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八校联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周跃宝审核人:杨联、曹友智) 题号 二 四 总分 (二) 得分 积累运用(23分) 1.用课文原句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 □口口□□,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⑨诗言志。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 体会到将 士们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 □■□”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 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个专栏。(13分) 2.专栏一:【看名人怎样读书】 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朱熹倡导:“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读书时不 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喧嚷,都要做到心无旁务。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断章取意,养成习惯 才能在学习中独领风骚 (1)栏目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给它注音。(2分) 风骚( 喧嚷( (2)由于粗心,栏目中划线的两处各写错了一个字,请你改正。(2分)
1 2007~2008 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八校联考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命题人:周跃宝 审核人:杨联、曹友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运用(23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⑤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 ⑦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⑨诗言志。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 , ”体会到将 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 , ”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 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个专栏。(13 分) 2.专栏一:【看名人怎样读书】 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朱熹倡导:“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读书时不 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喧嚷,都要做到心无旁务。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断章取意,养成习惯, 才能在学习中独领风骚。 ⑴栏目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给它注音。(2 分) 风骚.( ) 喧嚷.( ) ⑵由于粗心,栏目中划线的两处各写错了一个字,请你改正。(2 分)
心无旁务 断章取意 3.专栏二:【你说我说说读书】(3分)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 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 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 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4.专栏三:【读图时代学读图】(3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 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 并回答问题 畸形儿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喜 5.专栏四:【文化长廊一一名著大家读】(3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 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 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 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 二、阅读理解(44分) 【古诗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题。(3分)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遺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2 心无旁务 断章取意 3.专栏二:【你说我说说读书】(3 分)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 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 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 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4.专栏三:【读图时代学读图】(3 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 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 并回答问题。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 分)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 分) 5.专栏四:【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3 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 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 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 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 二、阅读理解 (44 分) 【古诗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题。(3分)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何含义?词人借用典故来表达这一意思有何好处?(2分) 【古文阅读】 (二)阅读下列两段文言短文,完成第710题(13分)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 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 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②。,之陈,扣宫门日:“吾欲见涉。”宫门令③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④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入宫, 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⑤!涉之为王沈沈⑥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 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日:“客愚无知,颛⑧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凡:总共;一共。②陈:陈县。③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④遮:拦住。⑤ 夥颐: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⑥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 堂皇。⑦发舒:放肆,随便。⑧颛:通“专”。妄言:胡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或说陈王曰( (4)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8.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辍耕之垄上( A.怅恨久之 之陈C.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等死,死国可乎?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 ____ ____的豪情壮志。(2 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何含义?词人借用典故来表达这一意思有何好处?(2 分) 【古文阅读】 (二)阅读下列两段文言短文,完成第 7—10 题(13 分)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 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 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 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②。,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③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④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入宫, 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⑤!涉之为王沈沈⑥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 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⑧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凡:总共;一共。②陈:陈县。③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④遮:拦住。⑤ 夥颐: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⑥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 富丽堂皇。⑦发舒:放肆,随便。⑧颛:通“专”。妄言:胡说。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 ( )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2)或.说陈王曰( ) (4)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 8.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例句:辍耕之.垄上 ( ) A.怅恨久之. B.之.陈 C.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2)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 10.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6分) 那个孩子 朱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 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 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 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 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 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毎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孑很后悔自 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 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 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 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 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 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 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 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 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 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 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 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 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 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 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 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 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 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 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 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 你干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 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晩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
4 译文: 10.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6分) 那个孩子 朱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 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 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 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 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 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 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 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 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 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 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 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 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 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 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 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 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 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 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 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 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 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 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 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 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 4 块钱一张床。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 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 “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 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
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 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1 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 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 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 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岀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舂天丢了》2003年4月版有删政攻) 1l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 整。(4分)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12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3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分) 1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任选一句)(2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15.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 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3分) 16从文中孩子的凊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3分) 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 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 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 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
5 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 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 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 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 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 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 年 4 月版有删改) 11.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 整。(4 分)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 12.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3.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 分) 1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任选一句)(2 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15.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 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3 分) 16.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3分) 读书养气(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 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 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 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
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 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 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一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 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 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 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 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 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 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 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 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 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 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 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 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 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 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 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 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7.选文论述的观点 (2分) 18.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 “薄发”指的是 (2分) 19.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20.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理由。(3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切民族的伟大智慧 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6 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 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 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 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 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 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 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 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 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 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 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 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 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 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 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 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 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 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 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7.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2 分) 18.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 ,“薄发”指的是 。(2 分) 19.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 分) 20.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理由。(3 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 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 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分) 三、写作(50分) 22.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 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这就是幸福
7 21.“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 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 分) 三、写作(50 分) 22.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 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 600;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这 就 是 幸 福 200
□∏∏ 四、书写(3分)
8 400 600 四、书写(3 分)
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八校联考 语文试卷答案 、积累运用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物是人非事事休 (3)背灼炎天光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鸡声茅店月 (6)只有香如故 (7)池上碧苔三四点 (8)燕然未勒归无计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1)Sao rang (2)骛义 3、明确观点(1分),给出理由(2分)。理由合理即可。如(1)应该多读经典名 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 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2)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 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 去读。 4、、(1)画面上是一个左右两边发育极不对称的畸形儿,左边高大,右边矮小 高大的是“生活水平”,矮小的是“文化水平”。 (2)漫画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青少年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却跟不上来。 5、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二、阅读理解 6、(1).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 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7、(1)适逢,恰巧遇到;(2)通“倡”,首发:(3)有人(4)曾经
9 2007~2008 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八校联考 语 文 试 卷 答 案 一、积累运用 1、(1)斜晖脉脉水悠悠 (2)物是人非事事休 (3)背灼炎天光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鸡声茅店月 (6)只有香如故 (7)池上碧苔三四点 (8)燕然未勒归无计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1)sāo rǎng (2)骛 义 3、明确观点(1 分),给出理由(2 分)。理由合理即可。如(1)应该多读经典名 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 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2)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 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 去读。 4、、(1)画面上是一个左右两边发育极不对称的畸形儿,左边高大,右边矮小。 高大的是“生活水平”,矮小的是“文化水平”。 (2)漫画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青少年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却跟不上来。 5、鲁智深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二、阅读理解 6、(1).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 分)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 样起用自己呢?(1 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 分) 7、(1)适逢,恰巧遇到;(2)通“倡”,首发;(3)有人(4)曾经
8、B 9、(1)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吗? (2)陈胜的老朋友都纷纷自动离去,因此就再也没有亲近陈胜的人了。 10、陈胜少有壮志,不安现状;具有敏锐的动察时局能力以及过人的组织才能 但他起义胜利后脱离群众,不念旧情,错杀故人,终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11、嫌母亲粗鲁而发火;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母亲担 心孩子从床上掉下;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12、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这件事。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 他对父亲的尊重。 13、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14、(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15、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 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16、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 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17、读书可以养气 18、读书多写出好文章 运用举例论证,从而证明“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 不相同。”这一观点。 20、①、④。因为①④句名言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意义或内涵,符合本文中心,可 以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而②③句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方法以及要博览群书 并不符合本文所论述的中心。所以选择①④两句 21、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 参看07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四、书写 卷面整洁(1分);字迹清楚(1分);书写美观(1分)
10 8、B 9、(1)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吗? (2)陈胜的老朋友都纷纷自动离去,因此就再也没有亲近陈胜的人了。 10、陈胜少有壮志,不安现状;具有敏锐的动察时局能力以及过人的组织才能; 但他起义胜利后脱离群众,不念旧情,错杀故人,终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11、嫌母亲粗鲁而发火;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母亲担 心孩子从床上掉下;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12、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这件事。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 他对父亲的尊重。 13、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14、(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15、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 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16、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 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17、读书可以养气 18、读书多 写出好文章 19、运用举例论证,从而证明“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 不相同。”这一观点。 20、①、④。因为①④句名言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意义或内涵,符合本文中心,可 以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而②③句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方法以及要博览群书, 并不符合本文所论述的中心。所以选择①④两句 21、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 22、参看 07 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四、书写 卷面整洁(1 分);字迹清楚(1 分);书写美观(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