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厉 2019年第3期 贸易与就业: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政策导向 兼论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赵瑾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由劳动力国际化带来的失业增加、工资不平 等、青年失业人口增多、非正规部门就业提高等诸多问题,已引起囯际社会关注,贸易与 就业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囯际最新研究显示,贸易既能创造就业,也会 导致失业,其就业净效应取决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从短期和局部看,因存在就业调 整成本,贸易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个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从长期和整体看,贸易会对 一国产业结构优化、高技能工人就业、工资提高和妇女就业产生积极影响。贸易能否发 挥对劳动力市场水平和结构的积极影响,取决于政府的决策。中美贸易冲突将对我国就 业产生重要影响,稳就业是中央提出的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首要任务。为化解中美贸 易冲突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应尽快建立中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发挥中国在构建开放型 世界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并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教育政策、区堿政策和劳动 力政策等方面综合施策。 关键词:劳动力国际化贸易与就业贸易与工资就业政策 作者简介:赵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囯际经贸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100028 中图分类号:F8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02(2019)03-0005-0015 、问题的提出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根据其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进行贸易,出口扩大意味着产品需求增 加,就业人数增多;进口扩大意味着竞争部门的产品需求下降,就业人数减少。在充分就业的假定 前提下,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转移,失业人口会自动地很快在新的部门找到工作,因而传统贸易理 论并不涉及贸易带来的就业问题。这意味着,虽然贸易会影响工资率和部门之间的就业调整,但 在充分就业的假定条件下,贸易本身并没有影响就业的总水平。因而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忽视了 贸易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正如克鲁格曼所说,就业是宏观经济问题,短期取决于总需求,长期取决 于自然失业率,诸如关税等微观经济政策对其影响很小,贸易政策应讨论其对效率的影响,而不是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中国战略"(2015 CCX06)。文责自负 5
书 贸易与就业: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政策导向 ———兼论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赵 瑾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由劳动力国际化带来的失业增加、工资不平 等、青年失业人口增多、非正规部门就业提高等诸多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贸易与 就业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国际最新研究显示,贸易既能创造就业,也会 导致失业,其就业净效应取决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从短期和局部看,因存在就业调 整成本,贸易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个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从长期和整体看,贸易会对 一国产业结构优化、高技能工人就业、工资提高和妇女就业产生积极影响。贸易能否发 挥对劳动力市场水平和结构的积极影响,取决于政府的决策。中美贸易冲突将对我国就 业产生重要影响,稳就业是中央提出的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首要任务。为化解中美贸 易冲突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应尽快建立中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发挥中国在构建开放型 世界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并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教育政策、区域政策和劳动 力政策等方面综合施策。 关 键 词:劳动力国际化 贸易与就业 贸易与工资 就业政策 作者简介:赵 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100028。 中图分类号:F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9)03-0005-0015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根据其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进行贸易,出口扩大意味着产品需求增 加,就业人数增多;进口扩大意味着竞争部门的产品需求下降,就业人数减少。在充分就业的假定 前提下,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转移,失业人口会自动地很快在新的部门找到工作,因而传统贸易理 论并不涉及贸易带来的就业问题。这意味着,虽然贸易会影响工资率和部门之间的就业调整,但 在充分就业的假定条件下,贸易本身并没有影响就业的总水平。因而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忽视了 贸易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正如克鲁格曼所说,就业是宏观经济问题,短期取决于总需求,长期取决 于自然失业率,诸如关税等微观经济政策对其影响很小,贸易政策应讨论其对效率的影响,而不是 5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中国战略”(2015CJYCX06)。文责自负
finance Trade Economics. vol 40. No. 3.2019 就业的创造或失业( Bacchetta和 Jansen,201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深度一体化,在就业数量方面,外包和国际投资使发达 国家就业外移,出现劳动力全球化的趋势;在就业质量方面,随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和转移,也出 现了贸易与失业、贸易与工作安全、贸易与不平等等问题。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贸易和就业的关系 研究在影响就业的两大因素——一技术与贸易中,哪种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更大?贸易如何影响就业 的水平与结构?贸易对工资水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开始高度重视贸 易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OECD、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研究,讨论的议题包括:贸 易开放带来的竞争加剧所引发的就业水平和结构的变化是否增加了熊彼特所描述的创造性破坏? 贸易对就业的冲击有多大?国际组织如何与各国携手共同应对劳动力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等。 目前,中美贸易冲突引发全球关注。为应对其对全球经济与我国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中央 提出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工作,将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在全 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第四次工业革命导致技术对劳动力加速替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凸显结构性 失业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冲突将对我国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本文拟从贸易对就业水平、就业结构、工资收等方面的影响跟踪国际硏究的最新进展,并关注国 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为发挥贸易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借以探索和提出化解中美贸 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贸易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全球价 值链生产的国际背景下,进口扩大是否必然导致失业增加,近期的国际研究有了新发现。 (一)进口与出口都创造就业 出口带动就业增加。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出口增加时,由于生产规模扩大,拉动国内商品和 服务的总需求提高,会导致出口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水平提高。研究显示,2011年,出口为 美国带来的就业岗位为1500万个,欧盟为6600万个,中国为1.2亿个;从总就业看,出口在总就业 中的占比介于10%(美国、日本)至28%(欧盟、韩国和新西兰)之间(WTO,2017)。Duda- Yzak 和 Viegelahn(2017)利用2006-2014年47个非洲国家的企业数据,研究了企业进出口对就业数量 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企业比非贸易企业雇用的全职工人多,且女性就业占比高;与非进 口商相比,进口商雇用的非生产工人所占比例较高;与非出口商相比,出口商雇用的临时工所占的 比例更大。国际劳工组织对1996-2003年智利的研究也显示,出口总额的扩大与直接就业和间接 就业的增长有关,2003年,出口总额对有薪就业的影响达71.6万人,比1996年增加28.6%;双边 贸易协定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新创造的就业从1996年的24.1万人提高到2003年的44.7 万人;在全球供应链中,出口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带来的间接就业占比更大, 从1996年的38.6%上升到2003年的45.9%(10,2008)。 进口也带动就业增加。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带动就业,而进口使国内商品和服务 需求减少,会降低就业机会,并导致工资下降。但在全球价值链生产的国际背景下,因资源全球配 置,生产由不同国家在多次进出口中完成,在某种意义上,进口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出口,因此进口 也会带动就业的增加。进口对就业的影响有二:一是进口中间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市场扩张,并随着销售收入的提高带动就业;二是进口产品刺激竞争与创 6
就业的创造或失业(Bacchetta和 Jansen,2011)。 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深度一体化,在就业数量方面,外包和国际投资使发达 国家就业外移,出现劳动力全球化的趋势;在就业质量方面,随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和转移,也出 现了贸易与失业、贸易与工作安全、贸易与不平等等问题。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贸易和就业的关系, 研究在影响就业的两大因素———技术与贸易中,哪种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更大?贸易如何影响就业 的水平与结构?贸易对工资水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开始高度重视贸 易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OECD、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研究,讨论的议题包括:贸 易开放带来的竞争加剧所引发的就业水平和结构的变化是否增加了熊彼特所描述的创造性破坏? 贸易对就业的冲击有多大?国际组织如何与各国携手共同应对劳动力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等。 目前,中美贸易冲突引发全球关注。为应对其对全球经济与我国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中央 提出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工作,将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在全 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第四次工业革命导致技术对劳动力加速替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凸显结构性 失业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冲突将对我国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本文拟从贸易对就业水平、就业结构、工资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跟踪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关注国 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为发挥贸易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借以探索和提出化解中美贸 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二、贸易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全球价 值链生产的国际背景下,进口扩大是否必然导致失业增加,近期的国际研究有了新发现。 (一)进口与出口都创造就业 出口带动就业增加。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出口增加时,由于生产规模扩大,拉动国内商品和 服务的总需求提高,会导致出口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水平提高。研究显示,2011年,出口为 美国带来的就业岗位为 1500万个,欧盟为 6600万个,中国为 12亿个;从总就业看,出口在总就业 中的占比介于 10%(美国、日本)至 28%(欧盟、韩国和新西兰)之间(WTO,2017)。DudaNyczak 和 Viegelahn(2017)利用 2006—2014年 47个非洲国家的企业数据,研究了企业进出口对就业数量 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企业比非贸易企业雇用的全职工人多,且女性就业占比高;与非进 口商相比,进口商雇用的非生产工人所占比例较高;与非出口商相比,出口商雇用的临时工所占的 比例更大。国际劳工组织对 1996—2003年智利的研究也显示,出口总额的扩大与直接就业和间接 就业的增长有关,2003年,出口总额对有薪就业的影响达 716万人,比 1996年增加 286%;双边 贸易协定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新创造的就业从 1996年的 241万人提高到 2003年的 447 万人;在全球供应链中,出口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带来的间接就业占比更大, 从 1996年的 386%上升到 2003年的 459%(ILO,2008)。 进口也带动就业增加。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带动就业,而进口使国内商品和服务 需求减少,会降低就业机会,并导致工资下降。但在全球价值链生产的国际背景下,因资源全球配 置,生产由不同国家在多次进出口中完成,在某种意义上,进口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出口,因此进口 也会带动就业的增加。进口对就业的影响有二:一是进口中间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市场扩张,并随着销售收入的提高带动就业;二是进口产品刺激竞争与创 6 Finance& TradeEconomics,Vol40,No3,2019
好厉 2019年第3期 新,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从而带动就业。世界贸易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美国 企业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其销售收入高于中间产品依靠国内市场的企业。具体 来说,一家企业中间产品投入的47%来自国外,成本节约了30%,因全球采购,销售额增加了176%。 同样,欧盟企业的中间品进口投入有利于产品创造,并大大促进了制造业的产出增长。而对发展中国 家如智利、印度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对美国的研究也发现,增加中间投入进口的公司同时也 开始向国内供应商采购更多的产品,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公司的就业(WTO,2017)。 (二)贸易全球化与就业 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国家、地区的失业状况,发达国家普遍关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 对国内失业人口增加的影响,如特朗普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夺走了美国制造业的就 业,要求重新进行谈判;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关注其对本国就业、工作条件的影响等。 关于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对就业的影响。 Gaston和 Trefler(1997)区分了贸易协定和经济景气 对就业的影响。其研究发现,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期间,加拿大贸易部门产生的39万人失业不 是由双边贸易协定带来的,而是由加拿大和美国国内经济萧条带来的(经济萧条本身并不是由 FTA引发的);研究显示,降低关税会促使就业减少和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但在加拿大失业增加的 影响因素中,关税下降仅占15%,其他因素如反通货膨胀的影响占85%。对于美国失业人口增加 相关研究也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仅就技术与贸易而言,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远远超过贸易, 在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因素中,进口竞争的影响仅为20%,而技术的影响则高达80%;事实上 虽然美国某一区域或城市可能因进口而失去部分制造业就业机会,但其他区域和城市的服务部门 也可能因此而创造就业机会,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进口竞争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岗位流失 贸易对就业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WTO,2017)。 关于开放对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安妮·克鲁格(2015)。克鲁格研 究的核心问题是一国贸易模式或贸易战略的选择如何影响就业,其研究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 萨缪尔森要素禀赋模型的基础之上,即将原有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扩展 为m个国家、n+1种商品和三种生产要素的贸易模型。根据扩展的要素禀赋模型,各国的专业化 分工是由一国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资源禀赋决定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 势,因而专门生产和出口那些资本劳动比率较低的商品,将会提高该国的就业水平。根据克鲁格 的研究,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一是取决于产品进口或出口产业的劳动密集度。如果出口产品比进 口替代产品的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则该产业出口的增加会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从 而提高就业水平。二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度。由于实行进口替代的国家 般高估汇率,对进口资本品的无形补贴,促使本国企业更多地使用资本,而不是劳动。实行开放的 贸易政策后,会改变其国内生产要素的扭曲程度,使资本品的价格接近国际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更 便宜,激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劳动,从而相应地提高该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克鲁格,2015)。 Jansen和Lee(2007)的研究也显示,如果贸易改革前,国内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或者国内 经济政策、劳动力市场阻碍了调整的进程,贸易改革会影响就业。例如,在改革前,如果国内劳动 力需求弹性大,农村拥有巨大的潜在劳动力供给,在现有的工资条件下,通过吸引农村劳动力,出 口商会扩大产品出口。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而非工资的改变。贸 易开放会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从长期来看,开放有利于就业。 Rashid和 Akram(2017)对1999 2010年贸易对英国制造业就业影响的研究发现,贸易竞争对就业的经济影响不大,就业调整过程主 要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来实现。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对就业机会的创造大于对就业机会的破坏。 7
新,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从而带动就业。世界贸易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美国 企业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其销售收入高于中间产品依靠国内市场的企业。具体 来说,一家企业中间产品投入的 47%来自国外,成本节约了 30%,因全球采购,销售额增加了 176%。 同样,欧盟企业的中间品进口投入有利于产品创造,并大大促进了制造业的产出增长。而对发展中国 家如智利、印度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对美国的研究也发现,增加中间投入进口的公司同时也 开始向国内供应商采购更多的产品,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公司的就业(WTO,2017)。 (二)贸易全球化与就业 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国家、地区的失业状况,发达国家普遍关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 对国内失业人口增加的影响,如特朗普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夺走了美国制造业的就 业,要求重新进行谈判;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关注其对本国就业、工作条件的影响等。 关于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对就业的影响。Gaston和 Trefler(1997)区分了贸易协定和经济景气 对就业的影响。其研究发现,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期间,加拿大贸易部门产生的 39万人失业不 是由双边贸易协定带来的,而是由加拿大和美国国内经济萧条带来的(经济萧条本身并不是由 FTA引发的);研究显示,降低关税会促使就业减少和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但在加拿大失业增加的 影响因素中,关税下降仅占 15%,其他因素如反通货膨胀的影响占 85%。对于美国失业人口增加, 相关研究也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仅就技术与贸易而言,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远远超过贸易, 在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因素中,进口竞争的影响仅为 20%,而技术的影响则高达 80%;事实上, 虽然美国某一区域或城市可能因进口而失去部分制造业就业机会,但其他区域和城市的服务部门 也可能因此而创造就业机会,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进口竞争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岗位流失, 贸易对就业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WTO,2017)。 关于开放对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安妮·克鲁格(2015)。克鲁格研 究的核心问题是一国贸易模式或贸易战略的选择如何影响就业,其研究建立在赫克歇尔 -俄林 - 萨缪尔森要素禀赋模型的基础之上,即将原有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扩展 为 m个国家、n+1种商品和三种生产要素的贸易模型。根据扩展的要素禀赋模型,各国的专业化 分工是由一国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资源禀赋决定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 势,因而专门生产和出口那些资本劳动比率较低的商品,将会提高该国的就业水平。根据克鲁格 的研究,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一是取决于产品进口或出口产业的劳动密集度。如果出口产品比进 口替代产品的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则该产业出口的增加会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从 而提高就业水平。二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度。由于实行进口替代的国家一 般高估汇率,对进口资本品的无形补贴,促使本国企业更多地使用资本,而不是劳动。实行开放的 贸易政策后,会改变其国内生产要素的扭曲程度,使资本品的价格接近国际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更 便宜,激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劳动,从而相应地提高该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克鲁格,2015)。 Jansen和 Lee(2007)的研究也显示,如果贸易改革前,国内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或者国内 经济政策、劳动力市场阻碍了调整的进程,贸易改革会影响就业。例如,在改革前,如果国内劳动 力需求弹性大,农村拥有巨大的潜在劳动力供给,在现有的工资条件下,通过吸引农村劳动力,出 口商会扩大产品出口。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而非工资的改变。贸 易开放会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从长期来看,开放有利于就业。Rashid和 Akram(2017)对 1999— 2010年贸易对英国制造业就业影响的研究发现,贸易竞争对就业的经济影响不大,就业调整过程主 要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来实现。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对就业机会的创造大于对就业机会的破坏。 7
finance Trade Economics. vol 40. No. 3.2019 、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与贸易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相比,人们更关注贸易对就业结构的 影响。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变化、技能结构变化和性别 结构变化 (一)劳动力部门结构变化:贸易增加了服务业就业 贸易在带来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导致就业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由于发达国家在 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或金融服务等可贸易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贸易会导致这些国家专门 从事可贸易服务业生产。贸易在导致制造业就业消失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创造服务业的就业机 会,服务业作为就业和劳动收入来源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表 明,贸易在加速就业向服务业转移中发挥了作用(WTO,2017) 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这种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增加,劳动力从农业部 门转移到服务业和制造业,从家庭流向企业,从国有企业转向国内其他部门和外资企业。贸易与 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加速就业结构从初级产业部门(往往是非正规部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 (二)劳动力技能结构变化:贸易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技术相对丰裕的发达经济体,贸易将增加对高技能 工人的劳动需求;在技能相对稀缺的低收入经济体,贸易可能会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 近期的理论研究显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都导致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深度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离岸外包价格下降,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将非核 心竞争力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专注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 需求的增加。同时,外包的转移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其结果,在全球价 值链生产的国际背景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都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此外,因国际贸易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分化,低生产率的企业减少销售或倒闭,高生产 率的企业扩张,这种企业结构变化导致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及技能溢价的提升。而高技能工 资的提高,又促使工人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从而导致高技能工人就业占比逐渐提高,因此,贸易 可能最终促进了全球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国际贸易增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熟练工人的就业。2011年,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其基本结论是,全球化特别是外包在短期内可能导 致比较高的就业流动,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受损,高技能工人的就业扩大,但从长期来看,没有迹象 表明贸易或外包导致较高的失业(或者较低的就业);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发达国家正经历 着结构性的变化,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Bacchetta和 Jansen,2011)。而且,从总体看,随着信息技 术的发展,I技术的扩散对I技能和高熟练工人有更大的需求。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04)预测, 工资和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是与T相关的产业,如软件出版,管理、科技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设 计和相关服务,互联网服务、数据加工和其他信息服务;到2012年,需要I技能的就业岗位增长会 超过总体经济就业岗位增长的3倍,同时工资上涨也最快(吉普塔、乔杜里,2012)。 (三)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化:贸易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 贸易在影响劳动力部门结构、技能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性别结构的变化,为女性提供了 更多的就业机会。贸易影响女性就业的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8
三、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与贸易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相比,人们更关注贸易对就业结构的 影响。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变化、技能结构变化和性别 结构变化。 (一)劳动力部门结构变化:贸易增加了服务业就业 贸易在带来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导致就业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由于发达国家在 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或金融服务等可贸易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贸易会导致这些国家专门 从事可贸易服务业生产。贸易在导致制造业就业消失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创造服务业的就业机 会,服务业作为就业和劳动收入来源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表 明,贸易在加速就业向服务业转移中发挥了作用(WTO,2017)。 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这种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增加,劳动力从农业部 门转移到服务业和制造业,从家庭流向企业,从国有企业转向国内其他部门和外资企业。贸易与 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加速就业结构从初级产业部门(往往是非正规部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 (二)劳动力技能结构变化:贸易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技术相对丰裕的发达经济体,贸易将增加对高技能 工人的劳动需求;在技能相对稀缺的低收入经济体,贸易可能会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 近期的理论研究显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都导致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深度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离岸外包价格下降,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将非核 心竞争力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专注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 需求的增加。同时,外包的转移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其结果,在全球价 值链生产的国际背景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都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此外,因国际贸易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分化,低生产率的企业减少销售或倒闭,高生产 率的企业扩张,这种企业结构变化导致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及技能溢价的提升。而高技能工 资的提高,又促使工人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从而导致高技能工人就业占比逐渐提高,因此,贸易 可能最终促进了全球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国际贸易增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熟练工人的就业。2011年,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其基本结论是,全球化特别是外包在短期内可能导 致比较高的就业流动,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受损,高技能工人的就业扩大,但从长期来看,没有迹象 表明贸易或外包导致较高的失业(或者较低的就业);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发达国家正经历 着结构性的变化,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Bacchetta和 Jansen,2011)。而且,从总体看,随着信息技 术的发展,IT技术的扩散对 IT技能和高熟练工人有更大的需求。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04)预测, 工资和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是与 IT相关的产业,如软件出版,管理、科技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设 计和相关服务,互联网服务、数据加工和其他信息服务;到 2012年,需要 IT技能的就业岗位增长会 超过总体经济就业岗位增长的 3倍,同时工资上涨也最快(吉普塔、乔杜里,2012)。 (三)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化:贸易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 贸易在影响劳动力部门结构、技能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性别结构的变化,为女性提供了 更多的就业机会。贸易影响女性就业的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8 Finance& TradeEconomics,Vol40,No3,2019
好厉 2019年第3期 1.贸易开放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就业机会 由于女性在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工作中占主体,贸易开放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WTO研究报告 显示,韩国女性在制造业的就业占比由1970年的6%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30% 左右;虽然目前韩国女性在制造业的占比已经下降(2007年降至14%),但就业人数仍然是60年 代的10倍(WTO,2017)。 Banerjee和 Veeramai(2015)对印度的研究也显示,当企业面临国际竞争 时,为降低成本,往往会以女性代替男性。但同时也应看到,因资源再分配的影响还不足以抵消技 术的负面影响,自由化并没有导致印度女性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幅增长。 2.贸易的竞争效应减少了对女性的就业歧视,缩小了男女工资差距 相关学者对美国和挪威的实证研究显示,随着贸易改革带来的竞争加剧,美国制造业的性别 工资差距在1976年至1993年间迅速缩小;挪威出口企业中女性雇员占比较大,性别工资差距缩小 (WTO,2017)。 3.电子商务和全球价值链提升了女性就业机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方式。由于电子商务和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利于中小企业克 服进入外国市场的壁垒,促使其直接接触外国消费者和分销网络以实现规模经济,电子商务和全 球价值链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在劳动力市场上,男女工资不平等,女性工资只有男性的0% 45%不等(ⅡO,2017)。与男性相比,女性工作参与率更低,面临失业的几率更大(I0,2018)。在 发展中国家,因女企业家通常经营小型企业,女性特别是带小孩的女性就业受到劳动时间和劳动 力流动限制,而电子商务等技术发展减少了交易成本,有利于妇女进入全球市场,为女性参与电子 商务和全球价值链生产创造了新机遇(WTO,2017)。 4.贸易激励女性接受教育以获得工作机会 贸易在为熟练工人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女性接受教育的动机和增强技能的需求, 从而为女性提供了获得更高技能的就业机会。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增加了女性接受教育的动 机。在印度村庄,因外包增加了妇女就业,激励女孩为将来获得工作而接受教育,使当地女孩比其 他村庄的女孩更容易选择上学;相反,男孩就学不受贸易的影响(WTO,2017) 四、贸易对工资收入的影响 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各国的比较优势。当一国开 放实行自由贸易时,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品相对价格下降,实际工资因贸易开放而提高。在 特定要素模型中,特定要素收益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国际贸易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相对价格提高 的部门,其特定要素受益,其他部门的特定要素受损。因劳动夹在两者中间,可以在产业间流动 以一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提高,而以另一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则下降,因而很难确定一国贸 易开放后工人的工资是提高还是下降。 (一)出口对工资的影响 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研究显示,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可贸易部门 的工人工资高于不可贸易部门。有研究将开放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况,开放措施分为进口竞 争、出口机遇、FDI三类,对2003—2008年智利29个部门开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开放的可贸易部门 比不可贸易部门工资提高了18%,2008年工资提高了25%;开放的大部分部门,工资提高都超过 了25%(OECD,2012)
1贸易开放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就业机会 由于女性在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工作中占主体,贸易开放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WTO研究报告 显示,韩国女性在制造业的就业占比由 1970年的 6%提高到 2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初的 30% 左右;虽然目前韩国女性在制造业的占比已经下降(2007年降至 14%),但就业人数仍然是 60年 代的 10倍(WTO,2017)。Banerjee和 Veeramai(2015)对印度的研究也显示,当企业面临国际竞争 时,为降低成本,往往会以女性代替男性。但同时也应看到,因资源再分配的影响还不足以抵消技 术的负面影响,自由化并没有导致印度女性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幅增长。 2贸易的竞争效应减少了对女性的就业歧视,缩小了男女工资差距 相关学者对美国和挪威的实证研究显示,随着贸易改革带来的竞争加剧,美国制造业的性别 工资差距在 1976年至 1993年间迅速缩小;挪威出口企业中女性雇员占比较大,性别工资差距缩小 (WTO,2017)。 3电子商务和全球价值链提升了女性就业机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方式。由于电子商务和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利于中小企业克 服进入外国市场的壁垒,促使其直接接触外国消费者和分销网络以实现规模经济,电子商务和全 球价值链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在劳动力市场上,男女工资不平等,女性工资只有男性的 0% ~ 45%不等(ILO,2017)。与男性相比,女性工作参与率更低,面临失业的几率更大(ILO,2018)。在 发展中国家,因女企业家通常经营小型企业,女性特别是带小孩的女性就业受到劳动时间和劳动 力流动限制,而电子商务等技术发展减少了交易成本,有利于妇女进入全球市场,为女性参与电子 商务和全球价值链生产创造了新机遇(WTO,2017)。 4贸易激励女性接受教育以获得工作机会 贸易在为熟练工人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女性接受教育的动机和增强技能的需求, 从而为女性提供了获得更高技能的就业机会。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增加了女性接受教育的动 机。在印度村庄,因外包增加了妇女就业,激励女孩为将来获得工作而接受教育,使当地女孩比其 他村庄的女孩更容易选择上学;相反,男孩就学不受贸易的影响(WTO,2017)。 四、贸易对工资收入的影响 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各国的比较优势。当一国开 放实行自由贸易时,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品相对价格下降,实际工资因贸易开放而提高。在 特定要素模型中,特定要素收益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国际贸易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相对价格提高 的部门,其特定要素受益,其他部门的特定要素受损。因劳动夹在两者中间,可以在产业间流动, 以一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提高,而以另一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则下降,因而很难确定一国贸 易开放后工人的工资是提高还是下降。 (一)出口对工资的影响 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研究显示,贸易全球化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可贸易部门 的工人工资高于不可贸易部门。有研究将开放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况,开放措施分为进口竞 争、出口机遇、FDI三类,对 2003—2008年智利 29个部门开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开放的可贸易部门 比不可贸易部门工资提高了 18%,2008年工资提高了 25%;开放的大部分部门,工资提高都超过 了 25%(OECD,2012)。 9
finance Trade Economics. vol 40. No. 3.2019 出口企业工人的工资高于国内企业工人的工资。不同行业的工资不同,即使在同一行业,企 业间工资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与国内企业相比,出口企业规模更大,生产率更 高,资本密集程度更高,工资也更高。 Bernard和 Jensen(1997)发现,与规模和技能相同的非出口企 业相比,出口企业的平均工资高出5%~7%。其他研究也证实,中国、丹麦、德国、韩国、西班牙、瑞 典和英国存在出口商的工资溢价。近期研究也证实,在考虑工人特点,如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情 况下,具有类似特征的工人为出口企业工作比为非出口企业工作会获得更高的工资(WTO,2017)。 (二)进口对工资的影响 进口也有利于工资提高。贸易导致资源的重新分配,使一国就业结构在业务、职业、企业或部 门层面上发生变化。在发达经济体,为了应对来自低成本出口商的竞争,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重新配置资源,专注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创新,贸易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特别是非正规职 业的相对需求。在发展中经济体,由于进口资本品、中间投入和技术诀窍促使技术扩散,对高技能 的需求增加,贸易也导致发展中国家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高技能需求的增加,不仅意味着 熟练工人在就业中的占比增加,而且会导致更高的技能溢价,即与低技能工人相比,增加了高技能 工人的名义工资。与此同时,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在增加熟练工人工资的同时,也增加了非技 术工人的工资,使低技能的工人和较贫穷的个人获得了收益;此外,贸易使贫困的低技能工人能够 购买更便宜的进口品,减少了在食品、服装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他 们的购买力,间接扩大了收入(WTO,2017) 相关研究运用60个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1989—2004年贸易与工资的 关系发现,进口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工资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其影响的路径主要是进口竞争 导致产品生产由劳动生产率低的企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进口竞争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对工资产生影响(OECD,2012)。 Amiti和 Cameron(2012)利用1991-2000年印度尼西亚制造业 企业数据研究发现,出口商支付的工资比国内高8%,进口商支付的工资比国内高15%,同时开展 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比不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高出25%。 Acharya(2017)利用1992 2007年加拿大88个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的数据,分析了贸易和技术变化对加拿大劳动力需 求、技能结构、工资溢价和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因进口而失业的人数很少,每年大约只有 6000人,进出口增长对工资率没有影响 五、贸易自由化与就业政策 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创造就业,增加工资,并 减少工资不平等,消除贸易自由化的负面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全球化是双刃剑。贸易自由化既可能创造就业,也可能带来失业。从短期看,贸易对就业的 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取决于一国的特殊要素,如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性质等。但从长期来看,贸 易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是正面的,如产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提高、工资上涨等。为此,应继续推 行全球贸易自由化,扩大国际市场空间。 从国际层面看,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已经在多边、诸边以及双边层面开展。OECD、WTO和世 界银行将服务贸易壁垒量化,建立了衡量壁垒程度的国际服务贸易限制指数。WTO在多边层面推 动服务贸易谈判,TSA服务贸易诸边谈判已经进行20多轮,跨区域谈判(如TTP、CTPP谈判)也 10
出口企业工人的工资高于国内企业工人的工资。不同行业的工资不同,即使在同一行业,企 业间工资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与国内企业相比,出口企业规模更大,生产率更 高,资本密集程度更高,工资也更高。Bernard和 Jensen(1997)发现,与规模和技能相同的非出口企 业相比,出口企业的平均工资高出 5% ~7%。其他研究也证实,中国、丹麦、德国、韩国、西班牙、瑞 典和英国存在出口商的工资溢价。近期研究也证实,在考虑工人特点,如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情 况下,具有类似特征的工人为出口企业工作比为非出口企业工作会获得更高的工资(WTO,2017)。 (二)进口对工资的影响 进口也有利于工资提高。贸易导致资源的重新分配,使一国就业结构在业务、职业、企业或部 门层面上发生变化。在发达经济体,为了应对来自低成本出口商的竞争,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重新配置资源,专注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创新,贸易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特别是非正规职 业的相对需求。在发展中经济体,由于进口资本品、中间投入和技术诀窍促使技术扩散,对高技能 的需求增加,贸易也导致发展中国家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高技能需求的增加,不仅意味着 熟练工人在就业中的占比增加,而且会导致更高的技能溢价,即与低技能工人相比,增加了高技能 工人的名义工资。与此同时,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在增加熟练工人工资的同时,也增加了非技 术工人的工资,使低技能的工人和较贫穷的个人获得了收益;此外,贸易使贫困的低技能工人能够 购买更便宜的进口品,减少了在食品、服装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他 们的购买力,间接扩大了收入(WTO,2017)。 相关研究运用 60个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 1989—2004年贸易与工资的 关系发现,进口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工资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其影响的路径主要是进口竞争 导致产品生产由劳动生产率低的企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进口竞争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对工资产生影响(OECD,2012)。Amiti和 Cameron(2012)利用 1991—2000年印度尼西亚制造业 企业数据研究发现,出口商支付的工资比国内高 8%,进口商支付的工资比国内高 15%,同时开展 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比不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高出 25%。Acharya(2017)利用 1992— 2007年加拿大 88个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的数据,分析了贸易和技术变化对加拿大劳动力需 求、技能结构、工资溢价和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因进口而失业的人数很少,每年大约只有 6000人,进出口增长对工资率没有影响。 五、贸易自由化与就业政策 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创造就业,增加工资,并 减少工资不平等,消除贸易自由化的负面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全球化是双刃剑。贸易自由化既可能创造就业,也可能带来失业。从短期看,贸易对就业的 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取决于一国的特殊要素,如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性质等。但从长期来看,贸 易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是正面的,如产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提高、工资上涨等。为此,应继续推 行全球贸易自由化,扩大国际市场空间。 从国际层面看,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已经在多边、诸边以及双边层面开展。OECD、WTO和世 界银行将服务贸易壁垒量化,建立了衡量壁垒程度的国际服务贸易限制指数。WTO在多边层面推 动服务贸易谈判,TISA服务贸易诸边谈判已经进行 20多轮,跨区域谈判(如 TTIP、CTPP谈判)也 10 Finance& TradeEconomics,Vol40,No3,2019
好厉 2019年第3期 将服务贸易自由化作为谈判的重点。 从国家层面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某些发达国 家仍然存在外国投资壁垒,特别是在运输、媒体和通信领域。而烦冗复杂的商业程序也为服务提 供者带来了较高的贸易成本。 Jensen(2011)认为美国是全球服务贸易大国,在可贸易的高技能、高 工资的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且服务贸易顺差,但由于存在商业限制、配额、当地共同投资限制、不 同的税收待遇和政府批准程序复杂等服务贸易壁垒,对于出口商来说,服务业的出口强度远低于 制造业。据测算,美国服务业的出口概率为1/20,而制造业的出口概率为1/4。因而主张美国应积 极推动快速增长的新兴服务业的开放,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美国的服务业出口 (二)全球层面: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商品等一般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导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2008年金 融危机后,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劳动力问题由国内扩展到国际,引发国际组织 的高度关注。在国际层面上,OECD联合10个组织(包括ADB、AFDB、 ECLAC、IADB、IO、OAS OECD、 UNCTAD、世界银行和wTo)开展共同研究,并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2017年G20德国峰会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利于促进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并提出 各国政府、商界和社会伙伴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就业;WT认为,劳动力市场问题必须在国内 解决,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应,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因而在《2017年世界贸易报告:技术 贸易与就业》中强调:世界贸易组织将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硏讨会、交流和谈 判等方式,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2016-2017全球工资报告》中呼吁:应在全 球层面加强政策协调,以避免太多国家为增加出口,而追求限制工资上调或竞争性工资削减,导致 区域或全球总需求减少或通货紧缩(ⅡO,2017) (三)国家层面:综合施策 wTO、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强调,各国应综合施策,通过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财 政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教育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加快劳动力市场调整,确保就业增加。 1.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工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显示,劳动份额的下降不仅影响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也不利于家庭消费 的增长,进而导致总需求不足,因此,为纠正外部不均衡,决策者应关注工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ⅡLO,2013)。由于社会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与政府支出之和,因而如果工资水平相对低 于劳动生产率水平,将促进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资;但同时,低工资也会抑制家庭消费。 因而,只要工资下调对国内需求下降的影响强于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就会对一国的经 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实行出口导向的中国,面对外部需求的疲软,应 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扩大总需求;而过度依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行负债经营的美国,应依靠 劳动收入和放宽就业限制,来提高未来总需求,而非提高债务(ILO,2011)。 2.劳动力市场政策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旨在促进失业人口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针对结构变化、职业和技能 错配,对劳动力实行重新配置。内容包括:为被替代的工人提供训练计划、为寻找新工作的人员提供 再就业援助、实施直接就业的创业计划、为促进自主创业提供信用和训练计划,以及为促进低技能工 人就业和新劳动力就业提供就业补贴等。相关研究强调,恰当的政策应因国而异,贸易调整援助计划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拥有大量熟练劳动的国家,其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应关注年龄较大 的非熟练工人;而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的国家,其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应关注更年轻的熟练工人
将服务贸易自由化作为谈判的重点。 从国家层面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某些发达国 家仍然存在外国投资壁垒,特别是在运输、媒体和通信领域。而烦冗复杂的商业程序也为服务提 供者带来了较高的贸易成本。Jensen(2011)认为美国是全球服务贸易大国,在可贸易的高技能、高 工资的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且服务贸易顺差,但由于存在商业限制、配额、当地共同投资限制、不 同的税收待遇和政府批准程序复杂等服务贸易壁垒,对于出口商来说,服务业的出口强度远低于 制造业。据测算,美国服务业的出口概率为 1/20,而制造业的出口概率为 1/4。因而主张美国应积 极推动快速增长的新兴服务业的开放,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美国的服务业出口。 (二)全球层面: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商品等一般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导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2008年金 融危机后,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劳动力问题由国内扩展到国际,引发国际组织 的高度关注。在国际层面上,OECD联合 10个组织(包括 ADB、AFDB、ECLAC、IADB、ILO、OAS、 OECD、UNCTAD、世界银行和 WTO)开展共同研究,并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2017年 G20德国峰会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利于促进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并提出 各国政府、商界和社会伙伴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就业;WTO认为,劳动力市场问题必须在国内 解决,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应,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因而在《2017年世界贸易报告:技术、 贸易与就业》中强调:世界贸易组织将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研讨会、交流和谈 判等方式,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2016—2017全球工资报告》中呼吁:应在全 球层面加强政策协调,以避免太多国家为增加出口,而追求限制工资上调或竞争性工资削减,导致 区域或全球总需求减少或通货紧缩(ILO,2017)。 (三)国家层面:综合施策 WTO、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强调,各国应综合施策,通过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财 政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教育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加快劳动力市场调整,确保就业增加。 1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工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显示,劳动份额的下降不仅影响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也不利于家庭消费 的增长,进而导致总需求不足,因此,为纠正外部不均衡,决策者应关注工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ILO,2013)。由于社会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与政府支出之和,因而如果工资水平相对低 于劳动生产率水平,将促进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资;但同时,低工资也会抑制家庭消费。 因而,只要工资下调对国内需求下降的影响强于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就会对一国的经 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实行出口导向的中国,面对外部需求的疲软,应 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扩大总需求;而过度依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行负债经营的美国,应依靠 劳动收入和放宽就业限制,来提高未来总需求,而非提高债务(ILO,2011)。 2劳动力市场政策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旨在促进失业人口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针对结构变化、职业和技能 错配,对劳动力实行重新配置。内容包括:为被替代的工人提供训练计划、为寻找新工作的人员提供 再就业援助、实施直接就业的创业计划、为促进自主创业提供信用和训练计划,以及为促进低技能工 人就业和新劳动力就业提供就业补贴等。相关研究强调,恰当的政策应因国而异,贸易调整援助计划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拥有大量熟练劳动的国家,其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应关注年龄较大 的非熟练工人;而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的国家,其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应关注更年轻的熟练工人。 11
finance Trade Economics. vol 40. No. 3.2019 3.财政政策 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阶层呈现显著差异。WTO主张采取对失业工 人进行补偿的政策。目前发达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进行补偿的主要手段包括。 一是补贴人力资本投资。即通过政府计划对因贸易和生产外包而失业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 本投资补贴,以减轻失业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经济负担,通过加速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提 高其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如美国针对因贸易而失业的劳动者实行的《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和 《贸易调整援助补充计划》,目的是为那些因贸易而失业的劳动者提供培训和健康医疗方面的保 障,以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技能,使工资损失最小。同时,通过一站式就业中心提供有效的再就业服 务(帮助找工作、提供建议及培训等)。 二是收入支持计划。这是直接针对个人提供的补贴。为促使被替代的劳动者尽快就业,某些 国家对那些不值得再培训的人员,实行了专门针对因贸易而被替代的劳动者的“工资保险”计划。 在这个计划下,被替代的劳动者在新工作中所得到的工资如果低于原来的工资,可以从政府得到 补贴,补贴额相当于前后工资的差额。 三是补贴性就业。这是针对雇主实行的补贴政策。考虑到并非所有的培训都会创造社会净 收益,政府采取针对雇主的工薪补贴政策,条件是雇主雇用了因贸易和离岸外包生产而被替代下 来的年纪较大且技能较差的劳动者 4.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确保其与劳动力政策的一致性。一是扩大市 场准入,通过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吸收因进口竞争而失业的工人再就业。WTO研究强调,如果 一个国家融入全球化,降低进口壁垒,特别是影响中间投入的壁垒,有利于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 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WTO,2017)。二是实行贸易便利化措施。OECD研究预测,全面实施 贸易便利化协定”将促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2.5%~17.5%。2015年WTO研究显示,贸易成本 减少将促使全球出口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三是实施贸易保障措施,为调整争取时间。如启动反 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短期内限制进口,并为进口竞争行业提供临时救济。但该政策不宜长 期使用,否则会延长调整过程,增加调整总成本。四是在区域贸易谈判协定中确立劳动力市场调 整条款。截至2017年6月,向世贸组织通报的280项区域贸易协定中,关于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条 款,如劳动力市场调整、人力资源开发和工作培训、失业与社会保护、劳动力的流动性等,已经在相 关协议中体现,并成为区域协定条款的合作领域。 5.金融政策 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可能会增加借贷成本,使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主要表现为非生产企业比生 产性企业、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难以获得融资,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选择自谋职 业的失业工人或决定重返学校提升自己的工人,在运转不良的信贷市场中难以获得资金也阻碍了 劳动力流动。为此,wTO建议改善金融市场的运作,加快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再配置。 6.教育政策 国的教育水平决定国家的吸引力;教育影响个人应对变化的能力,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在调 整、采用和使用新技术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接受良好教育的工人就业的替代率低、再就业率高。因此, 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让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可能是一个政府所 能够承担的、旨在帮助本国劳动者应对因贸易扩张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的最重要计划。(伊兰伯 格、史密斯,2011)WTO主张,投资教育有利于工人更快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良好的教育政策有利
3财政政策 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阶层呈现显著差异。WTO主张采取对失业工 人进行补偿的政策。目前发达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进行补偿的主要手段包括。 一是补贴人力资本投资。即通过政府计划对因贸易和生产外包而失业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 本投资补贴,以减轻失业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经济负担,通过加速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提 高其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如美国针对因贸易而失业的劳动者实行的《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和 《贸易调整援助补充计划》,目的是为那些因贸易而失业的劳动者提供培训和健康医疗方面的保 障,以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技能,使工资损失最小。同时,通过一站式就业中心提供有效的再就业服 务(帮助找工作、提供建议及培训等)。 二是收入支持计划。这是直接针对个人提供的补贴。为促使被替代的劳动者尽快就业,某些 国家对那些不值得再培训的人员,实行了专门针对因贸易而被替代的劳动者的“工资保险”计划。 在这个计划下,被替代的劳动者在新工作中所得到的工资如果低于原来的工资,可以从政府得到 补贴,补贴额相当于前后工资的差额。 三是补贴性就业。这是针对雇主实行的补贴政策。考虑到并非所有的培训都会创造社会净 收益,政府采取针对雇主的工薪补贴政策,条件是雇主雇用了因贸易和离岸外包生产而被替代下 来的年纪较大且技能较差的劳动者。 4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确保其与劳动力政策的一致性。一是扩大市 场准入,通过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吸收因进口竞争而失业的工人再就业。WTO研究强调,如果 一个国家融入全球化,降低进口壁垒,特别是影响中间投入的壁垒,有利于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 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WTO,2017)。二是实行贸易便利化措施。OECD研究预测,全面实施 “贸易便利化协定”将促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 125% ~175%。2015年 WTO研究显示,贸易成本 减少将促使全球出口每年增加 1万亿美元。三是实施贸易保障措施,为调整争取时间。如启动反 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短期内限制进口,并为进口竞争行业提供临时救济。但该政策不宜长 期使用,否则会延长调整过程,增加调整总成本。四是在区域贸易谈判协定中确立劳动力市场调 整条款。截至 2017年 6月,向世贸组织通报的 280项区域贸易协定中,关于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条 款,如劳动力市场调整、人力资源开发和工作培训、失业与社会保护、劳动力的流动性等,已经在相 关协议中体现,并成为区域协定条款的合作领域。 5金融政策 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可能会增加借贷成本,使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主要表现为非生产企业比生 产性企业、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难以获得融资,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选择自谋职 业的失业工人或决定重返学校提升自己的工人,在运转不良的信贷市场中难以获得资金也阻碍了 劳动力流动。为此,WTO建议改善金融市场的运作,加快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再配置。 6教育政策 一国的教育水平决定国家的吸引力;教育影响个人应对变化的能力,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在调 整、采用和使用新技术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接受良好教育的工人就业的替代率低、再就业率高。因此, 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让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可能是一个政府所 能够承担的、旨在帮助本国劳动者应对因贸易扩张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的最重要计划。(伊兰伯 格、史密斯,2011)WTO主张,投资教育有利于工人更快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良好的教育政策有利 12 Finance& TradeEconomics,Vol40,No3,2019
好厉 2019年第3期 于实现劳动力的再分配;各国政府在设计、资助和实施技能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突出作用。同时,由著名 企业主导的培训项目,也有利于帮助低技能的工人获得技能;教育也有利于妇女就业等(WTO,2017) 那么,如何发挥教育在就业中的作用? Jansen和Lee(207)研究主张有以下方面。(1)在谁在 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上,提倡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即市场的力量不可能产生符合需求的 技能供给,为避免错配,政府应制定教育计划。同时,因教育有助于缩小低技能和高技能的收入差 距,政府应扩大对教育的投资。(2)在建立什么样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上,提倡政府应从全球而 非国内经济发展的视野上规划教育发展计划,教育计划应立足长期、动态发展问题;改革现有的教 育体制和制度,以适应市场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变化等。(3)在教育政策上,提出应适应全球化发 展的新趋势,从就业出发,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 7.区域经济政策 为解决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的问题,WTO政策建议: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实行特殊的区域政策,即针对那些不愿意流动的劳动力,采取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如对公司的直 接补贴、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将大型公共机构迁往贫困地区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失业工人 能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WTO,2017)。 六、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中美贸易冲突是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对我国的最大冲击是就业,应从战略上探索 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最优政策组合。 (一)中美贸易冲突与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主要压力 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8年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中美贸易 冲突对我国经济有影响,但总体可控。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中美贸易冲突虽没有对我国就 业产生巨大冲击,但加上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未来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冲突超出一般贸易大国的国际影响,引发了国际金 融市场动荡、投资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价值链重构,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2019年1月,IMF的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比2018年10月的预测低了0.2个百分点。 2.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推进,人类面临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与以往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相比,人类面 临的重要挑战是资本取代劳动。国际研究显示,律师、金融分析师、医生、记者、会计师、图书管理 员等将部分实现自动化。在未来10~20年,美国47%的就业人口可能面临失业风险。相对于此 前工业革命对就业市场的改变,本次工业革命对就业市场的破坏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就业市场两 极分化的趋势更严重(施瓦布,2016)。 3.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大批适应 新经济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沿海及中西部地区部分企 业缺少熟练劳工和新型人才,结构性失业问题已显现 4.实现中美贸易再平衡,进口扩大在短期内可能对就业市场带来冲击 13
于实现劳动力的再分配;各国政府在设计、资助和实施技能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突出作用。同时,由著名 企业主导的培训项目,也有利于帮助低技能的工人获得技能;教育也有利于妇女就业等(WTO,2017)。 那么,如何发挥教育在就业中的作用?Jansen和 Lee(2007)研究主张有以下方面。(1)在谁在 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上,提倡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即市场的力量不可能产生符合需求的 技能供给,为避免错配,政府应制定教育计划。同时,因教育有助于缩小低技能和高技能的收入差 距,政府应扩大对教育的投资。(2)在建立什么样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上,提倡政府应从全球而 非国内经济发展的视野上规划教育发展计划,教育计划应立足长期、动态发展问题;改革现有的教 育体制和制度,以适应市场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变化等。(3)在教育政策上,提出应适应全球化发 展的新趋势,从就业出发,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 7区域经济政策 为解决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的问题,WTO政策建议: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实行特殊的区域政策,即针对那些不愿意流动的劳动力,采取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如对公司的直 接补贴、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将大型公共机构迁往贫困地区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失业工人 能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WTO,2017)。 六、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中美贸易冲突是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对我国的最大冲击是就业,应从战略上探索 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最优政策组合。 (一)中美贸易冲突与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主要压力 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18年 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49%,中美贸易 冲突对我国经济有影响,但总体可控。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中美贸易冲突虽没有对我国就 业产生巨大冲击,但加上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未来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冲突超出一般贸易大国的国际影响,引发了国际金 融市场动荡、投资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价值链重构,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2019年 1月,IMF的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将增长 35%,比 2018年 10月的预测低了 02个百分点。 2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推进,人类面临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与以往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相比,人类面 临的重要挑战是资本取代劳动。国际研究显示,律师、金融分析师、医生、记者、会计师、图书管理 员等将部分实现自动化。在未来 10~20年,美国 47%的就业人口可能面临失业风险。相对于此 前工业革命对就业市场的改变,本次工业革命对就业市场的破坏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就业市场两 极分化的趋势更严重(施瓦布,2016)。 3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大批适应 新经济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沿海及中西部地区部分企 业缺少熟练劳工和新型人才,结构性失业问题已显现。 4实现中美贸易再平衡,进口扩大在短期内可能对就业市场带来冲击 13
finance Trade Economics. vol 40. No. 3.2019 近年来我国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2018年出口同比增长7.1%,进口同比增长12.9%,全年 贸易顺差2.33万亿元人民币,收窄18.3%。预计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成果的逐步落地,扩大从美国 进口农产品、能源、服务贸易等,在短期内可能对就业市场带来冲击 (二)稳就业: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为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将稳就业置于“六稳”之首,凸显稳就业的紧迫 性和重要性。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中国的国情,确立稳就 业的前瞻性政策储备应分类进行,多管齐下,精准施策 1.补偿失业:尽快建立中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以财政政策、就业政策为核心,补偿由贸易帶 来的损失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 The 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TAA)是发达国家为减少贸易自由化对国 内产业和就业的影响,对产业、企业和工人提供援助的制度。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均建立 了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其中,美国建立的三个项目:工人TAA项目、企业TAA项目、农业TAA项目 最具代表性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对因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 而造成贸易竞争力下降、员工流失的企业,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帮助 其恢复进出口竞争力。①针对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复杂性,为防止中美贸易冲突的示范效应对 我国产业、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加快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一是 扩大试点范围:由上海自贸区扩大到其他自贸区。目前我国外贸进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2018 年进口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省市分别是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农业出口大省主 要是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等。针对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比较集中的产业和地区,我 国应精准施策,将试点地区由上海自贸区扩展到广东省、河南省、辽宁省等自贸区。二是扩大试点 领域:由工业扩展到农业。日前上海自贸区的试点侧重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援助产业导向应 符合《中国制造2025》,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中美贸易冲突凸显了农产品贸易摩 擦对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影响。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 随着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对国外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应积极探索针对农业的贸易援助制度, 侧重以技术援助为主,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明确补偿内容。美国工人TAA援助措施包 括:贸易再调整津贴、培训、再就业服务、求职津贴、重新安置津贴和医疗保险税收优惠等(陈利强, 2010)。上海《试点办法》只提出通过社会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没有明 确具体的补偿措施。今后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制度建立的目标明确补偿和服务内容。 2.稳定就业:以货物贸易为重点,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综合发力,发挥中国在构 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的引领作用,继续稳定货物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货物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超过85%。从短期和 中长期看,稳就业的着力点应首先确保货物贸易的稳定增长。 第一,在国际上,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继续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在G20峰会、达沃斯论 坛、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平等的开放型 ①资料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htp://w. 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 nw41149/u83aw254.htm
近年来我国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2018年出口同比增长 71%,进口同比增长 129%,全年 贸易顺差 233万亿元人民币,收窄 183%。预计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成果的逐步落地,扩大从美国 进口农产品、能源、服务贸易等,在短期内可能对就业市场带来冲击。 (二)稳就业: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影响的政策选择 为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将稳就业置于“六稳”之首,凸显稳就业的紧迫 性和重要性。化解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中国的国情,确立稳就 业的前瞻性政策储备应分类进行,多管齐下,精准施策。 1补偿失业:尽快建立中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以财政政策、就业政策为核心,补偿由贸易带 来的损失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TheTradeAdjustmentAssistance,TAA)是发达国家为减少贸易自由化对国 内产业和就业的影响,对产业、企业和工人提供援助的制度。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均建立 了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其中,美国建立的三个项目:工人 TAA项目、企业 TAA项目、农业 TAA项目 最具代表性。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对因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 而造成贸易竞争力下降、员工流失的企业,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帮助 其恢复进出口竞争力。① 针对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复杂性,为防止中美贸易冲突的示范效应对 我国产业、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加快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一是 扩大试点范围:由上海自贸区扩大到其他自贸区。目前我国外贸进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2018 年进口超过 1000亿美元的大省市分别是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农业出口大省主 要是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等。针对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比较集中的产业和地区,我 国应精准施策,将试点地区由上海自贸区扩展到广东省、河南省、辽宁省等自贸区。二是扩大试点 领域:由工业扩展到农业。目前上海自贸区的试点侧重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援助产业导向应 符合《中国制造 2025》,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中美贸易冲突凸显了农产品贸易摩 擦对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影响。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 随着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对国外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应积极探索针对农业的贸易援助制度, 侧重以技术援助为主,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明确补偿内容。美国工人 TAA援助措施包 括:贸易再调整津贴、培训、再就业服务、求职津贴、重新安置津贴和医疗保险税收优惠等(陈利强, 2010)。上海《试点办法》只提出通过社会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没有明 确具体的补偿措施。今后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制度建立的目标明确补偿和服务内容。 2稳定就业:以货物贸易为重点,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综合发力,发挥中国在构 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的引领作用,继续稳定货物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货物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超过 85%。从短期和 中长期看,稳就业的着力点应首先确保货物贸易的稳定增长。 第一,在国际上,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继续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在 G20峰会、达沃斯论 坛、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平等的开放型 14 Finance& TradeEconomics,Vol40,No3,2019 ① 资料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 nw41149/u83aw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