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一则日记。日记中黄炎培的悲愤的心情源于( 1931年9月19日星期六 到史宅,史量才正和一群朋友打牌。我说:电报到了…沈阳完全被占了,牌不好打了。一人 说:中国又不是黄任之(注:黄炎培的字)独有的,你一个人起劲我大怒,一拳猛击牌桌中心,哭叫 你们甘心做亡国奴吗?别人说:收场罢。 A.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 B.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答案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沈阳完全被占了甘心做亡国奴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 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故C项正确: 日俄战争的目的是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控制权,故A项错误: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是在 九一八事变之后,故B项错误: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是为了支持中国抗日,故D项错误。 2.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 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科目 内容 社会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远因近果、抗救方案 国语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算术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工商业等的损失 音乐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A.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 B.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 C.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 D.教育界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 答案A 解析题千材料体现的是1932年小学“中高年级”各学科教学中都在渗透东北事件的影响,这 说明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故A项正确。 3.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这两首歌曲( 歌名 发表时间 歌词(节选) 国民 1926年 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 革命歌 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义勇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进行曲 1935年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 声… A.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
第 23 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一则日记。日记中黄炎培的“悲愤的心情”源于( ) 1931 年 9 月 19 日 星期六 到史宅,史量才正和一群朋友打牌。我说:电报到了……沈阳完全被占了,牌不好打了。一人 说:中国又不是黄任之(注:黄炎培的字)独有的,你一个人起劲!我大怒,一拳猛击牌桌中心,哭叫: 你们甘心做亡国奴吗?别人说:收场罢。 A.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 B.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沈阳完全被占了”“甘心做亡国奴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1 年日本 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故 C 项正确; 日俄战争的目的是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控制权,故 A 项错误;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是在 九一八事变之后,故 B 项错误;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是为了支持中国抗日,故 D 项错误。 2.1932 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 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 ) 科目 内容 社会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远因近果、抗救方案 国语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算术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工商业等的损失 音乐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A.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 B.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 C.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 D.教育界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 1932 年小学“中高年级”各学科教学中都在渗透东北事件的影响,这 说明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故 A 项正确。 3.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这两首歌曲( ) 歌名 发表时间 歌词(节选) 国民 革命歌 1926 年 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 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义勇军 进行曲 1935 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 声…… A.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知不同时期的歌曲 体现了不同时期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故A项正确。 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 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指(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 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D项;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是在1928年张学 良宣布改旗易帜后,与题干材料中西安事变时间不符排除A项: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尚未正 式实现合作,排除B项;C项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5.毛泽东曾致函傅作义:“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 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艾则亡,举国奋战则存。”符 合该函件思想的是( A.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 B.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侵略 C.灵活作战,坚持敌后抗战 D.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函件出现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自相 煎艾则亡,举国奋战则存”,可知全国人民要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故B项正确:题干 材料未体现敌后抗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解放北平,故D项错误。 6.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子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下列是该歌的歌词节 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自从大难平地起,…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 丧。…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虏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A.国共合作 B.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停止内战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子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时代的主题是团结抗日,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时代的呼唤,故D项正确;抗日是时代主题,国共合作是为了团结抗日, 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长城谣》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停止内战是 为了团结抗日,抗日是时代主题,排除C项。 7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 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A.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告慰冤魂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可知反映了中国人民勿忘历史,珍爱 和平的愿望,故D项正确;“牢记仇恨”与题意相悖,排除A项,B、C两项均未能全面涵盖题意, 排除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知不同时期的歌曲 体现了不同时期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故 A 项正确。 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 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指(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 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D 项;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是在 1928 年张学 良宣布改旗易帜后,与题干材料中西安事变时间不符,排除 A 项;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尚未正 式实现合作,排除 B 项;C 项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5.毛泽东曾致函傅作义:“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 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艾则亡,举国奋战则存。”符 合该函件思想的是( ) A.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 B.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侵略 C.灵活作战,坚持敌后抗战 D.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函件出现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自相 煎艾则亡,举国奋战则存”,可知全国人民要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故 B 项正确;题干 材料未体现敌后抗战,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解放北平,故 D 项错误。 6.1937 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下列是该歌的歌词节 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自从大难平地起,……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 丧。……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虏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A.国共合作 B.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停止内战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37 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时代的主题是团结抗日,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时代的呼唤,故 D 项正确;抗日是时代主题,国共合作是为了团结抗日, 排除 A 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长城谣》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B 项;停止内战是 为了团结抗日,抗日是时代主题,排除 C 项。 7.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 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 A.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告慰冤魂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可知反映了中国人民勿忘历史,珍爱 和平的愿望,故 D 项正确;“牢记仇恨”与题意相悖,排除 A 项;B、C 两项均未能全面涵盖题意, 排除
8.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有细菌战(如 731部队),等等。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这些史 料) A.反映了抗战反攻阶段日军罪孽深重 B.表明日本政府已承认侵华的罪行 C.表明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决心 D.说明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不容掩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记载日军侵华 罪行的史料,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提供了大量确凿可信的历史证据,故D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日 本政府的态度,无法得出日本政府承认侵华罪行的结论,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全民族 团结抗日的决心,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但自抗战展开以来…而因中心 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 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门的对比上 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 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 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 材料二 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 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 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个方面与各种问题上 进行统一战线。 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 是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一摘编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 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一九四0年 一月五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大钢》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 参考答案1)原因: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文艺作品能够激励民众抗战,文 艺界抗战分散。 (2)特点:广泛性:以抗战为共同目的:既统一又斗争:没有严密的统一组织。 等级考拓展提高 1.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南京国民政府和各党派、各团体发出《停战议和一 致抗日通电》,呼吁:“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 法。”通电未再提“讨蒋*“反蒋”口号。这一通电()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必然选择 C.顺应了西安事变之后的政治形势 D.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D
8.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有细菌战(如 731 部队),等等。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这些史 料( ) A.反映了抗战反攻阶段日军罪孽深重 B.表明日本政府已承认侵华的罪行 C.表明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决心 D.说明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不容掩盖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记载日军侵华 罪行的史料,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提供了大量确凿可信的历史证据,故 D 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日 本政府的态度,无法得出日本政府承认侵华罪行的结论,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全民族 团结抗日的决心,故 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 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但自抗战展开以来……而因中心 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 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门的对比上, 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 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 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 材料二 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 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 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个方面与各种问题上 进行统一战线。 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 是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摘编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 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一九四○年 一月五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大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 参考答案(1)原因: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文艺作品能够激励民众抗战;文 艺界抗战分散。 (2)特点:广泛性;以抗战为共同目的;既统一又斗争;没有严密的统一组织。 等级考拓展提高 1.1936 年 5 月 5 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南京国民政府和各党派、各团体发出《停战议和一 致抗日通电》,呼吁:“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 法。”通电未再提“讨蒋”“反蒋”口号。这一通电( )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必然选择 C.顺应了西安事变之后的政治形势 D.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呼吁两 党停止对抗,商讨抗日救亡,而且在通电用词方面弱化了“反蒋”色彩,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适应 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方针政策,故D项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全面抗战爆发时间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排除B项:西安事变发生 时间是1936年12月,排除C项。 2.1937年9月,毛泽东指出: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他呼吁国 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毛泽东的主张 ( A.体现两党对三民主义认识一致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 C.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抵制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答案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1937年9月“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 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主张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 3.下表反映出( 华北地区煤矿资本及产量表(1943年) 资本关系 资本额(元) 所占比例(%) 产量(吨) 所占比例(%) 中日合办 130950000 45.11 6554322 32.23 日资独办 159330000 54.89 13779201 67.77 合计 290280000 100 20333523 100 A.中日间经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侵华策略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日资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煤炭产业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故A项错误:根据题千材料“中日 合办“日资独办”所占比例,可知日本加紧掠夺华北的煤炭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 略者实行“以战养战”,通过经济侵略来继续和扩大对华战争,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完全控制”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挑战创新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 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桃起中国内战,谴责张学良、杨虎城,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②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 平解决。 ③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视张学良、杨虎城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④张学良、杨虎城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实行“兵谏”。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 望中国共产党协调解决危机。 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 除以上表态的势力外,你认为还缺少哪几种较重要势力的表态?(至少写出两种)他们的态度应 该是怎样的?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1)英美等国势力:担心蒋介石被杀,主张和平解决。 理由:①英美等国担心损害它们的在华利益,主张在维护蒋介石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同中国共 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②国共合作抗日,可以牵制日军。 (2)中间阶层(或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
解析 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6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呼吁两 党停止对抗,商讨抗日救亡,而且在通电用词方面弱化了“反蒋”色彩,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适应 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方针政策,故 D 项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 A 项;全面抗战爆发时间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排除 B 项;西安事变发生 时间是 1936 年 12 月,排除 C 项。 2.1937 年 9 月,毛泽东指出: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他呼吁国 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毛泽东的主张 ( ) A.体现两党对三民主义认识一致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 C.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抵制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37 年 9 月”“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 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主张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 C 项正确。 3.下表反映出( ) 华北地区煤矿资本及产量表(1943 年) 资本关系 资本额(元) 所占比例(%) 产量(吨) 所占比例(%) 中日合办 130 950 000 45.11 6 554 322 32.23 日资独办 159 330 000 54.89 13 779 201 67.77 合计 290 280 000 100 20 333 523 100 A.中日间经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侵华策略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日资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煤炭产业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日 合办”“日资独办”所占比例,可知日本加紧掠夺华北的煤炭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 略者实行“以战养战”,通过经济侵略来继续和扩大对华战争,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故 C 项错误;“完全控制”表述过于绝对,故 D 项错误。 挑战创新 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 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谴责张学良、杨虎城,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②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 平解决。 ③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视张学良、杨虎城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④张学良、杨虎城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实行“兵谏”。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 望中国共产党协调解决危机。 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 除以上表态的势力外,你认为还缺少哪几种较重要势力的表态?(至少写出两种)他们的态度应 该是怎样的?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1)英美等国势力:担心蒋介石被杀,主张和平解决。 理由:①英美等国担心损害它们的在华利益,主张在维护蒋介石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同中国共 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②国共合作抗日,可以牵制日军。 (2)中间阶层(或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
理由:①大多数人赞成抗日。②在民族危急关头,认为不应该进行内部斗争。③担心事变会引 发更大的内战。 (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力量:力争和平解决事变。 理由:①为了民族的利益,从大局出发。②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应该联合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抗日。③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战
理由:①大多数人赞成抗日。②在民族危急关头,认为不应该进行内部斗争。③担心事变会引 发更大的内战。 (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力量:力争和平解决事变。 理由:①为了民族的利益,从大局出发。②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应该联合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抗日。③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