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温擊提示】请耐心审题,仔细答题,认真书写。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6分) 到乡翻似烂柯人。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念天地之悠悠, ,松柏有本性。 5)人生自古谁无死? 6)抽刀断水水更流, 7)、默写《登飞来峰》。 2、小语段阅读。(9分) 驱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大蜀山。伴随着我们的笑声,周围的每一丝空气都舞动 了起来,每一丝绿也都舞动了起来,慢山遍野仿佛都洋溢着我们年少的青春气息。我们踏上 一条_①_的小道,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了一个绿得世界。不知不觉地,我们被这大 自然。②的气氛感染了,忘记了嬉戏追逐,渐渐地安静了下来。那一刻,我们明che的 心灵和周围的一切融在了一起……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嬉戏( 明che(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四字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宁静”“幽静”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2分) 4)将划横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 3、名著导读。(4分)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文本主要讲述 的故事。生物学家 带着他的仆人康赛尔 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做了海底两万里的旅行 4、综合口语交际。(12分) 四月是国际读书月,为迎接读书月的带来,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电视台《第一时间》“映 山红行动”的捐书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2分) 2)对于班级开展的捐书活动,王明很不理解,他认为这些书不能吃,不能穿,看不看无所 谓,捐出去也不能解决什么大问题,没有意义。作为同学,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一下王明。 (4分) 3)小华从家里爸爸的藏书中拿了一本《诗经》,爸爸中午不在家,他写了一张留言条给爸 爸,请按要求帮他进行修改。(6分) 留言条 爸爸 ①学校进行映山红捐书活动,②我想捐一本“诗经”。今天中午你不在家,我就从你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温馨提示】请耐心审题,仔细答题,认真书写。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 古诗文默写。(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语段阅读。(9 分) 驱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大蜀山。伴随着我们的笑声,周围的每一丝空气都舞动 了起来,每一丝绿也都舞动了起来,慢山遍野仿佛都洋溢着我们年少的青春气息。我们踏上 一条___①___的小道,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了一个绿得世界。不知不觉地,我们被这大 自然___②___的气氛感染了,忘记了嬉戏追逐,渐渐地安静了下来。那一刻,我们明 chè的 心灵和周围的一切融在了一起……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 分) 气氛.( ) 嬉.戏( ) 明 chè( )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2 分) 3) 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宁静”“幽静”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2 分) 4) 将划横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导读。(4 分)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 ,文本主要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他的仆人康赛尔 和一个捕鲸手,跟随_________________做了海底两万里的旅行。 4、 综合口语交际。(12 分) 四月是国际读书月,为迎接读书月的带来,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电视台《第一时间》“映 山红行动”的捐书活动。 1) 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于班级开展的捐书活动,王明很不理解,他认为这些书不能吃,不能穿,看不看无所 谓,捐出去也不能解决什么大问题,没有意义。作为同学,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一下王明。 (4 分) 3) 小华从家里爸爸的藏书中拿了一本《诗经》,爸爸中午不在家,他写了一张留言条给爸 爸,请按要求帮他进行修改。(6 分) 留言条 爸爸: ①学校进行映山红捐书活动,②我想捐一本“诗经”。今天中午你不在家,我就从你
的橱里拿了一本 ③2017年3月3日 小华 ①用词不当,应该将 改为 ②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应将 _改为 3格式不对,应将 阅读(55分) (一)万年奇葩叉角羚(18分) ①非牛,非羊,非鹿;一科,一属,一种。哺乳纲偶蹄目的动物中,生活于北美洲西部 草原以及荒原等开阔地带的叉角羚无疑是很“奇葩”的一种动物 ②叉角羚更为奇葩之处在于,它的双角中间都长有一个向前分叉的小角,这也正是其名 字的由来。 ③自古速度耐力难两全。最高时速可达一百一十五千米的非洲猎豹疾如闪申,却只能维 持三分钟左右的奔跑时间,高速跑出三四百米的路程,否则就会“过热死”非洲野狗虽然 擅长远途奔袭,然而其五十五千米的最髙时速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叉角羚最奇葩之处就在于, 它在北美大陆长期而且同时保有速度之王和耐力专家两个荣耀头衔 ④出生才几个小时的小叉角羚就已经是奔跑健将了,而出生四天之后的小叉角羚就已经 跑得比人还要快。成年叉角羚个体身长约一点四米,体重约五十千克,最高时速接近或达到 百千米。成年叉角羚可以以七十千米的平均时速连续奔跑十几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疲 惫,无论是速度与耐力都是美洲狮、猞猁和狼等北美捕食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堪称一台高效 而出色的奔跑机器, ⑤叉角羚曾经的最佳“陪练”是于一万年前更新世末期在地球上绝迹的北美猎豹。为了 避免自己丧身于豹爪之下,在与“陪练”一起“赛跑”的四百万年里,叉角羚练就了一身速 度与耐力俱佳的好本事并一直保持至今。 ⑥叉角羚的高度和久耐力主要来自于其“设计合理”的四肢、带有弹性的脊椎、功率强 大的心脏和广布于其细胞内部的线粒体。 ⑦叉角羚拥有细长而轻健的四肢以及柔韧性好的脊椎,这让它跑动时的步幅更具流线型, 它全力奔跑时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处于腾空状态,一跃可达六米之遥,而地面只是下一次 飞跃的一个跳板。叉角羚的心脏体积是同等体重的绵羊的两倍,扩容升级的心脏可以更及时 地向血液中输入更多的活力之氧,从而保证了狂奔之时呼吸和能量转化的顺畅进行,为此很 少看到叉角羚出现如猎豹般奔跑后大喘气的状况。此外,叉角羚细胞内密布着“动力车间 线粒体,这让其在奔跑之时能量充盈,“电力十足”。 ⑧于是,因为在速度上和耐力上的杰出表现,“一羚当先”的叉角羚成为令北美所有捕食 者都感到十分自卑的“天才运动员” ⑨在北美猎豹退出大自然舞台的一万年里,体能似乎有些开发过度的叉角羚并没有因为 “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赛跑对手而放慢节拍和放弃“比赛”。事实上,它一直都在进行“ 个人的比赛”,始终保持无与伦比的竞技状态,不断巩固自己在速度与耐力上的优势,遂成 为北美大陆乃至整个生物圈中一朵名副其实的万年奇葩。 5、文章主要的说明对象是 并尝试概括其主要特点。(3分) 6、第⑦段主要采用了由 到 顺序。(说明顺序)(3分) 7、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8、第⑧段划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
的橱里拿了一本。 ③ 2017 年 3 月 3 日 小华 ① 用词不当,应该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② 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应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③ 格式不对,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 分) (一)万年奇葩叉角羚(18 分) ①非牛,非羊,非鹿;一科,一属,一种。哺乳纲偶蹄目的动物中,生活于北美洲西部 草原以及荒原等开阔地带的叉角羚无疑是很“奇葩”的一种动物。 ②叉角羚更为奇葩之处在于,它的双角中间都长有一个向前分叉的小角,这也正是其名 字的由来。 ③自古速度耐力难两全。最高时速可达一百一十五千米的非洲猎豹疾如闪电,却只能维 持三分钟左右的奔跑时间,高速跑出三四百米的路程,否则就会“过热死”。非洲野狗虽然 擅长远途奔袭,然而其五十五千米的最高时速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叉角羚最奇葩之处就在于, 它在北美大陆长期而且同时保有速度之王和耐力专家两个荣耀头衔。 ④出生才几个小时的小叉角羚就已经是奔跑健将了,而出生四天之后的小叉角羚就已经 跑得比人还要快。成年叉角羚个体身长约一点四米,体重约五十千克,最高时速接近或达到 一百千米。成年叉角羚可以以七十千米的平均时速连续奔跑十几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疲 惫,无论是速度与耐力都是美洲狮、猞猁和狼等北美捕食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堪称一台高效 而出色的奔跑机器,。 ⑤叉角羚曾经的最佳“陪练”是于一万年前更新世末期在地球上绝迹的北美猎豹。为了 避免自己丧身于豹爪之下,在与“陪练”一起“赛跑”的四百万年里,叉角羚练就了一身速 度与耐力俱佳的好本事并一直保持至今。 ⑥叉角羚的高度和久耐力主要来自于其“设计合理”的四肢、带有弹性的脊椎、功率强 大的心脏和广布于其细胞内部的线粒体。 ⑦叉角羚拥有细长而轻健的四肢以及柔韧性好的脊椎,这让它跑动时的步幅更具流线型, 它全力奔跑时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处于腾空状态,一跃可达六米之遥,而地面只是下一次 飞跃的一个跳板。叉角羚的心脏体积是同等体重的绵羊的两倍,扩容升级的心脏可以更及时 地向血液中输入更多的活力之氧,从而保证了狂奔之时呼吸和能量转化的顺畅进行,为此很 少看到叉角羚出现如猎豹般奔跑后大喘气的状况。此外,叉角羚细胞内密布着“动力车间” ——线粒体,这让其在奔跑之时能量充盈,“电力十足”。 ⑧于是,因为在速度上和耐力上的杰出表现,“一羚当先”的叉角羚成为令北美所有捕食 者都感到十分自卑的“天才运动员”。 ⑨在北美猎豹退出大自然舞台的一万年里,体能似乎有些开发过度的叉角羚并没有因为 “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赛跑对手而放慢节拍和放弃“比赛”。事实上,它一直都在进行“一 个人的比赛”,始终保持无与伦比的竞技状态,不断巩固自己在速度与耐力上的优势,遂成 为北美大陆乃至整个生物圈中一朵名副其实的万年奇葩。 5、 文章主要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并尝试概括其主要特点。(3 分) 6、第⑦段主要采用了由______到______的___________顺序。(说明顺序)(3 分) 7、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 分) 8、第⑧段划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4 分)
9、叉角羚能成为“万年奇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二)呼唤(22分) ①故乡对于我,已是一个朦胧的梦了。可是我总忘不了那雾气飘逸的竹林,缀着露珠的 山茶,散发着红薯土香气的晒场,以及深山中叮当作响的悠悠的牛铃。而一辈子让我难以忘 却的,当然是母亲低声的呼唤。 ②清晨,启明星像一滴银露,滴落到后山的竹林里去了。淡蓝的炊烟,从黑得发潮的瓦 间沁出来,渗入乳白色的晨雾之中。这时,我听见了母亲低声的呼唤:“猷宝,起来呀 起来放牛哇…… ③常常是天刚蒙蒙亮,天边还残留着一片即将融化的明月,我就起床放牛了。牛脖子上 挂着的铜铃就叮当叮当地响着,那金属的撞击声清脆淸脆的,在幽深的山谷里过滤,然后微 醉般地散开。莽莽的青山睡意惺松,牛铃声此起彼伏,在清凉的晨曦里互相应和着 ④母亲总是踏着露珠、披着晨风,上山给我送早饭。常常是我还在迷迷糊糊地打盹,母 亲便将煨热的红薯送到了我的手中。深山中该有多少牛铃在响呢?而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找到 了我。我常望着那片薄薄的残月痴痴地出神,是不是它在为母亲默默地指路呢? ⑤我小时候爱生病。每次病了,母亲便彻夜不眠,坐在床边守护着我。半夜里,我被母 亲低声的呼唤唤醒了。母亲亲吻着我的额头,她常常是用亲吻来量孩儿的体温啊!母亲端着 碗滚烫滚烫的姜汤,轻轻地呼唤着我:“猷宝,猷宝,喝茶来!”我睡意正浓,嘟囔着,不 愿喝。母亲便依了我,但仍将姜汤在火塘里煨着,静静地等候着我,等候着山中明月将残之 时,再一次轻轻呼唤 ⑥母亲也有高声呼唤我的时候,也是在故乡的月明之夜。 ⑦有一次,我跟着一个猎人去放牛。猎人姓柳,只有一条腿,他的另一条腿在打猎时丢 在深山里了。但他仍然爱着深山,他总爱带着我往深山里钻。据说那一次我们在山中遇到了 野兽,而且是老虎。猎人和牛是如何和老虎对峙的,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细节了,据说我 点也不害怕,因为我从未见过老虎,所以也不知道害怕。但是回来以后,我就病了,发高烧 有人就说,猷宝的魂被山神爷捉走了,要赶快将魂招回来呀。于是母亲大哭起来,扎起松明 子,就到山里去招我的魂 ⑧母亲一出门,便呼唤着我的小名哭喊起来:猷宝回来呀猷宝回来呀金色的火把像 颗闪耀着的星星,在山路上蜿蜒而去了,母亲的声音也渐渐地沁进了深山。在那静静的深 山之夜,母亲的呼唤充满着不安、虔诚和希望,随着月色在山中流淌。那是一个母亲的灵魂 在焦急地寻找着儿子的灵魂啊! ⑨也许是母亲的虔诚真的感动了山神吧,母亲为我喊魂以后,我的烧便渐渐地退了。母 亲仍然不放心,仍然在夜里走进深山,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我还记得那样一个夜晚,门前 的天井里一片月色。母亲的呼唤声渐渐地近了,我从床上爬了起来,去迎接母亲。先是曲折 的山路上闪出一团火光,随后出现了母亲踉跄着的身影。母亲的声音显然是嘶哑了啊,但仍 然拖长了声调虔诚地呼唤着:“猷猷宝……回来呀……”于是我便哭喊着,奔了过去:“姆 妈,我回来了哇……” ⑩当我又一次回到故乡时,已是人近中年了。我是和哥哥、弟弟一起回乡的,当我们又 次沉浸在故乡的月色中时,忠厚善良的母亲却早已离我们而去了。还是那青翠的竹林,还 是那洁白的山茶,还是那清香四溢的桂花,还是那片永不会融化的明月。母亲的呼唤仿佛还 在山谷中回响,可是,现在轮到我噙着泪,轻声地呼唤着母亲了。 ①母亲再也不会回答了,回答我的,是故乡的明月与青山。我想,人生不就是一连串 的呼唤与被呼唤吗?而故乡,则是这深情呼唤的回音壁
9、叉角羚能成为“万年奇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二)呼 唤(22 分) ①故乡对于我,已是一个朦胧的梦了。可是我总忘不了那雾气飘逸的竹林,缀着露珠的 山茶,散发着红薯土香气的晒场,以及深山中叮当作响的悠悠的牛铃。而一辈子让我难以忘 却的,当然是母亲低声的呼唤。 ②清晨,启明星像一滴银露,滴落到后山的竹林里去了。淡蓝的炊烟,从黑得发潮的瓦 间沁出来,渗入乳白色的晨雾之中。这时,我听见了母亲低声的呼唤: “猷宝,起来呀, 起来放牛哇……” ③常常是天刚蒙蒙亮,天边还残留着一片即将融化的明月,我就起床放牛了。牛脖子上 挂着的铜铃就叮当叮当地响着,那金属的撞击声清脆清脆的,在幽深的山谷里过滤,然后微 醉般地散开。莽莽的青山睡意惺松,牛铃声此起彼伏,在清凉的晨曦里互相应和着。 ④母亲总是踏着露珠、披着晨风,上山给我送早饭。常常是我还在迷迷糊糊地打盹,母 亲便将煨热的红薯送到了我的手中。深山中该有多少牛铃在响呢?而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找到 了我。我常望着那片薄薄的残月痴痴地出神,是不是它在为母亲默默地指路呢? ⑤我小时候爱生病。每次病了,母亲便彻夜不眠,坐在床边守护着我。半夜里,我被母 亲低声的呼唤唤醒了。母亲亲吻着我的额头,她常常是用亲吻来量孩儿的体温啊!母亲端着 一碗滚烫滚烫的姜汤,轻轻地呼唤着我:“猷宝,猷宝,喝茶来!”我睡意正浓,嘟囔着,不 愿喝。母亲便依了我,但仍将姜汤在火塘里煨着,静静地等候着我,等候着山中明月将残之 时,再一次轻轻呼唤。 ⑥母亲也有高声呼唤我的时候,也是在故乡的月明之夜。 ⑦有一次,我跟着一个猎人去放牛。猎人姓柳,只有一条腿,他的另一条腿在打猎时丢 在深山里了。但他仍然爱着深山,他总爱带着我往深山里钻。据说那一次我们在山中遇到了 野兽,而且是老虎。猎人和牛是如何和老虎对峙的,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细节了,据说我一 点也不害怕,因为我从未见过老虎,所以也不知道害怕。但是回来以后,我就病了,发高烧。 有人就说,猷宝的魂被山神爷捉走了,要赶快将魂招回来呀。于是母亲大哭起来,扎起松明 子,就到山里去招我的魂。 ⑧母亲一出门,便呼唤着我的小名哭喊起来:猷宝 回来呀 猷宝 回来呀 金色的火把像 一颗闪耀着的星星,在山路上蜿蜒而去了,母亲的声音也渐渐地沁进了深山。在那静静的深 山之夜,母亲的呼唤充满着不安、虔诚和希望,随着月色在山中流淌。那是一个母亲的灵魂 在焦急地寻找着儿子的灵魂啊! ⑨也许是母亲的虔诚真的感动了山神吧,母亲为我喊魂以后,我的烧便渐渐地退了。母 亲仍然不放心,仍然在夜里走进深山,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我还记得那样一个夜晚,门前 的天井里一片月色。母亲的呼唤声渐渐地近了,我从床上爬了起来,去迎接母亲。先是曲折 的山路上闪出一团火光,随后出现了母亲踉跄着的身影。母亲的声音显然是嘶哑了啊,但仍 然拖长了声调虔诚地呼唤着:“猷猷宝…… 回来呀……”于是我便哭喊着,奔了过去:“姆 妈,我回来了哇……” ⑩当我又一次回到故乡时,已是人近中年了。我是和哥哥、弟弟一起回乡的,当我们又 一次沉浸在故乡的月色中时,忠厚善良的母亲却早已离我们而去了。还是那青翠的竹林,还 是那洁白的山茶,还是那清香四溢的桂花,还是那片永不会融化的明月。母亲的呼唤仿佛还 在山谷中回响,可是,现在轮到我噙着泪,轻声地呼唤着母亲了。 ⑪母亲再也不会回答了,回答我的,是故乡的明月与青山。我想,人生不就是一连串 的呼唤与被呼唤吗?而故乡,则是这深情呼唤的回音壁
①2哦,永远的故乡! ④3哦,永远的呼唤! (选自《2009中国年度儿童文学》,漓江出版社,2010年2月版) 10、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呼唤,分别是:天刚蒙蒙亮,母亲呼唤“我”起床放 。(4分) 11、通读全文,说说文本以“呼唤”为题有何含义与作用?(6分) 1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于是母亲大哭起来,扎起松明子,就到山里去招我的魂。 14、文末两段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 【甲文】《与朱元思书》 【乙文】《五柳先生传》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5分) 猛浪若奔 2)千转不穷( 3)横柯上蔽( 4)亲旧知其如此( 5)晏如也( 16、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7、为了表现富春江的“异水”,文章主要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为了表现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文章较多的采用了 句式。(3分) 18、甲文和乙文的主人公在思想情趣上有什么共同点?试做简要分析。(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分) 三、作文。(55+5分) 东风是机遇,东风是鼓励,东风是关怀……在人生的旅途中,东风无处不在。它帮助我 们发现希望,感受温情,获得成长……总有东风为我们而来。 请以“东风为我而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1)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⑫哦,永远的故乡! ⑬哦,永远的呼唤! (选自《2009 中国年度儿童文学》,漓江出版社,2010 年 2 月版) 10、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呼唤,分别是:天刚蒙蒙亮,母亲呼唤“我”起床放 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1、通读全文,说说文本以“呼唤”为题有何含义与作用?(6 分) 1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1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4 分) 于是母亲大哭起来,扎起松明子,就到山里去招我的魂。 14、文末两段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15 分) 【甲文】《与朱元思书》 【乙文】《五柳先生传》 1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5 分) 1)猛浪若奔.( ) 2)千转.不穷( ) 3)横柯.上蔽( ) 4)亲旧..知其如此( ) 5)晏如..也( ) 16、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了表现富春江的“异水”,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为了表现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文章较多的采用了____________句式。(3 分) 18、甲文和乙文的主人公在思想情趣上有什么共同点?试做简要分析。(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 分) 三、作文。(55+5 分) 东风是机遇,东风是鼓励,东风是关怀……在人生的旅途中,东风无处不在。它帮助我 们发现希望,感受温情,获得成长……总有东风为我们而来。 请以“东风为我而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1)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