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生物圈與自然界的主要生態系統 陸生生態系統 (1)森林生態系統 (2)草原生態系統 (3)荒漠生態系統 (4)凍原極地生態系統 (1)都市生態系統 (2)農田生態系統 (3)人氣候氣室生態系統 (4)水庫生態系統 二、水生生態系統 (1)流水生態系統(2)靜水生態系統 (1)海岸生態系統(2)淺海生態系統
生物圈與自然界的主要生態系統 • 生物圈 一、陸生生態系統 1.天然生態系統 (1) 森林生態系統 (2) 草原生態系統 (3) 荒漠生態系統 (4) 凍原極地生態系統 2. 人工生態系統 (1) 都市生態系統 (2) 農田生態系統 (3) 人氣候氣室生態系統 (4) 水庫生態系統 二、水生生態系統 1. 淡水生態系統: (1) 流水生態系統 (2) 靜水生態系統 2. 海洋生態系統: (1) 海岸生態系統 (2) 淺海生態系統 3. 遠洋生態系統
34.7 “物大洋) C Life zones of the ocean Intertidal zone (潮的) Continental shelf 〔大逵 0 APhotic zone 1000m 二中 (遽淖 Pelagic Benthic s3/Aphotic zone t 000 zone (sea floor) zone 2·9-90) 配 9000 m
海洋生物之多樣性及大育 就生 而言,很少人 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其實遽比陸地上的來的更 為豐富珍貴。 如目前所發現的3個動物門中,海洋其實就佔 固門,而且其中有5個門的動物只能生活 在海洋的環境’包括這幾年才在龍蝦觸鬚上找 到的環口動物門。 相反的,34個動物門裹13 豐富多樣仁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類 與等多功能的需求也藉由保證海岸 提供新鮮空氩等等 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生系統
海洋生物之多樣性及保育 • 就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而言,很少人 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其實遠比陸地上的來的更 為豐富珍貴。 • 如目前所發現的34個動物門中,海洋其實就佔 了33個門,而且其中有15個門的動物只能生活 在海洋的環境,包括這幾年才在龍蝦觸鬚上找 到的環口動物門。 • 相反的,34個動物門裏只有13個門可以棲居陸 地。 • 豐富多樣化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類食物、醫 藥與休憩等多功能的需求,也藉由保證海岸、 分解廢棄物、調節氣候、提供新鮮空氣等等, 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生系統
生態體系的破壞 自然資源極為脆弱’一旦遭到毁損 則極難恢復,甚至形成永久性的傷害 生態系的破壞’常使得整個生物相亦 隨之改變,造成物種之滅絕或减少 導致經濟上及科學上無可彌補的損失 就如西方保育學者常呼籲,保護樓息 地要比保護個別稀有種更為重要
生態體系的破壞 •自 然 資 源 極 為 脆 弱 , 一 旦 遭 到 毀 損 , 則 極 難 恢 復 , 甚 至 形 成 永 久 性 的 傷 害 •生 態 系 的 破 壞 , 常 使 得 整 個 生 物 相 亦 隨 之 改 變 , 造 成 物 種 之 滅 絕 或 減 少 , 導 致 經 濟 上 及 科 學 上 無 可 彌 補 的 損 失 •就 如 西 方 保 育 學 者 常 呼 籲 , 保 護 棲 息 地 要 比 保 護 個 別 稀 有 種 更 為 重 要
生態系的變化 1.起源於生物性的變化;如病蟲害丶傳染病丶生物 鏈之能量流動受阻丶物質循環中斷等現象 2.起源於非生物成分的變化;如環境的因子、氣候 變遷丶沙塵暴丶沙漠仳丶地震與海嘯丶土壤問題 土石流丶地層下陷丶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 火災、洪水等〕都會引影響生物之棲息性·以及 其分佈和活動。生態系禮受強力的環境孌異干 可改變其面貌 3.人為的因素;如人口的問題、環境污染丶棲息地 被破壞丶人為獵殺等
生態系的變化 1. 起源於生物性的變化;如病蟲害、傳染病、生物 鏈之能量流動受阻、物質循環中斷等現象。 2. 起源於非生物成分的變化;如環境的因子、氣候 變遷、沙塵暴、沙漠化、地震與海嘯、土壤問題 、土石流、地層下陷、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 火災、洪水等﹞都會引影響生物之棲息性,以及 其分佈和活動。生態系遭受強力的環境變異干擾 ,可改變其面貌。 3. 人為的因素;如人口的問題、環境污染、棲息地 被破壞、人為獵殺等
海岸的危機 陸地與海洋的交界’涵養了無數豐富的生物’在地球 生態體系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因為政府及人民普對生態的忽視工業丶財團丶垃 圾丶廢水、養殖業快 造成海水污染丶濕 地消退、海岸侵蝕丶地層下陷丶海水倒灌……海岸就 快要死亡。 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卻被我們在這短短 的卅丶四十年裏’重經濟輕環保丶重陸域輕海洋,肆 意地掠奪及到處污染和破壞下給逐漸葬送掉了。 近年來學者們企圖從地理丶生態丶開發丶政策’全 面解剖台灣海岸危機全力搶救美麗海岸
海岸的危機 • 陸地與海洋的交界,涵養了無數豐富的生物,在地球 生態體系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 因為政府及人民普遍對生態的忽視,工業、財團、垃 圾、廢水、養殖業快速進駐海岸,造成海水污染、濕 地消退、海岸侵蝕、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海岸就 快要死亡。 • 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卻被我們在這短短 的卅、四十年裏,重經濟輕環保、重陸域輕海洋,肆 意地掠奪及到處污染和破壞下給逐漸葬送掉了。 • 近年來,學者們企圖從地理、生態、開發、政策,全 面解剖台灣海岸危機,全力搶救美麗海岸
海生系受破的原 (一)人為因素 及全球之早已在迅速衰退,惟印度洋區因 開發 仍有略為增加,其它各大洋早在十幾年前起即每況愈 之原因在人為因素方面包括 過漁新型漁法 使魚無所遁形,無法逃避再 加 浪費資源,使許多魚種已商 大型魚已愈來 3瀕臨絕種 未來可能只好吃那些又 吃的魚種°此外,非法毒、電炸魚、法底拖:過多的海的人 口’養魚人口,吃魚翅丶海馬、海龍等中藥的不良風氣 )棲地破壞特别是近2030年來海岸溼地次第淪陷,食漂自然海 灘 」島’節將變成水泥人工 島。海岸迅速 ⑧3)優養仁丶污染有毒廢棄物丶油污…使台灣西海岸常發生魚群 文蛤等之暴斃事件。 (4)外來種引廴一貨櫃輪壓艙水水產養殖外來種之不慎逸出
海洋生態系遭受破壞的原因 ﹝一﹞人為因素 • 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全球之漁產量早已在迅速衰退,惟印度洋區因 開發較遲,仍有略為增加,其它各大洋早在十幾年前起即每況愈 下。造成之原因在人為因素方面包括: • (1)過漁─新型漁法漁具不斷發明,使魚無所遁形,無法逃避,再 加上誤捕,浪費資源,使許多魚種已商業性滅絕。大型魚已愈來 愈少,瀕臨絕種(黑鮪魚、鯊魚…),未來可能只好吃那些又小又 難吃的魚種。此外,非法毒、電炸魚、違法底拖;過多的海釣人 口,養魚人口,吃魚翅、海馬、海龍等中藥的不良風氣。 • (2)棲地破壞─特別是近20-30年來海岸溼地次第淪陷,台灣自然海 灘之「寶」島,即將變成水泥人工化的「堡」島。海岸迅速消失。 • (3)優養化、污染、有毒廢棄物、油污…使台灣西海岸常發生魚群、 文蛤等之暴斃事件。 • (4)外來種引入─貨櫃輪壓艙水,水產養殖外來種之不慎逸出
海洋生系受破的原因 (二)自然因素 在自然因耋方面’海洋生物所可能遭受的危害 除了全球變遷的溫室效應所引赶的水溫上升 海流氣候急遽孌仳·海平面上昇’紫外線增加 殺傷浮游幼生等因素外’又以颱風對熱帶地區 之沿岸特別是珊瑚礁之破壞最烈 此外還有赤丶鬼海星大量繁生 EINinO(聖嬰)之效應等等,這些因素其實也 可能和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全球變遷有關
海洋生態系遭受破壞的原因 ﹝二﹞自然因素 • 在自然因素方面,海洋生物所可能遭受的危害 除了全球變遷的溫室效應所引起的水溫上升, 海流氣候急遽變化,海平面上昇,紫外線增加 殺傷浮游幼生等因素外,又以颱風對熱帶地區 之沿岸,特別是珊瑚礁之破壞最烈。 • 此外還有赤潮、魔鬼海星大量繁生, ElNino﹝聖嬰﹞之效應等等,這些因素其實也 可能和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全球變遷有關
海差生物多樣性压育策路 我們希篁政府方面要趕快推動下列工作: 1.應速 因為「棲地保護」遠比「物種 保育」來得更重要,更簡單有效。而且在珊珝礁區應 設法滅少或禁止漁獲行為 2·就定法令威格執你 岸法」、「海洋污 海洋遊憩管理辦法」。 3·推展宣導教有 影展、研討會 水族館丶各類媒體)’將海洋生物列入保有(護)動物 改變大家對海洋生物的觀念不抓養丶不吃稀有觀 賞性海洋生物等 加強調查研究一合「國際多樣性科學計畫」 DIVERS 2001 生物多樣性觀察年」(BOY等 活動’儘速建立資料庫’並加強與保育、復育相關之 調查研究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 我們希望政府方面要趕快推動下列工作: 1﹒應速增設海洋保護區,因為「棲地保護」遠比「物種 保育」來得更重要,更簡單有效。而且在珊瑚礁區應 設法減少或禁止漁獲行為。 2﹒訂定法令嚴格執行─加速通過「海岸法」、「海洋污 染防治法」、「海洋遊憩管理辦法」。 3﹒推展宣導教有─認識美麗的海洋生物(攝影展、研討會、 水族館、各類媒體),將海洋生物列入保有(護)動物, 改變大家對海洋生物的觀念,不抓養、不吃稀有、觀 賞性海洋生物等。 4﹒加強調查研究─配合「國際多樣性科學計畫」 (DIVERSITA),2001年「生物多樣性觀察年」(IBOY)等 活動,儘速建立資料庫,並加強與保育、復育相關之 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