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严分良 苏景欣 审定人:徐亚丽杨琳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 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 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 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 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 是一种修辞性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 “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 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 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 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左传·昭 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 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 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地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 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 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 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 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 易》《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 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给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 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 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 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河北省保定市 2018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严分良 苏景欣 审定人:徐亚丽 杨琳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 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 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 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 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 是一种修辞性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 “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 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 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 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左传·昭 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 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 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地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 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 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 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 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 易》《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 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给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 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 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 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 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 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 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 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 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 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 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 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 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 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 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 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 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 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 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 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 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 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 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 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 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 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 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 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
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 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 30 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 去报考的是一位 40 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 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 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 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 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 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 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 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 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 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 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 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 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 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 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 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 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 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 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 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 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 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 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
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 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己 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 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 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 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 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有 改动)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 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 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 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 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5.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6.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g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对于大学生体学创业,国办文件已明确提出“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 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体学创新创业”。今年,教育部将正式发布新修订 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着力推动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 制度,探索将学生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加快形成相应 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和热情。 在师资上,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将搭建网上平合,推动各地各髙校遴选聘请知 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创新创业课教师。教育部副 部长林蕙青说:“让亲身参与过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进到校园、站上讲台,是加 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 对于很多大学生关心的创新资金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一是国家设 有创业担保贷款;二是很多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三是有些创业 项目,可以通过市场融资,吸引社会资本支持
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 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 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 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 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 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 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有 改动)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 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 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 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 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5.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6.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g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对于大学生体学创业,国办文件已明确提出“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 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体学创新创业”。今年,教育部将正式发布新修订 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着力推动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 制度,探索将学生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加快形成相应 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和热情。 在师资上,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将搭建网上平合,推动各地各高校遴选聘请知 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创新创业课教师。教育部副 部长林蕙青说:“让亲身参与过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进到校园、站上讲台,是加 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 对于很多大学生关心的创新资金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一是国家设 有创业担保贷款;二是很多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三是有些创业 项目,可以通过市场融资,吸引社会资本支持
(摘编自中青在线《新将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做 出明确规定》) 材料二: 2012届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 自主创业三年后继续创业的比例 创业比例及同届三年后创业比例 半年后·三甲后 45% 80%6 59% 百分点 46 百分点 201届2013届 高职高专了高职高 全国总体 (摘编自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材料三 自主创业,即便在找工作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终究是少数人才敢做的事。对大 多数人来说,创业的风险太大,安安稳稳找个工作才是保险的选择。在创业这方 面,多数大学生比较陌生,高校也很少提供相关培训,知识、本钱、人脉,都是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拦路虎 份高校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想过创业,但时间定在毕业后2至5年 我本人也这么认为。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对社会也了解不深, 毕业后先就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人脉和资源,发现和把握机会,此后再创业 也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在校时也有机会做些小生意,如推销电话卡、卖纪念品等,但这些活动和到 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想,如果条件不允许,把梦想暂时搁置 下也无妨吧。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最终一定会尝到成功的滋味! (摘编自武汉大学朱成龙《自主创业,一个暂时搁置的梦想》) 材料四 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创新者、创业者的世界。只有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创业,才是 靠谱的创业、有价值的创业 “双创”号角的吹起,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激发了青年大学 生的创业热情,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学生创 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评判创业的价值也不能简单以创业成功率论 英雄。用包客、开放的心态看待失败,为他们营造一个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也 是对青年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支持。但是青年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选择创业时 定要慎重,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可行性、自身实力以及各方面资源情况,而不是 盲目跟风。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努力完善创新 创业教育。说到底,鼓励创业须建立在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同时,大学
(摘编自中青在线《新将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做 出明确规定》) 材料二: (摘编自麦可思研究院《2017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材料三: 自主创业,即便在找工作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终究是少数人才敢做的事。对大 多数人来说,创业的风险太大,安安稳稳找个工作才是保险的选择。在创业这方 面,多数大学生比较陌生,高校也很少提供相关培训,知识、本钱、人脉,都是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拦路虎。 一份高校调查显示,超过 60%的大学生想过创业,但时间定在毕业后 2 至 5 年。 我本人也这么认为。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对社会也了解不深, 毕业后先就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人脉和资源,发现和把握机会,此后再创业 也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在校时也有机会做些小生意,如推销电话卡、卖纪念品等,但这些活动和到 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想,如果条件不允许,把梦想暂时搁置一 下也无妨吧。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最终一定会尝到成功的滋味! (摘编自武汉大学朱成龙《自主创业,一个暂时搁置的梦想》) 材料四: 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创新者、创业者的世界。只有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创业,才是 靠谱的创业、有价值的创业。 “双创”号角的吹起,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激发了青年大学 生的创业热情,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 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评判创业的价值也不能简单以创业成功率论 英雄。用包客、开放的心态看待失败,为他们营造一个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也 是对青年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支持。但是青年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选择创业时,一 定要慎重,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可行性、自身实力以及各方面资源情况,而不是 盲目跟风。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努力完善创新 创业教育。说到底,鼓励创业须建立在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同时,大学
生创业成功也离不开优质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离不开政府支持、企业帮助,以 及各类园区的服务和社会的参与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杨三喜《提升创业能力才能开拓广阅未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直部发有相天规足一值校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翻度一“俘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和热 B 教育部门将搭建网上平台创新创业优秀人才进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工作中 达学生毕业后先就亚 积累经验、人脉和资氰俊发现和把握机会再创亚 厌学生自主创业倒业项目、自身实力及资源情况 可以改变 D 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教育部将发布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做出 明确规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B.2013届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三年后还在继续创业的比例较2012届有 所下降,说明创业环境日趋严峻。 C.2013届各类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与同届半年后的创业比例相比均 有所上升,其中本科的上升幅度最小。 D.大学生在校时有机会做些小生意,可以为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作一定的准备, 进入社会后基本上都能大显身手 E.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应该用包容、开放的 态度鼓励和支持青年大学生创业。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青年人创业成功的条件。(4分)师,的面的回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 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 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冇 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逾月,拜 御史中丞。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 不听。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 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撈死。帝怒其专杀,公 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 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 除,为刑部侍郎,改礼部尚书,以家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 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 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太和四年,为河东 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
生创业成功也离不开优质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离不开政府支持、企业帮助,以 及各类园区的服务和社会的参与。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杨三喜《提升创业能力才能开拓广阅未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教育部将发布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做出 明确规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B.2013 届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三年后还在继续创业的比例较 2012 届有 所下降,说明创业环境日趋严峻。 C.2013 届各类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与同届半年后的创业比例相比均 有所上升,其中本科的上升幅度最小。 D.大学生在校时有机会做些小生意,可以为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作一定的准备, 进入社会后基本上都能大显身手。 E.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应该用包容、开放的 态度鼓励和支持青年大学生创业。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青年人创业成功的条件。(4 分)师,的面的回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 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 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 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逾月,拜 御史中丞。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 不听。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 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 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 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 除,为刑部侍郎,改礼部尚书,以家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 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 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太和四年,为河东 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
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 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以 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 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 后二日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卷列传第八十八》,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 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B.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 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C.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 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D.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 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策,是唐朝中后期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宿卫宫廷及行征伐事。 B.服除,父母死后守孝三年,期满除服谓之“服除”,又称“服阕”“服丧” C.家讳,指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与“国讳”相对,也叫“私讳”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公绰为官清廉。遇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 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过一碗,直到丰年才恢复正常 B.柳公绰正直耿介。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 他据理力争,说这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C.柳公绰谨守礼法。邓县有两个县吏分别因受贿和舞文弄法而被关押,他认为破 坏法律比触犯法律的罪行更为严重,所以杀掉了舞文弄法者。 D.柳公绰忠心为国。他临终前命人召来原来的部下韦长,大家都认为他要托付家 事,他却一心想着徐州乱局,嘱咐韦长将他的建议转达给宰相。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5分) (2)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奉使道中作0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 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以 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 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 后二日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卷 列传第八十八》,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 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B.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 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C. 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 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D. 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 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神策,是唐朝中后期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宿卫宫廷及行征伐事。 B.服除,父母死后守孝三年,期满除服谓之“服除”,又称“服阕”“服丧”。 C.家讳,指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与“国讳”相对,也叫“私讳”。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柳公绰为官清廉。遇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 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过一碗,直到丰年才恢复正常。 B.柳公绰正直耿介。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 他据理力争,说这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C.柳公绰谨守礼法。邓县有两个县吏分别因受贿和舞文弄法而被关押,他认为破 坏法律比触犯法律的罪行更为严重,所以杀掉了舞文弄法者。 D.柳公绰忠心为国。他临终前命人召来原来的部下韦长,大家都认为他要托付家 事,他却一心想着徐州乱局,嘱咐韦长将他的建议转达给宰相。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5 分) (2)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奉使道中作①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注]①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 位。②前山,有的写作山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奉使道中作”总括全篇,下文用梦境、角声、行人、马蹄等意象加以照应。 B.前四句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梦中凄厉的角声、艰辛的行人,衬托出使的艰难。 C.行人“共怨角声早”,写出了行人匆忙起身,对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的不满。 D.“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写马蹄整天踩踏着冰霜,表现出了塞外冬天的苦寒。 E.“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愿旅途奔波劳苦的心情 15.本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在情感、声韵上有明显的变化,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嘲笑鹏鸟,自我夸耀说 ,也是飞翔的极限了。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 原因 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记者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仍然是上学、就业、养老、看病等具体而微的问题, 对有些家庭来说 问题亟待解决,不容拖延。 ②社会文化运动远此物质运动复杂、不确定,靠经典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进行貌 似精确的定量分析,无异于沙里淘金 ③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床,这个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平日 里五方杂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④广大家庭在教育子女上要重言传,重身教,身体力行,孩子们从小耳熟能详, 相信以后也会按照家训和家风去为人处事 ⑤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的严重偏离是导致交通恶化的重要原因,增加公 共交通设施、控人控车的做法都只是扬汤止沸。 ⑥政洲多园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 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了极大的公众阻力。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安全不能通过隐匿来实现。无论是密码学领域,还是软件领域,还是现在被炒 得火热的区块链领域,都是因为开放才安全 B.日本神户制钢所将旗下超过10间日本工厂的数据篡改行为归咎于封闭的企业 文化、过度追求利润以及质量合规性意识不够强的原因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②路正长。 [注]①至和二年(公元 1055 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 位。②前山,有的写作山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奉使道中作”总括全篇,下文用梦境、角声、行人、马蹄等意象加以照应。 B.前四句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梦中凄厉的角声、艰辛的行人,衬托出使的艰难。 C.行人“共怨角声早”,写出了行人匆忙起身,对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的不满。 D.“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写马蹄整天踩踏着冰霜,表现出了塞外冬天的苦寒。 E.“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愿旅途奔波劳苦的心情。 15.本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在情感、声韵上有明显的变化,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嘲笑鹏鸟,自我夸耀说 “ , ”,也是飞翔的极限了。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 原因 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记者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仍然是上学、就业、养老、看病等具体而微的问题, 对有些家庭来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拖延。 ②社会文化运动远此物质运动复杂、不确定,靠经典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进行貌 似精确的定量分析,无异于沙里淘金。 ③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床,这个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平日 里五方杂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④广大家庭在教育子女上要重言传,重身教,身体力行,孩子们从小耳熟能详, 相信以后也会按照家训和家风去为人处事。 ⑤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的严重偏离是导致交通恶化的重要原因,增加公 共交通设施、控人控车的做法都只是扬汤止沸。 ⑥政洲多园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 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了极大的公众阻力。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安全不能通过隐匿来实现。无论是密码学领域,还是软件领域,还是现在被炒 得火热的区块链领域,都是因为开放才安全。 B.日本神户制钢所将旗下超过 10 间日本工厂的数据篡改行为归咎于封闭的企业 文化、过度追求利润以及质量合规性意识不够强的原因
C.“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际错施更值得我们珍视,教育者不应 以睡眠、健康为代价来实现提升学生分数的作用。 D.“春运”一词从1954年最早出现在媒体上后,国人便与之结下不解情缘,它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听闻母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本应该躬临盛会,但因事不能参加,深以 为歉。 B.我自从高中毕业之后,一直垂念师恩。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 未快乐! C.您是我市的知名作家,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惠允,将是我们莫大的 荣幸。 D.我们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这次你从千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我却之不恭,只好笑 纳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冰河期,作为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灾害,它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威胁之 我们对于下一场地球冰河期的时间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过科学界的主要观点是 ,由于超级火山的喷发导致漫天的尘 土与火山灰遮蔽了大部分阳光,植被与动物由于缺少光合作用与氧气开始纷纷灭 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而失去了阳光直射造成地球大部分区域的 气温开始急剧下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未来人类会将自身的决策权让 位给无意识的算法。在权威从人类转移到算法的同时,人工智能会使得人类大规 模失业。一旦那些失业的人无法为社会的繁荣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们便会被 整个社会系统彻底抛弃。 ①未来人类不一定会将自身的决策权让位给无意识的算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4月4日院,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37岁 外卖小哥育海为击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土彭敏,逆袭成动,拿得总难军 有人为彭敏感到遗憾,认为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只是输给了自己;有入称赞雷海 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有人感慨大会 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因为诗词大会而改变:也有人反驳,虽然境遇不同,但他们 心中都有对本“诗与远方”的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际错施更值得我们珍视,教育者不应 以睡眠、健康为代价来实现提升学生分数的作用。 D.“春运”一词从 1954 年最早出现在媒体上后,国人便与之结下不解情缘,它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听闻母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本应该躬临盛会,但因事不能参加,深以 为歉。 B.我自从高中毕业之后,一直垂念师恩。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 未快乐! C.您是我市的知名作家,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惠允,将是我们莫大的 荣幸。 D.我们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这次你从千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我却之不恭,只好笑 纳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冰河期,作为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灾害,它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威胁之 一。 ① ,我们对于下一场地球冰河期的时间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过科学界的主要观点是 ② ,由于超级火山的喷发导致漫天的尘 土与火山灰遮蔽了大部分阳光,植被与动物由于缺少光合作用与氧气开始纷纷灭 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而失去了阳光直射造成地球大部分区域的 气温开始急剧下降, 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未来人类会将自身的决策权让 位给无意识的算法。在权威从人类转移到算法的同时,人工智能会使得人类大规 模失业。一旦那些失业的人无法为社会的繁荣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们便会被 整个社会系统彻底抛弃。 ①未来人类不一定会将自身的决策权让位给无意识的算法。 ② 。 ③ 。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8 年 4 月 4 日院,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 37 岁 外卖小哥育海为击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成动,拿得总难军。 有人为彭敏感到遗憾,认为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只是输给了自己;有入称赞雷海 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有人感慨大会 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因为诗词大会而改变:也有人反驳,虽然境遇不同,但他们 心中都有对本 “诗与远方”的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8年保定二模语文答案 1.B(3分)(A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 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 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 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2.D(3分)(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3.C(3分)(无中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4.A(3分)(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 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5.(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1分,答出一个象征意义即 得1分。) (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当冋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 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2分 (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 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6.(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 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3分) (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 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3 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7.D(3分)(原文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 努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自身实力及 资源情况,并不能改变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 8.AC佀B项“创业环境日趋严峻”不对,材料四中说优惠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 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D项原文是“但这些活动和到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 有一定距离的”,进入社会后未必能大显身手;E项“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意 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答对一个3分,答对两个5分。) 9.(1)个人层面:具备一定创业能力,准备充分。分析创业项目,了解自身与 社会,积累经验、人脉和资源,发现和把握机会 (2)学校层面: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关 培训。例如实施弹性学制,鼓励休学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 (3)政府层面: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例如推动高校管理制度 改革,搭建网上平台推动髙校选聘创新创业导师,解决创新资金问题等。 (4)社会层面:企业帮助,社会参与,提供各类园区服务,创建创新创业服务 平台,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等。 (共4分,每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10.D(3分)(累迁开州剌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 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11.B(3分)(服除与服丧不同,服丧是守孝期间通过穿孝服等形式对死去的长 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2018 年保定二模语文答案 1.B(3 分)(A 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 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 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 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 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2.D(3 分)(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3.C(3 分)(无中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4.A(3 分)(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 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5.(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 12 年系一次,象征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1 分,答出一个象征意义即 得 1 分。) (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当同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 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2 分) (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 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2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6.(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 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3 分) (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 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3 分) (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7.D(3 分)(原文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 努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自身实力及 资源情况,并不能改变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 8.AC(B 项“创业环境日趋严峻”不对,材料四中说优惠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 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D 项原文是“但这些活动和到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 有一定距离的”,进入社会后未必能大显身手;E 项“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意 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答对一个 3 分,答对两个 5 分。) 9.(1)个人层面:具备一定创业能力,准备充分。分析创业项目,了解自身与 社会,积累经验、人脉和资源,发现和把握机会。 (2)学校层面: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关 培训。例如实施弹性学制,鼓励休学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 (3)政府层面: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例如推动高校管理制度 改革,搭建网上平台推动高校选聘创新创业导师,解决创新资金问题等。 (4)社会层面:企业帮助,社会参与,提供各类园区服务,创建创新创业服务 平台,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等。 (共 4 分,每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10.D(3 分)(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 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 11.B(3 分)(服除与服丧不同,服丧是守孝期间通过穿孝服等形式对死去的长 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12.B(3分)(“这是自己的职责”不对,皇帝责问他为何不上报,他说上报不 是他的职责。) 13.(1)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 有被批准。(以、迎养、分司、听各一分,句意1分,共5分。) (②)李畅感激他的恩德,还流岀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敢胡乱奔驰打猎。(德、 出、省略句、妄各一分,句意1分,共5分。) 【译文】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行为 都有礼法。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 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 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怎能独自吃饱呢?”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开州土地 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 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公绰说:“你与他们同 流合污吗?怎么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召回朝任吏 部郎中。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让公绰外任 湖南观察使。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 职,没有被批准。元和十一年(816),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 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 即用棍打死。皇帝生气他擅自杀人。公绰说:“这不只是称量我的权威,更是轻 视陛下的法规。”皇帝说:“已经处死了,不向我报告,对吗?”公绰说:“这 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金吾的职责:在街坊间打死了 人,向上报告是左右巡使的职责。”皇帝才不追究。公绰因为守母亲的丧辞去官 职,守丧期满,任刑部侍郎,又改任礼部尚书,因避祖父的讳改任左丞。不久 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他巡行所辖地来到邓县,有两个县吏各 因接受贿赂和玩弄法律条文一起囚禁在狱中。县令因为公绰一向秉公执法,认为 定会杀死贪污的县吏。公绰断案说:“贪污的县吏犯法,法律还在;奸猾的县 吏毁法,法律就灭亡了。”就杀死了玩弄法律行奸使诈的县吏。大和四年(830), 公绰出任河东节度使,碰到荒年,他节约开支,停止宴请,吃穿与士兵一样。北 方的部族派梅禄将军李畅赶一万匹马来做生意,所经过的地方都热情地招待他, 同时又加强兵力防止他们突袭掠夺。李畅到达太原,公绰只派牙将一人一骑去慰 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打开牙门,使翻译官引入谒见(拜见),宴席不超 过常规,李畅感激他的恩德,还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敢胡乱奔驰打猎 公绰因为生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回朝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可以不上朝班行参 见礼。忽然命亲随人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认为公绰要把家事托付给他。到韦长 来了,竟对他说:“替我报告宰相,徐州擅自杀害李听的亲信部下,除非任用高 瑀镇守徐州,否则不能安宁。”接着闭上眼睛不再说话,过了两天就去世了,享 年六十八岁。追封为太子太保,追赠谥号“元”。 14.BE(B应为实写;E是劝告人们不要贪念返乡梦境,而应该“早起”赶路。 (答对一个3分,答对两个5分。) 15.(1)情感上,前四句写诗人出使途中思念家乡而梦里还家,却被角声惊醒, 只能匆忙起身,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而产生 的埋怨和伤感。(2分)后四句写路途艰难,未到目的地思家只能徒增伤感,劝 告人们“早起”赶路,表达了不要贪念返乡梦境,争取早日完成使命的自我劝慰 之情。(2分)
12.B(3 分)(“这是自己的职责”不对,皇帝责问他为何不上报,他说上报不 是他的职责。) 13.(1)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 有被批准。(以、迎养、分司、听各一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2)李畅感激他的恩德,还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敢胡乱奔驰打猎。(德、 出、省略句、妄各一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译文】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行为 都有礼法。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 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 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怎能独自吃饱呢?”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开州土地 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 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公绰说:“你与他们同 流合污吗?怎么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召回朝任吏 部郎中。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让公绰外任 湖南观察使。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 职,没有被批准。元和十一年(816),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 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 即用棍打死。皇帝生气他擅自杀人。公绰说:“这不只是称量我的权威,更是轻 视陛下的法规。”皇帝说:“已经处死了,不向我报告,对吗?”公绰说:“这 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金吾的职责;在街坊间打死了 人,向上报告是左右巡使的职责。”皇帝才不追究。公绰因为守母亲的丧辞去官 职,守丧期满,任刑部侍郎,又改任礼部尚书,因避祖父的讳改任左丞。不久, 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他巡行所辖地来到邓县,有两个县吏各 因接受贿赂和玩弄法律条文一起囚禁在狱中。县令因为公绰一向秉公执法,认为 一定会杀死贪污的县吏。公绰断案说:“贪污的县吏犯法,法律还在;奸猾的县 吏毁法,法律就灭亡了。”就杀死了玩弄法律行奸使诈的县吏。大和四年(830), 公绰出任河东节度使,碰到荒年,他节约开支,停止宴请,吃穿与士兵一样。北 方的部族派梅禄将军李畅赶一万匹马来做生意,所经过的地方都热情地招待他, 同时又加强兵力防止他们突袭掠夺。李畅到达太原,公绰只派牙将一人一骑去慰 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打开牙门,使翻译官引入谒见(拜见),宴席不超 过常规,李畅感激他的恩德,还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敢胡乱奔驰打猎。 公绰因为生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回朝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可以不上朝班行参 见礼。忽然命亲随人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认为公绰要把家事托付给他。到韦长 来了,竟对他说:“替我报告宰相,徐州擅自杀害李听的亲信部下,除非任用高 瑀镇守徐州,否则不能安宁。”接着闭上眼睛不再说话,过了两天就去世了,享 年六十八岁。追封为太子太保,追赠谥号“元”。 14.BE(B 应为实写;E 是劝告人们不要贪念返乡梦境,而应该“早起”赶路。) (答对一个 3 分,答对两个 5 分。) 15.(1)情感上,前四句写诗人出使途中思念家乡而梦里还家,却被角声惊醒, 只能匆忙起身,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而产生 的埋怨和伤感。(2 分)后四句写路途艰难,未到目的地思家只能徒增伤感,劝 告人们“早起”赶路,表达了不要贪念返乡梦境,争取早日完成使命的自我劝慰 之情。(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