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判断题 1.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凹槽。() 2.开式齿轮传动通常不会发生点蚀现象。() 齿宽系数Φ是齿宽b与齿轮直径d2比值。() 4.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值,因此在强度计算时以大端为准。() 5.多头蜗杆主要用于传动比大,要求效率高的场合。( 6.蜗杆直径系数q=d/m,因和均为标准值,故q一定为整数。() 7.齿形系数Yn随着模数m的增大而增大。() 8.单头蜗杆头数少、效率低、发热多。() 9.齿面塑性流动在从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凸脊。() 10.在齿轮传动中,当功率P、转速n一定时,分度圆直径d越大,圆周力F越小() 11.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只计算蜗杆的强度,而不考虑蜗轮的强度。() 12.对每一标准模数,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的数目是唯一的。() 二.填空题 1.实现两交叉(或相交)轴间的传动可以采用 等传动。 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齿面损伤。齿面损伤又有 4.齿轮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在从动轮上节线形成 5.在蜗杆传动中要进行温度计算是考虑到 三.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m已经确定,在选配蜗杆直径系数q时选取了较大的 数值是由于()。 (a)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 (b)提高蜗杆的强度和刚度 (c)考虑到蜗杆的转速高 (d)考虑到蜗轮转速低; 2.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抗点蚀的能力,可考虑采用()方法。 (b)加大传动中心距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一. 判断题 1.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凹槽。( ) 2.开式齿轮传动通常不会发生点蚀现象。( ) 3.齿宽系数Φd 是齿宽 b 与齿轮直径 d2 比值。( ) 4.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值,因此在强度计算时以大端为准。( ) 5.多头蜗杆主要用于传动比大,要求效率高的场合。( ) 6.蜗杆直径系数 q=d1/m,因和均为标准值,故 q 一定为整数。( ) 7.齿形系数 YFa 随着模数 m 的增大而增大。( ) 8.单头蜗杆头数少、效率低、发热多。( ) 9.齿面塑性流动在从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凸脊。( ) 10.在齿轮传动中,当功率 P、转速 n 一定时,分度圆直径 d 越大,圆周力 Ft 越小( ) 11.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只计算蜗杆的强度,而不考虑蜗轮的强度。( ) 12.对每一标准模数,蜗杆的分度圆直径 d1 的数目是唯一的。( ) 二.填空题 1.实现两交叉(或相交)轴间的传动可以采用 等传动。 2. 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齿面损伤。齿面损伤又有 、 和 等。 4.齿轮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 ;在从动轮上节线形成 。 5.在蜗杆传动中要进行温度计算是考虑到 。 三. 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 m 已经确定,在选配蜗杆直径系数 q 时选取了较大的 数值是由于( )。 (a)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 ; (b)提高蜗杆的强度和刚度; (c)考虑到蜗杆的转速高; (d)考虑到蜗轮转速低; 2.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抗点蚀的能力,可考虑采用( )方法。 (a)降低齿面硬度 (b)加大传动中心距
(o)减少齿轮齿数,增大模数 (d提高齿面哽度 3.齿轮传动中,为改善偏载现象,以使载荷沿齿向分布均匀,可以要取()。 (a)变齿轮的材料 (b)增大齿轮宽度 (c)增大模数 (d)齿侧修形 下列圆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其中()是不正确的。 (a)i= (b)i= sin s cOs c) 5.下列求蜗杆分度圆上螺旋升角(导程角)的公式中,()式是正确的。 (c)g2、Z1m 四.综合题 1.图示为一传动装置,蜗杆为主动,通过蜗轮再带动一对直齿园锥齿轮传动,被动锥齿轮转向如图 所示。试求: (1)为使Ⅱ轴上所受轴向力较小,在图上标出蜗杆、蜗轮的旋向 (2)在图上标出蜗杆、蜗轮及锥齿轮3的转向; (3)在图上画出蜗杆传动及锥齿轮传动啮合点处的各作用力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 n I三 × 2.如图所示为两级蜗杆传动组成的减速传动装置,已知蜗杆1为主动件,且为右旋,转向如图示, 试确定:(1)为使Ⅱ轴上所受轴向力较小,蜗杆3和蜗轮4的旋向,并在图中画出
(c)减少齿轮齿数,增大模数 (d)提高齿面硬度 3.齿轮传动中,为改善偏载现象,以使载荷沿齿向分布均匀,可以要取( )。 (a)变齿轮的材料 (b)增大齿轮宽度 (c)增大模数 (d)齿侧修形 4.下列圆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其中( )是不正确的。 (a) 1 2 d d i = (b) 1 2 sin sin i = (c) 1 2 Z Z i = (d) 1 2 cos cos i = 5.下列求蜗杆分度圆上螺旋升角(导程角)的公式中,( )式是正确的。 (a) q Z tg 1 = (b) Z1 q tg = (c) 1 1 ud Z m tg = (d) 1 1 d mZ tg = 四. 综合题 1.图示为一传动装置,蜗杆为主动,通过蜗轮再带动一对直齿园锥齿轮传动, 被动锥齿轮转向如图 所示。试求: (1)为使Ⅱ轴上所受轴向力较小,在图上标出蜗杆、蜗轮的旋向; (2)在图上标出蜗杆、蜗轮及锥齿轮 3 的转向; (3)在图上画出蜗杆传动及锥齿轮传动啮合点处的各作用力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 n 4 2.如图所示为两级蜗杆传动组成的减速传动装置,已知蜗杆 1 为主动件,且为右旋,转向如图示, 试确定:(1)为使Ⅱ轴上所受轴向力较小,蜗杆 3 和蜗轮 4 的旋向,并在图中画出;
(2)在图上画出各轴的回转方向; (3)在图上标出各蜗杆、蜗轮在啮合点处的各作用力的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 3.如图所示的一手动铰车,采用齿轮一蜗杆传动组成。如蜗杆为左旋,在提升重物Q时,试求:(1) 在图中标出手柄的转向;(2)斜齿轮1和2的轮齿螺旋线方向,画在图上(要求蜗杆轴的轴承受 轴向力较小):(3)在图上标出各啮合点处的各齿轮、蜗杆和蜗轮的作用力方向(用三个分力 Ft,Fr及Fa表示)。 仲 且 手 4.图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一一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1)各轮转向; (2)使Ⅱ、Ⅲ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3)各啮合点处所受诸分力Ft,Fr,Fa的方向
(2)在图上画出各轴的回转方向; (3)在图上标出各蜗杆、蜗轮在啮合点处的各作用力的方向(用三个分力表示)。 3.如图所示的一手动铰车,采用齿轮—蜗杆传动组成。如蜗杆为左旋,在提升重物 Q 时,试求:(1) 在图中标出手柄的转向;(2)斜齿轮 1 和 2 的轮齿螺旋线方向,画在图上(要求蜗杆轴的轴承受 轴向力较 小);(3)在图上标出各啮合点处的各齿轮、蜗杆和蜗轮的作用力方向(用三个分力 Ft ,Fr 及 F a 表示)。 A向 视图 4.图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1)各轮转向; (2)使Ⅱ、Ⅲ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3)各啮合点处所受诸分力 Ft,Fr,Fa 的方向
5.图示传动系统由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组成,蜗轮转向如图所示。试确定 (1)斜齿轮1和2的转向,并画在图A上: (2)斜齿轮1和2的轮齿螺旋线方向,画在图A上(要求蜗杆轴的轴承受轴向力较小) (3)在图B上标出各啮合点处的各齿轮,蜗杆和蜗轮的作用力方向(用三个分力Ft,Fr,Fa表 X 6.图示为一提升机构传动简图,已知:I轴的转向(图中n),重物Q运行方向(图中v)。试确定 (1)蜗杆、蜗轮的旋向及转向(在图中标出) (2)锥齿轮1与2,蜗杆3与蜗轮4在啮合点所受Ft,Fr,Fa诸分力的方向(在图中标出)。 A向视图 7.图示斜齿轮-蜗杆传动系统,已知主动斜齿轮1的转向和蜗杆3的螺旋线方向为左旋。求:(1) 在图(a)上标出蜗轮4的回转方向n4 (2)按Ⅱ轴承受轴向载荷最小原则确定斜齿轮1、2各自的螺旋线方向 (3)用三分力法,在图(b)上画出斜齿轮2和蜗杆3上的作用力
5.图示传动系统由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组成,蜗轮转向如图所示。试确定: (1)斜齿轮 1 和 2 的转向,并画在图 A 上; (2)斜齿轮 1 和 2 的轮齿螺旋线方向,画在图 A 上(要求蜗杆轴的轴承受轴向力较小); (3)在图 B 上标出各啮合点处的各齿轮,蜗杆和蜗轮的作用力方向(用三个分力 Ft, Fr, Fa 表 示)。 6.图示为一提升机构传动简图,已知:Ⅰ轴的转向(图中 n1),重物 Q 运行方向(图中 v)。试确定: (1)蜗杆、蜗轮的旋向及转向(在图中标出); (2)锥齿轮 1 与 2,蜗杆 3 与蜗轮 4 在啮合点所受 Ft,Fr, Fa 诸分力的方向(在图中标出)。 7.图示斜齿轮----蜗杆传动系统,已知主动斜齿轮 1 的转向和蜗杆 3 的螺旋线方向为左旋。求:(1) 在图(a)上标出蜗轮 4 的回转方向 n4; (2)按Ⅱ轴承受轴向载荷最小原则确定斜齿轮 1、2 各自的螺旋线方向; (3)用三分力法,在图(b)上画出斜齿轮 2 和蜗杆 3 上的作用力
8.一对钢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20,Z2=40,m=4m,齿宽b1=105m,b2=100m, 载荷系数K=1.5,主动齿轮一的扭矩7=1000m,大小齿轮用钢制调质处理,求:(1)按接 触疲劳强度计算大齿轮的最小齿面硬度HBS2;(2)按等弯曲强度计算小齿轮的最小硬度HBS1° KF [提示:Z=189.8√MPa,Zn=2.5 2KT(u±1) RaiSa 0)/1.1,[o]g=1.1Hs] 20 2.8 2.4 1.55 167 9.一对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中心距a=200m,齿数比u=4,齿宽b1=65m,b2=60m, 小齿轮转速n1=800rpm,大小齿轮均为钢制,两齿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分别为 ]m1=650a[]2=620MPa,载荷系数K=1.3。求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该对齿轮能传递的最 大名义功率 [提 =20°,其中:z=189.8√MPa-弹性影响系数 综合曲率半 径m,Pa-接触线上的单位计算载荷,M 10.闭式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212=20,Z2=5,模数m=3m,a=20°,齿轮齿宽 b=70m,b2=65m,载荷系数K1,小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1-70mn,.p12=00
8.一对钢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 Z1 =20, Z2 =40,m=4mm,齿宽 1 b =105mm, 2 b =100mm, 载荷系数 K=1.5,主动齿轮一的扭矩 T1 =100000N.mm,大小齿轮用钢制调质处理,求:(1)按接 触疲劳强度计算大齿轮的最小齿面硬度 HBS2 ;(2)按等弯曲强度计算小齿轮的最小硬度 HBS1。 [ 提 示 : Z E =189.8 MPa , Z H =2.5 , H = Z E Z H bd u KT u 2 2 ( 1) , Fa Sa t F Y Y bm KF = , [σ] H =(2HBS+70)/1.1,[σ] F =1.1HBS ] Z 20 40 YFa 2.8 2.4 YSa 1.55 1.67 9.一对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中心距a=200mm,齿数比u=4,齿宽 1 b =65mm,2 b =60mm, 小齿轮转速 1 n =800rpm , 大 小 齿 轮 均 为 钢 制 , 两 齿 轮 材 料 的 许 用 接 触 应 力 分 别 为 H1 =650MPa, H 2 =620MPa,载荷系数 K=1.3。 求: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该对齿轮能传递的最 大名义功率。 [提示: H = Z E pca , =20°,其中: Z E =189.8 MPa -弹性影响系数, -综合曲率半 径 mm, pca -接触线上的单位计算载荷,N/mm] 10.闭式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 Z1 =20, Z2 =55,模数 m=3mm, 0 = 20 ,齿轮齿宽 1 b =70m, 2 b =65mm,载荷系数 K=1.2,大小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 H1 =670MPa, H 2 =600MPa
小齿轮的扭矩T1=90000m校验该对齿轮的接触强度 提示:on=z1,P n2z=188Ma,2n=.5,Pa面接触线上的单位计算载 荷Nm,Px-啮合点的综合曲率半径,m] 11.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已知中心距a=150mm,传动比i= =4,齿宽 b1=80m,b2=75m,小轮转速n1=960r/min,载荷系数K=1.5,大小齿轮均为钢制,小齿轮材 料许用接触应力[]n=650MPa,大齿轮的为[]l2=600P,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该对齿轮能传递 的最大名义功率。[提示:齿面接触应力原始公式;On=Z ’Q=20°,其中:Zg-弹性 影响系数,z=18.8M:P-综合曲率半径m:Pa接触线上的单位载荷Nm
小齿轮的扭矩 T1 =90000N.mm。校验该对齿轮的接触强度。 [提示: H = Z E pca , Z E =189.8 MPa , Z H =2.5, pca -齿面接触线上的单位计算载 荷 N/mm, -啮合点的综合曲率半径,mm] 11. 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已知中心距 a=150mm,传动比 i = 1 2 Z Z =4, 齿宽 1 b =80mm, 2 b =75mm,小轮转速 1 n =960r/min,载荷系数 K=1.5,大小齿轮均为钢制,小齿轮材 料许用接触应力 H1 =650MPa,大齿轮的为 H 2 =600MPa,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该对齿轮能传递 的最大名义功率。[提示:齿面接触应力原始公式; H = Z E pca , =20°,其中: Z E -弹性 影响系数, Z E =189.8 Mpa ; -综合曲率半径 mm; pca -接触线上的单位载荷,N/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