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今析化学 任课班级秀学2010(3-4)班 任课教师 洪成林 学 院化学化工 二0一一一二0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任课班级 药学 2010(3-4)班 任课教师 洪成林 学 院 化学化工 二 0 一一~二 0 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分析化学教案 介绍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作用、分类:明确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 目的 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的参考资料、考核方法。 1.分析化学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2.分析化学的作用 3.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 化学分析方法: * 仪器分析方法 4.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的不同分类方法 分析化学的任务: 明确ppm、ppb、ppt的意义: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2~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作用、分类;明确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的参考资料、考核方法。 教 学 内 容 1.分析化学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2.分析化学的作用 3.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 化学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 4.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的不同分类方法; 分析化学的任务; 明确 ppm、ppb、ppt 的意义;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2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 介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绝对误 目的 差、相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减免方法。掌握准 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及其各自的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3.准确度和精密度 4.误差的传递(自学) 举 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6.偶然误差与正态分布 内容 系统知偶误特占、夹酒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 底、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3~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绝对误 差、相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减免方法。掌握准 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及其各自的表示方法。 教 学 内 容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3.准确度和精密度 4.误差的传递(自学) 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6.偶然误差与正态分布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特点、来源;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3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 介绍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目的 1.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有效数字的运算:加减法:乘除法 取舍有效数字的几点注意事项 2.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步骤:整理数据:检验可疑值:计算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求出真值 所处的范围 中值或中位数(m) 内 分散情况的表示: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真值所处的 范围: 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度(P):置信区间: 有效数字: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教学重 底、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4~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教 学 内 容 1.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有效数字的运算:加减法;乘除法 取舍有效数字的几点注意事项 2.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步骤:整理数据;检验可疑值;计算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求出真值 所处的范围 中值或中位数(m) 分散情况的表示: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真值所处的 范围; 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度(P);置信区间;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有效数字;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4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检验法。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了解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 目的 3.可疑值的取舍检验法 可疑值的取会:Q检验法:G-检验法 4.显著性检脸方法 t检验: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两个样本平均值的比较: -检验: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偶然误差是否有显著不同: 5相关和回归分析 举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内客 显著性检验方法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5~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检验法。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了解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 教 学 内 容 3.可疑值的取舍检验法 可疑值的取舍:Q-检验法;G-检验法 4.显著性检验方法 t-检验: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两个样本平均值的比较; F-检验: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偶然误差是否有显著不同; 5.相关和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显著性检验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 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的条件: 目的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定方法及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 1.滴定分析概述 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终点 误差: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条件 特点分类: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非 水滴定法 滴定反应的条件: 3.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返(回)滴法 4.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法:基准物质:间接法:标定: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滴定度 滴定分析基本概今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浓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 底、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6~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的条件;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定方法及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 算 教 学 内 容 1.滴定分析概述 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终点 误差;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条件 特点 分类: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非 水滴定法 滴定反应的条件; 3.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返(回)滴法; 4.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法;基准物质;间接法;标定;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滴定度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滴定分析基本概念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浓度的表示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6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目的 5,滴定分析的计算 计算依据:na.a·n:CaVa=atCV, 计算实例: 公式CVa=arC的应用:计算待标定溶液的浓度:适于溶液的稀释与增 浓计算 公式mw=a/t CiV:MA1000的应用: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标准 溶液浓度的计算:估计应称取基准物(待测物)的质量:估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 0 内容 待测物质百分含量的计算:A(%)=(m5)100% A(%)=【(atC,M/1000)/5]X100%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间的换算 CA=TAX 1000/MA TA=CA MA/1000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心7~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 学 内 容 5.滴定分析的计算 计算依据:nA = a/t ·nT ;CAVA = a/t CTVT 计算实例: 公式 CAVA = a/t CTVT的应用:计算待标定溶液的浓度;适于溶液的稀释与增 浓计算 公式 mA= a/t CTVT MA/1000 的应用: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标准 溶液浓度的计算;估计应称取基准物(待测物)的质量;估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 积 待测物质百分含量的计算:A(%) =( mA/S)100% A(%) = [(a/t CTVT MA/1000)/ S ]×100%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间的换算 CA = TA×1000/MA TA = CA MA/1000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7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介绍酸碱滴定法的概念: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区分酸度、酸 的浓度及酸的强度:掌握分布系数、分布曲线的概念及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 目的 响 1.酸碱滴定法 2.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3.溶剂的自递作用 4酸碱强度和电离平衡 酸碱强度:(用电离常数表示) 由离平衡 5.溶液中酸碱组 分的分布 0 酸的浓度和酸度:酸度:酸的浓度 酸度对溶液中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分布系数(a):分布曲线: 一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二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三元弱酸溶液的分 布曲线 酸碱质子理论 酸度、酸的浓度及酸的强度 教学重 分布系数、分布曲线 点、难 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读材剂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8心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酸碱滴定法的概念;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区分酸度、酸 的浓度及酸的强度;掌握分布系数、分布曲线的概念及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 响 教 学 内 容 1.酸碱滴定法 2.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3.溶剂的自递作用 4.酸碱强度和电离平衡 酸碱强度:(用电离常数表示) 电离平衡 5.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酸的浓度和酸度:酸度;酸的浓度 酸度对溶液中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分布系数(an);分布曲线; 一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二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三元弱酸溶液的分 布曲线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酸碱质子理论 酸度、酸的浓度及酸的强度 分布系数、分布曲线 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介绍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了解质量平衡式和电荷平衡式的写法:掌握 教学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掌握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指示剂的 目的 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1.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质量平衡式:电荷平衡式:质子条件式 2.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方法 强酸强碱溶液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H中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多元酸碱溶液中浓度的计算:结确式:折似式:最简式 两性物质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缓冲溶液H浓度的计算:缓冲公式:缓冲容量 3.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酚酞为例 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用及影响因素:以酚酞和甲基橙为例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 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的最简式 教学重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 点、难 点及数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读材补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心9心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了解质量平衡式和电荷平衡式的写法;掌握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掌握各种酸碱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指示剂的 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教 学 内 容 1.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质量平衡式;电荷平衡式;质子条件式 2.各种酸碱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方法 强酸强碱溶液 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多元酸碱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两性物质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缓冲溶液 H+浓度的计算:缓冲公式;缓冲容量 3.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酚酞为例 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以酚酞和甲基橙为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 各种酸碱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的最简式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9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 掌握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明确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 曲线、滴定突越的含义及影响滴定突越的因素。掌捏酸碱能被准确滴定、多元酸 目的 碱能否分步滴定、混合酸碱能否被分别滴定的判据。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1.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以NaOH滴定HC为例 ,讨论滴定的各个阶段溶液的p州值的变化情况。 引出滴定曲线、滴定突越、滴定突越范围及影响因素、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2.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 以NaOH滴定HAc为例,讨论滴定的各个阶段溶液的pH值的变化情况。讨论滴 定曲线、滴定突越、滴定突越范围及影响因素、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总结出强碱 能否直接准确滴定弱酸的条件 3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基本反应:直接淮确滴定的条件。 4.多元酸的滴定:(以磷酸为例)讨论分步滴定的条件:各自形成的p州突越:化 学计量点时pH值的计算。 5.多元碱的滴定:(以碳酸钠为例)讨论分步滴定的条件各自形成的p州突越: 化学计量点时pH值的计算 6混合酸、碱的滴定:与多元酸、碱相似,分别滴定的条件:各自形成的pH突越 化学计量点时pH值的计算。 一元酸碱的滴定过程中溶液州值的变化规律 化学计量占、滴定终占、 滴定曲线、滴定突越的含义及影响滴定突越的因素 元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教学重 底、难 多元酸碱能否分步滴定的条件 点及教 混合酸碱能否被分别滴定的条件 学方法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如何计算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作业、 思考题 读材料 题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10~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掌握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规律,明确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 曲线、滴定突越的含义及影响滴定突越的因素。掌握酸碱能被准确滴定、多元酸 碱能否分步滴定、混合酸碱能否被分别滴定的判据。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教 学 内 容 1.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以 NaOH 滴定 HCl 为例,讨论滴定的各个阶段溶液的 pH 值的变化情况。 引出滴定曲线、滴定突越、滴定突越范围及影响因素、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2.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 以 NaOH 滴定 HAc 为例,讨论滴定的各个阶段溶液的 pH 值的变化情况。讨论滴 定曲线、滴定突越、滴定突越范围及影响因素、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总结出强碱 能否直接准确滴定弱酸的条件。 3.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基本反应;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 4.多元酸的滴定:(以磷酸为例)讨论分步滴定的条件;各自形成的 pH 突越;化 学计量点时 pH 值的计算。 5.多元碱的滴定:(以碳酸钠为例)讨论分步滴定的条件;各自形成的 pH 突越; 化学计量点时 pH 值的计算。 6.混合酸、碱的滴定:与多元酸、碱相似,分别滴定的条件;各自形成的 pH 突越; 化学计量点时 pH 值的计算。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一元酸碱的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规律 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曲线、滴定突越的含义及影响滴定突越的因素 一元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多元酸碱能否分步滴定的条件 混合酸碱能否被分别滴定的条件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pH 值如何计算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10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