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苏武传 12苏武传 课时过关·即时巩固 语基落实 C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穹庐(gong)廪食(lin) 扶辇(nian) 诡言(gui) B.窥视(ku)单于(chan) 弓弩(nu) 煴火(yun) C.贿赂(1ub)蛮夷(y1) 自刎(wen) 溺死(ni) D.斧钺(yue)喟然(wei) 赦罪(she) 阏氏( yan zhi) 思路解析:A项,“穹”应读“ qiong"”。C项,“赂”应读“lu”。D项,“喟”应读“kui”。 答案: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财物。 B.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伏:隐臧。 C.惠等哭,舆归营 舆:车子。 D.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徙:转移。 思路解析:C项,“舆”的意思是“抬,扛”。 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②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①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②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②单于视左右而惊 ①乃幽武置大窖中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思路解析:A项,“所”,①与“望”构成名词短语,是“所”字结构;②名词,处所。B项,“与”,① 介词,跟,同;②连词,和。C项,“而”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项,“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 才
12 苏武传 1 12 苏武传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穹.庐(gōng) 廪.食(lǐn) 扶辇.(niǎn) 诡.言(guǐ) B.窥.视(kuī) 单.于(chán) 弓弩.(nǔ) 煴.火(yūn) C.贿赂.(luò) 蛮夷.(yí) 自刎.(wěn) 溺.死(nì) D.斧钺.(yuè) 喟.然(wèi) 赦.罪(shè) 阏氏..(yān zhī) 思路解析:A 项,“穹”应读“qióng”。C 项,“赂”应读“lù”。D 项,“喟”应读“kuì”。 答案: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财物。 B.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伏:隐藏。 C.惠等哭,舆.归营 舆:车子。 D.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徙:转移。 思路解析:C 项,“舆”的意思是“抬,扛”。 答案:C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②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B. { ①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②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C. { 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②单于视左右而惊 D. { ①乃幽武置大窖中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思路解析:A 项,“所”,①与“望”构成名词短语,是“所”字结构;②名词,处所。B 项,“与”,① 介词,跟,同;②连词,和。C 项,“而”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 项,“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 才
12苏武传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48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 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 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 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与副张胜相知 素:一向 B.幸蒙其赏赐 幸:希望。 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 D.见犯乃死,重负国 思路解析:D项,“重”应读“ zhong”,意思是“更加”。 答案:D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相与课劫单于母氏归汉 ②素与副张胜相知 B⊙常能为汉伏等射杀之 ②凿地为坎,置煴火 ∫①与昆邪王俱降汉 ②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O其一人夜亡告之 ②单于壮其节 思路解析:A项,“相”,都是副词,相互。B项,“为”,①介词,替;②动词,成为。C项,“与”,①介 词,和;②动词,给。D项,“其”,①代词,他们;②代词,指苏武。 答案:A 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成为“汉使与刺杀事件有关”的依据的一项是()
12 苏武传 2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4~8 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 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 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 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与副张胜相知 素:一向。 B.幸.蒙其赏赐 幸:希望。 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审理。 D.见犯乃死,重.负国 重:又,再。 思路解析:D 项,“重”应读“zhòng”,意思是“更加”。 答案:D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②素与副张胜相知 B. { ①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②凿地为坎,置煴火 C. { ①与昆邪王俱降汉 ②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 { ①其一人夜亡,告之 ②单于壮其节 思路解析:A 项,“相”,都是副词,相互。B 项,“为”,①介词,替;②动词,成为。C 项,“与”,①介 词,和;②动词,给。D 项,“其”,①代词,他们;②代词,指苏武。 答案:A 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成为“汉使与刺杀事件有关”的依据的一项是( )
12苏武传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③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④虞常果引张胜⑤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⑥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 宫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⑤⑥D.②③④ 思路解析:注意张胜与虞常的关系,张胜参与了刺杀事件的预谋工作。 答案:D 7.下列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当汉朝准备派遣苏武等人出使匈奴的时候,匈奴内部的缑王、原汉朝的降将长水校尉虞常,以 及卫律带来的被迫投降匈奴的人,在匈奴谋反。 B.因为虞常与张胜原来是老朋友,虞常就把这次密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归汉朝的事件告诉了张胜 并得到了张胜财物上的资助 C.正当虞常等70余人准备行动时,有人告密,于是单于的子弟调集部队围剿了谋反的虞常等人,缑 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活捉 D.单于让卫律审理这起谋反案,并让卫律把汉使苏武等人招来接受审判。苏武认为这样会给国家带 来耻辱,于是举起佩刀刺向自己 思路解析:B项,理解错误,虞常告诉张胜的是刺杀卫律而不是劫持阏氏。 答案:B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思路解析:在这两句话中,翻译的重点分别是文言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用法。如“为”,介词, 替;“弩”,弓箭手;“屈”“辱”都是使动用法;“虽”,即使;“以”,连词,没有实在意义。 参考答案:(1)听说汉天子十分痛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暗中用弩弓射死他。 (2)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去!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 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 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 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 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裏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 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
12 苏武传 3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③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④虞常果引张胜 ⑤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⑥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 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思路解析:注意张胜与虞常的关系,张胜参与了刺杀事件的预谋工作。 答案:D 7.下列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当汉朝准备派遣苏武等人出使匈奴的时候,匈奴内部的缑王、原汉朝的降将长水校尉虞常,以 及卫律带来的被迫投降匈奴的人,在匈奴谋反。 B.因为虞常与张胜原来是老朋友,虞常就把这次密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归汉朝的事件告诉了张胜, 并得到了张胜财物上的资助。 C.正当虞常等 70 余人准备行动时,有人告密,于是单于的子弟调集部队围剿了谋反的虞常等人,缑 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活捉。 D.单于让卫律审理这起谋反案,并让卫律把汉使苏武等人招来接受审判。苏武认为这样会给国家带 来耻辱,于是举起佩刀刺向自己。 思路解析:B 项,理解错误,虞常告诉张胜的是刺杀卫律而不是劫持阏氏。 答案:B 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思路解析:在这两句话中,翻译的重点分别是文言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用法。如“为”,介词, 替;“弩”,弓箭手;“屈”“辱”都是使动用法;“虽”,即使;“以”,连词,没有实在意义。 参考答案:(1)听说汉天子十分痛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暗中用弩弓射死他。 (2)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去!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 答苏武书 李 陵 子卿足下: 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 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 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 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 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 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
12苏武传 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 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 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复徒首奇呼惫为先登当此时也 天地为駮震怒战大为胶饮惠。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 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 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 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 血也 (有删节)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蒙:蒙蔽。 B.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当:抵御。 C.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任:使用 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 图:料想。 思路解析:A项,“蒙”,蒙受 答案:A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B.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C.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D.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思路解析:首先根据句式特点断开,“当此时也”容易断开,“天地为陵……”“战士为陵……”是 对称结构,可断开;“兵尽矢穷”是内部对称的短句,不应断开;然后根据句意断开其他部分 答案:A 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 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 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 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迫不得已
12 苏武传 4 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 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 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 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 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 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 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 血也。 (有删节)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蒙:蒙蔽。 B.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当:抵御。 C.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任:使用。 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 图:料想。 思路解析:A 项,“蒙”,蒙受。 答案:A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B.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C.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D.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思路解析:首先根据句式特点断开,“当此时也”容易断开,“天地为陵……”“战士为陵……”是 对称结构,可断开;“兵尽矢穷”是内部对称的短句,不应断开;然后根据句意断开其他部分。 答案:A 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 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 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 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迫不得已
12苏武传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沬不因三败之辱自杀而最终能报仇雪耻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 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思路解析:由“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可知“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 错误;“顾国家于我已矣”是说国家对他恩断义绝,非“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答案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2)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 (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思路解析:翻译的重点有:“适”,正好;“攘”,举起,“攘臂”,愤怒的样子;“简”,通“拣”,挑 选;“捐”,抛弃。“宁……乎?”翻译为“哪里会有……呢?” 参考答案:(1)(我)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 (2)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 (3)又哪里会认为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呢? 参考译文 子卿足下 我从投降以来,直到今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 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 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 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 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 有受到公正的评价,汉朝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 我不难刺心来表明心迹,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 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 唉,子卿!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 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 万敌军;指挥疲惫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仍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 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以 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 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当,步兵与马队的力量对比悬殊。疲 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不满百 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 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不穿盔甲,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 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悲愤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 师,不料叛逃的奸臣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 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 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怎能轻易有所作为呢?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
12 苏武传 5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而最终能报仇雪耻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 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思路解析:由“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可知“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 错误;“顾国家于我已矣”是说国家对他恩断义绝,非“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答案:B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2)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 (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思路解析:翻译的重点有:“适”,正好;“攘”,举起,“攘臂”,愤怒的样子;“简”,通“拣”,挑 选;“捐”,抛弃。“宁……乎?”翻译为“哪里会有……呢?” 参考答案:(1)(我)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 (2)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 (3)又哪里会认为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呢? 参考译文 子卿足下: 我从投降以来,直到今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 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 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 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 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 有受到公正的评价,汉朝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 我不难刺心来表明心迹,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 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 唉,子卿!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 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 万敌军;指挥疲惫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仍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 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以 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 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当,步兵与马队的力量对比悬殊。疲 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不满百 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 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不穿盔甲,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 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悲愤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 师,不料叛逃的奸臣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 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 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怎能轻易有所作为呢?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
12苏武传 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 会认为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呢?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 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 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沬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 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 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已做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 三、表达交流 13.“点评”是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等做出的简要评价。下面是《苏武牧羊》歌曲 的歌词,请对其加以点评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 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能力,要能指出作品的优劣,表达要准 确。这是一首歌词,可以就其内容、语言、音韵、主题等方面点评 答案:示例歌词采用短句的表达形式,注意音韵的和谐,概括了苏武羁留匈奴19年所遭遇的悲惨、 辛酸的生活,体现了苏武崇高的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14.下面是李华给即将过五十岁生日的朋友发的Q信息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 后天是您五十岁生日,我因俗务缠身,百忙之中无法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聊表盛情。恭祝身体健 康,万事如意!另外,我家新房装修完毕,欢迎您来府上做客 思路解析:材料中语言表达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辞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 见设误点: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材料中,“百忙”“光临”“惠赠”“盛 情”“府上”都是敬辞,用于对方,不能用于自己 参考答案:①“百忙”改为“忙碌”;②“光临”改为“前往/到场”;③“惠赠”改为“奉上”;④ “盛情”改为“寸心”;⑤“府上”改为“家里/寒舍
12 苏武传 6 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 会认为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呢?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 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 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 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 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已做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 三、表达交流 13.“点评”是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等做出的简要评价。下面是《苏武牧羊》歌曲 的歌词,请对其加以点评。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 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能力,要能指出作品的优劣,表达要准 确。这是一首歌词,可以就其内容、语言、音韵、主题等方面点评。 答案:示例歌词采用短句的表达形式,注意音韵的和谐,概括了苏武羁留匈奴 19 年所遭遇的悲惨、 辛酸的生活,体现了苏武崇高的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4.下面是李华给即将过五十岁生日的朋友发的 QQ 信息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 改。 后天是您五十岁生日,我因俗务缠身,百忙之中无法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聊表盛情。恭祝身体健 康,万事如意!另外,我家新房装修完毕,欢迎您来府上做客。 思路解析:材料中语言表达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辞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 见设误点: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材料中,“百忙”“光临”“惠赠”“盛 情”“府上”都是敬辞,用于对方,不能用于自己。 参考答案:①“百忙”改为“忙碌”;②“光临”改为“前往/到场”;③“惠赠”改为“奉上”;④ “盛情”改为“寸心”;⑤“府上”改为“家里/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