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预习 【学习目标】 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3.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了解作者通过剧本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作者介绍】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他一生写了37个剧本, 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主要成就是剧本: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威 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 《奥赛罗》;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他的剧作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 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称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并把他的作品誉为“世界艺术髙峰之一”。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丰富曲折;戏剧 场面扣人心弦,独具匠心;人物个性鲜明突出,栩栩如生:语言精彩绝伦,含义 深刻。长期以来,莎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研究莎士比亚的生平和著作已 成为世界性的一门热门科学 【正音正字】 腌臢aza庖pao 【朗读课文】 万恶不赦不辱使命凛然生畏执法无私中流砥柱鸡犬不宁博学 多才 【故事梗概】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 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 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 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 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 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 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 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结构层次】 本文是《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 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敬祈钧裁”),主要写夏洛克。这部分以夏洛克出场 为界又分两层。前一层通过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侧面显示了夏洛克的冷酷、 凶残的态度;后一层夏洛克登场,他坚持从还债失期人安东尼奥身上割肉,众人 劝说、许愿、甚至谩骂,也不能使他改变,从而突出他的阴险、贪婪本质,这时 冲突也愈趋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鲍西娅。她假扮律师登场,使冲突解决有了转机。她欲 擒故纵,引发夏洛克坠人故意谋害公民的法网,夏洛克转为被动,受到惩罚。 【课文分析】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预习 【学习目标】 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 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3.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了解作者通过剧本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作者介绍】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他一生写了 37 个剧本, 两首长诗和 154 首十四行诗。主要成就是剧本: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威 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 《奥赛罗》;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他的剧作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 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称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并把他的作品誉为“世界艺术高峰之一”。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丰富曲折;戏剧 场面扣人心弦,独具匠心;人物个性鲜明突出,栩栩如生;语言精彩绝伦,含义 深刻。长期以来,莎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研究莎士比亚的生平和著作已 成为世界性的一门热门科学。 【正音正字】 腌臜 āzā 庖 páo 【朗读课文】 万恶不赦 不辱使命 凛然生畏 执法无私 中流砥柱 鸡犬不宁 博学 多才 【故事梗概】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 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 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 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 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 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 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 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结构层次】 本文是《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 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敬祈钧裁”),主要写夏洛克。这部分以夏洛克出场 为界又分两层。前一层通过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侧面显示了夏洛克的冷酷、 凶残的态度;后一层夏洛克登场,他坚持从还债失期人安东尼奥身上割肉,众人 劝说、许愿、甚至谩骂,也不能使他改变,从而突出他的阴险、贪婪本质,这时 冲突也愈趋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鲍西娅。她假扮律师登场,使冲突解决有了转机。她欲 擒故纵,引发夏洛克坠人故意谋害公民的法网,夏洛克转为被动,受到惩罚。 【课文分析】
课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围绕要不要 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在这场戏中,夏洛克给人的印象 最深,和阿巴贡、葛朗台一样成了世界文学作品最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本是一位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髙利贷者,在一磅肉的诉讼中,他 凶相毕露,杀气腾腾,对威尼斯最高长官也敢于句句顶辩,毫不退让,成了一个 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的复仇者。为了消灭对手,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连视为 生命的钱都可放弃。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执和残忍,实际上正是他唯利是图的 本性表现。但是,夏洛克又有其偏狭、愚蠢的一面。在鲍西娅面前,他利令智昏, 一步一步地走向失败,却自以为即将得逞,于是他对鲍西娅百般奉承,五次颂扬 当他失败后,金钱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标,捞不到三倍赔款收回本钱也行, 而一当他财产被宣布充公,他则哀叹道:“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去吧”, “你们夺去了我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充分暴露其嗜钱如命 的本性 犹太人夏洛克,一个生动复杂,极端利已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具备了 冷酷,吝啬,残忍,贪婪,狡诈等多种丑恶的性格特征,他精明,善于经商,视 财产为依靠。作为一名犹太人,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 中世纪,犹太人被欧洲各国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没有任何政 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 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 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 奋自强。然而,犹太人精于商务金融,在这个领域中,他们有时不讲人道与道德, 充分利用许多别人不屑利用的机会而致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要有机会,只要 不违法,不惜做过于残忍,刁钻,卑鄙的事。夏洛克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遭受歧 视,进而对周围人充满戒备和复仇心理。这个可怜的犹太商人生活在被基督教徒 和贵族包围的社会中,尽管拥有财富却饱受着歧视、侮辱、讥笑。他仇视身边那 些挥霍祖产、生活浪荡的公子哥儿。于是,当机会来临之际,夏洛克希望能够狠 狠地报复一下这个对待他和他的民族不公正的社会 鲍西娅、安东尼奧、巴萨尼奧等一组人物,是作者极力赞颂的。安东尼奥是 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他借钱给人从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 安东尼奥甘愿冒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助朋友巴萨尼奥。他即将受到可怕的 刑罚,却始终“默认”、“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为了友谊“从 容就死”,“死而无怨”。巴萨尼奥为了救自己的朋友,甘愿丧失自己的一切。 鲍西娅更是崇尚正义,注重友情,她得知安东尼奥将遭厄运,立即全力以赴设法 营救,尤其她的超群出众的才智得到了充分体现。 复习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简单地概括剧中人的性格特征 (夏洛克: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 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 争、不会斗争,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2,剧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课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围绕要不要 “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在这场戏中,夏洛克给人的印象 最深,和阿巴贡、葛朗台一样成了世界文学作品最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本是一位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在一磅肉的诉讼中,他 凶相毕露,杀气腾腾,对威尼斯最高长官也敢于句句顶辩,毫不退让,成了一个 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的复仇者。为了消灭对手,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连视为 生命的钱都可放弃。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执和残忍,实际上正是他唯利是图的 本性表现。但是,夏洛克又有其偏狭、愚蠢的一面。在鲍西娅面前,他利令智昏, 一步一步地走向失败,却自以为即将得逞,于是他对鲍西娅百般奉承,五次颂扬。 当他失败后,金钱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标,捞不到三倍赔款收回本钱也行, 而一当他财产被宣布充公,他则哀叹道:“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去吧”, “你们夺去了我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充分暴露其嗜钱如命 的本性。 犹太人夏洛克,一个生动 复杂,极端利已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具备了 冷酷,吝啬,残忍,贪婪,狡诈等多种丑恶的性格特征,他精明,善于经商,视 财产为依靠。作为一名犹太人,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 中世纪,犹太人被欧洲各国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没有任何政 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 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 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 奋自强。然而,犹太人精于商务金融,在这个领域中,他们有时不讲人道与道德, 充分利用许多别人不屑利用的机会而致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要有机会,只要 不违法,不惜做过于残忍,刁钻,卑鄙的事。夏洛克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遭受歧 视,进而对周围人充满戒备和复仇心理。这个可怜的犹太商人生活在被基督教徒 和贵族包围的社会中,尽管拥有财富却饱受着歧视、侮辱、讥笑。他仇视身边那 些挥霍祖产、生活浪荡的公子哥儿。于是,当机会来临之际,夏洛克希望能够狠 狠地报复一下这个对待他和他的民族不公正的社会。 鲍西娅、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一组人物,是作者极力赞颂的。安东尼奥是 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他借钱给人从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 安东尼奥甘愿冒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助朋友巴萨尼奥。他即将受到可怕的 刑罚,却始终“默认”、“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为了友谊“从 容就死”,“死而无怨”。巴萨尼奥为了救自己的朋友,甘愿丧失自己的一切。 鲍西娅更是崇尚正义,注重友情,她得知安东尼奥将遭厄运,立即全力以赴设法 营救,尤其她的超群出众的才智得到了充分体现。 复习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简单地概括剧中人的性格特征。 ( 夏洛克: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 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 争、不会斗争,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 2,剧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剧中塑造的夏洛克,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形象, 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作者通过对他们的褒贬,表达了崇尚正义、仁爱和友 谊的人文主义理想 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 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 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 屈辱。) 3,鲍西娅是怎样解决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冲突的?你如何看待这个人物? (她对夏洛克的告状先扬后抑,抓住契约上的不严密之处,严正指出:割一磅 肉时,不准略轻略重,不准流一滴血,结果使夏洛克败诉,扭转了局面 从中可以看出鲍西娅是一个泼辣、机智、敢于而且善于为实现美好理想而斗 争的女性。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 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 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 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4,课文描绘了哪三个场景?这对人物塑造有什么作用? (场景一:当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为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时,夏洛克十分 仔细地分析了安东尼奥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他的财产,生意往来,风险程度等 等。从中体现了夏洛克作为一名犹太人所具有的精明,善于经商。 场景二:在得知安东尼奥的船只遭受不幸,夏洛克毅然决定实施报复计划, 把他置于死地,以方便自己随意作买卖赚钱。这样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凶 残野蛮的人物形象。 场景三:在威尼斯的法庭上,安东尼奥的朋友试图用双份的钱来换取安东尼奥的 一磅肉,但夏洛克却执意坚持。由此反映出夏洛克强烈的报复心理和残暴, 恶劣的本性。) 5,本文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在哪里?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 练优美、富有诗意。在“法庭审判”这场戏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例如 夏洛克在上场之后,他一张嘴同时对付好几个人,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 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 鲍西娅上场后,他认为形势有利于自己,就满口阿谀逢迎之词。判决之后, 则痛苦不堪,哀怨悲叹。其他人物的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鲍西 娅的周密稳健,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怒骂和开心取笑等等,都有给人深刻的印象。 安东尼奥连续用“大海的怒涛”无法减低威力,豺狼害得母羊为失去羔羊而 哀啼,以及松柏受到天风的吹拂不能不发岀声音等比喻,来强调夏洛克的残忍之 无法改变。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 感,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鲍西娅劝说夏洛克发慈悲时说的那段台词,精辟、深刻、动情地阐述了她认 为做人应当慈悲为怀的观点,直接表达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是西方人学 习《威尼斯商人》的经典段落。我们今天读来,仍然能感受到它的魅力。葛莱西 安诺不断用夏洛克说过的话夸赞鲍西娅是“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 官”“再世的但尼尔”,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
( 剧中塑造的夏洛克,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形象, 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作者通过对他们的褒贬,表达了崇尚正义、仁爱和友 谊的人文主义理想。 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 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 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 屈辱。 ) 3,鲍西娅是怎样解决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冲突的?你如何看待这个人物? ( 她对夏洛克的告状先扬后抑,抓住契约上的不严密之处,严正指出:割一磅 肉时,不准略轻略重,不准流一滴血,结果使夏洛克败诉,扭转了局面。 从中可以看出鲍西娅是一个泼辣、机智、敢于而且善于为实现美好理想而斗 争的女性。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 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 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 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 4,课文描绘了哪三个场景?这对人物塑造有什么作用? ( 场景一:当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为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时,夏洛克十分 仔细地分析了安东尼奥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他的财产,生意往来,风险程度等 等。 从中体现了夏洛克作为一名犹太人所具有的精明,善于经商。 场景二:在得知安东尼奥的船只遭受不幸,夏洛克毅然决定实施报复计划, 把他置于死地,以方便自己随意作买卖赚钱。 这样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凶 残野蛮的人物形象。 场景三:在威尼斯的法庭上,安东尼奥的朋友试图用双份的钱来换取安东尼奥的 一磅肉,但夏洛克却执意坚持。 由此反映出夏洛克强烈的报复心理和残暴, 恶劣的本性。 ) 5,本文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在哪里? (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 练优美、富有诗意。在“法庭审判”这场戏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例如: 夏洛克在上场之后,他一张嘴同时对付好几个人,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 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 鲍西娅上场后,他认为形势有利于自己,就满口阿谀逢迎之词。判决之后, 则痛苦不堪,哀怨悲叹。其他人物的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鲍西 娅的周密稳健,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怒骂和开心取笑等等,都有给人深刻的印象。 安东尼奥连续用“大海的怒涛”无法减低威力,豺狼害得母羊为失去羔羊而 哀啼,以及松柏受到天风的吹拂不能不发出声音等比喻,来强调夏洛克的残忍之 无法改变。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 感,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鲍西娅劝说夏洛克发慈悲时说的那段台词,精辟、深刻、动情地阐述了她认 为做人应当慈悲为怀的观点,直接表达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是西方人学 习《威尼斯商人》的经典段落。我们今天读来,仍然能感受到它的魅力。葛莱西 安诺不断用夏洛克说过的话夸赞鲍西娅是“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 官”“再世的但尼尔”,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
其果的奚落嘲讽,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些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丰富生动 的特点。) 6,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 (这场戏的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开大合,紧张曲折,很有喜剧性。剧 中有夸张(如夏洛克提出割一磅肉的荒唐要求:鲍西娅对“割一磅肉”的法律解 释;鲍西娅与尼莉女扮男装和丈夫同时出庭,丈夫却不明真相)、对比(安东尼 奥、公爵等的宽恕仁慈与夏洛克的固执凶残)、悬念、突转(鲍西娅抓住契约中 的破绽制服夏洛克,使冲突朝有利于安东尼奥的方向发展)等戏剧技巧的圆熟运 用,有仁慈与残忍,友谊和仇恨,复仇和报应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情节发展的波 澜起伏、出人意料,充满着极强的张力,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 7,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威尼斯商人》这出戏矛盾冲突的全过程, (欣赏戏剧必须抓住矛盾冲突的全过程。因为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以及主 题都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完成的。这出戏围绕“一磅肉”展开人物间矛盾冲 突。夏洛克决意要照约割肉,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公爵、巴萨尼奥、鲍西娅劝说 无效,法庭只能照约宣判执行,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程度。接着,鲍西娅提出只 准割肉不准出血,割肉不准少于或多于一磅,使夏洛克进退无路,最终矛盾冲突 得以解决。) 8,怎样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剧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是否“照约执行处罚”的 契约纠纷而展开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 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 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但又 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 盾的反映。 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但其中也杂有民族、 宗教的矛盾。从这个方面来说,夏洛克是一个受歧视的民族的代表。剧中的正面 人物宣扬“基督教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 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太人的民族和宗教偏见,而从夏洛克的口中,倒能听到反 对这种偏见的道理。 人文主义与民族、宗教偏见是矛盾的。但是,人文主义者用自己的理想对中 世纪的教义进行解释,赋予基督教以仁爱、宽恕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反封建的 思想武器。剧中人物对基督教的赞颂,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相关资料】 作者写此剧的用意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人文主义思想表露无遗。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从 人文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于安东尼奥的“互通有无,从来不讲利息”的做法,对于他为了帮助朋 友得到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而不惜倾囊相助甚至签订危及生命的契约的行为表示热情赞颂,而对 于夏洛克嗜财如命,贪婪狠毒,极端自私则给予无情揭露。同样,在鲍西娅三匣选亲的情节中 莎士比亚宣扬的显然是爱情自由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这部作品中虽然 包含着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些反面现象的揭露批判,但更为主要的还是肯定和歌颂人文主 义的生活理想。整部作品从巴萨尼奥去向鲍西娅求婚开始,到三对恋人的欢聚一堂结束,作者肯 定了安东尼奧的慷慨大方和鲍西娅的多情机智,赞美他们无私的友谊,坚贞的爱情,幸福的生活 等等人文主义思想
其果的奚落嘲讽,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些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丰富生动 的特点。 ) 6,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 ( 这场戏的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开大合,紧张曲折,很有喜剧性。剧 中有夸张(如夏洛克提出割一磅肉的荒唐要求;鲍西娅对“割一磅肉”的法律解 释;鲍西娅与尼莉女扮男装和丈夫同时出庭,丈夫却不明真相)、对比(安东尼 奥、公爵等的宽恕仁慈与夏洛克的固执凶残)、悬念、突转(鲍西娅抓住契约中 的破绽制服夏洛克,使冲突朝有利于安东尼奥的方向发展)等戏剧技巧的圆熟运 用,有仁慈与残忍,友谊和仇恨,复仇和报应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情节发展的波 澜起伏、出人意料,充满着极强的张力,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 ) 7,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威尼斯商人》这出戏矛盾冲突的全过程。 ( 欣赏戏剧必须抓住矛盾冲突的全过程。因为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以及主 题都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完成的。这出戏围绕 “一磅肉”展开人物间矛盾冲 突。夏洛克决意要照约割肉,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公爵、巴萨尼奥、鲍西娅劝说 无效,法庭只能照约宣判执行,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程度。接着,鲍西娅提出只 准割肉不准出血,割肉不准少于或多于一磅,使夏洛克进退无路,最终矛盾冲突 得以解决。 ) 8,怎样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 剧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是否“照约执行处罚”的 契约纠纷而展开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 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 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但又 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 盾的反映。 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但其中也杂有民族、 宗教的矛盾。从这个方面来说,夏洛克是一个受歧视的民族的代表。剧中的正面 人物宣扬“基督教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 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太人的民族和宗教偏见,而从夏洛克的口中,倒能听到反 对这种偏见的道理。 人文主义与民族、宗教偏见是矛盾的。但是,人文主义者用自己的理想对中 世纪的教义进行解释,赋予基督教以仁爱、宽恕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反封建的 思想武器。剧中人物对基督教的赞颂,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 【相关资料】 作者写此剧的用意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人文主义思想表露无遗。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从 人文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于安东尼奥的“互通有无,从来不讲利息”的做法,对于他为了帮助朋 友得到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而不惜倾囊相助甚至签订危及生命的契约的行为表示热情赞颂,而对 于夏洛克嗜财如命,贪婪狠毒,极端自私则给予无情揭露。同样,在鲍西娅三匣选亲的情节中, 莎士比亚宣扬的显然是爱情自由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这部作品中虽然 包含着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些反面现象的揭露批判,但更为主要的还是肯定和歌颂人文主 义的生活理想。整部作品从巴萨尼奥去向鲍西娅求婚开始,到三对恋人的欢聚一堂结束,作者肯 定了安东尼奥的慷慨大方和鲍西娅的多情机智,赞美他们无私的友谊,坚贞的爱情,幸福的生活 等等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英国社会作 了十分形象深入的描画,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同封建社会以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尖锐冲突。 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 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 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 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 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 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奧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 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 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 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 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 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 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0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 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 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 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 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 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01)展现 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 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 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麦克 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 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晚期(1608~1612年):这时詹姆土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 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 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 (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 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 beare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 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 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 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 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 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崭露头角钟情剧作
莎士比亚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英国社会作 了十分形象深入的描画,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同封建社会以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尖锐冲突。 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 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 威廉·莎士比亚 ( 一 ) 莎士比亚是 16 世纪后半叶到 17 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 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 37 部戏剧,154 首 14 行诗, 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 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 观念的兽行。14 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 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1590~1600 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 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 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 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 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 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 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 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中期(1601~1607 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 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 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 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 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 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 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麦克 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 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晚期(1608~1612 年):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 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 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 (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 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 二 )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 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 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 1586 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 东。1597 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 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 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 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崭露头角 钟情剧作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出生于英国中部活里克群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小镇上 有一所文法学校。莎士比亚从七岁起就在这所学校里受教育,直到13岁时家道中落才辍学回家, 前后将近有6年。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他日后的戏剧创作不无裨益。莎士比亚辍学之后,没有固定 的工作。但他却因此而接触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们,对他们的生活、行为语言、兴趣爱好进 行了种种细致入微的观察。1585年之后,年轻的莎士比亚来到了伦敦。由于他对戏剧的热爱和 长期接触戏剧,他不仅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戏剧欣赏能力而且还开始了他写作剧本的尝试。莎士比 亚凭借他天生的艺术感觉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一个剧本。他选择了一个谁也没有触及 过的题材—一王族之间的内讧战争。 这出戏于1590年被搬上舞台,演出非常成功,于是次年他又接着写了该剧的第二部。在这 种创作激情的燃烧下,莎士比亚又写了第二出历史剧,并且把它和前两部结集出版,题名为《亨 利六世》。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中塑造了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但也没放过对那些为了争权 夺利而陷生灵百姓于涂炭的王室贵胄们的抨击。莎士比亚接下来写的《理查三世》对封建制度的 黑暗与残酷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也许正因为如此,这出戏一直 久演不衰。在历史悲剧的领域里小试牛刀之后,年轻的莎士比亚转而向喜剧进军。他选取了一个 现成的题材—一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孪生兄弟》。这出戏笑料百出,妙趣横生。莎士比 亚还给这出戏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做《错误的喜剧》。三部历史剧和一部喜剧的成功,使这位 名不见经传的“乡下人”立刻名声大振,并受到南安普敦伯爵的赏识。在伯爵府上,莎士比亚以 他的广闻博识和机智的言谈使英国文坛的名流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他开始置身于当时英国文化 生活的中心。但当时英国文坛崇尚诗歌而鄙视戏剧创作。莎士比亚不可能不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他写了一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于1593年4月出版,长诗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在 诗歌创作上的才华。除了长诗,莎士比亚对当时风行的十四行诗也很感兴趣,他总共写了154 首。莎士比亚的诗句华丽纤巧,立意新奇,意境深远,感情丰富,在他的同时代人中独步 就连当时公认的大诗人斯宾塞也表示叹服。这时莎士比亚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莎 士比亚毅然选择了戏剧。他重返剧坛,一边参加演戏,一边编写剧本。从1594年起,莎士比亚 以惊人的速度写就了七部喜剧、四部历史剧、两部悲剧。在这些剧本里,莎士比亚创造了许许多 多栩栩如生的典型的文学形象。如令少男少女为之倾心的恋人罗米欧与朱丽叶,贪婪而残忍的商 人夏洛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妙笔生花力作不绝 1596年,莎士比亚痛失爱子不胜伤悲。这一年,伦敦上演了莎氏的新剧《约翰王》。剧中 有一个极为天真可爱的形象一一小王子阿朵儿便是以他的儿子为原形的。1597年,莎士比亚开 始撰写他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剧一—《享利四世》。它生动地展现了16世纪英国五光十色的平民 社会,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亨利四世》的演出轰动伦敦,达官贵人、小姐太太们争相观看。 消息传至伊丽莎白女王耳中,她忽发奇想,要看该剧的主角破落骑士福斯塔夫的情场趣事。女王 的意愿就是法律,莎士比亚不敢违命,花了两三个星期写了一个剧本交差,这就是《温莎的风流 娘儿们》。恩格斯对该剧评价极高:“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法国文学包含着更 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这是莎剧中惟一不用韵文而用散文写的一个剧本。莎士比亚在1599 年和1600年这短短的两年内,除完成历史剧《尤利乌斯·凯撒》外,还写成了《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3个喜剧剧本,评论家们一致认为这3部戏是莎士比亚喜剧的顶峰。 莎士比亚本人还在《皆大欢喜》一剧里担当了老仆人的角色 1601年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的问世,标志着莎氏创作第二阶段的开始。《哈 姆雷特》获得空前的成功,它不仅在大众化的剧院里使市井小民们如痴如狂,还到牛津和剑桥去 演出——这在当时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一时模仿该剧者蜂起,复仇的题材风靡全英剧坛。1603 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新王詹姆斯一世即位。莎士比亚所属的剧团被命名为“国王剧团”,莎士 比亚等人被授予“宫廷侍从”的称号。莎士比亚的《量罪记》和《奥赛罗》于1604年11月和
威廉·莎士比亚于 1564 年 4 月出生于英国中部活里克群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小镇上 有一所文法学校。莎士比亚从七岁起就在这所学校里受教育,直到 13 岁时家道中落才辍学回家, 前后将近有 6 年。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他日后的戏剧创作不无裨益。莎士比亚辍学之后,没有固定 的工作。但他却因此而接触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们,对他们的生活、行为语言、兴趣爱好进 行了种种细致入微的观察。1585 年之后,年轻的莎士比亚来到了伦敦。由于他对戏剧的热爱和 长期接触戏剧,他不仅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戏剧欣赏能力而且还开始了他写作剧本的尝试。莎士比 亚凭借他天生的艺术感觉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一个剧本。他选择了一个谁也没有触及 过的题材——王族之间的内讧战争。 这出戏于 1590 年被搬上舞台,演出非常成功,于是次年他又接着写了该剧的第二部。在这 种创作激情的燃烧下,莎士比亚又写了第二出历史剧,并且把它和前两部结集出版,题名为《亨 利六世》。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中塑造了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但也没放过对那些为了争权 夺利而陷生灵百姓于涂炭的王室贵胄们的抨击。莎士比亚接下来写的《理查三世》对封建制度的 黑暗与残酷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也许正因为如此,这出戏一直 久演不衰。在历史悲剧的领域里小试牛刀之后,年轻的莎士比亚转而向喜剧进军。他选取了一个 现成的题材——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孪生兄弟》。这出戏笑料百出,妙趣横生。莎士比 亚还给这出戏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做《错误的喜剧》。三部历史剧和一部喜剧的成功,使这位 名不见经传的“乡下人”立刻名声大振,并受到南安普敦伯爵的赏识。在伯爵府上,莎士比亚以 他的广闻博识和机智的言谈使英国文坛的名流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他开始置身于当时英国文化 生活的中心。但当时英国文坛崇尚诗歌而鄙视戏剧创作。莎士比亚不可能不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他写了一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于 1593 年 4 月出版,长诗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在 诗歌创作上的才华。除了长诗,莎士比亚对当时风行的十四行诗也很感兴趣,他总共写了 154 首。莎士比亚的诗句华丽纤巧,立意新奇,意境深远,感情丰富,在他的同时代人中独步一时, 就连当时公认的大诗人斯宾塞也表示叹服。这时莎士比亚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莎 士比亚毅然选择了戏剧。他重返剧坛,一边参加演戏,一边编写剧本。从 1594 年起,莎士比亚 以惊人的速度写就了七部喜剧、四部历史剧、两部悲剧。在这些剧本里,莎士比亚创造了许许多 多栩栩如生的典型的文学形象。如令少男少女为之倾心的恋人罗米欧与朱丽叶,贪婪而残忍的商 人夏洛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妙笔生花 力作不绝 1596 年,莎士比亚痛失爱子不胜伤悲。这一年,伦敦上演了莎氏的新剧《约翰王》。剧中 有一个极为天真可爱的形象——小王子阿朵儿便是以他的儿子为原形的。1597 年,莎士比亚开 始撰写他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剧——《亨利四世》。它生动地展现了 16 世纪英国五光十色的平民 社会,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亨利四世》的演出轰动伦敦,达官贵人、小姐太太们争相观看。 消息传至伊丽莎白女王耳中,她忽发奇想,要看该剧的主角破落骑士福斯塔夫的情场趣事。女王 的意愿就是法律,莎士比亚不敢违命,花了两三个星期写了一个剧本交差,这就是《温莎的风流 娘儿们》。恩格斯对该剧评价极高:“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法国文学包含着更 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这是莎剧中惟一不用韵文而用散文写的一个剧本。莎士比亚在 1599 年和 1600 年这短短的两年内,除完成历史剧《尤利乌斯·凯撒》外,还写成了《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3 个喜剧剧本,评论家们一致认为这 3 部戏是莎士比亚喜剧的顶峰。 莎士比亚本人还在《皆大欢喜》一剧里担当了老仆人的角色。 1601 年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的问世,标志着莎氏创作第二阶段的开始。《哈 姆雷特》获得空前的成功,它不仅在大众化的剧院里使市井小民们如痴如狂,还到牛津和剑桥去 演出——这在当时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一时模仿该剧者蜂起,复仇的题材风靡全英剧坛。1603 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新王詹姆斯一世即位。莎士比亚所属的剧团被命名为“国王剧团”,莎士 比亚等人被授予“宫廷侍从”的称号。莎士比亚的《量罪记》和《奥赛罗》于 1604 年 11 月和
12月先后上演。接着,莎士比亚又创作了莎氏四大悲剧中最阴沉、最残酷的一部一—《麦克白》 莎士比亚淋漓地刻画了暴君麦克白这个形象,继续宣扬他关于开明君主的理想。 戏剧人生人生悲喜 1607至1608年,莎士比亚的情绪受到了他家人的影响,先是他的女儿苏姗结婚,他出席了 婚礼。同年12月,他挚爱的小兄爱法蒙突然病故。莎士比亚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次年2月, 苏姗生了一个女儿,这使莎士比亚感到相当高兴。但同年9月,莎士比亚的母亲离开了人间,莎 士比亚于是成为家中的最长者。1607年,莎士比亚仍旧写出了力作《安东尼与克奥佩特拉》, 这属于他第二时期的创作,女主人公克奥特拉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中性格最为 复杂的一个。在1608年前7年间,莎士比亚写下了10个剧本,基本上都是悲剧。而1608年, 莎士比亚的笔下却诞生了一个既非喜剧亦非悲剧的剧本,但剧本的情节却很曲折,变幻莫测,剧 中说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颇受观众欢迎,这部戏名《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这《泰 尔亲王佩里克斯》预示着莎士比亚的创作进入了第三阶段。他在这个阶段一反以往那种浓重的悲 剧色彩,而都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莎氏在取材上也有脱离现实的倾向。1609年上演的《辛 白林》就是这种风格的产物。 从1609年到1613年,莎士比亚写的剧本,如《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大多都有关于上层统治集团专横、残酷的描写,这显然和他目睹伊丽莎白血腥统治和对现实感到 失望有关。1611年,莎士比亚正值盛年,才思异常敏锐,但他却在此时离开了伦敦,回到了他 的故乡小镇斯特拉特福。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溘然长逝。莎士比亚去世后7年,他的好 友约翰·海明琪的亨利·康德尔收集了其剧本,把它们结集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 戏剧集。该书的扉页上印着本·琼森的著名题辞:“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这是对莎士比亚最公允、最精辟的评价
12 月先后上演。接着,莎士比亚又创作了莎氏四大悲剧中最阴沉、最残酷的一部——《麦克白》。 莎士比亚淋漓地刻画了暴君麦克白这个形象,继续宣扬他关于开明君主的理想。 戏剧人生 人生悲喜 1607 至 1608 年,莎士比亚的情绪受到了他家人的影响,先是他的女儿苏姗结婚,他出席了 婚礼。同年 12 月,他挚爱的小兄爱法蒙突然病故。莎士比亚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次年 2 月, 苏姗生了一个女儿,这使莎士比亚感到相当高兴。但同年 9 月,莎士比亚的母亲离开了人间,莎 士比亚于是成为家中的最长者。1607 年,莎士比亚仍旧写出了力作《安东尼与克奥佩特拉》, 这属于他第二时期的创作,女主人公克奥特拉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中性格最为 复杂的一个。在 1608 年前 7 年间,莎士比亚写下了 10 个剧本,基本上都是悲剧。而 1608 年, 莎士比亚的笔下却诞生了一个既非喜剧亦非悲剧的剧本,但剧本的情节却很曲折,变幻莫测,剧 中说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颇受观众欢迎,这部戏名《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这《泰 尔亲王佩里克斯》预示着莎士比亚的创作进入了第三阶段。他在这个阶段一反以往那种浓重的悲 剧色彩,而都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莎氏在取材上也有脱离现实的倾向。1609 年上演的《辛 白林》就是这种风格的产物。 从 1609 年到 1613 年,莎士比亚写的剧本,如《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大多都有关于上层统治集团专横、残酷的描写,这显然和他目睹伊丽莎白血腥统治和对现实感到 失望有关。1611 年,莎士比亚正值盛年,才思异常敏锐,但他却在此时离开了伦敦,回到了他 的故乡小镇斯特拉特福。1616 年 4 月 23 日,莎士比亚溘然长逝。莎士比亚去世后 7 年,他的好 友约翰·海明琪的亨利·康德尔收集了其剧本,把它们结集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 戏剧集。该书的扉页上印着本·琼森的著名题辞:“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这是对莎士比亚最公允、最精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