井底之蛙”与第③句中的“井底之蛙”对应,深入 讨论话题。第①句中的“这样的日子”指代第⑥句中 的井底之蛙的日子,说明这种日子的特征。第④句明 确说明世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迟早”一词与第 ①句中的“极其微弱”对应。第⑤句中的关联词“如 果”与后文的“那么”构成假设关系,提出预设的结 果,收结语段。 5 文言实词 3 A 缘:沿着。 6 文言虚词 3 A 副词,均可译为“然后”“才”。 B.连词,表承接 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C.助词,“的”/代词, 代“他”。 D.介词,“用”/连词,“因为”。 7 文言断句 3 B (略) 8 内容理解 3 C A.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 B.万佛阁在“祖 越寺”而不是“龙泉寺”。 D.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
壮志。 A.原文“似乎就没有水平”表推测,选项中误作必 然,不符合文意。C.“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 12信息筛选5B、E的娱乐性”,不符合原文,应该是“有助于人们更好 地接受艺术作品。D.原文说的是,“化”具有全面 性与普泛性意义,而不是“文艺作品” 13内容归纳3B 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 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的趋势是作者否定的。 9.【翻译与理解】(10分) (1)①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3分。“适”“愀然”各1分,大意1分。 ②(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 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 [4分。“使”“等”“隅”各1分,大意1分。 (2)①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偏远;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 凉 ②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之人,仕途失意。 [3分。一点2分,两点3分,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东边与边界接 壤,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 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从南边迁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 息,然后登上万佛阁。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橫梁而入 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 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 经在下方。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前往香 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 大树下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 势髙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 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 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 般到处都是。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 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 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头 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 溪涧,穿过乱石,荆棘塞满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 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 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 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 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走了大 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房间休息。过了很久,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
壮志。 12 信息筛选 5 B、E A.原文“似乎就没有水平”表推测,选项中误作必 然,不符合文意。 C.“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 的娱乐性”,不符合原文,应该是“有助于人们更好 地接受艺术作品。 D.原文说的是,“化”具有全面 性与普泛性意义,而不是“文艺作品”。 13 内容归纳 3 B 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 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的趋势是作者否定的。 9.【翻译与理解】(10 分) (1)①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3 分。“适”“愀然”各 1 分,大意 1 分。] ②(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 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 [4 分。“使”“等”“隅”各 1 分,大意 1 分。] (2)①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偏远;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 凉。 ②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之人,仕途失意。 [3 分。一点 2 分,两点 3 分,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东边与边界接 壤,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 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 息,然后登上万佛阁。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 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 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 经在下方。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前往香 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 大树下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 势高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 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 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 般到处都是。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 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 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头 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 溪涧,穿过乱石,荆棘塞满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 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 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 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 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走了大 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房间休息。过了很久,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