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辛亥革命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与君主专制可以嫁接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专制是树的下部,立宪是树的上部,中间是断开的,二者截然分开, 说明立宪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C项正确。 2.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票的仅有 399人。该府各属85个投票所,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南方革命思想深入民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共1600余人,真正投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85个投票所,有60处 仅有一票”,可知参与的群众较少,政治改革基础薄弱,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在预备 立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强调其是否违背潮流,排除A项;题千材料强调预备立宪的群 众基础薄弱,不能体现清朝统治是否日益孤立,排除C项:题千材料没有涉及南方革命党人,排 除D项。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李书城回忆道:“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运动革命时,只强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当时之所 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 A.革命目标脱离时代要求 B.革命时机没有成熟 C革命精神未能形成 D.革命基础尚需扩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党人之所以侧重反对清朝统治而轻视建立民国 和平均地权,主要是为了借助民族主义扩大群众基础,D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 资本主义顺应了时代要求,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的表现,而 不是革命时机没有成熟,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 实渴望共和政体。”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 A.“皇族内阁”的出现 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 C.革命政党的建立 D.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答案D
第 19 课 辛亥革命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图是 1908 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 A.立宪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与君主专制可以嫁接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专制是树的下部,立宪是树的上部,中间是断开的,二者截然分开, 说明立宪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C 项正确。 2.1909 年,广东省咨议局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 1 600 余人,真正投票的仅有 399 人。该府各属 85 个投票所,有 60 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南方革命思想深入民心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共 1 600 余人,真正投票的仅有 399 人。该府各属 85 个投票所,有 60 处 仅有一票”,可知参与的群众较少,政治改革基础薄弱,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在预备 立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强调其是否违背潮流,排除 A 项;题干材料强调预备立宪的群 众基础薄弱,不能体现清朝统治是否日益孤立,排除 C 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南方革命党人,排 除 D 项。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李书城回忆道:“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运动革命时,只强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当时之所 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 ) A.革命目标脱离时代要求 B.革命时机没有成熟 C.革命精神未能形成 D.革命基础尚需扩大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党人之所以侧重反对清朝统治而轻视建立民国 和平均地权,主要是为了借助民族主义扩大群众基础,D 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 资本主义顺应了时代要求,A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的表现,而 不是革命时机没有成熟,B 项错误;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 实渴望共和政体。”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 ) A.“皇族内阁”的出现 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 C.革命政党的建立 D.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D项正确。 5.下表反映了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的人员组成情况。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组成 新军 革命 咨议局 布政 督练公 、员 将领 议长 巡抚 提督 使 所总参议 数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反封建不彻底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可知革命队伍中 混入旧官僚,说明革命反封建具有不彻底性,B项正确。题干表格没有涉及各阶层都支持辛亥 革命,A项错误。题千表格不能反映出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自 下而上的革命,D项错误。 6.下面为1912年1月2日北洋将领联名致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 我北方将士十余万人均主君宪。现奉懿旨,将君主民主付诸公决。然革党强横,断不容有正式 选举,则必仍徇少数人私见,偏主共和。我将士往返电征意见,均主死战… A.督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 B.向清政府表示效忠决心 C.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D使袁世凯获取清政府实权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北洋将领利用军队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反对共和,为袁世凯夺 权作准备,C项正确:题千材料针对的是南方的革命党,而不是清政府,排除A项:北洋将领效忠 的是袁世凯,而不是清政府,排除B项;当时袁世凯已经掌握清政府实权,排除D项。 7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 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D.废除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体现了反封建、反专制 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 的建立,故B项正确。 8.1911一1913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 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体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 A.政党政治在中国确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答案c 解析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政党政治,故A项错误;政治 党团体数量多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集会结社,犹如疯 王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反映了政治党团体建立数量多而政治党团体是民主政治的表现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D 项正确。 5.下表反映了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的人员组成情况。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组成 人员 新军 将领 革命 党 咨议局 议长 巡抚 布政 使 提督 督练公 所总参议 人数 13 3 3 1 1 1 1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反封建不彻底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可知革命队伍中 混入旧官僚,说明革命反封建具有不彻底性,B 项正确。题干表格没有涉及各阶层都支持辛亥 革命,A 项错误。题干表格不能反映出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C 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自 下而上的革命,D 项错误。 6.下面为 1912 年 1 月 2 日北洋将领联名致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 ( ) 我北方将士十余万人均主君宪。现奉懿旨,将君主民主付诸公决。然革党强横,断不容有正式 选举,则必仍徇少数人私见,偏主共和。我将士往返电征意见,均主死战…… A.督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 B.向清政府表示效忠决心 C.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D.使袁世凯获取清政府实权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北洋将领利用军队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反对共和,为袁世凯夺 权作准备,C 项正确;题干材料针对的是南方的革命党,而不是清政府,排除 A 项;北洋将领效忠 的是袁世凯,而不是清政府,排除 B 项;当时袁世凯已经掌握清政府实权,排除 D 项。 7.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 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D.废除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体现了反封建、反专制 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 的建立,故 B 项正确。 8.1911—1913 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 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 682 个,其中政治党团体 312 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 A.政党政治在中国确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答案 C 解析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政党政治,故 A 项错误;政治 党团体数量多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集会结社,犹如疯 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反映了政治党团体建立数量多,而政治党团体是民主政治的表现
形式之一,这体现了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故C项正确:当时专制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故D 项错误。 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 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反映出 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的是民族意识的增强,题干材 料“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的是民主意识的增强,A项正确。 10.下表是1914年商务印书馆在其教科书系列中推出的一部《法制人意》的目录。据此可 知,该教科书主要蕴含了 上册 国家,国体,政体,国民,国籍,宪法,国民之权利,国民之义务,统治权,国会,选举,议 16课 员,大总统,行政官厅,总统制与内阁制,集权制与分权制 下册 审判厅,监督厅,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愿,法律,命令,警察,财政,租税,国有财产 16课 及国家营业,国债,预算,决算,审计,自治 A民主共和理念 B.民主科学精神 C实业救国思想 D.财产私有观念 答案A 解析题千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国家政体和经济制度,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从题千时间“1914 年”可以看出,这应该是辛亥革命以后宣传的民主共和理念,故A项正确;传播民主科学精神应 该是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后,与题千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想与题千材料无 关,排除C项;财产私有观念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1.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咨议局、资 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 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 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著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 须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软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 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著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一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8年和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 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参考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设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 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原因: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转而支持革命。 等级考拓展提高 1.下表为《申报》转载的地方督抚奏请“新政的奏折。据此可知,清末( 提出者 奏折 转载时间(1901年) 两广总督陶模 《请遣散内监折》 5月29日 江西巡抚李兴锐 《江西巡抚李中丞复行政事宜折》 6月30日至7月4日 安徽巡抚王之春 《广设算学专门学堂折》 7月19日 湖广总督张之洞 《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 8月10日至13日
形式之一,这体现了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故 C 项正确;当时专制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故 D 项错误。 9.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 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反映出 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的是民族意识的增强,题干材 料“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的是民主意识的增强,A 项正确。 10.下表是 1914 年商务印书馆在其教科书系列中推出的一部《法制人意》的目录。据此可 知,该教科书主要蕴含了 ( ) 上册 16 课 国家,国体,政体,国民,国籍,宪法,国民之权利,国民之义务,统治权,国会,选举,议 员,大总统,行政官厅,总统制与内阁制,集权制与分权制 下册 16 课 审判厅,监督厅,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愿,法律,命令,警察,财政,租税,国有财产 及国家营业,国债,预算,决算,审计,自治 A.民主共和理念 B.民主科学精神 C.实业救国思想 D.财产私有观念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国家政体和经济制度,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从题干时间“1914 年”可以看出,这应该是辛亥革命以后宣传的民主共和理念,故 A 项正确;传播民主科学精神应 该是在 1915 年新文化运动以后,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实业救国思想与题干材料无 关,排除 C 项;财产私有观念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11.1908 年 8 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咨议局、资 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 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 年 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 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著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 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 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著同时并举。” 1911 年 5 月,责任内阁成立……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08 年和 1910 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 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参考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设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 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原因: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转而支持革命。 等级考拓展提高 1.下表为《申报》转载的地方督抚奏请“新政”的奏折。据此可知,清末( ) 提出者 奏折 转载时间(1901 年) 两广总督陶模 《请遣散内监折》 5 月 29 日 江西巡抚李兴锐 《江西巡抚李中丞复行政事宜折》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 安徽巡抚王之春 《广设算学专门学堂折》 7 月 19 日 湖广总督张之洞 《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 8 月 10 日至 13 日
两江总督刘坤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 8月24日至9月6日 浙江巡抚余联沉 《署浙江巡抚余复奏条陈变法折》 9月7日 A社会变革的愿望强烈 B.东南督抚联合施压朝廷 C.地方势力企图主导“新政” D.立宪成为“新政”的主要议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两广、江西、安徽、湖广、两江、浙江等省督抚都在上书奏请“新 政”,体现了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故A项正确:根据题千材料,可知安徽巡抚并不属于东南督 抚的范畴,故B项错误:地方势力如果试图主导“新政”,就没有必要使用上奏的形式请示中央 政府,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提及立宪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2.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 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省份 政体模式 湖北 民主共和制 江苏 单一中央集权制 浙江 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由中央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等政治力量的博弈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的是革命派,主张实行中央集 权制的是旧官僚,主张实行代议制的是立宪派,说明此时中国政治的特点是新旧力量并存、博 弈,故选D项;题千材料无法体现A项,排除:题千表格体现的是地方各省,不是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拥有绝对权力,排除C项。 3.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 1912年1 1912年2月1912年2月 1915年12月 月 1912年3月 1912年4月 孙中山就 孙中山提出 临时参议院选举 袁世凯在北京就 孙中山辞去 蔡锷等率军 职临时大 有条件的辞 袁世凯为临时大 任中华民国临时 临时大总统 反对袁世凯 总统 职 总统 大总统 职务 称帝 A.民主共和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 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 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 答案A 解析题千材料反映了1912年到1915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 袁世凯手中,这说明当时民主共和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并不能反映袁 世凯权力已被制约,故B项错误;题千材料没有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故C项错误:辛 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说明政治民主化遭遇挫折,故D项错误。 挑战创新 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 亥革命作了生动的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皇帝
两江总督刘坤一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 8 月 24 日至 9 月 6 日 浙江巡抚余联沅 《署浙江巡抚余复奏条陈变法折》 9 月 7 日 A.社会变革的愿望强烈 B.东南督抚联合施压朝廷 C.地方势力企图主导“新政” D.立宪成为“新政”的主要议题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两广、江西、安徽、湖广、两江、浙江等省督抚都在上书奏请“新 政”,体现了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故 A 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安徽巡抚并不属于东南督 抚的范畴,故 B 项错误;地方势力如果试图主导“新政”,就没有必要使用上奏的形式请示中央 政府,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提及立宪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2.1911 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 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 省份 政体模式 湖北 民主共和制 江苏 单一中央集权制 浙江 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由中央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等政治力量的博弈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的是革命派,主张实行中央集 权制的是旧官僚,主张实行代议制的是立宪派,说明此时中国政治的特点是新旧力量并存、博 弈,故选 D 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 A 项,排除;题干表格体现的是地方各省,不是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拥有绝对权力,排除 C 项。 3.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 ) 1912 年 1 月 1912 年 2 月 1912 年 2 月 1912 年 3 月 1912 年 4 月 1915 年 12 月 孙中山就 职临时大 总统 孙中山提出 有条件的辞 职 临时参议院选举 袁世凯为临时大 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就 任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 孙中山辞去 临时大总统 职务 蔡锷等率军 反对袁世凯 称帝 A.民主共和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 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 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 1912 年到 1915 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 袁世凯手中,这说明当时民主共和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故 A 项正确;题干材料并不能反映袁 世凯权力已被制约,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故 C 项错误;辛 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说明政治民主化遭遇挫折,故 D 项错误。 挑战创新 1919 年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 亥革命作了生动的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皇帝
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 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 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一摘编自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 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言 之有理即可)
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 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 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摘编自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 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言 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