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辽宁省鸡西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7年鸡西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蠢臂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20分。 号一三三四五总分核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题,共25分) 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①亲爱的同学们,葱笼六月是等革学子收获的时节。②通过几年来的辛勤耕耘,使你 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③此时此刻,请你放松紧张的心情,以沉着冷净的姿态,以百 倍的信心和勇气,驰骋于五大板块之中,邀游在语文世界里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较 骋(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3)文中第_ 句是病句,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心与心相通在田字格中规范地写出两个含“心”字的成语。(2分) 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没有阳光的普照就没有大地的温暖;没有雨露的滋润就没有五谷的丰登; 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包房 古诗文默写。(10分) 支点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迷。(《诗经·关雎》) (3)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做》) (4)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2007 年辽宁省鸡西市中考语文试题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代的词句是 (6)白居易《观刈麦》中表现穷苦人民劳动艰辛的诗句是 (7)时至今日,儒家提倡的许多为人、为学之道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写出《论 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名言(须是连贯的上下句) 6.名著阅读。(3分) 《名人传》美在它对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的赞美;《 美在 ;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 性格;孙悟空美在他 得分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及互动(第7题,共5分 7.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5分) 假如中考之后,你的 买了28日的车票,准备带你去上海看望爷爷、奶奶。这 时,你却换到通知,29日班长将组织全班同学聚会,并邀请班主任王老师参加。你思 考再三,不得不放弃这次聚会。 请用下列两种方式表达你的想法 (1)给你的班主任王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请将短信内容写在下面。(2分) (2)给班长打个电话,你会说些什么?(3分) 得分评卷人 三、综合学习及探究(第8-10题,共10分 材料一:4月26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接力传递计划在中华世纪坛隆重 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前 大 材料二:随着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公布,我省相关部门正在抓紧拟訂奥火矩 在我省传递的方案。北京奥运圣火将于明年7月1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进入我省,在 火炬传递过程中,将以展现龙江黑土特色为主旨,希望以此向世界展现黑龙江的精神风貌。 8.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2分) 9.为了迎接奥运圣火,你们班级将召开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班会,假如 你是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10.电视台记者将跟踪报导奥运圣火经过地,假如奥运圣火经过你的家乡,请你从自然风 光、地域文化等方面介绍家乡的特色(家乡名称一律用“我的家乡”代替,不得出现市、 县、区、场、矿等真实地名)。(4分) 得分评卷人 四、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题,共35分) (一)阅读《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回答11—14题。(共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救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拂 12.翻译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13.在文中找出从治国角度论述的一句话,写在下面。(2分) 1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18题。(共9分) ①由于人类活动的彩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呈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 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 ②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 2.1℃;到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 3.3℃。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到2020年,全国 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 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水贲源短缺状况还会加剧。 ③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 10%。到本世纪后半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以及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在 未来20年到50年中,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④由于气候暖干,三江平原混地责源及生物多样性都将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 沼泽湿地将变成草甸湿地。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湿地,则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面 积减少,质量下降,潮滩地被淹没和侵蚀。未来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岛状冻土 会发生退化,表层冻土面积会减少10%到15%。内陆湖泊将加速姜缩,那些依赖冰川融 水补给的湖泊,比如西藏、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而扩大,后因冰川 缩小融水减少而萎缩。预计在未来50年中,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 ⑤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因此,北方 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平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加。到2030年, 吞文试卷第3页(共8页
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 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沿海滩涂湿地、红树林、猾瑚群都有可能遭到破坏, 咸潮入侵以及土地盐清化都将发生。 ⑥随着热浪频袭,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会增加。此外,心血管疾 病、疟疾、登革热以及中暑等疾病发生的范围和程度也都会增加。 ⑦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 战。此外,温度升高导致冻土融化,也会影响到青藏铁路的安全。 15.通读全文后,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6.第④段除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17.通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进行了大胆的科学预测,说明了中国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 B.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的 C.本文使用了“可能”、“左右”等表示推测、估计的词语,这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的升温幅度将比过去100年大得多 18.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如何有效控制全球变暖,请提出你的合理化 建议(至少答出三条)。(3分) (三)阅读《乡情》,回答19—23题。(共10分) 陈德才 ①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甲)故乡的师棵挂看一怂怂 嫩绿榆钱几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逢避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述藏的打谷场 那条夏旦黑去进、的变变曲曲的小河,都构成了人 个最美顾的梦境 ②古诗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 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 会性,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五谷 杂粮,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读第一本书;从家乡 的田林山水开始,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于是,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一过 程中很自然的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 ③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的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 中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没有功利的权衡,不需要 礼仪的拘谨,高兴就笑、就跳,不高兴就哭、就闹,何等自然纯真,洒脱无稽,世界万物都散发 出天真烂漫的气息,使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人过中年,再也找不回儿时对陌 生世界的那种新奇感,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純洁的目光。因此,人们怀念故乡,在 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是企图遠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 时光。 ④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流寓他乡的游于,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 眶,心起波澜。(乙)对故乡的发,是绿叶对根的情惠,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是一个人最具诚 热的感情。其实,什么叫祖国,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放大,就是自己生命系列的源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