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通过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得到的历史 信息是( 黑陶双耳杯(酒器)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己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杯属于酒器,这说明先民已掌握制陶和 酿酒技术,故D项正确。 2.《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 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答案c 解析尧舜禹时期,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与题干 材料“选贤与能”相符故选C项。 3.二里头遗址为人们了解夏朝文明的发展程度提供了可能。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有很多玉 器,它们制作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据此可推知() A夏朝的历史从此成为信史 B.当时粮食产量有很大增加 C.夏朝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 D.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答案B 解析夏朝墓葬中陶制酒器占比例最大,说明当时粮食产量增加,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酿酒业 和制陶业的发展,B项正确。 4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等许多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 大恶极。这表明() A西周宗法制渐趋瓦解 B.血缘关系决定宗法等级 C.西周等级秩序森严 D.宗法关系和政治密切结合 答案D 解析孝、悌、睦、敬祖等均和宗法关系密切,不孝、不、不睦、不敬祖被视为罪大恶极意 在强调宗法关系和政治是密切结合的,D项正确。 5西周早中期,青铜器大多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青铜器大多风格朴 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通过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得到的历史 信息是( ) 黑陶双耳杯(酒器)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答案 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杯属于酒器,这说明先民已掌握制陶和 酿酒技术,故 D 项正确。 2.《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 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答案 C 解析尧舜禹时期,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与题干 材料“选贤与能”相符,故选 C 项。 3.二里头遗址为人们了解夏朝文明的发展程度提供了可能。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有很多玉 器,它们制作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据此可推知( ) A.夏朝的历史从此成为信史 B.当时粮食产量有很大增加 C.夏朝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 D.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答案 B 解析夏朝墓葬中陶制酒器占比例最大,说明当时粮食产量增加,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酿酒业 和制陶业的发展,B 项正确。 4.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等许多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 大恶极。这表明( ) A.西周宗法制渐趋瓦解 B.血缘关系决定宗法等级 C.西周等级秩序森严 D.宗法关系和政治密切结合 答案 D 解析孝、悌、睦、敬祖等均和宗法关系密切,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被视为罪大恶极意 在强调宗法关系和政治是密切结合的,D 项正确。 5.西周早中期,青铜器大多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青铜器大多风格朴 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分封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所以青铜器风格朴 素,故选B项。 6.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己经常态化,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诸侯兼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出现了争夺霸主的局 面,各诸候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局部统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 不符,故排除。 7.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 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 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答案 解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河北石家庄赵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湖南长沙和衡阳 楚国墓中也发现了大量铁农具:辽宁抚顺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 表明当时( A.农耕中己普遍使用畜力 B.南北方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C.中国农耕技术世界领先 D.铁农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河北、湖南和辽宁地区分别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大批铁农具,这表 明铁农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D项正确:铁农具大量出土不能证明当时的畜力使用情况 排除A项;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排除B项;题干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农耕技术世界领先的结论」 排除C项。 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孥(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答案B 解析商鞅重视农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轻视商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 奴婢)”,说明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B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县制,排除A项:法治 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题千材料未提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答案 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分封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所以青铜器风格朴 素,故选 B 项。 6.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常态化,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诸侯兼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出现了争夺霸主的局 面,各诸侯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局部统一,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与题意 不符,故排除。 7.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 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 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 )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故选 C 项;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河北石家庄赵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 65%;湖南长沙和衡阳 楚国墓中也发现了大量铁农具;辽宁抚顺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 85%以上。这 表明当时( ) A.农耕中已普遍使用畜力 B.南北方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C.中国农耕技术世界领先 D.铁农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河北、湖南和辽宁地区分别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大批铁农具,这表 明铁农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D 项正确;铁农具大量出土不能证明当时的畜力使用情况, 排除 A 项;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农耕技术世界领先的结论, 排除 C 项。 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孥(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答案 B 解析商鞅重视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轻视商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 奴婢)”,说明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B 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县制,排除 A 项;法治 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C 项;题干材料未提及民族交融,排除 D 项
10.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子主张尚贤使能:墨 子主张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争霸战争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 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 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诸子都主张按照才能选拔官员,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 他们都认为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特征的世官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诸子的人 才思想反映的是他们要求打破世卿世禄制,而不是强调真才实学的人才的重要性,故排除A 项。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责族的利益,墨子代表小手工业者的利益,故排除B项。推动春秋 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的影响,故排除D项。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并统一了全国,主要原因是() A.广泛推广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商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抑 商、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 莫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1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举 答案C 解析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故选 C项。 1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道“(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 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答案 解析题干材料“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强调的是郡县制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千材料无关,均排除。 14秦朝时期一首吟咏长城的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对 这首民歌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秦朝改变了封建社会的习俗 B.反映秦朝百姓修筑长城的辛劳 C.谴责了秦始皇的暴政 D.揭示人类发展过程中进步与残酷的统一 客案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秦朝无论生男生女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说明秦始皇在位时 期的暴政,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5.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后,其手下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10.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子主张尚贤使能;墨 子主张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A.争霸战争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 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 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诸子都主张按照才能选拔官员,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 他们都认为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特征的世官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 C 项正确。诸子的人 才思想反映的是他们要求打破世卿世禄制,而不是强调真才实学的人才的重要性,故排除 A 项。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小手工业者的利益,故排除 B 项。推动春秋 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的影响,故排除 D 项。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并统一了全国,主要原因是( ) A.广泛推广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商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抑 商、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 奠定了基础,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1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举 答案 C 解析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故选 C 项。 1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道:“(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 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强调的是郡县制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 项正确;A、B、D 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 14.秦朝时期一首吟咏长城的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对 这首民歌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 A.秦朝改变了封建社会的习俗 B.反映秦朝百姓修筑长城的辛劳 C.谴责了秦始皇的暴政 D.揭示人类发展过程中进步与残酷的统一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秦朝无论生男生女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说明秦始皇在位时 期的暴政,故选 C 项。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5.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后,其手下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的利益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 利”,可知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故C项正确。 16.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 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对比了西汉中期前后山东东部地区的商业发展,结论是西汉中期后商业活动步 入低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特别是西汉中期实行了盐铁官营的政 策,强化了经济控制,民间商人活动受到制约,故B项正确。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不一定会 导致山东东部地区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故A项错误:丝路贸易的开通应该有利于相关商业活 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儒家义利观是指先义后利,并非反对发展商业,故D项错误。 17.汉武帝认为:“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 水,勿使失时。汉武帝的主要意图是() A落实重农抑商的国策 B.在全国推广精耕细作 C.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 D.为解决王国问题奠基 答案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可知体现了汉武帝对农业的重 视,说明他的主要意图是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抑商,排除A项;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精耕细作,排除B项:汉武帝的意图是稳定小农经济,而非解决王国问题排 除D项。 18.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致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的局 面。上述局面的出现 () A.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 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 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 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封闭和倒退 答案A 懈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并使各级官员参与其中,这有利于儒学的 推广,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出现,故选A项。 19.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东汉政府只能 与之妥协。自此西汉中期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土地私有制的 发展造成东汉时期() A田庄经济逐步形成 B.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C.小农经济极度衰退 D流民问题不断出现 答案A 解桐西汉时期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导致东汉时期田庄经济逐渐形成,故A项正确;地方割据 早已形成,故B项错误:田庄经济和小农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流民不符合题千材料 主旨,故D项错误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的利益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 利”,可知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故 C 项正确。 16.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 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对比了西汉中期前后山东东部地区的商业发展,结论是西汉中期后商业活动步 入低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特别是西汉中期实行了盐铁官营的政 策,强化了经济控制,民间商人活动受到制约,故 B 项正确。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不一定会 导致山东东部地区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故 A 项错误;丝路贸易的开通应该有利于相关商业活 动的发展,故 C 项错误;儒家义利观是指先义后利,并非反对发展商业,故 D 项错误。 17.汉武帝认为:“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 水,勿使失时。”汉武帝的主要意图是( ) A.落实重农抑商的国策 B.在全国推广精耕细作 C.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 D.为解决王国问题奠基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可知体现了汉武帝对农业的重 视,说明他的主要意图是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故选 C 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抑商,排除 A 项;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精耕细作,排除 B 项;汉武帝的意图是稳定小农经济,而非解决王国问题,排 除 D 项。 18.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致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的局 面。上述局面的出现 ( ) A.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 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 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 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封闭和倒退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并使各级官员参与其中,这有利于儒学的 推广,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出现,故选 A 项。 19.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东汉政府只能 与之妥协。自此西汉中期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土地私有制的 发展造成东汉时期( ) A.田庄经济逐步形成 B.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C.小农经济极度衰退 D.流民问题不断出现 答案 A 解析西汉时期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导致东汉时期田庄经济逐渐形成,故 A 项正确;地方割据 早已形成,故 B 项错误;田庄经济和小农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流民不符合题干材料 主旨,故 D 项错误
20.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劳作之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 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 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茧丝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 B.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 C造纸术的改进满足了大众需求 D.丝织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千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说明造 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选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残絮积成薄片可用于书写,排除A 项。题干材料未涉及造纸术的改进,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造纸术的产生与丝织业 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反映出“相得益彰”,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 材料一般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一《礼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一《论语》 材料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三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测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苟子》 (1)材料一反映了从商朝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 生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4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商朝时尊崇鬼神到春秋时期专注人事。 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经济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人们更多 关注社会现实。 (2)概念:“仁”和“礼”。关系:“仁”是内在精神,“礼”是外在表现,“仁”是追求的目标,“礼”是实现 目标的途径。 (3)不同: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论”。一致性:强调道德。 (4)贡献: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本学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22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 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 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 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一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 四海。 一董诰《全唐文》
20.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劳作之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 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 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 A.茧丝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 B.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 C.造纸术的改进满足了大众需求 D.丝织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说明造 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选 B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残絮积成薄片可用于书写,排除 A 项。题干材料未涉及造纸术的改进,排除 C 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造纸术的产生与丝织业 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反映出“相得益彰”,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材料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 (1)材料一反映了从商朝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 生变化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2 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4 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商朝时尊崇鬼神到春秋时期专注人事。 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经济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人们更多 关注社会现实。 (2)概念:“仁”和“礼”。关系:“仁”是内在精神,“礼”是外在表现;“仁”是追求的目标,“礼”是实现 目标的途径。 (3)不同: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论”。一致性:强调道德。 (4)贡献: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本学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22.材料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 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 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 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 四海。 ——董诰《全唐文》
(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位是怎样继承的。(4分) (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谁?丞相诸大臣”体现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从材料二中我们可 以获取哪些信息?(6分)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简要说明该制度的作用。(4分) 惨考答案1)继承: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2)“上”: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信息: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依皇帝命令办事。 (3)制度:郡县制。作用: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3.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 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一李白 材料三汉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一摘编自班固《汉书》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2分) (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分) (4)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4分) 参考答案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2)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联系: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思想:重农思想。局面:“文景之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位是怎样继承的。(4 分) (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谁?“丞相诸大臣”体现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从材料二中我们可 以获取哪些信息?(6 分)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简要说明该制度的作用。(4 分) 参考答案(1)继承: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2)“上”: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信息: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依皇帝命令办事。 (3)制度:郡县制。作用: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3.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 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4 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2 分) (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 分) (4)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4 分) 参考答案(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2)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联系: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思想:重农思想。局面:“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