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程向红 典型环节的 伯特图极坐标图
1 第11讲 程向红 典型环节的 伯特图极坐标图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 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稳定裕度和判据 频率特性指标
2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 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稳定裕度和判据 频率特性指标 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特 (1)频率特性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可以用实验 的方法来确定,这对于难以列写微分方程式的元部件或 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由于频率响应法主要通过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 对系统进行分析,因而具有形象直观和计算量少的特点。 (3)频率响应法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且还 适用于传递函数不是有理数的纯滞后系统和部分非线性 系统的分析
3 (1)频率特性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可以用实验 的方法来确定,这对于难以列写微分方程式的元部件或 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由于频率响应法主要通过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 对系统进行分析,因而具有形象直观和计算量少的特点。 (3)频率响应法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且还 适用于传递函数不是有理数的纯滞后系统和部分非线性 系统的分析。 特点
5.1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5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它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 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线性系统 输出的振幅和相位一般均不同于输入量 且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4 5.1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它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 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0 0.5 1 1.5 2 2.5 3 -2 -1.5 -1 -0.5 0 0.5 1 1.5 2 线 性 系 统 0 0.5 1 1.5 2 2.5 3 -5 -4 -3 -2 -1 0 1 2 3 4 5 输出的振幅和相位一般均不同于输入量, 且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红一输入,蓝一全响应,黑一稳态响应 yss(t) (t)=2cos(5t+309) 幅值 Sinresponse2order. m 红一输入,蓝一全响应,黑一稳态响应 y() 3 0.5 幅值 l()=2co(20t+30°) Sinresponse2orderb m y 0
5 0 1 2 3 4 5 6 -8 -6 -4 -2 0 2 4 6 t/s 幅 值 u(t) y(t) yss(t) 红 —输入,蓝 —全响应,黑 —稳态响应 0 1 2 3 4 5 6 -2 -1.5 -1 -0.5 0 0.5 1 1.5 2 t/s 幅 值 u(t) y(t) yss(t) 红 —输入,蓝 —全响应,黑 —稳态响应 u(t) = 2cos(5t + 30) u(t) = 2cos(20t + 30) Sinresponse2order.m Sinresponse2orderb.m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C(szG(s(s) U(S R(S) 已知输入 r(t)=asin(at 其拉氏变换R(s)=-22 s+O A为常量,则系统输出为 U(s)A A C(S=G(SR(S V(ss<+0 (S+pI(s+p2). (S+Pn)s<+@ (5-1) p1P2-PnG(s)的极点 对稳定系统C(=∑+ S+10S-10 (5-2) 6
6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 ( ) ( ) ( ) ( ) V s U s G s R s C s = = 已知输入 r(t) = Asin(t) 其拉氏变换 2 2 ( ) + = s A R s A为常量,则系统输出为 2 2 ( ) ( ) ( ) ( ) ( ) + = = s A V s U s C s G s R s 2 2 1 2 ( )( ) ( ) ( ) + + + + = s A s p s p s p U s n (5-1) − p −p − pn , , 1 2 G(s) 的极点 s j a s j a s p b C s n i i i − + + + + = =1 ( ) 对稳定系统 (5-2)
C(s)=∑+ s+, 5+J0 S-J0 (5 a,a和b( 待定系数 c()=ae+ael+∑be→t>∞趋向于零(5-4) Ao A a=G(s) (s+ jo =G(-j0) (s+1o)=/0=G(-1o) s-+ (S+jo(s-jo) (5-5) A A d=G(s)-22(-j0)=G(jo) S-0 (S+10(S-10) 由于G(m)是一个复数向量,因而可表示为 (5-6) a()+jb() G(oJe/G(oy 0)e (5-7) (O)+jd()
7 a,a b (i 1,2, n) 和 i = = − − = + + n i p t i j t j t i c t ae ae b e 1 ( ) s j a s j a s p b C s n i i i − + + + + = =1 ( ) (5-2) t → 趋向于零 j A s j G j s j s j A s j G j s A a G s s j s j 2 ( ) ( ) ( )( ) ( ) ( ) ( ) 2 2 − + = − + − + = − + = =− =− j A s j G j s j s j A s j G j s A a G s s j s j 2 ( ) ( ) ( )( ) ( ) ( ) ( ) 2 2 − = + − − = + = = = 待定系数 由于 G( j) 是一个复数向量,因而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 G j j G j e c j d a j b G j = + + = ( ) ( ) j = A e (5-7) (5-5) (5-6) (5-4)
Jp e Jp sin gp G(jo) a()-jb() (0)l/,=A(o)e-l(o) (O)-j() A(O)=(G() 幅频特性 -11) (5- p(o)=/G(o) 相频特性 A A c(t)=ae Jo +aelot=A(@)e jo(@e Jot+A(@ )ep(oel A(O)Asn( at +o(o)) 说明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是和输入具有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其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为)=G(o) 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o) G(o
8 = = ( ) ( ) ( ) ( ) G j A G j j A A e e j A c t ae ae A e e j t j t j j t j j t 2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j j G j e c j d a j b G j − = − − − = ( ) ( ) j A e − = (5-11) = A()Asin(t +()) 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是和输入具有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其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为 A() = G( j) 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 ( ) ( ) G j = 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 说明 sin 2 = − − j e e j j
下面以RC电路为例,说明频率特性的 C 物理意义。图5-3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C/()=o()=-1 U0(s) 图5-3R-C电路 1+ rcs 设输入电压v1()=Asin(on)由复阻抗的概念求得 Un(0)≥G(/) G(jo)=G(jo) U1() 1+RCio 1+jo G(o) 1+r2n29(m)=-rcgT0式中T=RC
9 下面以R-C电路为例,说明频率特性的 物理意义。图5-3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R 图5-3 R-C电路 C i u uo RCs G s U s U s i o + = = 1 1 ( ) ( ) ( ) 设输入电压 u (t) Asin( t) i = 由复阻抗的概念求得 RCj Tj G j U j U j i o + = + = = 1 1 1 1 ( ) ( ) ( ) (5-15) ( ) ( ) ( ) j G j = G j e 2 2 式中 T = RC 1 1 ( ) T G j + = () = −arctgT
G(0)称为电路的频率特性。 它由该电路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与相位无关 G(jo)是G(o)的幅值 它表示在稳态时,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幅值之比 0()是G()的相角 它表示在稳态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由于G(io)和o(a)都是输入信号频率O的函数 故它们分别被称为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所示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是:当一频率为O 的正弦信号加到电路的输入端后,在稳态时,电路的输出与输入 之比;或者说输出与输入的幅值之比和相位之差
10 G( j) 称为电路的频率特性。 G( j) 是 G( j) 的幅值 () 是 G( j) 的相角 G( j) 和 () 都是输入信号频率 故它们分别被称为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所示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是:当一频率为 的正弦信号加到电路的输入端后,在稳态时,电路的输出与输入 之比;或者说输出与输入的幅值之比和相位之差。 它由该电路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与相位无关。 它表示在稳态时,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幅值之比。 它表示在稳态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由于 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