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人类学之友 Friends of Anthropology》电子书:人类学之友第六期(2012年)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3,文件大小:2.27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复旦-哈伟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通讯 Newsletter of Fudan-Harvard Medical Anthropolog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er 人類學之友 醫學人文專刊 本期主题 ·医患观念与伦理实践 谈病说痛 健康、身体与科技“常识” 復人学 NO.52013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总第六期

卷首语 医学人文是文史哲、伦理、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健康 科学、戏剧、电影和视觉艺术等领域在研究风格、视角和方法等 方面互相渗透、借鉴及应用的产物,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和诊疗实 践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人类学这一极具跨学科特质的桥梁 学科,以其基于田野体验的人文情怀、科学态度和反思精神,成 为医学人文领域持续扩展的源泉和动力。 本期《人类学之友》为医学人文专辑。它秉承公共性、前瞻 性和植根性原则,以田野感悟和遭遇为棱镜,力图呈现出复旦文 化人类学教研团队师生对于老龄化、护理关爱、临终关怀、器官 捐赠、全球化与中医实践、医患理念及其生命伦理等议题的初步 研究成果和思索过程 潘天舒于花园城 2013年12月23日

卷首语 医学人文是文史哲、伦理、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健康 科学、戏剧、电影和视觉艺术等领域在研究风格、视角和方法等 方面互相渗透、借鉴及应用的产物,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和诊疗实 践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人类学这一极具跨学科特质的桥梁 学科,以其基于田野体验的人文情怀、科学态度和反思精神,成 为医学人文领域持续扩展的源泉和动力。 本期《人类学之友》为医学人文专辑。它秉承公共性、前瞻 性和植根性原则,以田野感悟和遭遇为棱镜,力图呈现出复旦文 化人类学教研团队师生对于老龄化、护理关爱、临终关怀、器官 捐赠、全球化与中医实践、医患理念及其生命伦理等议题的初步 研究成果和思索过程。 潘天舒 于花园城 2013 年 12 月 23 日

人類學飞友 特邀顾问:肖泽萍徐一峰梁鸿彭希哲钱序严非 海外顾问:凯博文[A. Kleinman)法莫( Paul farmer 古德(B.Good)陈宏图邵镜红(Shea) 宋柏萱(Song)詹梅 顾问(以姓名首字母为序): 陈虹霖程文红程远高晞顾东辉何燕玲 刘欣纳日碧力戈瞿铁鹏任远孙时进 徐珂张乐天朱剑峰朱伟 主编:潘天舒 责编:雷婷 版面:邹骏飞黄彦闽李铱涵 校对:张小星沈悦菲沈高明冯然冯锦锦 2013年第5期 (总第六期

特邀顾问:肖泽萍 徐一峰 梁鸿 彭希哲 钱序 严非 海外顾问:凯博文(A. Kleinman) 法莫(Paul Farmer) 古德(B. Good) 陈宏图 邵镜红(J. Shea) 宋柏萱(P. Song) 詹 梅 顾 问(以姓名首字母为序): 陈虹霖 程文红 程 远 高 晞 顾东辉 何燕玲 刘 欣 纳日碧力戈 瞿铁鹏 任 远 孙时进 徐 珂 张乐天 朱剑峰 朱 伟 主 编:潘天舒 责 编:雷 婷 版 面:邹骏飞 黄彦闽 李铱涵 校 对:张小星 沈悦菲 沈高明 冯 然 冯锦锦 2013 年第 5 期 (总第六期)

目录 本期话题:医患理念与伦理实践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述: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志愿者视角中的临终关怀实践:基于社会医疗化情境的探讨与反思…………8 谈病说痛 面对失智:从伴侣到护理者 “疼痛”的人类学:社会文化角度的阐释… 中医西化:融合还是二元分立…… 健康、身体与科技“常识” 49 中医全球化:医学人类学与科学技术研究的交汇 地方道德世界的器官移植:田野视角的价值与意义 在大寨做田野研究:体验与反思 被颠倒”的“文明人 书目推介 高危人生 站街女的日常生活:爱滋病时代的卖淫问题 ·成为医生:医学院入门之旅… ·想象世界:跨国视角内的中医实践 ……72 整疯:一项关于美国社区精神病人的田野研究…

目录 本期话题:医患理念与伦理实践 1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述: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2 ·志愿者视角中的临终关怀实践:基于社会医疗化情境的探讨与反思················8 谈病说痛 22 ·面对失智:从伴侣到护理者································································23 ·“疼痛”的人类学:社会文化角度的阐释··············································28 ·中医西化:融合还是二元分立·····························································35 健康、身体与科技“常识” 49 ·中医全球化:医学人类学与科学技术研究的交汇·······································50 ·地方道德世界的器官移植:田野视角的价值与意义···································56 ·在大寨做田野研究:体验与反思····························································58 ·“被颠倒”的“文明人”·····································································60 书目推介 65 ·高危人生···························································································66 ·站街女的日常生活:爱滋病时代的卖淫问题·············································68 ·成为医生:医学院入门之旅···································································70 ·想象世界:跨国视角内的中医实践··························································72 ·整疯:一项关于美国社区精神病人的田野研究··········································74

※医患理念与伦理实践※

- 1 - ※医患理念与伦理实践※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 -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潘天舒 凯博文( Arthur Kleinman)、法默( Paul Farmer)和金墉( Jim Kim)是医 学人类学哈佛学派的三个符号。医患理念是贯穿三者学术、诊疗和政策实 践的一条红线。学派创始人凯博文以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和人类学家三重 视角对医患理念所进行的系统论述,是其四十年跨学科教研生涯的一个标 志性成果。在哈佛医学院担任社会医学部主任期间,凯博文着力将医学人 类学塑造成为一门紧密连接人类学、心理学与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并且 打通学理探究和应用诊疗环节的综合性学科。凯博文创设的医学和人类学 双博士训练体系,不但为哈佛学派造就了法默和金墉等新一代领军人物, 而且也使他阐发的医患理念在经院体系之外的现实世界得到更为充分的 表达和弘扬。 2011年3月4日,法默(中)和金墉(左)在哈佛亚洲 中心主持凯博文学术庆生活动。(摄影:潘天舒 医患理念可以说是凯博文的首部专著《文化语境中的患病者与愈疗者》 的聚焦点( Kleinman1980)。此书的副标题展露了作者在人类学、医学和 精神病学这三门学科的边界地带进行开拓性研究的企图心。此外凯博文在 书名中用的愈疗者( healers)一词也揭示了他对于医生( doctors)职责 和功能的一种认定。凯博文在中国台湾获得的田野体验和实地调査的基础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 2 -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 ——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潘天舒 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法默(Paul Farmer)和金墉(Jim Kim)是医 学人类学哈佛学派的三个符号。医患理念是贯穿三者学术、诊疗和政策实 践的一条红线。学派创始人凯博文以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和人类学家三重 视角对医患理念所进行的系统论述,是其四十年跨学科教研生涯的一个标 志性成果。在哈佛医学院担任社会医学部主任期间,凯博文着力将医学人 类学塑造成为一门紧密连接人类学、心理学与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并且 打通学理探究和应用诊疗环节的综合性学科。凯博文创设的医学和人类学 双博士训练体系,不但为哈佛学派造就了法默和金墉等新一代领军人物, 而且也使他阐发的医患理念在经院体系之外的现实世界得到更为充分的 表达和弘扬。 医患理念可以说是凯博文的首部专著《文化语境中的患病者与愈疗者》 的聚焦点(Kleinman 1980)。此书的副标题展露了作者在人类学、医学和 精神病学这三门学科的边界地带进行开拓性研究的企图心。此外凯博文在 书名中用的愈疗者(healers)一词也揭示了他对于医生(doctors)职责 和功能的一种认定。凯博文在中国台湾获得的田野体验和实地调查的基础 2011 年 3 月 4 日,法默(中)和金墉(左)在哈佛亚洲 中心主持凯博文学术庆生活动。(摄影:潘天舒)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之上,尝试将医疗制度作为富含意义的(地方)文化体系进行深度观察、 比较和评述。他指出:疾症( disease)和病痛( illness)是存在于社会 现实特殊布局中的构建物,必须在特定社会关系组成的环境中理解和领悟 其蕴含的丰富意义( Kleinman1980:73)。所谓医学概念也是植根于文化 和历史语境之中的“解释模式”(即 Explanatory Models)。他认为在所有 健康照护体系中都有着为医患双方所扼守的解释模式,是在个人和社会层 面上理解病痛体验并选择诊疗手段的途径( Kleinman1980:105)。在解 释模式的框架之内,凯博文匠心独运地提出了让患者谈病说痛的问诊方式, 后来被称为著名的凯博文八大问题(即“Dr. Kleinman’ s Eight Questions”,参见 Kleinman1980:106)。作为愈疗者的医生有必要以从 病患者的角度了解病因、病史以及病人对于诊治方法选择的看法和期待, 从而共同寻找出有效的解释模式。凯博文这一强调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角 色互动作用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社会学权威帕森斯对病人和医生 的制度化角色所做的功能主义论断( Parsons1951)。《文化语境中的患病 者与愈疗者》为凯博文在1988年后出版的《疾痛叙述》( Kleinman1988a) 和《重新思考精神医学》( Kleinman1988b两部旨在反思西方文化中医患 关系以及社会医疗化和职业化对于诊疗实践影响的专著,提供了必要的铺 垫和伏笔 THE ILLNE Patients and NARRATIVE Context of culture SUFFERING. HEALING The HUMAN CONDITION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Arthur Kleinman ARTHUR KLEIMMAM M D 人类学不但为凯博文重新审视西方社会医患关系提供了认识论和方 1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评述凯博文的《文化语境中的病患者和愈疗者》一书的影响。对于医患关系在认 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的思考在凯博文不同时期的学术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 3 - 之上,尝试将医疗制度作为富含意义的(地方)文化体系进行深度观察、 比较和评述。他指出:疾症(disease)和病痛(illness)是存在于社会 现实特殊布局中的构建物,必须在特定社会关系组成的环境中理解和领悟 其蕴含的丰富意义(Kleinman 1980:73)。所谓医学概念也是植根于文化 和历史语境之中的“解释模式”(即 Explanatory Models)。他认为在所有 健康照护体系中都有着为医患双方所扼守的解释模式,是在个人和社会层 面上理解病痛体验并选择诊疗手段的途径(Kleinman 1980:105)。在解 释模式的框架之内,凯博文匠心独运地提出了让患者谈病说痛的问诊方式, 后 来 被 称 为 著 名的 凯博 文 八 大 问 题 (即 “ Dr. Kleinman’s Eight Questions”, 参见 Kleinman 1980:106)。作为愈疗者的医生有必要以从 病患者的角度了解病因、病史以及病人对于诊治方法选择的看法和期待, 从而共同寻找出有效的解释模式。凯博文这一强调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角 色互动作用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社会学权威帕森斯对病人和医生 的制度化角色所做的功能主义论断(Parsons 1951)。《文化语境中的患病 者与愈疗者》为凯博文在 1988 年后出版的《疾痛叙述》(Kleinman 1988a) 和《重新思考精神医学》(Kleinman 1988b)两部旨在反思西方文化中医患 关系以及社会医疗化和职业化对于诊疗实践影响的专著,提供了必要的铺 垫和伏笔。1 人类学不但为凯博文重新审视西方社会医患关系提供了认识论和方 1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评述凯博文的《文化语境中的病患者和愈疗者》一书的影响。对于医患关系在认 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的思考在凯博文不同时期的学术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法论的工具,而且始终是他将人文和伦理全面引入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 教研体系的动力。在凯博文的学生中,那些攻读医学和人类学双料博士候 选人(MD-PHD)的不但有天分,更有那种完成不可能任务的勇气。与一般 的 MD PHD项目不同的是,凯博文主持的医学和人类学双轨制培养计划, 要求修课学生穿梭于文理研究院、医学院和实习医院之间,在完全不同的 专业空间,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跨界”工作手段,来修成一门门课程 法默和金墉作为凯博文主持的医学和人类学双博士项目最富传奇色彩的 学生,从担任住院医生起就尝试以社会科学理念,对医学实践的文化性以 及西方决定医患关系本质的诊疗模式进行了质疑和反思。在凯博文的启发 之下,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医学人类学学者不但对医学实践的文化层 面以及西方医疗范式进行质疑和反思,而且还尝试将医学人类学的观念应 用于全球性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卫生政策的 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和实证依据 在内心人文理想的驱动下,法默与金墉与1987年成立了健康伙伴 ( Partners in health)。这个以社区为基础的非盈利健康组织的服务对 象是在美国、海地、秘鲁和墨西哥的缺医少药的穷人。作为融学术探索与 医药服务为一体的平台,健康伙伴成功地将凯博文的医患理念从精神病和 慢性病引入急性流行病的救治过程,同时也为长期以来困扰当代人类学者 的理论-应用二元论展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普利策奖获得者基德 ( Kidder)所著的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Healing the World:Dn: Paul farmer’ s Quest一书中,详尽记述了健康伙伴成长壮大的艰辛历 程( Kidder2003)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默刚入人类学门槛时,就已经形成了对这门学科 所应具备的现实意义和功用的独特见解。法默在阅读马尔库斯和费希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书时,特别注意到两位作者极易被人忽视的 个观点,即:诠释人类学尚需担当起对历史和政治经济学全面负责的重 任( Marcus& Fitcher1986:86)。长期在拉美加勒比海做研究的明茨( Mintz) 是除了凯博文和古德(Good)之外对法默最具影响力的资深人类学者。明 茨于1985年出版的《甜蜜与权力》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敏锐洞察力 构画了蔗糖这一寻常食品从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的轨迹,并且分析蔗 糖在西方人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的演变过程,突出了糖的商品

人类学医患理念浅议:从凯博文到法默和金墉 - 4 - 法论的工具,而且始终是他将人文和伦理全面引入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 教研体系的动力。在凯博文的学生中,那些攻读医学和人类学双料博士候 选人(MD-PHD)的不但有天分,更有那种完成不可能任务的勇气。与一般 的 MD PHD 项目不同的是,凯博文主持的医学和人类学双轨制培养计划, 要求修课学生穿梭于文理研究院、医学院和实习医院之间,在完全不同的 专业空间,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跨界”工作手段,来修成一门门课程。 法默和金墉作为凯博文主持的医学和人类学双博士项目最富传奇色彩的 学生,从担任住院医生起就尝试以社会科学理念, 对医学实践的文化性以 及西方决定医患关系本质的诊疗模式进行了质疑和反思。在凯博文的启发 之下,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医学人类学学者不但对医学实践的文化层 面以及西方医疗范式进行质疑和反思,而且还尝试将医学人类学的观念应 用于全球性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卫生政策的 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和实证依据。 在内心人文理想的驱动下,法默与金墉与 1987 年成立了健康伙伴 (Partners in Health)。这个以社区为基础的非盈利健康组织的服务对 象是在美国、海地、秘鲁和墨西哥的缺医少药的穷人。作为融学术探索与 医药服务为一体的平台,健康伙伴成功地将凯博文的医患理念从精神病和 慢性病引入急性流行病的救治过程,同时也为长期以来困扰当代人类学者 的理论-应用二元论展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普利策奖获得者基德 (Kidder)所著的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Healing the World: Dr. Paul Farmer’s Quest 一书中,详尽记述了健康伙伴成长壮大的艰辛历 程(Kidder 2003)。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默刚入人类学门槛时,就已经形成了对这门学科 所应具备的现实意义和功用的独特见解。法默在阅读马尔库斯和费希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书时,特别注意到两位作者极易被人忽视的 一个观点,即:诠释人类学尚需担当起对历史和政治经济学全面负责的重 任(Marcus & Fitcher 1986:86)。长期在拉美加勒比海做研究的明茨(Mintz) 是除了凯博文和古德(Good)之外对法默最具影响力的资深人类学者。明 茨于 1985 年出版的《甜蜜与权力》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敏锐洞察力 构画了蔗糖这一寻常食品从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的轨迹,并且分析蔗 糖在西方人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的演变过程,突出了糖的商品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83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