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3期 (总第312期) 中国斜苧孜术大 019年10月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科研工作简报 科研部公众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编 网址http://kyb.ustceducn/B-mai1:ustckjceustc.edu.cn电话0551-6360195 科研进展 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开展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检验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 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设计和理论分析,实验令人信 服地排除了“事件形式”理论所预言的引力导致纠缠退相干现象。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2019)。 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融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理论进行的实验检 验,将极大地推动相关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在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周宏岩教授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激发态的中性氢和氦元素产生的吸收线作为内流气体的探针,在 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 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2019,573)。这项工作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 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固态量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等合作,在国际上首创双色脉冲相干激发理论,进而用该方 法在微腔耦合的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上实验实现了无激光背景的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单光子源,该成果发 表在 Nature Physics(2019,15)。这项工作为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等基础量子光学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新思 路,解决了共振荧光长期存在的激光本底噪声问题,为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这一国际学 术界称之为“量子称霸”的里程碑目标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新工具 高性能单光子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中山大学余思远小组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椭圆微腔耦合实现确定性偏 振单光子的理论方案,并在窄带和宽带两种微腔上成功地实验实现了确定性偏振、高纯度、高全同性 和高效率的单光子源,为光学量子计算,特别是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霸权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科 学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photonics(2019)。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可扩展光学量子信息技术方 面在国际上进一步扩大了领跑的优势。 量子网络中的非定域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合作,在国际 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 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 究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photonics(2019,13) 在国际上首次研制24个超导量子比特处理器演示量子模拟实验 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理论小组,在超导量子计 算实验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一个集成了24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上 通过对超过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相干调控,实现了Bose- Hubbard梯子模 型多体量子系统的模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2019,123)。这些工作对强关联多体系统统计 学特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利用多量子比特系统研究多体物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奧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 形传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Phys. Rev. Lett(2019,123)。这是自1997年实现二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以来,科学 家第一次在理论和实验上将量子隐形传态扩展到任意维度,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 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科研工作简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 编 网址:http://kyb.ustc.edu.cn/ E-mail: ustckj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195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研部公众号 2019年10月 2019年第3期 (总第312期) 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 形传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是自 年实现二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以来,科学 家第一次在理论和实验上将量子隐形传态扩展到任意维度,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 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Phys.Rev.Lett.(2019,123) 1997 科研进展 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开展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检验 在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固态量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高性能单光子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量子网络中的非定域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际上首次研制24个超导量子比特处理器演示量子模拟实验 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开展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检验 在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固态量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高性能单光子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量子网络中的非定域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际上首次研制24个超导量子比特处理器演示量子模拟实验 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 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设计和理论分析,实验令人信 服地排除了“事件形式”理论所预言的引力导致纠缠退相干现象。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2019)。 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融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理论进行的实验检 验,将极大地推动相关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周宏岩教授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激发态的中性氢和氦元素产生的吸收线作为内流气体的探针,在 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 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2019,573)。这项工作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 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等合作,在国际上首创双色脉冲相干激发理论,进而用该方 法在微腔耦合的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上实验实现了无激光背景的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单光子源,该成果发 表在Nature Physics(2019,15)。这项工作为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等基础量子光学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新思 路,解决了共振荧光长期存在的激光本底噪声问题,为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这一国际学 术界称之为“量子称霸”的里程碑目标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新工具。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中山大学余思远小组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椭圆微腔耦合实现确定性偏 振单光子的理论方案,并在窄带和宽带两种微腔上成功地实验实现了确定性偏振、高纯度、高全同性 和高效率的单光子源,为光学量子计算,特别是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霸权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科 学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2019)。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可扩展光学量子信息技术方 面在国际上进一步扩大了领跑的优势。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合作,在国际 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 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 究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2019,13)。 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理论小组,在超导量子计 算实验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一个集成了24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上, 通过对超过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相干调控,实现了Bose-Hubbard梯子模 型多体量子系统的模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2019,123)。这些工作对强关联多体系统统计 学特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利用多量子比特系统研究多体物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 形传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2019,123)。这是自1997年实现二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以来,科学 家第一次在理论和实验上将量子隐形传态扩展到任意维度,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 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 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设计和理论分析,实验令人信 服地排除了“事件形式”理论所预言的引力导致纠缠退相干现象。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2019)。 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融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理论进行的实验检 验,将极大地推动相关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周宏岩教授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激发态的中性氢和氦元素产生的吸收线作为内流气体的探针,在 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 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2019,573)。这项工作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 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等合作,在国际上首创双色脉冲相干激发理论,进而用该方 法在微腔耦合的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上实验实现了无激光背景的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单光子源,该成果发 表在Nature Physics(2019,15)。这项工作为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等基础量子光学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新思 路,解决了共振荧光长期存在的激光本底噪声问题,为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这一国际学 术界称之为“量子称霸”的里程碑目标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新工具。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中山大学余思远小组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椭圆微腔耦合实现确定性偏 振单光子的理论方案,并在窄带和宽带两种微腔上成功地实验实现了确定性偏振、高纯度、高全同性 和高效率的单光子源,为光学量子计算,特别是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霸权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科 学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2019)。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可扩展光学量子信息技术方 面在国际上进一步扩大了领跑的优势。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合作,在国际 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 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 究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2019,13)。 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理论小组,在超导量子计 算实验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一个集成了24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上, 通过对超过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相干调控,实现了Bose-Hubbard梯子模 型多体量子系统的模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2019,123)。这些工作对强关联多体系统统计 学特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利用多量子比特系统研究多体物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潘建伟院士团队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 形传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2019,123)。这是自1997年实现二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以来,科学 家第一次在理论和实验上将量子隐形传态扩展到任意维度,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 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约 中孜术犬 iversity of Se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科研工作简报 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浙江大学王大伟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点单光子和太阳光之 间的双光子干涉、量子纠缠以及非定域性。该研究工作把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相距 1.5亿公里的两个独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学尺度上检验了量子统计原理的普适性,并给出了热光场量 子化的直接实验证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Phys. Rev. Lett.(2019,123)。独立性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 的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可以为量子力学基础检验和长距离量子通信等应用提供新的平台。 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王向斌等合作,在发展快速高稳定性激光频 率锁定技术与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的基础上,在300公里真实环境 的光纤中实现了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Phys. Rev.Let42019,123)。这项工作不仅完整实现了300公里的双场量子密钥 分发,也验证了700公里以上光纤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有望成为 新一代远距离城际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 实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一般信道参数测量 郭光灿院士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通过量子控制主动调 控非对易的量子信道,在国际上首次以海森堡精度实现了对一般非对易信道参数的测量。该研究成 果发表在 Phys. Rev. Lett、(2019,123)。这项工作为更一般信道参数测量达到海森堡精度极限开辟了道 路,也开拓了利用量子控制调控量子信道从而提高量子精密测量精度的新方向。 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郭光灿院士团队提岀一种可变衰减探测器防御模型,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 系统探测器控制攻击的方法,为提高实用化BB84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 Optica(2019,6)。该方法提供的新思路不依赖于探测器的具体技术参数,具有普适性,可 有效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测评和标准化。 实现囚禁离子量子态快速高保真度读出 郭光灿院士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了离子量子比特的快 速、高保真度读取。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Phys. Rev. Applied(2019,12)。这项工作研发的硬件容易进一步 开发成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现有离子或者原子荧光态读取实验体系,从而在不改变其他实验条件 的前提下,提高了量子态读取的速度和保真度。 OAM光的非线性操控取得新进展 许立新教授团队首次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色散管理的新型涡旋光纤,该涡旋光纤可操控轨道 角动量光的非线性,并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史保森教授合作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Phys.Rev. Applied(2019,12)。这种新型的涡旋光纤具有相当平坦的非线性增益带宽,可同 时放大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为高维复用光通信光放大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暗物质卫星“悟空”获得高精度高能质子宇宙线能谱 DAMPE团队利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DAMPE采集到的数据,获得了40GeV-100 TeV高能质子宇宙射线能谱,该结果是目前国际上对10TeV以上高能质子最精确的观测结果。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2019,5)。黄光顺教授团队在科学数据分析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超导量子临界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刘国柱副教授团队提出了在量子临界体系中实现衍生超对称的一个必要条件,为在凝聚态物理 中找寻有效超对称提供了有价值的限制和理论指导。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npj quantum Materials(2019,4)。 金属位点型超薄光催化剂实现高选择性二氧化碳还原 孙永福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超薄纳米片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CO光还原 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该成果发表在 Nature Energy(2019,4)。这项工作为设计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二氧 化碳光还原催化剂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2页共4页
科研工作简报 第 2 页 共 4 页 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浙江大学王大伟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点单光子和太阳光之 间的双光子干涉、量子纠缠以及非定域性。该研究工作把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相距 亿公里的两个独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学尺度上检验了量子统计原理的普适性,并给出了热光场量 子化的直接实验证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独立性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 的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可以为量子力学基础检验和长距离量子通信等应用提供新的平台。 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王向斌等合作,在发展快速高稳定性激光频 率锁定技术与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的基础上,在 公里真实环境 的 光 纤 中 实 现 了 双 场 量 子 密 钥 分 发 实 验 。 该 研 究 成 果 发 表 在 。这项工作不仅完整实现了 公里的双场量子密钥 分发,也验证了 公里以上光纤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有望成为 新一代远距离城际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 实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一般信道参数测量 郭光灿院士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通过量子控制主动调 控非对易的量子信道,在国际上首次以海森堡精度实现了对一般非对易信道参数的测量。该研究成 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为更一般信道参数测量达到海森堡精度极限开辟了道 路,也开拓了利用量子控制调控量子信道从而提高量子精密测量精度的新方向。 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郭光灿院士团队提出一种可变衰减探测器防御模型,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 系统探测器控制攻击的方法,为提高实用化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 。该方法提供的新思路不依赖于探测器的具体技术参数,具有普适性,可 有效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测评和标准化。 实现囚禁离子量子态快速高保真度读出 郭光灿院士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实现了离子量子比特的快 速、高保真度读取。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研发的硬件容易进一步 开发成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现有离子或者原子荧光态读取实验体系,从而在不改变其他实验条件 的前提下,提高了量子态读取的速度和保真度。 光的非线性操控取得新进展 许立新教授团队首次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色散管理的新型涡旋光纤,该涡旋光纤可操控轨道 角动量光的非线性,并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史保森教授合作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 。这种新型的涡旋光纤具有相当平坦的非线性增益带宽,可同 时放大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为高维复用光通信光放大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暗物质卫星“悟空”获得高精度高能质子宇宙线能谱 团队利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采集到的数据,获得了 高能质子宇宙射线能谱,该结果是目前国际上对 以上高能质子最精确的观测结果。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 。黄光顺教授团队在科学数据分析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超导量子临界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刘国柱副教授团队提出了在量子临界体系中实现衍生超对称的一个必要条件,为在凝聚态物理 中 找 寻 有 效 超 对 称 提 供 了 有 价 值 的 限 制 和 理 论 指 导 。 该 研 究 结 果 发 表 在 。 双金属位点型超薄光催化剂实现高选择性二氧化碳还原 孙永福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超薄纳米片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 光还原 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该成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为设计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二氧 化碳光还原催化剂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1.5 Phys.Rev.Lett.(2019,123) 300 Phys.Rev.Lett.(2019,123) 300 700 Phys.Rev.Lett.(2019,123) BB84 Optica(2019,6) FPGA Phys.Rev.Applied(2019,12) OAM Phys.Rev.Applied(2019,12) DAMPE (DAMPE) 40 GeV-100 TeV 10 TeV Science Advances(2019,5) npj Quantum Materials(2019,4) CO Nature Energy(2019,4) )上 2 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 实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一般信道参数测量 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实现囚禁离子量子态快速高保真度读出 OAM光的非线性操控取得新进展 暗物质卫星“悟空”获得高精度高能质子宇宙线能谱 超导量子临界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双金属位点型超薄光催化剂实现高选择性二氧化碳还原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浙江大学王大伟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点单光子和太阳光之 间的双光子干涉、量子纠缠以及非定域性。该研究工作把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相距 1.5亿公里的两个独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学尺度上检验了量子统计原理的普适性,并给出了热光场量 子化的直接实验证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2019,123)。独立性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 的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可以为量子力学基础检验和长距离量子通信等应用提供新的平台。 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王向斌等合作,在发展快速高稳定性激光频 率锁定技术与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的基础上,在300公里真实环境 的 光 纤 中 实 现 了 双 场 量 子 密 钥 分 发 实 验 。 该 研 究 成 果 发 表 在 Phys.Rev.Lett.(2019,123)。这项工作不仅完整实现了300公里的双场量子密钥 分发,也验证了700公里以上光纤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有望成为 新一代远距离城际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 郭光灿院士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通过量子控制主动调 控非对易的量子信道,在国际上首次以海森堡精度实现了对一般非对易信道参数的测量。该研究成 果发表在Phys.Rev.Lett.(2019,123)。这项工作为更一般信道参数测量达到海森堡精度极限开辟了道 路,也开拓了利用量子控制调控量子信道从而提高量子精密测量精度的新方向。 郭光灿院士团队提出一种可变衰减探测器防御模型,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 系统探测器控制攻击的方法,为提高实用化BB84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Optica(2019,6)。该方法提供的新思路不依赖于探测器的具体技术参数,具有普适性,可 有效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测评和标准化。 郭光灿院士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了离子量子比特的快 速、高保真度读取。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Applied(2019,12)。这项工作研发的硬件容易进一步 开发成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现有离子或者原子荧光态读取实验体系,从而在不改变其他实验条件 的前提下,提高了量子态读取的速度和保真度。 许立新教授团队首次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色散管理的新型涡旋光纤,该涡旋光纤可操控轨道 角动量光的非线性,并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史保森教授合作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Phys.Rev.Applied(2019,12)。这种新型的涡旋光纤具有相当平坦的非线性增益带宽,可同 时放大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为高维复用光通信光放大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DAMPE团队利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采集到的数据,获得了40 GeV-100 TeV高能质子宇宙射线能谱,该结果是目前国际上对10 TeV以上高能质子最精确的观测结果。该研究 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2019,5)。黄光顺教授团队在科学数据分析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国柱副教授团队提出了在量子临界体系中实现衍生超对称的一个必要条件,为在凝聚态物理 中 找 寻 有 效 超 对 称 提 供 了 有 价 值 的 限 制 和 理 论 指 导 。 该 研 究 结 果 发 表 在 npj Quantum Materials(2019,4)。 孙永福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超薄纳米片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CO2光还原 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Energy(2019,4)。这项工作为设计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二氧 化碳光还原催化剂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回学我术大 科研工作简报 研制新型仿生增强增韧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俞书宏教授团队借鉴天然生物纤维的策略,成功研制了一种强、韧的宏观尺度纤维素基纳米复 合纤维材料。该成果发表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9)。该研究有效解决了人工材料中强度和韧 性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有望应用于其他复杂等级结构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基于多尺度界面设计创制高性能仿生珍珠层材料 俞书宏教授团队在深入理解贝壳珍珠层的“砖-泥”层状微纳结构、多级界面特点和强韧化机制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多尺度软硬双网络聚合物基界面设计策略,结合高效的自下而上 仿生组装方法,利用康价的粘土纳米薄片成功地制备出综合性能卓越的宏观块体仿珍珠层纳米复合 材料。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Matter(2019,1)。研制的材料有望在广泛的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为 构筑并强化新型仿生结构材料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思路。 肿瘤精准磁共振成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梁高林教授团队和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硏究员课题组合作,硏究发现了一种弗林酶诱 导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聚集和19F信号“开启”的策略,在肿瘤的精准双模态(1H和19F)磁共振成 像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Adv Funct. mater(2019)。这项工作为解决MR选择性和灵敏度 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靠的手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小鼠或大型啮齿类动物早期肿瘤 的精准1H和19F双模态核磁共振成像。 高活性、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取得重要进展 EJACS 路军岭教授团队通过利用金属-载体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调控金属单原 子的d轨道能级,设计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该研究成果发表 在 JAm. chem.Soc(2019,141),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 的制备高活性、高稳定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方法。 发现氬气在氧化物表面活化的新模式 黄伟新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学会 Fritz- Haber研究所合作,发现了H2在具有 氧缺陷的二氧化铈(CeO2)表面发生均裂生成H,同时氧化CeO2的新活化模 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Angew. Chem.ntEd.(2019,58)。该模式的发现加深了对氧化物催化剂活化H2以 及氧化物催化剂体系氢物种的基础理解 酸性电解水催化剂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周仕明研究组与南开大学胡振芃课题组合作,通过构筑复合钌基氧化物开发出酸性条件下高效 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10)。这项工作不仅开发了 种高效酸性析氧催化剂,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接触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马骋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合作,使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 料的界面进行观测,发现富锂层状结构的正极和钙钛矿结构的固态电解质之间可以形成外延界面。 利用这一现象,研究者制备了倍率性能可与传统浆料涂覆正极相比的复合正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Matr(2019,1)。这项工作为克服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声振耦合拓扑优化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陈海波教授团队将有限元方法和快速多极声学边界元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声振强耦合的有效分 析模型,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结构优化中声学灵敏度分析的加速计算。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 章形式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2019,119)。该研究提出了一套 适用于强耦合分析的声学灵敏度计算方法,为涉及无限域振动结构的声学拓扑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 方法,并揭示了频率依赖性等声学优化所具有的特性 疼痛致抑郁症研究取得进展 张智教授团队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凯等合作,在慢性疼痛导致抑郁行为的神经环路 基础方面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2019,22)。这项工作对解析顽固性慢 性疼痛和抑郁症共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可为药物不敏感的患者提供非药物治 疗的思路,如深部脑刺激和经颅磁刺激等 第3页共4页
第 3 页 共 4 页 研制新型仿生增强增韧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俞书宏教授团队借鉴天然生物纤维的策略,成功研制了一种强、韧的宏观尺度纤维素基纳米复 合纤维材料。该成果发表在 。该研究有效解决了人工材料中强度和韧 性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有望应用于其他复杂等级结构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基于多尺度界面设计创制高性能仿生珍珠层材料 俞书宏教授团队在深入理解贝壳珍珠层的“砖-泥”层状微纳结构、多级界面特点和强韧化机制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多尺度软硬双网络聚合物基界面设计策略,结合高效的自下而上 仿生组装方法,利用廉价的粘土纳米薄片成功地制备出综合性能卓越的宏观块体仿珍珠层纳米复合 材料。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研制的材料有望在广泛的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为 构筑并强化新型仿生结构材料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思路。 肿瘤精准磁共振成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梁高林教授团队和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弗林酶诱 导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聚集和 信号“开启”的策略,在肿瘤的精准双模态 和 磁共振成 像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为解决 选择性和灵敏度 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靠的手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小鼠或大型啮齿类动物早期肿瘤 的精准 和 双模态核磁共振成像。 高活性、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取得重要进展 路军岭教授团队通过利用金属-载体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调控金属单原 子的 轨道能级,设计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该研究成果发表 在 ,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 的制备高活性、高稳定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方法。 发现氢气在氧化物表面活化的新模式 黄伟新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学会 研究所合作,发现了 在具有 氧缺陷的二氧化铈( 表面发生均裂生成 ,同时氧化 的新活化模 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该模式的发现加深了对氧化物催化剂活化 以 及氧化物催化剂体系氢物种的基础理解。 酸性电解水催化剂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周仕明研究组与南开大学胡振芃课题组合作,通过构筑复合钌基氧化物开发出酸性条件下高效 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不仅开发了一 种高效酸性析氧催化剂,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接触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马骋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合作,使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 料的界面进行观测,发现富锂层状结构的正极和钙钛矿结构的固态电解质之间可以形成外延界面。 利用这一现象,研究者制备了倍率性能可与传统浆料涂覆正极相比的复合正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为克服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声振耦合拓扑优化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陈海波教授团队将有限元方法和快速多极声学边界元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声振强耦合的有效分 析模型,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结构优化中声学灵敏度分析的加速计算。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 章形式发表在 。该研究提出了一套 适用于强耦合分析的声学灵敏度计算方法,为涉及无限域振动结构的声学拓扑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 析方法,并揭示了频率依赖性等声学优化所具有的特性。 疼痛致抑郁症研究取得进展 张智教授团队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凯等合作,在慢性疼痛导致抑郁行为的神经环路 基础方面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项工作对解析顽固性慢 性疼痛和抑郁症共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可为药物不敏感的患者提供非药物治 疗的思路,如深部脑刺激和经颅磁刺激等。 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9) Matter(2019,1) 19F (1H 19F) Adv.Funct.Mater.(2019) MRI 1H 19F d J.Am.Chem.Soc(2019,141) Fritz-Haber H CeO ) H CeO Angew.Chem.Int.Ed.(2019,58) H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10) Matter(2019,1)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2019,119) Nature Neuroscience(2019,22) 2 2-x 2-x 2 - 研制新型仿生增强增韧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基于多尺度界面设计创制高性能仿生珍珠层材料 肿瘤精准磁共振成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高活性、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取得重要进展 发现氢气在氧化物表面活化的新模式 酸性电解水催化剂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接触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声振耦合拓扑优化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疼痛致抑郁症研究取得进展 俞书宏教授团队借鉴天然生物纤维的策略,成功研制了一种强、韧的宏观尺度纤维素基纳米复 合纤维材料。该成果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9)。该研究有效解决了人工材料中强度和韧 性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有望应用于其他复杂等级结构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俞书宏教授团队在深入理解贝壳珍珠层的“砖-泥”层状微纳结构、多级界面特点和强韧化机制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多尺度软硬双网络聚合物基界面设计策略,结合高效的自下而上 仿生组装方法,利用廉价的粘土纳米薄片成功地制备出综合性能卓越的宏观块体仿珍珠层纳米复合 材料。该研究成果发表在Matter(2019,1)。研制的材料有望在广泛的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为 构筑并强化新型仿生结构材料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思路。 梁高林教授团队和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弗林酶诱 导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聚集和19F信号“开启”的策略,在肿瘤的精准双模态(1H和19F)磁共振成 像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dv.Funct.Mater.(2019)。这项工作为解决MRI选择性和灵敏度 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靠的手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小鼠或大型啮齿类动物早期肿瘤 的精准1H和19F双模态核磁共振成像。 路军岭教授团队通过利用金属-载体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调控金属单原 子的d轨道能级,设计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该研究成果发表 在J.Am.Chem.Soc(2019,141),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 的制备高活性、高稳定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方法。 黄伟新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合作,发现了H2在具有 氧缺陷的二氧化铈 - (CeO2-x )表面发生均裂生成H ,同时氧化CeO2-x的新活化模 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Chem.Int.Ed.(2019,58)。该模式的发现加深了对氧化物催化剂活化H2以 及氧化物催化剂体系氢物种的基础理解。 周仕明研究组与南开大学胡振芃课题组合作,通过构筑复合钌基氧化物开发出酸性条件下高效 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10)。这项工作不仅开发了一 种高效酸性析氧催化剂,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骋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合作,使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 料的界面进行观测,发现富锂层状结构的正极和钙钛矿结构的固态电解质之间可以形成外延界面。 利用这一现象,研究者制备了倍率性能可与传统浆料涂覆正极相比的复合正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Matter(2019,1)。这项工作为克服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陈海波教授团队将有限元方法和快速多极声学边界元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声振强耦合的有效分 析模型,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结构优化中声学灵敏度分析的加速计算。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 章形式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2019,119)。该研究提出了一套 适用于强耦合分析的声学灵敏度计算方法,为涉及无限域振动结构的声学拓扑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 析方法,并揭示了频率依赖性等声学优化所具有的特性。 张智教授团队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凯等合作,在慢性疼痛导致抑郁行为的神经环路 基础方面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2019,22)。这项工作对解析顽固性慢 性疼痛和抑郁症共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可为药物不敏感的患者提供非药物治 疗的思路,如深部脑刺激和经颅磁刺激等。 科研工作简报
中国荸孜术大 科研工作简报 首次解析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电镜结构 陈宇星教授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近原子分 辨率三维结构,为深入理解该类膜蛋白转运的分子机制及其突变引发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该 研究成果发表在 Cell Research(2019)。这项工作不仅对该类蛋白的分子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也为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药物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形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梅一德教授研究组通过数据库分析和实验验证,鉴定了一种新的在多种类型肿瘤包括肺癌 和肠癌中异常高表达、且具有促癌功能的长链非编码RNA,并将其命名为EMS,这一长链非编码RNA能 够作为信使分子传递c-Myc的促癌信号。该成果发表在PNAS(2019,116)。这项工作为深入理解cMyc促进 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暗示EMS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靶标 揭示NK细胞终末成熟调控新机制 田志刚院士团队研究发现I-17通过上调SOCS3抑制I-15驱动的NK细胞成熟,对NK细胞的抗病毒 抗肿瘤活性行使负相调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2019,116)。这项工作揭示了调控NK细胞发育成熟 和效应功能的新机制,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 揭示肝癌发生发展的两个新机制 张华凤教授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荚卫东教授团队等合作,在肝癌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的研究领域取 得两项重要进展,揭示了DS3L2通过 hnRNP U调控选择性剪切而促进肿瘤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分别发表 在 EMBO Reports(2019和 Cancer research(2019)。这些研究对临床肝癌的靶向治疗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关于巢湖水华蓝藻天敌的研究取得进展 周丛照教授团队从巢湖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全新的长尾噬藻体Micl,能够特异性侵染巢湖水华的优 势藻种——微囊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Structure(2019)。这些工作阐明了噬藻体的组装机制,为后续噬 藻体的改造和人工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蓝藻水华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深部流体性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郑永飞院士团队针对白片岩Fc同位素的分析结果,指示了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提 出了大陆俯冲隧道中俯冲板片-地幔楔界面流体交代过程中Fe迁移的构造模型。该硏究成果发表在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19,267)。这项成果提供了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深部流体性质的 新思路和典型案例,揭示了俯冲带深部局部相对还原性流体的存在,对理解弧岩浆和地幔楔的氧化还 原状态和Fc同位素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进展 ◆8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5家 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木质纤维素转化 制备戍酸酯类燃料联产化学品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業论证会在合肥召开。专家组认 为该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主旨明确、整体思路清晰、研究内容连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和可实施性,一致通过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9月23日,由我校陆亚林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太赫兹近场高通 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项目召开了项目监理会议。专家认真听取报告,实地考察了项目场 地,认为项目技术进展顺利,经费执行良好,组织管理规范、制度完善。 新闻回放 ★8月29-30日,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武汉植物园承办的2019中科院科学实验 展演汇演在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成功举行,我校以“碳量子点”为主题的实验荣获中科院科学」 实验展演汇演大赛一等奖, ★9月19-21日,2019年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我校东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01实 验展演团队齐聚合肥,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学表演超级秀,活动为全国 科技人员搭建了展示科研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 」新和有益的尝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第4页共4页
科研工作简报 第 4 页 共 4 页 项目进展 新闻回放 ◆8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5家 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木质纤维素转化 制备戊酸酯类燃料联产化学品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召开。专家组认 为该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主旨明确、整体思路清晰、研究内容连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和可实施性,一致通过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9月23日,由我校陆亚林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太赫兹近场高通 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项目召开了项目监理会议。专家认真听取报告,实地考察了项目场 地,认为项目技术进展顺利,经费执行良好,组织管理规范、制度完善。 ★8月29-30日,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武汉植物园承办的2019中科院科学实验 展演汇演在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成功举行,我校以“碳量子点”为主题的实验荣获中科院科学 实验展演汇演大赛一等奖。 ★9月19-21日,2019年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我校东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01支实 验展演团队齐聚合肥,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学表演超级秀。活动为全国 科技人员搭建了展示科研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 创新和有益的尝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项目进展 ◆ ◆ 新闻回放 ★ ★ 8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5家 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木质纤维素转化 制备戊酸酯类燃料联产化学品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召开。专家组认 为该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主旨明确、整体思路清晰、研究内容连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和可实施性,一致通过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9月23日,由我校陆亚林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太赫兹近场高通 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项目召开了项目监理会议。专家认真听取报告,实地考察了项目场 地,认为项目技术进展顺利,经费执行良好,组织管理规范、制度完善。 8月29-30日,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武汉植物园承办的2019中科院科学实验 展演汇演在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成功举行,我校以“碳量子点”为主题的实验荣获中科院科学 实验展演汇演大赛一等奖。 9月19-21日,2019年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我校东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01支实 验展演团队齐聚合肥,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学表演超级秀。活动为全国 科技人员搭建了展示科研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 创新和有益的尝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首次解析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电镜结构 陈宇星教授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近原子分 辨率三维结构,为深入理解该类膜蛋白转运的分子机制及其突变引发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该 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2019)。这项工作不仅对该类蛋白的分子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也为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药物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形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梅一德教授研究组通过数据库分析和实验验证,鉴定了一种新的在多种类型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 和肠癌中异常高表达、且具有促癌功能的长链非编码RNA,并将其命名为EMS,这一长链非编码RNA能 够作为信使分子传递c-Myc的促癌信号。该成果发表在PNAS(2019,116)。这项工作为深入理解c-Myc促进 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暗示EMS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靶标。 揭示NK细胞终末成熟调控新机制 田志刚院士团队研究发现IL-17通过上调SOCS3抑制IL-15驱动的NK细胞成熟,对NK细胞的抗病毒 抗肿瘤活性行使负相调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2019,116)。这项工作揭示了调控NK细胞发育成熟 和效应功能的新机制,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 揭示肝癌发生发展的两个新机制 张华凤教授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荚卫东教授团队等合作,在肝癌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的研究领域取 得两项重要进展,揭示了DIS3L2通过hnRNP U调控选择性剪切而促进肿瘤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分别发表 在EMBO Reports(2019)和Cancer Research(2019)。这些研究对临床肝癌的靶向治疗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关于巢湖水华蓝藻天敌的研究取得进展 周丛照教授团队从巢湖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全新的长尾噬藻体Mic1,能够特异性侵染巢湖水华的优 势藻种——微囊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tructure(2019)。这些工作阐明了噬藻体的组装机制,为后续噬 藻体的改造和人工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蓝藻水华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 深部流体性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郑永飞院士团队针对白片岩Fe同位素的分析结果,指示了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提 出了大陆俯冲隧道中俯冲板片-地幔楔界面流体交代过程中Fe迁移的构造模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19,267)。这项成果提供了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深部流体性质的 新思路和典型案例,揭示了俯冲带深部局部相对还原性流体的存在,对理解弧岩浆和地幔楔的氧化还 原状态和Fe同位素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解析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电镜结构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形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揭示NK细胞终末成熟调控新机制 揭示肝癌发生发展的两个新机制 关于巢湖水华蓝藻天敌的研究取得进展 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 深部流体性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陈宇星教授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近原子分 辨率三维结构,为深入理解该类膜蛋白转运的分子机制及其突变引发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该 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2019)。这项工作不仅对该类蛋白的分子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也为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药物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梅一德教授研究组通过数据库分析和实验验证,鉴定了一种新的在多种类型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 和肠癌中异常高表达、且具有促癌功能的长链非编码RNA,并将其命名为EMS,这一长链非编码RNA能 够作为信使分子传递c-Myc的促癌信号。该成果发表在PNAS(2019,116)。这项工作为深入理解c-Myc促进 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暗示EMS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靶标。 田志刚院士团队研究发现IL-17通过上调SOCS3抑制IL-15驱动的NK细胞成熟,对NK细胞的抗病毒 抗肿瘤活性行使负相调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2019,116)。这项工作揭示了调控NK细胞发育成熟 和效应功能的新机制,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 张华凤教授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荚卫东教授团队等合作,在肝癌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的研究领域取 得两项重要进展,揭示了DIS3L2通过hnRNP U调控选择性剪切而促进肿瘤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分别发表 在EMBO Reports(2019)和Cancer Research(2019)。这些研究对临床肝癌的靶向治疗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周丛照教授团队从巢湖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全新的长尾噬藻体Mic1,能够特异性侵染巢湖水华的优 势藻种——微囊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tructure(2019)。这些工作阐明了噬藻体的组装机制,为后续噬 藻体的改造和人工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蓝藻水华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郑永飞院士团队针对白片岩Fe同位素的分析结果,指示了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提 出了大陆俯冲隧道中俯冲板片-地幔楔界面流体交代过程中Fe迁移的构造模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19,267)。这项成果提供了利用Fe同位素示踪俯冲带深部流体性质的 新思路和典型案例,揭示了俯冲带深部局部相对还原性流体的存在,对理解弧岩浆和地幔楔的氧化还 原状态和Fe同位素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