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I:10.13374/1.issm100I103.2008.08.02I 第30卷第8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30 No.8 2008年8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ug.2008 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尚德礼吕春风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鞍山114009 摘要通过热力学计算及实验,研究了微合金钢加钛脱氧后钢液中夹杂物的形态、组成、尺寸和类型,分析了加钛前后钢的 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加钛后,钢的组织明显细化,钛的脱氧产物可成为TN夹杂的形核核心,还可以包覆在A2O3夹杂周围, 此类夹杂物呈细小弥散析出:这些细小的夹杂物可以在奥氏体晶粒内部诱发晶内铁素体析出,从而产生细化组织的效果· 关键词微合金钢:氧化物冶金;夹杂物:晶内铁素体 分类号TF703.5:TF762+.3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inclusions-induced formation nucleation of intragranular ferrite in micro-alloyed steel SHANG Deli,LV Chunfeng Technical Center,Angang Steel Co.Ltd..Anshan 114009,China ABSTRACT The morph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size and type of inclus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 and thermodynam- ic calculation in a micro-alloyed steel deoxidized by Ti.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steel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ins are fine after adding Ti in the steel.the deoxidation product of Ti become the nucleus of TiN,or Al203 becomes the nucleus of the deoxi- dation product of Ti in solidification of liquid steel.After adding Ti,inclusions are finely distributed in the steel,and grains are fine by using the dispersion of fine inclusions as intragranular ferrite nucleated sites. KEY WORDS micro-alloyed steel:oxide metallurgy:inclusions:intragranular ferrite 1990年日本冶金界学者借鉴焊缝中氧化物夹 质点可.在含Ti的钢中,常常以T的氧化物为核 杂的作用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思想山;即通过 心形成取向杂乱,相互交叉连接的铁素体板条,称为 在钢中形成超细的(颗粒直径<3)均匀分布的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ferrite,AF)又称为晶内铁素 成分可控的高熔点氧化物夹杂,以改变钢的组织和 体,特别是在焊接热影响区(hot affect zone)中,这种 晶粒度,使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较高的强度及优 针状铁素体组织能够提供高强度和高韧性相结合的 良的可焊性,使钢中的夹杂物变害为利的技术,这 细化组织7]. 一技术开创了一条提高钢材质量的新途径 针状铁素体是一种热力学非平衡组织,是中温 在已研究的Ti、AI和Zx等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转变产物,在高倍显微镜下它是一种非常细小而又 中,Ti氧化物被认为可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因此 0 互相交织的板条状组织物,板条之间相互连锁,分布 这些氧化钛颗粒能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钢材强韧性 在原奥氏体晶粒内·针状铁素体板条轴比为3:1或 的有益作用].一些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各种 5:1,板条间为大角度晶界,惯习面为与[100]、[110] Ti氧化物如Ti0、Ti02、Ti203和Ti305中,Ti203是 和[331]相关的晶面,一方面晶内铁素体能使钢的 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核最有效的非均质形核的氧化物 晶粒细小化,另一方面晶内铁素体板条之间为大角 收稿日期:2007-07-18修回日期.2007-12-05 作者简介:尚德礼(1973-)男,工程师,硕士,E-mail:sh-hero@163.com
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尚德礼 吕春风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鞍山114009 摘 要 通过热力学计算及实验研究了微合金钢加钛脱氧后钢液中夹杂物的形态、组成、尺寸和类型分析了加钛前后钢的 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加钛后钢的组织明显细化钛的脱氧产物可成为 TiN 夹杂的形核核心还可以包覆在 Al2O3 夹杂周围 此类夹杂物呈细小弥散析出;这些细小的夹杂物可以在奥氏体晶粒内部诱发晶内铁素体析出从而产生细化组织的效果. 关键词 微合金钢;氧化物冶金;夹杂物;晶内铁素体 分类号 TF703∙5;TF762+∙3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inclusions-induced formation nucleation of intragranular ferrite in micro-alloyed steel SHA NG DeliLV Chunfeng Technical CenterAngang Steel Co.Ltd.Anshan114009China ABSTRACT T he morph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size and type of inclus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in a micro-alloyed steel deoxidized by Ti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steel was analyzed.T he results show that grains are fine after adding Ti in the steelthe deoxidation product of Ti become the nucleus of TiNor Al2O3becomes the nucleus of the deoxidation product of Ti in solidification of liquid steel.After adding Tiinclusions are finely distributed in the steeland grains are fine by using the dispersion of fine inclusions as intragranular ferrite nucleated sites. KEY WORDS micro-alloyed steel;oxide metallurgy;inclusions;intragranular ferrite 收稿日期:2007-07-18 修回日期:2007-12-05 作者简介:尚德礼(1973—)男工程师硕士E-mail:sh—hero@163.com 1990年日本冶金界学者借鉴焊缝中氧化物夹 杂的作用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思想[1];即通过 在钢中形成超细的(颗粒直径<3μm) 均匀分布的 成分可控的高熔点氧化物夹杂以改变钢的组织和 晶粒度使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较高的强度及优 良的可焊性使钢中的夹杂物变害为利的技术.这 一技术开创了一条提高钢材质量的新途径. 在已研究的 Ti、Al 和 Zr 等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中Ti 氧化物被认为可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因此 这些氧化钛颗粒能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钢材强韧性 的有益作用[1—3].一些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各种 Ti 氧化物如 TiO、TiO2、Ti2O3 和 Ti3O5 中Ti2O3 是 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核最有效的非均质形核的氧化物 质点[4—6].在含 Ti 的钢中常常以 Ti 的氧化物为核 心形成取向杂乱相互交叉连接的铁素体板条称为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ferriteAF)又称为晶内铁素 体特别是在焊接热影响区(hot affect zone)中这种 针状铁素体组织能够提供高强度和高韧性相结合的 细化组织[7—8]. 针状铁素体是一种热力学非平衡组织是中温 转变产物在高倍显微镜下它是一种非常细小而又 互相交织的板条状组织物板条之间相互连锁分布 在原奥氏体晶粒内.针状铁素体板条轴比为3∶1或 5∶1板条间为大角度晶界惯习面为与[100]、[110] 和[331]相关的晶面.一方面晶内铁素体能使钢的 晶粒细小化另一方面晶内铁素体板条之间为大角 第30卷 第8期 2008年 8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Vol.30No.8 Aug.2008 DOI:10.13374/j.issn1001-053x.2008.08.021
第8期 尚德礼等: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865. 度晶界,板条内的微裂纹解理跨越晶内铁素体时要 发生偏转、扩展需消耗很高的能量.因此,针状铁素 1实验 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910]. 1.1实验原料及设备 目前关于晶内铁素体形核、长大机理的研究报 (1)MoSi2高温炉(具有氩气保护装置),刚玉 道主要有应力应变能机理、最小错配度机理、局部 坩埚(45mm×100mm),石墨坩埚(55mm× 成分变化机理和惰性界面能机理几种[3],尽管 85mm),石英管(7mm)取样器等. 对夹杂物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的机制存在多种解 (2)实验材料:待熔炼钢锭、脱氧合金和氩气 释,但各机理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之处,目前对其作 等 用机理还不甚清楚,因此,本文针对微合金钢,通过 1.2实验钢种的目标成分 钢中加钛脱氧,研究脱氧产物的析出行为和影响因 按照16Mn类微合金钢的成分特点,设计了如 素以及脱氧产物对钢组织的影响,为微合金钢中钛 下的目标成分,见表1. 氧化物治金应用提供依据, 表1微合金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alloyed steel % C Si Mn P Nb Ti 0 N 0.16 0.30 1.50 ≤0.015 ≤0.010 0.04 0.020 0.0020≤0.0050≤0.0044 1.3实验流程 2[Ti]+3[0]=(Ti203) (1) 为防止刚玉坩埚破裂污染炉管,实验前先把石 墨坩埚放入炉内,然后将刚玉坩埚放入石墨坩埚内 am,@=56060-18.08[151 g 23 (2) aTiao T 将待熔化钢料放入刚玉坩埚后,升温至600℃,打开 其中,a为活度, 氩气瓶阀门,由炉底通入高纯氩气进行保护,以防钢 然而,在钛脱氧钢中,尽管脱氧时没有加铝,但 料被氧化,控制流量为1Lmin.升温至1600℃ 由于脱氧合金和耐火材料等都含铝,使得钢液中必 时,改成自动恒温控制,此时炉料已经完全熔化,加 然存在一定量的铝,铝是强脱氧元素,比钛更容易 入脱氧合金(Si、Mn和Nb等),稍加搅拌,用石英管 与氧结合,因此不可避免的发生铝和氧的反应, 取样,120s后加入Ti合金进行终脱氧,300s后用 2[A1]+3[0]=(Al203) (3) 石英管取样,取完试样后断电,停炉,继续通氩气, 待炉温冷至1200℃时,取出坩埚空冷,得终样. a,0_64000-20.57] g 2 3 T (4) 将上述试样加工、清洗、打磨,抛光制成金相样, dAl do 用金相显微镜结合图像分析仪测定试样中的夹杂物 如果钢中0[o为0.004%,ar,0,=1,am:= 颗粒尺寸及分布,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0.004,aL,0=1,a=0.004,钢液温度为1873K, (SEM)对夹杂物进行成分分析并观察形貌,运用化 那么钢液中Ti和A!的活度与反应吉布斯能 学分析方法测定原始料和试样中常规元素(C、Si、 △Gri,0,和△GAL,0,的关系式分别为: Mn、P、S、Nb、Ti、Al、O和N)的含量 △Gmi,0,=-167003-71724.6621gam: (5) 2钢液成分与夹杂物关系的热力学分析 △GA,0,=-229733-71724.6621ga1 (6) 通常在钢液凝固开始前,溶质元素达到平衡活 根据函数关系式(5)和(6)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 度,凝固开始后,由于溶质元素在固、液相溶解度的 两条曲线, 差异,使得凝固前沿富集了溶质元素,此时溶质元素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Ti、Al含量条件(假设为稀 之间在温度与浓度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迅速发生化学 溶液,活度=浓度)下,T203的反应吉布斯能总是 反应而形成非金属夹杂物,现已证实钛脱氧钢在凝 大于A12O3的反应吉布斯能,所以钢液中优先析出 固过程中只要钢液中氧质量分数0[O,大于 的产物应为Al203,为了使钢中能够析出Ti203,必 0.0005%,在液相中生成的钛氧化物为Tiz0314. 须提高钢液中Ti含量,同时降低钢液中A!含量, 因此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钛氧化物认为是Ti203, 假设△GT,0,=△G,0,可以计算出使钢中优先析 反应及其热力学方程式分别为: 出TizO3时Ti和A的最小临界值(a:/au)比为
度晶界板条内的微裂纹解理跨越晶内铁素体时要 发生偏转、扩展需消耗很高的能量.因此针状铁素 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9—10]. 目前关于晶内铁素体形核、长大机理的研究报 道主要有应力—应变能机理、最小错配度机理、局部 成分变化机理和惰性界面能机理几种[11—13].尽管 对夹杂物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的机制存在多种解 释但各机理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之处目前对其作 用机理还不甚清楚.因此本文针对微合金钢通过 钢中加钛脱氧研究脱氧产物的析出行为和影响因 素以及脱氧产物对钢组织的影响为微合金钢中钛 氧化物冶金应用提供依据.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1) MoSi2 高温炉(具有氩气保护装置)刚玉 坩埚 (●45mm ×100mm )石 墨 坩 埚 (●55mm× 85mm)石英管(●7mm)取样器等. (2) 实验材料:待熔炼钢锭、脱氧合金和氩气 等. 1∙2 实验钢种的目标成分 按照16Mn 类微合金钢的成分特点设计了如 下的目标成分见表1. 表1 微合金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alloyed steel % C Si Mn P S Nb Ti Al O N 0∙16 0∙30 1∙50 ≤0∙015 ≤0∙010 0∙04 0∙020 0∙0020 ≤0∙0050 ≤0∙0044 1∙3 实验流程 为防止刚玉坩埚破裂污染炉管实验前先把石 墨坩埚放入炉内然后将刚玉坩埚放入石墨坩埚内. 将待熔化钢料放入刚玉坩埚后升温至600℃打开 氩气瓶阀门由炉底通入高纯氩气进行保护以防钢 料被氧化控制流量为1L·min —1.升温至1600℃ 时改成自动恒温控制.此时炉料已经完全熔化加 入脱氧合金(Si、Mn 和 Nb 等)稍加搅拌用石英管 取样.120s 后加入 Ti 合金进行终脱氧300s 后用 石英管取样.取完试样后断电停炉继续通氩气. 待炉温冷至1200℃时取出坩埚空冷得终样. 将上述试样加工、清洗、打磨抛光制成金相样 用金相显微镜结合图像分析仪测定试样中的夹杂物 颗粒尺寸及分布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夹杂物进行成分分析并观察形貌运用化 学分析方法测定原始料和试样中常规元素(C、Si、 Mn、P、S、Nb、Ti 、Al、O 和 N)的含量. 2 钢液成分与夹杂物关系的热力学分析 通常在钢液凝固开始前溶质元素达到平衡活 度凝固开始后由于溶质元素在固、液相溶解度的 差异使得凝固前沿富集了溶质元素此时溶质元素 之间在温度与浓度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迅速发生化学 反应而形成非金属夹杂物.现已证实钛脱氧钢在凝 固过 程 中 只 要 钢 液 中 氧 质 量 分 数 w [O] 大 于 0∙0005%在液相中生成的钛氧化物为 Ti2O3 [14]. 因此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钛氧化物认为是 Ti2O3 反应及其热力学方程式分别为: 2[Ti]+3[O] (Ti2O3) (1) lg aTi2 O3 a 2 Ti a 3 O = 56060 T —18∙08[15] (2) 其中a 为活度. 然而在钛脱氧钢中尽管脱氧时没有加铝但 由于脱氧合金和耐火材料等都含铝使得钢液中必 然存在一定量的铝.铝是强脱氧元素比钛更容易 与氧结合因此不可避免的发生铝和氧的反应 2[Al]+3[O] (Al2O3) (3) lg aAl2 O3 a 2 Al a 3 O = 64000 T —20∙57[15] (4) 如果钢中 w [O] 为 0∙004%aTi2 O3 =1aTi = 0∙004aAl2 O3=1aAl=0∙004钢液温度为1873K 那么 钢 液 中 Ti 和 Al 的 活 度 与 反 应 吉 布 斯 能 ΔGTi2 O3和ΔGAl2 O3的关系式分别为: ΔGTi2 O3=—167003—71724∙662lg aTi (5) ΔGAl2 O3=—229733—71724∙662lg aAl (6) 根据函数关系式(5)和(6)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 两条曲线.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 Ti、Al 含量条件(假设为稀 溶液活度=浓度)下Ti2O3 的反应吉布斯能总是 大于 Al2O3 的反应吉布斯能所以钢液中优先析出 的产物应为 Al2O3.为了使钢中能够析出 Ti2O3必 须提高钢液中 Ti 含量同时降低钢液中 Al 含量. 假设 ΔGTi2 O3=ΔGAl2 O3可以计算出使钢中优先析 出 Ti2O3 时 Ti 和 Al 的最小临界值( aT/i aAl)比为 第8期 尚德礼等: 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865·
,86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0卷 100 50 -50 -100 150 2T门+3[0]-(Ti,0) -200 2[A]+3[O]=(Al,0,) -250 2 um -300 0.1 0.20.30.40.5 an,a 图2钛处理前硅酸盐夹杂物形貌(SEM) Fig-2 Morphology of silicate inclusions before adding Ti 图11873K时铝,钛含量与自由能的关系 Fig.1 Relations between the free energy of reaction and the con- 2000 tents of Al and Ti at 1873K 1600-0 Mn 7.50.当ar/a41大于7.50时,钢液中可形成 1200 Ti203:当a:/au小于7.50时,钢液中可形成 800 Al203,因此为了使钢液中能够生成大量的Ti203, 400 必须保证钢液中ar:/au大于7.50.在本实验条件 Ca 下,ar:/au的比值大于7.50,因此能保证钢液中生 3 45 6 10 成大量的T203并诱导针状铁素体的析出,由于在 E/keV 冶金生产过程中,绝对的钢液与夹杂物之间的平衡 图3钛处理前硅酸盐夹杂物成分 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尽管根据热力学计算可证明 Fig.3 Composition of silicate inclusions before adding Ti ar/au大于7.50时,钢液中析出的氧化物应为 Ti、Al的成分,另外还含有少量的Mn、Si和S等成 Ti203,但实际钢液中还是会有少量的Al203析出 分,最显著的变化是在Ti、A1复合夹杂物的周围呈 钢液中少量的Al203析出究竟会不会对T203的冶 放射状或部分放射状的针状体素体组织,这种以 金效果造成影响,也是本次实验要考察的任务之一, Ti、A1夹杂物为核心呈放射状分布的铁素体组织一 3实验结果与分析 般都在原奥氏体晶粒内部,由于针状体素体的析出, 将奥氏体晶粒细化,并且消除了结晶取向,经能谱 对钛处理前后用石英管吸取的试样,进行磨抛、 分析,发现该类夹杂物的核心部分主要有0和A1 腐蚀后,利用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对试 两种元素,而这种夹杂物的边缘部分主要有0和T 样中的夹杂物进行形貌和组成分析, 两种元素,由热力学分析可知这种夹杂物的核心为 3.1钛处理前夹杂物成分与组织关系 A1203,周围附着的物质是Ti203,其形貌及成分见 钛处理前,钢中夹杂物基本为锰的硅酸盐,大多 图4和图5.图4中黑色的核心为Al203,周围浅灰 数呈球状,这类夹杂物的粒径较大,部分夹杂物的粒 色的为Ti203 径已大于5m,夹杂物的形貌及成分见图2和图3, 另外还有少数的硫化锰夹杂和少量的单个氧化铝夹 杂.在研究过程中,没发现上述这些夹杂物具有诱 导针状铁素体在其周围生长的能力,夹杂物周围的 组织基本没有变化, 3,2钛处理后夹杂物成分与组织关系 3.2.1Ti、A复合夹杂物与组织关系 利用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对 24m 1600℃时所取的石英管试样中夹杂物进行形貌和 组成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钛处理后,夹杂 图4钛处理后复合氧化物的形貌(SEM) Fig-4 Morphology of complex oxide after adding Ti 物和组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夹杂物几乎都含有
图1 1873K 时铝、钛含量与自由能的关系 Fig.1 Relations between the free energy of reac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Al and Ti at 1873K 7∙50.当 aT/i aAl 大 于 7∙50 时钢 液 中 可 形 成 Ti2O3;当 aT/i aAl 小 于 7∙50 时钢 液 中 可 形 成 Al2O3.因此为了使钢液中能够生成大量的 Ti2O3 必须保证钢液中 aT/i aAl大于7∙50.在本实验条件 下aT/i aAl的比值大于7∙50因此能保证钢液中生 成大量的 Ti2O3 并诱导针状铁素体的析出.由于在 冶金生产过程中绝对的钢液与夹杂物之间的平衡 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尽管根据热力学计算可证明 aT/i aAl 大于7∙50时钢液中析出的氧化物应为 Ti2O3但实际钢液中还是会有少量的 Al2O3 析出. 钢液中少量的 Al2O3 析出究竟会不会对 Ti2O3 的冶 金效果造成影响也是本次实验要考察的任务之一.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钛处理前后用石英管吸取的试样进行磨抛、 腐蚀后利用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对试 样中的夹杂物进行形貌和组成分析. 3∙1 钛处理前夹杂物成分与组织关系 钛处理前钢中夹杂物基本为锰的硅酸盐大多 数呈球状这类夹杂物的粒径较大部分夹杂物的粒 径已大于5μm夹杂物的形貌及成分见图2和图3 另外还有少数的硫化锰夹杂和少量的单个氧化铝夹 杂.在研究过程中没发现上述这些夹杂物具有诱 导针状铁素体在其周围生长的能力夹杂物周围的 组织基本没有变化. 3∙2 钛处理后夹杂物成分与组织关系 3∙2∙1 Ti、Al 复合夹杂物与组织关系 利用 扫 描 电 镜 (SEM ) 与 能 谱 仪 (EDS )对 1600℃时所取的石英管试样中夹杂物进行形貌和 组成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钛处理后夹杂 物和组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夹杂物几乎都含有 图2 钛处理前硅酸盐夹杂物形貌(SEM) Fig.2 Morphology of silicate inclusions before adding Ti 图3 钛处理前硅酸盐夹杂物成分 Fig.3 Composition of silicate inclusions before adding Ti Ti、Al 的成分另外还含有少量的 Mn、Si 和 S 等成 分.最显著的变化是在 Ti、Al 复合夹杂物的周围呈 放射状或部分放射状的针状体素体组织这种以 Ti、Al 夹杂物为核心呈放射状分布的铁素体组织一 般都在原奥氏体晶粒内部由于针状体素体的析出 将奥氏体晶粒细化并且消除了结晶取向.经能谱 分析发现该类夹杂物的核心部分主要有 O 和 Al 两种元素而这种夹杂物的边缘部分主要有 O 和 Ti 两种元素.由热力学分析可知这种夹杂物的核心为 Al2O3周围附着的物质是 Ti2O3其形貌及成分见 图4和图5.图4中黑色的核心为 Al2O3周围浅灰 色的为 Ti2O3. 图4 钛处理后复合氧化物的形貌(SEM) Fig.4 Morphology of complex oxide after adding Ti ·866·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第8期 尚德礼等: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867. 379 (a)AI 275m (b) 303 220 Al 227 165 151 《光光)有票 10 0 0 5 55 Fe 0 345678910 01 2345678910 E/keV E/keV 图5图4中A点(a)和B点(b)的成分 Fig.5 Compositions at Points A (a)and B (b)in Fig.4 3.2.2Ti、A1和N复合夹杂物与组织关系 经扫描电镜分析,钢基体中除了上述类型夹杂 物外,还有另一类夹杂物,它们也可以诱导针状铁素 体在其周围析出,起到细化奥氏体晶粒的作用.该 类夹杂物的显著特点是以A1203和Ti203夹杂物为 核心,在其周围分布着不连续状TN夹杂物,即 TN夹杂并没有将氧化物全部包围,其形貌及成分 见图6和图7.图6中黑色的核心为Al203与Ti203 1 um 的复合夹杂物,周围浅颜色部分为TN.在夹杂物 周围呈半放射状分布的为针状体素体组织, 图6钛处理后Ti、AI、N复合夹杂物形貌(SEM) Fig-6 Morphology of Ti.Al,N complex inclusion after adding Ti 1300 1000 (a) (b)Al 1000 800 800 500 《牛)我瓶 600 400 0 300 NO 200 Fe 4 56 910 4 5 8910 E/keV E/keV 图7图6中A点(a)和B点(b)的成分 Fig.7 Compositions at Points A (a)and B (b)in Fig.6 3.3夹杂物粒径分析 60 将熔炼得到的试样抛光后制成金相样,用金相 图钛处理前 50 48.1 窗钛处理后 显微镜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试样中的夹杂物颗粒 尺寸及分布,结果见图8所示 0 从分布图可以看出:在钛处理前,钢中夹杂物粒 30128.6 31.6 26.3 径较大,大于2.5m的夹杂物占10.4%,小于 20.9 1.0m的夹杂物仅占28.6%;在钛处理后,大于 13.6 13.8 104 2.5m的夹杂物仅占2.4%,小于1.0m夹杂物的 24 数量明显增多,占夹杂物总数48.1%,研究中还发 2.5 现,钛处理后,在凝固过程有利于针状铁素体形成的 夹杂物粒径μm 夹杂物颗粒一般小于2“m·由此可见,通过加钛处 图8钛处理前后夹杂物粒径分布 理能够细化钢中的夹杂物尺寸,而这些大量弥散分 Fig-8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lusions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Ti
图5 图4中 A 点(a)和 B 点(b)的成分 Fig.5 Compositions at Points A (a) and B (b) in Fig.4 3∙2∙2 Ti、Al 和 N 复合夹杂物与组织关系 经扫描电镜分析钢基体中除了上述类型夹杂 物外还有另一类夹杂物它们也可以诱导针状铁素 体在其周围析出起到细化奥氏体晶粒的作用.该 类夹杂物的显著特点是以 Al2O3 和 Ti2O3 夹杂物为 核心在其周围分布着不连续状 TiN 夹杂物即 TiN 夹杂并没有将氧化物全部包围其形貌及成分 见图6和图7.图6中黑色的核心为 Al2O3 与 Ti2O3 的复合夹杂物周围浅颜色部分为 TiN.在夹杂物 周围呈半放射状分布的为针状体素体组织. 图6 钛处理后 Ti、Al、N 复合夹杂物形貌(SEM) Fig.6 Morphology of TiAlN complex inclusion after adding Ti 图7 图6中 A 点(a)和 B 点(b)的成分 Fig.7 Compositions at Points A (a) and B (b) in Fig.6 3∙3 夹杂物粒径分析 将熔炼得到的试样抛光后制成金相样用金相 显微镜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试样中的夹杂物颗粒 尺寸及分布结果见图8所示. 从分布图可以看出:在钛处理前钢中夹杂物粒 径较 大大 于2∙5μm 的 夹 杂 物 占 10∙4%小 于 1∙0μm的夹杂物仅占 28∙6%;在钛处理后大于 2∙5μm的夹杂物仅占2∙4%小于1∙0μm 夹杂物的 数量明显增多占夹杂物总数48∙1%.研究中还发 现钛处理后在凝固过程有利于针状铁素体形成的 夹杂物颗粒一般小于2μm.由此可见通过加钛处 理能够细化钢中的夹杂物尺寸而这些大量弥散分 图8 钛处理前后夹杂物粒径分布 Fig.8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lusions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Ti 第8期 尚德礼等: 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867·
,86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0卷 布超细夹杂物的获得有利于提高钢中针状铁素体的 的部分形貌,组织结构如图9所示,其中图9(a)为 含量 钛处理前试样的腐蚀形貌,图9(b)为钛处理后试样 3,4夹杂物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的腐蚀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钛处理后钢的凝固 对不同阶段用石英管吸取的试样,进行横断面 组织较细,柱状晶不发达,比较纤细,等轴晶比例较 磨抛、腐蚀后,首先采用50倍显微镜观察其横断面 高;钛处理前钢的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发达,几乎贯穿 组织,由于显微镜视野范围有限,因此没能完整地 整个试样,比较粗大,等轴晶比率低 将整个断面形貌拍照下来,只显示了整个圆形断面 200m 图9钛处理前(a)后(b)钢的组织(低放大倍数) Fig Optical micrograph of the specimen before (a)and after(b)adding Ti(low magnification) 然后采用500倍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钛处理 非金属夹杂物为核心生成的,钛处理前钢的凝固组 后钢的凝固组织中大部分是细小的针状铁素体结 织中的铁素体大多呈板条状沿着原奥氏体晶界向奥 构,针状片条彼此咬合,互相交错分布,铁素体出现 氏体晶粒内部生长的.试样的形貌见图10,其中 于原奥氏体晶粒的内部,它们并不择优形核于原奥 图10(a)为钛处理前试样的腐蚀形貌,图10(b)为钛 氏体晶界,而是在冷却过程中以领先析出于晶内的 处理后试样的腐蚀形貌 30m 30m 图10钛处理前(a)后(b)钢的组织(高放大倍数) Fig.10 Optical micrograph of the specimen before (a)and after(b)adding Ti(high magnification)
布超细夹杂物的获得有利于提高钢中针状铁素体的 含量. 3∙4 夹杂物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对不同阶段用石英管吸取的试样进行横断面 磨抛、腐蚀后首先采用50倍显微镜观察其横断面 组织.由于显微镜视野范围有限因此没能完整地 将整个断面形貌拍照下来只显示了整个圆形断面 的部分形貌组织结构如图9所示.其中图9(a)为 钛处理前试样的腐蚀形貌图9(b)为钛处理后试样 的腐蚀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钛处理后钢的凝固 组织较细柱状晶不发达比较纤细等轴晶比例较 高;钛处理前钢的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发达几乎贯穿 整个试样比较粗大等轴晶比率低. 图9 钛处理前(a)后(b)钢的组织(低放大倍数) Fig.9 Optical micrograph of the specimen before (a) and after (b) adding Ti (low magnification) 然后采用500倍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钛处理 后钢的凝固组织中大部分是细小的针状铁素体结 构针状片条彼此咬合互相交错分布.铁素体出现 于原奥氏体晶粒的内部它们并不择优形核于原奥 氏体晶界而是在冷却过程中以领先析出于晶内的 非金属夹杂物为核心生成的.钛处理前钢的凝固组 织中的铁素体大多呈板条状沿着原奥氏体晶界向奥 氏体晶粒内部生长的.试样的形貌见图10其中 图10(a)为钛处理前试样的腐蚀形貌图10(b)为钛 处理后试样的腐蚀形貌. 图10 钛处理前(a)后(b)钢的组织(高放大倍数) Fig.10 Optical micrograph of the specimen before (a) and after (b) adding Ti (high magnification) ·868·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第8期 尚德礼等: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869. 钛处理前与钛处理后所表现的这种差异,主要 and Steel Congress.Nagoya.1990:612 是钛处理前,钢中发生的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时,虽 [3]Mizoguehi S,Takamura J I.Control of oxides as inocu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Congress. 然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温度稍高,但晶界更容易形成 Nagoya,1990:598 魏德曼铁素体(魏氏组织),这种铁素体组织会恶化 [4]Byun JS,Shim J H.Cho Y W.Non metallic inclusion and intra- 钢的性能.钛处理后由于Ti203可诱发针状铁素体 granular nucleation of ferrite in Ti-killed C-Mn steel.Acta 的转变,使奥氏体优先完成向针状铁素体转变,避免 Mater,2003,51:1593 了沿晶形成魏德曼铁素体,同时氧化钛核心较多且 [5]Homma H.Ohkita S.Matsuda S,et al.Improvement of HAZ 分布弥散,以其为核心生长的铁素体晶粒相互牵制 toughness in HSLA steel by introducing finely dispersed Tioxide. Weld J,1987,66:301 阻碍,不易长大,故形成较细小的等轴晶粒 [6]Yamamoto K.HasegawaT,Takamura J.Effect of boron on in- 4结论 tra granular ferrite formation in Ti-oxide bearing steels.ISIInt, 1996,36,80 (1)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较低的铝含量、一定的 [7]Lee J L.Evaluation of the nucleation potential of intragranular 氧含量可以获得较多细小、弥散分布的氧化钛,证 acicular ferrite in steel weldments.Acta Metall,1994.42:3219 [8]Tomita Y,Saito N.Tstzuki T,et al.Improvement in HAZ 明了TiN以Ti203十Al203为基底的复合生长方式 toughness of steel by TiN-MnS addition.ISIJ Int,1994.34: 的夹杂物(TN并没有全部包围氧化物的夹杂物)可 829 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异质形核核心,Ti203和Al203复 [9]Zhang Z Y,Farrar R A.Role of non metallic inclusions in forma- 合生长方式的夹杂物也可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异质形 tion of acicular ferrite in low alloy weld metals.Mater Sci Tech 核核心 mol,1996,12(3):260 [10]Han S C.Physical metallurgy of acicular ferrite.Dev Appl (2)由于钢液中少量析出的Al203与T203所 Maer,1995,10(5):2 形成的复合夹杂物可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异质形核核 [11]Shim J H.Cho Y W.Nucleation of intragranular ferrite at 心,因此钢液中少量A1203析出不会对氧化钛的冶 Ti2O3 particle in low carbon steel.Acta Mater.1999,47(9): 金效果造成影响, 2751 (3)钛处理后,钢中粒径小于1m的夹杂物数 [12]Oh Y J,Lee S Y,Byun JS,et al.Non metallic inclusions and 目较多,粒径大于2.5m的夹杂物很少,粒径范围 acicular ferrite in low carbon steel.Mater Trans JIM,2000. 41(12):1663 基本都在2m以内,夹杂物呈细小弥散分布. [13]Andres G D C,Capdevila C.Martin D S,et al.Effect of the (4)钛处理后钢的凝固组织中大部分是细小的 microalloying elements on nucleation of allotriomorphic ferrite in 针状铁素体结构,针状片条彼此咬合,互相交错分 medium carbon manganese steels.J Mater Sci Lett,2001. 布,组织得到明显细化, 20(12):1135 [14]Yang Y,Wang F M,Song B,et al.Metallurgical behavior of 参考文献 titanium oxides in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Univ Sci [1]Jin T,Shozo M.Roles of oxides in steel performance//Proceed- Technol Beijing.2005.27(5):541 (杨颖,王福明,宋波,等.非调质钢中钛氧化物治金行为·北京 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Congress.Nagoya- 科技大学学报,2005,27(5):541) 1990,591 [2]OgibayashiS.Yamaguchi K.Hirai M.The features of oxides in [15]Ma Z T,Dieter J.Characteristics of oxide precipitation and Ti-deoxidizes steel//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Iron growth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deoxidized steel.ISt 1998. 38(1):46
钛处理前与钛处理后所表现的这种差异主要 是钛处理前钢中发生的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时虽 然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温度稍高但晶界更容易形成 魏德曼铁素体(魏氏组织)这种铁素体组织会恶化 钢的性能.钛处理后由于 Ti2O3 可诱发针状铁素体 的转变使奥氏体优先完成向针状铁素体转变避免 了沿晶形成魏德曼铁素体.同时氧化钛核心较多且 分布弥散以其为核心生长的铁素体晶粒相互牵制 阻碍不易长大故形成较细小的等轴晶粒. 4 结论 (1)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较低的铝含量、一定的 氧含量可以获得较多细小、弥散分布的氧化钛.证 明了 TiN 以 Ti2O3+Al2O3 为基底的复合生长方式 的夹杂物(TiN 并没有全部包围氧化物的夹杂物)可 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异质形核核心Ti2O3 和 Al2O3 复 合生长方式的夹杂物也可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异质形 核核心. (2) 由于钢液中少量析出的 Al2O3 与 Ti2O3 所 形成的复合夹杂物可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异质形核核 心因此钢液中少量 Al2O3 析出不会对氧化钛的冶 金效果造成影响. (3) 钛处理后钢中粒径小于1μm 的夹杂物数 目较多粒径大于2∙5μm 的夹杂物很少粒径范围 基本都在2μm 以内夹杂物呈细小弥散分布. (4) 钛处理后钢的凝固组织中大部分是细小的 针状铁素体结构针状片条彼此咬合互相交错分 布组织得到明显细化. 参 考 文 献 [1] Jin TShozo M.Roles of oxides in steel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Congress.Nagoya 1990:591 [2] Ogibayashi SYamaguchi KHirai M.The features of oxides in T-i deoxidizes steel∥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Congress.Nagoya1990:612 [3] Mizoguehi STakamura J I.Control of oxides as inocu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Congress. Nagoya1990:598 [4] Byun J SShim J HCho Y W.Non-metallic inclusion and intragranular nucleation of ferrite in T-i killed C-Mn steel. Acta Mater200351:1593 [5] Homma HOhkita SMatsuda Set al.Improvement of HAZ toughness in HSLA steel by introducing finely dispersed T-i oxide. Weld J198766:301 [6] Yamamoto KHasegawa TTakamura J.Effect of boron on intra-granular ferrite formation in T-i oxide bearing steels.ISIJ Int 199636:80 [7] Lee J L.Evaluation of the nucleation potential of intragranular acicular ferrite in steel weldments.Acta Metall199442:3219 [8] Tomita YSaito NTsuzuki Tet al.Improvement in HAZ toughness of steel by TiN-MnS addition.ISIJ Int199434: 829 [9] Zhang Z YFarrar R A.Role of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formation of acicular ferrite in low alloy weld metals.Mater Sci Technol199612(3):260 [10] Han S C.Physical metallurgy of acicular ferrite. Dev Appl Mater199510(5):2 [11] Shim J HCho Y W.Nucleation of intragranular ferrite at Ti2O3particle in low carbon steel.Acta Mater199947(9): 2751 [12] Oh Y JLee S YByun J Set al.Non-metallic inclusions and acicular ferrite in low carbon steel. Mater T rans JIM2000 41(12):1663 [13] Andres G D CCapdevila CMartin D Set al.Effect of the microalloying elements on nucleation of allotriomorphic ferrite in medium carbon-manganese steels. J Mater Sci Lett2001 20(12):1135 [14] Yang YWang F MSong Bet al.Metallurgical behavior of titanium oxides in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J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200527(5):541 (杨颖王福明宋波等.非调质钢中钛氧化物冶金行为.北京 科技大学学报200527(5):541) [15] Ma Z TDieter J.Characteristics of oxide precipitation and growth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deoxidized steel.ISIJ Int1998 38(1):46 第8期 尚德礼等: 微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 ·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