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通讯 Newsletter of Fudan-Harvard Medical Anthropolog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er 人類學之友 醫學人文專刊 本期主编:朱剑峰 本期推荐 朱剑峰: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復人学 N0.32013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总第四期
卷首语 你们的研究有什么用”这是笔者在复旦大学从事医学人类学教学和研究的 五年中所遇最多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文化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 交叉学科,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为政府、医疗机构、甚至商业保险机构制定相关民 生健康的政策和指导其从业者(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的实践 方面都曾经做出过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贡献部分源于医学人类学所采用民族志 田野研究方法。当人们意识到标准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带来的社会弊端时,便开 始转向注重个体性( persona)、具体性、特殊性的研究,尤其是在和健康、生命有 关的领域。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定量的调查和数字化图表化的结果呈现固然简 单清晰,但是能够实地,全面,具体地掌握老百姓日常生活状态也应该成为政府 最终决策的依据。而民族志田野硏究方法的全景性使其研究跨越了诸多学科的限 制;该方法的细微性(η nuance)使得其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因此能够将研究问题放 置于特定情境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正是因为有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医学人 类学便有了立足之本,无论是学术研究上还是实践应用上,其价值都是有目共睹 的。但是她的有用之处绝不仅限于此,笔者将在《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一文 中将更加具体讲述医学人类学“有用”的案例 本期《人类学之友》医学人文专辑中基本所有文章来源于笔者2013年春天 为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本科生开设的质性研究方课程,作者们来自学院 内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课程时间设置,实习机会 等等客观因素所限,他们的观察还没能真正做到“参与式,”他们的访谈还没能 做到完全的“深入,”他们的论述中相关理论的运用也略显生涩,但是他们关注 的话题,如医疗机构文化,心理卫生,以及青春痘(痤疮)等和每一个人身心健 康密切相关;他们的田野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 本做到质性研究对“细节”的追求,满足了笔者对“故事”的偏好。在此,我对 每一位作者和质性研究的田野实践者表示感谢,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和医学人文相 关的质性研究,讲述更多更好的“故事”。 朱剑峰于曲径蓬门 2013年9月17日
卷首语 “你们的研究有什么用”这是笔者在复旦大学从事医学人类学教学和研究的 五年中所遇最多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文化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 交叉学科,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为政府、医疗机构、甚至商业保险机构制定相关民 生健康的政策和指导其从业者(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的实践 方面都曾经做出过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贡献部分源于医学人类学所采用民族志 田野研究方法。当人们意识到标准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带来的社会弊端时,便开 始转向注重个体性(personal)、具体性、特殊性的研究,尤其是在和健康、生命有 关的领域。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定量的调查和数字化图表化的结果呈现固然简 单清晰,但是能够实地,全面,具体地掌握老百姓日常生活状态也应该成为政府 最终决策的依据。而民族志田野研究方法的全景性使其研究跨越了诸多学科的限 制;该方法的细微性(nuance) 使得其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因此能够将研究问题放 置于特定情境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正是因为有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医学人 类学便有了立足之本,无论是学术研究上还是实践应用上,其价值都是有目共睹 的。但是她的有用之处绝不仅限于此,笔者将在《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一文 中将更加具体讲述医学人类学“有用”的案例。 本期《人类学之友》医学人文专辑中基本所有文章来源于笔者 2013 年春天 为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本科生开设的质性研究方课程,作者们来自学院 内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课程时间设置,实习机会 等等客观因素所限,他们的观察还没能真正做到“参与式,”他们的访谈还没能 做到完全的“深入,”他们的论述中相关理论的运用也略显生涩,但是他们关注 的话题,如医疗机构文化,心理卫生,以及青春痘(痤疮)等和每一个人身心健 康密切相关;他们的田野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 本做到质性研究对“细节”的追求,满足了笔者对“故事”的偏好。在此,我对 每一位作者和质性研究的田野实践者表示感谢,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和医学人文相 关的质性研究,讲述更多更好的“故事”。 朱剑峰 于曲径蓬门 2013 年 9 月 17 日
人類學之友 特邀顾问:肖泽萍徐一峰梁鸿彭希哲钱序严非 海外顾问:凯博文(A. Kleinman)法莫( Paul farmer) 包苏珊(S. Browne)古德(B.Good) 陈宏图邵镜红(J.Shea)宋柏萱(P.Song) 顾问(以姓名首字母为序) 陈虹霖程文红程远高晞顾东辉何燕玲 刘欣纳日碧力戈潘天舒瞿铁鹏任远 孙时进徐珂张乐天朱伟 主编:朱剑峰 责编:邹骏飞 版面:黄彦闽雷婷李铱涵 校对:张小星沈悦菲沈高明冯然冯锦锦 2013年第3期 (总第四期)
特邀顾问:肖泽萍 徐一峰 梁鸿 彭希哲 钱序 严非 海外顾问:凯博文(A. Kleinman) 法莫(Paul Farmer) 包苏珊(S. Brownell) 古德(B. Good) 陈宏图 邵镜红(J. Shea) 宋柏萱(P. Song) 顾 问(以姓名首字母为序): 陈虹霖 程文红 程 远 高 晞 顾东辉 何燕玲 刘 欣 纳日碧力戈 潘天舒 瞿铁鹏 任 远 孙时进 徐 珂 张乐天 朱 伟 主 编:朱剑峰 责 编:邹骏飞 版 面:黄彦闽 雷婷 李铱涵 校 对:张小星 沈悦菲 沈高明 冯然 冯锦锦 2013 年第 3 期 (总第四期)
目录 身体与认知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痘痘的困惑 机构关系 25 ·基于上海两家医院血液肿瘤科病房初探医护关系现状 ·医院护工与患者及其家属互动关系的质性研究 46 心理卫生 57 ·心理卫生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与职业发展的质性研究 ·九龙治水与分身乏术的迷思
目录 身体与认知 1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2 ·痘痘的困惑 9 机构关系 25 ·基于上海两家医院血液肿瘤科病房初探医护关系现状 26 ·医院护工与患者及其家属互动关系的质性研究 46 心理卫生 57 ·心理卫生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与职业发展的质性研究 58 ·九龙治水与分身乏术的迷思 70
※身体与认知※
1 ※身体与认知※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剑峰 医学人类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在西方学术体系中,人类 学共有四大分支学科: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以及社会文化人类学。而 医学人类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兴起的一个融应用和学术研究为一身的新成员 此时的医学人类学者集中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是和国际健康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援助非洲,拉丁美洲等不发达地区,帮助完善其医疗体制,意在控制传染性疾病的 扩散。70年代,医学人类学进一步发展占据了人类学领域的中心地位,其研究中心 偏重于对亚洲医学体系的探索,人类学家青睐于比较的田野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 集中在解释人类学,现象学和象征人类学( symbolic studies);80年代,越来越多 的医学人类学家开始在现代医疗机构里从事田野调查,医学人类学的队伍日益壮大 研究视野也逐渐拓宽,美国医学人类学研究会成立,此时医学人类学理论的探讨就 融入了多个流派: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理论,性别研究,等等,医学人类学家 开始积极参与到对与医疗平等与贫困关系的讨论中。90年代,医学人类学界和STS 科技学的互动增强,医学人类者开始对尖端的医疗技术产生兴趣,比如基因工程, 制药业等等 因此这些学者一军突起,成为当今医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弄潮儿。医学人类学 界从不缺乏积极投身于一线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一些人身兼两职,即从事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又深深地意识到疾病的社会根源,著书立说,要求实现社会公平。 国外的医学人类学流派众多,五彩纷呈,上至“ 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 基因组计划)下至小学生物学的课程设置,都有相关的人类学家主持参与。医学人类 学者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积极从事与身体文化健康有关的各项社会活动,并时常 为知名报纸健康科技科学文化等等专栏撰稿。很多人的研究理论虽深奥,但绝不乏 幽默和鲜活的生活气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当代人类生命质量的由衷关怀和对不同 文化的人文尊重,这些都是人类学学科训练出的特有素质。而我国大多数学生、学 者对人类学的理解还仅仅局限于的“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的框架。尽管民族医学 的研究是医学人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但是笔者从业以来,发现很多人一谈及“文 化就局限在所谓的“传统文化”的论述中,强化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有趣的是中 医等民族医学纷纷申请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其结果具有现实的政治经济 意义,但是被我们忽视的却恰恰是被传统所掩盖的现代医学文化。西医,抑或生物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2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剑峰 医学人类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在西方学术体系中,人类 学共有四大分支学科: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以及社会文化人类学。而 医学人类学是 20 世纪50 年代初刚刚兴起的一个融应用和学术研究为一身的新成员。 此时的医学人类学者集中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是和国际健康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援助非洲,拉丁美洲等不发达地区,帮助完善其医疗体制,意在控制传染性疾病的 扩散。70 年代,医学人类学进一步发展占据了人类学领域的中心地位,其研究中心 偏重于对亚洲医学体系的探索,人类学家青睐于比较的田野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 集中在解释人类学,现象学和象征人类学(symbolic studies); 80 年代,越来越多 的医学人类学家开始在现代医疗机构里从事田野调查,医学人类学的队伍日益壮大, 研究视野也逐渐拓宽,美国医学人类学研究会成立,此时医学人类学理论的探讨就 融入了多个流派:批判理论, 后结构主义理论,性别研究,等等, 医学人类学家 开始积极参与到对与医疗平等与贫困关系的讨论中。90 年代,医学人类学界和 STS 科技学的互动增强,医学人类者开始对尖端的医疗技术产生兴趣,比如基因工程, 制药业等等, 因此这些学者一军突起,成为当今医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弄潮儿。 医学人类学 界从不缺乏积极投身于一线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一些人身兼两职,即从事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又深深地意识到疾病的社会根源,著书立说,要求实现社会公平。 国外的医学人类学流派众多,五彩纷呈,上至 “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 基因组计划) 下至小学生物学的课程设置,都有相关的人类学家主持参与。医学人类 学者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积极从事与身体文化健康有关的各项社会活动,并时常 为知名报纸健康科技科学文化等等专栏撰稿。很多人的研究理论虽深奥,但绝不乏 幽默和鲜活的生活气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当代人类生命质量的由衷关怀和对不同 文化的人文尊重,这些都是人类学学科训练出的特有素质。而我国大多数学生、学 者对人类学的理解还仅仅局限于的“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的框架。 尽管民族医学 的研究是医学人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但是笔者从业以来,发现很多人一谈及“文 化”就局限在所谓的“传统文化”的论述中, 强化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 有趣的是中 医等民族医学纷纷申请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其结果具有现实的政治经济 意义,但是被我们忽视的却恰恰是被传统所掩盖的现代医学文化。西医,抑或生物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医学,长期以来被世人奉为神圣的“科学领域”它所呈现的是不夹杂丝毫主观“文化” 色彩的纯客观规律,正是这种去文化的神圣感使很多人文学者在医学,医生面前自 愧形参,失去了批判的精神。而现代医学人类学得发展却展现给我们了西医的“文化 性”和“地方性,”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到生物医学的所处的社会背景,它和众多民族 医学一样也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也是一种文化。和其他医学体系一样,它有自己 生根发芽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学会用人文的眼光理解它,批判它和欣赏它。笔者希 望通过对该学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论述,比如流行文化中对医学问题的展示,日 常养生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意识到该学科的现代生机,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领域 的工作。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如现代生殖技术的应 用)老(如老年痴呆症的护理)病(如过度医疗化的负作用)死(如器官移植和脑死 亡的文化接受)等等。下面笔者就以自己平时对自己生活的观察为例,对当下流行 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所映射出的医学人类学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以帮助读者领 略当代医学人类学的魅力 生( reproduction) 再生产文化在不同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中的具体表现形态,而人类学家将“再生产 ( reproduction)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来深入探讨由此反映出来的相关性别,权力和 性( sex and sexuality)等文化现象背后的政治理论。在人类学常人视角的影响下,民 族志研究通常是倾向聆听女性的声音,记录女性的生育的亲身体验,挖掘本土知识 信仰体系中有关生殖健康的信息,来比较不同文化中对某些重要的生殖理念的不同 认知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不同生育实践,比如流产与人权,母体与胎儿关系等。而在 医学人类学领域,以 Emily Martin为代表的象征主义人类学学派中对生物医学知识 体系中对女性生殖系统描述所采用比喻的诠释来探讨科学生育的文化涵义,(比如射 精一词中所潜含的隐喻即男性的攻击性,主动性往往为我们所忽视,我们对这些沉 睡的隐喻早已习以为常,而不加深究),进而揭示医学知识本身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当然,对于医学人类学家来讲,文化解释不仅仅限于成文的符号解读,他们特别关 注在现代生物医学的渗入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女性和男性对各种生殖技术的 采用,接受和抗拒的现状及其引起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在 Rayna Rapp对美国女 性羊水穿刺检验的民族志研究的激发下,2003年笔者开始自己的博士论文田野研究, 就发现在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引导下,城市中的育龄女性都必须面对围产保健体系 中的许多身体检查,而孕期女性和医生对各项检查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实践。笔者在 论文中专章记录了围绕母血筛产生的很多故事。查筛查和诊断性的检查最本质的不 同在于,前者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只是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而由于医患沟通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3 医学,长期以来被世人奉为神圣的“科学领域”它所呈现的是不夹杂丝毫主观“文化” 色彩的纯客观规律,正是这种去文化的神圣感使很多人文学者在医学,医生面前自 愧形参,失去了批判的精神。而现代医学人类学得发展却展现给我们了西医的“文化 性” 和“地方性,”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到生物医学的所处的社会背景,它和众多民族 医学一样也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也是一种文化。和其他医学体系一样,它有自己 生根发芽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学会用人文的眼光理解它,批判它和欣赏它。笔者希 望通过对该学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论述,比如流行文化中对医学问题的展示,日 常养生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意识到该学科的现代生机,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领域 的工作。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如现代生殖技术的应 用)老(如老年痴呆症的护理)病(如过度医疗化的负作用)死(如器官移植和脑死 亡的文化接受)等等。下面笔者就以自己平时对自己生活的观察为例,对当下流行 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所映射出的医学人类学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以帮助读者领 略当代医学人类学的魅力。 生(reproduction) 再生产文化在不同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中的具体表现形态,而人类学家将“再生产” (reproduction)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来深入探讨由此反映出来的相关性别,权力和 性(sex and sexuality)等文化现象背后的政治理论。在人类学常人视角的影响下,民 族志研究通常是倾向聆听女性的声音,记录女性的生育的亲身体验,挖掘本土知识/ 信仰体系中有关生殖健康的信息,来比较不同文化中对某些重要的生殖理念的不同 认知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不同生育实践,比如流产与人权,母体与胎儿关系等。而在 医学人类学领域,以 Emily Martin 为代表的象征主义人类学学派中对生物医学知识 体系中对女性生殖系统描述所采用比喻的诠释来探讨科学生育的文化涵义,(比如射 精一词中所潜含的隐喻即男性的攻击性,主动性往往为我们所忽视,我们对这些沉 睡的隐喻早已习以为常,而不加深究),进而揭示医学知识本身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当然,对于医学人类学家来讲,文化解释不仅仅限于成文的符号解读,他们特别关 注在现代生物医学的渗入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女性和男性对各种生殖技术的, 采用,接受和抗拒的现状及其引起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在 Rayna Rapp 对美国女 性羊水穿刺检验的民族志研究的激发下,2003 年笔者开始自己的博士论文田野研究, 就发现在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引导下,城市中的育龄女性都必须面对围产保健体系 中的许多身体检查,而孕期女性和医生对各项检查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实践。笔者在 论文中专章记录了围绕母血筛产生的很多故事。查筛查和诊断性的检查最本质的不 同在于,前者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只是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而由于医患沟通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的种种误区,致使很多准妈妈在做该项筛査前后都陷入了莫名的紧张和无限的烦恼。 孕育生命的过程在围产保健带来的新生育技术的介入下,显得尤为复杂。本来是“自 然”的生理过程,一下子变得如此“不自然”,而伴随这一“自然/不自然”孕程产生的是 新一代母亲,她们对自己一方面经历着“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一方面也逐步成长为 一个不同于以前的主体( becoming a mother) 养生与衰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会的宣传语引发了当代中国的都市人对美好 生活,生命质量和城市未来的深思。都市,不仅仅是代表着现代文明,也体现了现 代化的种种弊病: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从而直接危害到个体的身心健康 使人们对都市人未来的生命质量产生忧虑。随之而起的,是都市人应对健康危机的 种种养生运动,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涵盖了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锻炼, 还包括饮食,全身保养,理疗服务甚至是宗教意义上的修身养性。这些运动在多大 程度上缓解了危机?这些运动的参与各方,个人,社会组织,医疗机构,政府机构 的关系如何,又是怎样协调运作的?这些融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运动是否转变了人 们对自己身体,社会以及其关系的传统解读,又是否形成了适应当代都市的新的自 我主体意识?对将来的医疗实践和社会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挑战? 养生,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中被列为替补医疗( alternative medicine)形式的 种,隶属于传统中医实践,和主流医学( biomedicine)相对立。近年来,直接对中国 养生的医学人类学论著集中在美国医学人类学家冯珠娣( Judith Farquhar)所从事的 中国药膳(2002)和晨练(2005)项目中。她的研究着眼于北京市市民,尤其是对中老 年人的养生活动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开启了北美医学人类学界对中国养生理 念和实践研究的先河,并且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主体性形成和转 变学术讨论和研究。但是此类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养生活动也多是退 休后的晨练生活,这种视野的选择体现了西方人类学家对自身医学文化( biomedicine) 批判和对替补医学的不懈追寻。但是这种视野有其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养生”是人 们生活的一种状态和方式,它不应该专属老年群体。另外,在中国,从西方引进的 健身运动”和“美体运动”事实上在经过本土化之后,都融入了“养生”的范围 笔者在过去的几年中试图将“养生”的研究扩大到都市中正在承受极大生活、工 作、精神压力的青年群体中,从而为解决都市人整体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更加全面 详实的田野材料。同时,也进一步解析“养生”概念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在都市中青 年群体中的演变及其影响下的人们行为模式变迁和相关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作为 中国传统医学象征符号的“养生”实践并非一成不变,在普通人日常实践的层面上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4 的种种误区,致使很多准妈妈在做该项筛查前后都陷入了莫名的紧张和无限的烦恼。 孕育生命的过程在围产保健带来的新生育技术的介入下,显得尤为复杂。本来是“自 然”的生理过程,一下子变得如此“不自然”,而伴随这一“自然/不自然”孕程产生的是 新一代母亲,她们对自己一方面经历着“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一方面也逐步成长为 一个不同于以前的主体(becoming a mother)。 养生与衰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 年世博会的宣传语引发了当代中国的都市人对美好 生活,生命质量和城市未来的深思。都市,不仅仅是代表着现代文明,也体现了现 代化的种种弊病: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从而直接危害到个体的身心健康, 使人们对都市人未来的生命质量产生忧虑。随之而起的,是都市人应对健康危机的 种种养生运动,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涵盖了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锻炼, 还包括饮食,全身保养,理疗服务甚至是宗教意义上的修身养性。这些运动在多大 程度上缓解了危机?这些运动的参与各方,个人,社会组织,医疗机构,政府机构 的关系如何,又是怎样协调运作的? 这些融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运动是否转变了人 们对自己身体,社会以及其关系的传统解读,又是否形成了适应当代都市的新的自 我主体意识?对将来的医疗实践和社会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挑战? 养生,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中被列为替补医疗(alternative medicine)形式的一 种,隶属于传统中医实践,和主流医学(biomedicine)相对立。近年来,直接对中国 养生的医学人类学论著集中在美国医学人类学家冯珠娣(Judith Farquhar)所从事的 中国药膳(2002)和晨练(2005)项目中。她的研究着眼于北京市市民,尤其是对中老 年人的养生活动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开启了北美医学人类学界对中国养生理 念和实践研究的先河,并且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主体性形成和转 变学术讨论和研究。但是此类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养生活动也多是退 休后的晨练生活,这种视野的选择体现了西方人类学家对自身医学文化(biomedicine) 批判和对替补医学的不懈追寻。但是这种视野有其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养生”是人 们生活的一种状态和方式,它不应该专属老年群体。另外,在中国,从西方引进的 “健身运动”和“美体运动”事实上在经过本土化之后,都融入了“养生”的范围。 笔者在过去的几年中试图将“养生”的研究扩大到都市中正在承受极大生活、工 作、精神压力的青年群体中,从而为解决都市人整体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更加全面 详实的田野材料。同时,也进一步解析“养生”概念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在都市中青 年群体中的演变及其影响下的人们行为模式变迁和相关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作为 中国传统医学象征符号的“养生”实践并非一成不变,在普通人日常实践的层面上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养生”本性就是开放的、多样的和流动的。笔者通过初期的调研注意到,在城市中存 在着大量的非正式医疗机构提供的“养生”服务,比如中医按摩、足疗以及民间修行 者开设的有关养生的讲坛。这一部分“养生”实践作为一种消费方式已经无所不在成 为新兴白领阶层的“健康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商业化了的“传统养生” 方式对“健康”主体意识形成的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贯穿于笔者几 年的田野实践中。当“健康”迅速成为“消费对象”的今天,“养生”本身也在经历着迅 速的商业化过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消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含义与“养生”传统理 念时常相背离,(比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为而治”等等)。笔者也看到在这 些矛盾的背后,产生的复杂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奇特的“身体实践,”身体政治” 的联系 身体,健康,不仅仅是从生物医学层面上对生命体的概念性界定,也不仅仅是 个人对自己身体状况和能力的自我评定和认知,它涵盖着生物医学、个体心理、以 及社会文化的多重角度对生命的理解。美国国家老年机构社会老年学( social gerontology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通过20多年的研究提出三个有关衰老 的命题:1)衰老是一种社会的、行为的和生物的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并非 成不变。2)衰老和文化、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相互的,在历史不同 时期有不同的表现。3)衰老贯穿于生命的整个过程之中。(Ony1995281)这种对衰 老“过程式”( processional)的诠释将对中老年的健康保健问题扩展至个体的整个生 命过程中,对健康和疾病的探讨深入至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等诸多领域内。从而 把衰老从狭隘的年龄和疾病定义中解放出来,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控制在认识论 的层面上打下了基础,即健康和文化。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医学人类学家展开 了一系列有关“衰老( aging)”课题的研究,如 Lawrence Cohen(对印度老年痴呆症 的研究, No Aging in India),发现健康的定义本身就具有地方文化的特征,衰老并 不是每个社会都是带有消极评价的。比如记忆的丧失 Hindu教就不认为是件坏事 而是一种超脱凡世的表现。当然,对“衰老”的解读也不应该局限在对概念的文本分 析,更应该着眼于人本身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而工作恰恰是诸多实践的关键一环 笔者认为不同的劳动场合、工作环境、甚至企业文化对个体的衰老过程起着重要的 作用,既包括从心理、生理上加速抑或延缓,也包括对养老的需求和预期。但是目 前中外人类学界、学术界对衰老的研究还是集中在对“养老”和老年痴呆症、中风引 起的老年慢性病、老年孤独等等心里“疾病”和死亡的研究上。笔者认为,这种研究虽 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加深了我们对衰老的认知,可是他们并未逃脱出自己批判的 潜在前提,即老年人是一种不正常的病理状态并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笔者认为, 要想摆脱这种束缚,应当把衰老的话题在工作阶段一即在人还有工作能力的时候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5 “养生”本性就是开放的、多样的和流动的。笔者通过初期的调研注意到,在城市中存 在着大量的非正式医疗机构提供的“养生”服务,比如中医按摩、足疗以及民间修行 者开设的有关养生的讲坛。这一部分“养生”实践作为一种消费方式已经无所不在成 为新兴白领阶层的“健康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商业化了的“传统养生” 方式对“健康”主体意识形成的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贯穿于笔者几 年的田野实践中。 当“健康”迅速成为“消费对象”的今天,“养生”本身也在经历着迅 速的商业化过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消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含义与“养生”传统理 念时常相背离,(比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无为而治”等等)。笔者也看到在这 些矛盾的背后,产生的复杂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奇特的“身体实践,”身体政治” 的联系。 身体,健康,不仅仅是从生物医学层面上对生命体的概念性界定,也不仅仅是 个人对自己身体状况和能力的自我评定和认知,它涵盖着生物医学、个体心理、以 及社会文化的多重角度对生命的理解。美国国家老年机构社会老年学(social gerontology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通过 20 多年的研究提出三个有关衰老 的命题:1) 衰老是一种社会的、行为的和生物的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并非一 成不变。2)衰老和文化、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相互的,在历史不同 时期有不同的表现。3)衰老贯穿于生命的整个过程之中。(Ory 1995:281)这种对衰 老“过程式”(processional)的诠释将对中老年的健康保健问题扩展至个体的整个生 命过程中,对健康和疾病的探讨深入至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等诸多领域内。从而 把衰老从狭隘的年龄和疾病定义中解放出来,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控制在认识论 的层面上打下了基础,即健康和文化。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医学人类学家展开 了一系列有关“衰老(aging)”课题的研究,如 Lawrence Cohen(对印度老年痴呆症 的研究,No Aging in India) , 发现健康的定义本身就具有地方文化的特征,衰老并 不是每个社会都是带有消极评价的。比如记忆的丧失 Hindu 教就不认为是件坏事, 而是一种超脱凡世的表现。当然,对“衰老”的解读也不应该局限在对概念的文本分 析,更应该着眼于人本身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而工作恰恰是诸多实践的关键一环。 笔者认为不同的劳动场合、工作环境、甚至企业文化对个体的衰老过程起着重要的 作用,既包括从心理、生理上加速抑或延缓,也包括对养老的需求和预期。但是目 前中外人类学界、学术界对衰老的研究还是集中在对“养老”和老年痴呆症、中风引 起的老年慢性病、老年孤独等等心里“疾病”和死亡的研究上。笔者认为,这种研究虽 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加深了我们对衰老的认知,可是他们并未逃脱出自己批判的 潜在前提,即老年人是一种不正常的病理状态并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笔者认为, 要想摆脱这种束缚,应当把衰老的话题在工作阶段—即在人还有工作能力的时候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就加以考虑。涉及对“衰老”的认知,个体所处的工作环境,衰老的构建等等新论题 从而将工作单位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中,使其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对社 会养老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微观文化环境,使他她们顺利过渡 到“老年阶段” 病,死 《姐姐的守护者》,这部2009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描述了身患血癌 的凯特Kate和她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其中凸显的主题是凯特的妹妹安娜为追求 " medical emancipation"(医疗解放)而发动的一场民事诉讼。安娜是父母通过基因技 术“制造”出的与凯特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正如片头妹妹自白所述,她从出生就 是被“设计出品”( engineered)的,她生命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似乎仅仅是为了捐献肾脏, 拯救姐姐。11年来,安娜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脐带血,白血球,肝细胞,骨髓提供 给自己的同胞姐姐凯特。但是面对着情况日益恶化的凯特,全家人开始对母亲孤注 掷的拯救行动产生了质疑和矛盾。当母亲再一次要求安娜为姐姐捐出自己一个肾 脏的时候,安娜出乎意料地提起了诉讼,要求对自己的身体有“决定权。”她找到律师 并把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影片最后展示了 安娜的诉讼决定是迫于凯特的请求作出的。影片中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发人深省, 基因工程“造人”计划的合理合法性,器官移植中不同个体生命的平等性,对癌症患 者的终极关怀,生命终止的权力等等。但是对于人类学家,我们更多看到的时西方 文化,特别是生物医学中,人们对“身体”的理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凯特对自己身体 权力的诉讼中,从律师的讼词和她自己的陈述我们常常听到的“ medical emancipation 即是未成年人对自己身体的,而不受父母的限制。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 人类对自身了解增加,各种与身体相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我和我的身体到底是什 么样的关系?”“我拥有我的身体吗?"我对我的身体有什么样的权力?”抑或“我就 是我的身体?”影片中妹妹安娜的诉讼举动以及最终裁定结果就说明了美国的主流 文化认为身体可以作为一种客体而存在,“我”对自己的身体拥有法律上的权力,这 种“意识”和“身体主观”和“客观”的分离是西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传承。笔者在2005 年对中国女性和美国女性在生育文化差异的研究田野也清晰地显示了这种对“身体” 的理解。美国女性在中国医院生产时,最不满意的地方时自己对身体的“失控”“医生 从不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彻底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他们做什么也不告 诉我。”而中国女性的陈述中却鲜有如是论调。中国女性更多的是对“医生护士态度 的抱怨,而从不提及“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身体作为客体被拥有,支配,买卖一方面 方便了生物医学中先关技术的发展,比如器官移植手术,同时生物医学知识和科技
医学人类学与日常生活 6 就加以考虑。涉及对“衰老”的认知,个体所处的工作环境,衰老的构建等等新论题。 从而将工作单位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中,使其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对社 会养老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微观文化环境,使他/她们顺利过渡 到“老年阶段”。 病,死 《姐姐的守护者》,这部 2009 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描述了身患血癌 的凯特 Kate 和她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其中凸显的主题是凯特的妹妹安娜为追求 "medical emancipation" (医疗解放)而发动的一场民事诉讼。 安娜是父母通过基因技 术“制造”出的与凯特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 正如片头妹妹自白所述,她从出生就 是被“设计出品”(engineered)的, 她生命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似乎仅仅是为了捐献肾脏, 拯救姐姐。11 年来,安娜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脐带血,白血球,肝细胞,骨髓提供 给自己的同胞姐姐凯特。但是面对着情况日益恶化的凯特,全家人开始对母亲孤注 一掷的拯救行动产生了质疑和矛盾。当母亲再一次要求安娜为姐姐捐出自己一个肾 脏的时候,安娜出乎意料地提起了诉讼,要求对自己的身体有“决定权。”她找到律师 并把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影片最后展示了, 安娜的诉讼决定是迫于凯特的请求作出的。影片中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发人深省, 基因工程“造人”计划的合理合法性,器官移植中不同个体生命的平等性,对癌症患 者的终极关怀,生命终止的权力等等。但是对于人类学家,我们更多看到的时西方 文化,特别是生物医学中,人们对“身体”的理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凯特对自己身体 权力的诉讼中,从律师的讼词和她自己的陈述我们常常听到的“medical emancipation" 即是未成年人对自己身体的,而不受父母的限制。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 人类对自身了解增加,各种与身体相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我和我的身体到底是什 么样的关系?” “我拥有我的身体吗?”“我对我的身体有什么样的权力?”抑或“我就 是我的身体?”影片中妹妹安娜的诉讼举动以及最终裁定结果就说明了美国的主流 文化认为身体可以作为一种客体而存在,“我”对自己的身体拥有法律上的权力,这 种“意识”和“身体”“主观”和“客观”的分离是西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传承。笔者在2005 年对中国女性和美国女性在生育文化差异的研究田野也清晰地显示了这种对“身体” 的理解。美国女性在中国医院生产时,最不满意的地方时自己对身体的“失控” “医生 从不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彻底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他们做什么也不告 诉我。”而中国女性的陈述中却鲜有如是论调。中国女性更多的是对“医生护士态度” 的抱怨,而从不提及“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身体作为客体被拥有,支配,买卖一方面 方便了生物医学中先关技术的发展,比如器官移植手术,同时生物医学知识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