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 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向往什么?我时常这样自问,有时问得自己也张口结舌。人间的欢乐和病痛在大地蒸腾,在心 的天空凝聚成云,或飘撒甘lin,或倾泻雪暴。这甘甜和苦辛的水,被心灵之根shin吸,便生出 ·种欲望,和树木的根一样,伸展着枝干,伸出地面,伸向天空,去窥探一个泥土里不曾有过的世 界,去追寻绿叶,追寻繁花,追寻孕育着未来的秘密的果实。 (n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甘lin()shin吸()窥探(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渺茫宣泄 金碧辉煌 温文而雅 B.禀赋 决窍 冲耳不闻 不可思议 C.葱笼 猗郁 痛心疾首 死心蹋地 D.甬道 迁徙 不可名状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如期而至的时候,新化下团村被美艳的桃花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张开臂膀欢迎八方游客 B.今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培兰桥注册中心,领取媒体证件和年会资料的中外媒体记者络绎不绝。 C.七月流火的盛夏,没有一丝凉风,闷热难当,然而运动场上却是一派火热的场景,运动员们 练得热火朝天。 D.央视主持人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中,所表现出的知书达理与温文尔雅令观众 们对其刮目相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仅仅一个周末,《战狼2》的票房突破了10亿,《战狼2》的爆红,绝非偶然现象,而是一股 蕴藏在中国人心中已久的爱国情绪的总释放
1 湖南省武冈市 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时量: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 一、积累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 向往什么?我时常这样自问,有时问得自己也张口结舌。 人间的欢乐和病痛在大地蒸腾,在心 的天空凝聚成云,或飘撒甘 lǐn,或倾泻雪暴。 这甘甜和苦辛的水,被心灵之根 shǔn 吸,便生出 一种欲望,和树木的根一样,伸展着枝干,伸出地面,伸向天空,去窥.探一个泥土里不曾有过的世 界, 去追寻绿叶,追寻繁花,追寻孕育着未来的秘密的果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甘 lín( ) shǔn 吸( ) 窥.探(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 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渺茫 宣泄 金碧辉煌 温文而雅 B.禀赋 决窍 冲耳不闻 不可思议 C.葱笼 猗郁 痛心疾首 死心蹋地 D.甬道 迁徙 不可名状 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春天如期而至的时候,新化下团村被美艳的桃花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张开臂膀欢迎八方游客。 B.今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培兰桥注册中心,领取媒体证件和年会资料的中外媒体记者络绎不绝 ....。 C.七月流火 ....的盛夏,没有一丝凉风,闷热难当,然而运动场上却是一派火热的场景,运动员们 练得热火朝天。 D.央视主持人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中,所表现出的知书达理与温文尔雅 ....令观众 们对其刮目相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仅仅一个周末,《战狼 2》的票房突破了 10 亿,《战狼 2》的爆红,绝非偶然现象,而是一股 蕴藏在中国人心中已久的爱国情绪的总释放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 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 新与变革。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 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给巴特勒的信》表现了雨果对英法两国火烧圆明园的极大愤慨 B.《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 馆》《龙须沟》等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通过阿廖沙这一形象,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6.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 ,儿童 就猜测: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 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②雪是像沙子一样③雪是像盐一样④雪是纯白的东西⑤雪是冷冷 的东西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D.③④①⑥②⑤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君子好逑。(《关雎》)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4)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5)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正如曾子(《论语)十则》)
2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 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 新与变革。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 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给巴特勒的信》表现了雨果对英法两国火烧圆明园的极大愤慨。 B.《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 馆》《龙须沟》等。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通过阿廖沙这一形象,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6.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儿童 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儿童就猜测:________________。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 “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 ③雪是像盐一样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 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①⑥②⑤ 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 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4)在《行 路难》 中最 能表现 李白面 对挫折 积极向 上, 对理想 执着追 求的诗 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正如曾子(《〈论语〉十则》)
所言 8.名著阅读。(4分) 明朝张岱在《柳敬亭说书》中写他听柳敏亭说“武松打虎”一节,有这样的描写:“武松到店 沽酒,店内无人,晷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并说这一描写“与本传大异” (1)“本传”指的是元末明初 写的《_ (2分) (2)“武松打虎”这一情节发生在 (地点),请再写一个本传中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名 (2分) 9.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4分) (1)九(1)班将举行一场“读书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准备张贴一副关于读书的对 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2分) 上联:识遍天下字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 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 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 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13题,共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
3 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 分) 明朝张岱在《柳敬亭说书》中写他听柳敬亭说“武松打虎”一节,有这样的描写:“武松到店 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并说这一描写“与本传..大异”。 (1)“本传”指的是元末明初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2 分) (2)“武松打虎”这一情节发生在________(地点),请再写一个本传中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9.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4 分) (1)九(1)班将举行一场“读书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准备张贴一副关于读书的对 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2 分) 上联:识遍天下字 下联: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 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 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 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 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 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0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0---13 题,共 12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注】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
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 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 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 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 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 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 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真: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4)迁大司马 1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愿陛下亲之/信之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13.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根据乙文作答。 (2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14--17题,共9分) 给孩子的备忘录 我儿 写这个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点说好。 二、我是你的父亲,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4 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 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 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 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 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 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 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真: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 (3)帝遣真督诸军军.郿____________ (4)迁.大司马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根据乙文作答。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非连续性文本(14---17 题,共 9 分) 给孩子的备忘录 我儿: 写这个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点说好。 二、我是你的父亲,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这备忘录里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你的成长省不少的冤 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的一生中,没有谁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 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 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 、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 或者当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你也应该明的,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也许你今日还在浪费生命,明日却发觉生命将远离你了。因此,愈早懂得 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 四、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 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了你,请耐心地等候,让时光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痛苦就 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是说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 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 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的下半辈子,同样,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 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就已经完结。以后,你坐巴士还是奔驰,吃粉丝还是鱼翅,都要自己负责 七、对人要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 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八、我买了十几二十年的彩票,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过。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 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 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你的爸爸:梁继璋 (摘自《读者》) 14.划横线句子:“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父亲跟儿子说了哪些事,请根据文 意分点简要回答(不少于四点)。(2分) 1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含义深刻,让人回味,请加以赏析。(2分)①你学到 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②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
5 三、这备忘录里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你的成长省不少的冤 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的一生中,没有谁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 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 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 二、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 或者当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你也应该明的,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也许你今日还在浪费生命,明日却发觉生命将远离你了。因此,愈早懂得 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 四、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 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了你,请耐心地等候,让时光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痛苦就 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是说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 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 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的下半辈子,同样,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 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就已经完结。以后,你坐巴士还是奔驰,吃粉丝还是鱼翅,都要自己负责。 七、对人要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 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八、我买了十几二十年的彩票,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过。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 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 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你的爸爸:梁继璋 (摘自《读者》) 14.划横线句子:“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父亲跟儿子说了哪些事,请根据文 意分点简要回答(不少于四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含义深刻,让人回味,请加以赏析。(2 分) ①你学到 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 ②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
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任选一句作答) 16.如何理解文章划线句“愈早懂得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 不如早点享受生命”。(2分) 17.文章中说“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 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 看作真朋友。”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 (三)议论文阅读(18-21题,共9分) “人格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捷径 尼三 ①前几天,看到一则娱乐新闻,倍耐力2016新年年历召开面市发布会,姚晨作为其中唯一的华 人面孔出席活动,也是这本全球顶级年历的首位华人封面女郎。 ②我忽然想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1930年2月,梅兰芳赴美演出,在美国一炮而红。据说,梅 芳每次演出结束,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人们都等着和他握手。当时美国媒体评论是:“东方是 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毕竟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的身 上。” ③当然,不必比较姚晨和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实际上,二者也不可比较。然而,从文化角度解 读,这个娱乐事件也可视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上又一块“人格化”基石 ④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过程中,那些具体的人物、作品或形象等文化符号,它们比抽象 的理论、概念或典籍更具渗透力和传播力,往往构成文化接受更有效的“阶梯”,是我们走向世界更 好的载体。 ⑤2015年9月初,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大卫·寇克剧场分别演出京剧《白 蛇传》和《锁麟囊》,演出前三天,两场票全部售罄,活动也被美国当地媒体“刷屏”演出现场更 是异常火爆,让人感到几乎重新回到了长安大戏院。此次演出,对美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化”对外传播的典范
6 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任选一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何理解文章划线句“愈早懂得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 不如早点享受生命”。(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中说“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 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 看作真朋友。”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议论文阅读(18—21 题,共 9 分) “人格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捷径 尼 三 ①前几天,看到一则娱乐新闻,倍耐力 2016 新年年历召开面市发布会,姚晨作为其中唯一的华 人面孔出席活动,也是这本全球顶级年历的首位华人封面女郎。 ②我忽然想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1930 年 2 月,梅兰芳赴美演出,在美国一炮而红。据说,梅 兰芳每次演出结束,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人们都等着和他握手。当时美国媒体评论是:“东方是 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毕竟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的身 上。” ③当然,不必比较姚晨和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实际上,二者也不可比较。然而,从文化角度解 读,这个娱乐事件也可视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上又一块“人格化”基石。 ④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过程中,那些具体的人物、作品或形象等文化符号,它们比抽象 的理论、概念或典籍更具渗透力和传播力,往往构成文化接受更有效的“阶梯”,是我们走向世界更 好的载体。 ⑤2015 年 9 月初,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大卫·寇克剧场分别演出京剧《白 蛇传》和《锁麟囊》,演出前三天,两场票全部售罄,活动也被美国当地媒体“刷屏”,演出现场更 是异常火爆,让人感到几乎重新回到了长安大戏院。此次演出,对美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化”对外传播的典范
⑥我以为,文化传播最高明的境界是似盐入水、如光洒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才是“文 化传统”,而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文化”,或者说,才是“活文化”“真文化”。从这个角 度看,所谓中国文化“走出去”,绝不应是博物馆式的陈列,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是“文 化传统”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从而让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捕获一个活泼、直观、生 动的“文化中国”。 ⑦这就需要一大批反映当下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而在我们这个视听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娱体 育明星天然地在文化符号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说起英国我们就想到贝克汉姆,说到美国就想到史 泰龙、施瓦辛格,说到韩国就想到都教授……他们以及华人世界里早年的李小龙、巩俐到现在的姚 晨,就是这样一组文化符号。 ⑧此外,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值得挖掘和推广。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 莫言、药学家屠呦呦:再比如,多次复排的歌剧《白毛女》、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等 等。只有把各方面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化符号充分挖掘出来,提炼其精神内涵,中国文化的 传播才会更加便捷,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更加富有时代精神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开头写姚晨和梅兰芳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0.文中的“人格化”具体指什么?(2分) 21.概述第⑤段内容,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记叙文阅读(22-26题,共10分) 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 徐立新 “当,当,当……”堂屋里的闹钟响了12下,父亲翻身起床,借着窗外的朦胧月光,摸索着穿 上衣服 之后,他蹑手蹑脚地摸进漆黑的厨房里,站在黑漆漆的灶台前,将白天已洗净的红薯,一个个 地码进两口大锅里,再加冷水,盖锅盖
7 ⑥我以为,文化传播最高明的境界是似盐入水、如光洒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才是“文 化传统”,而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文化”,或者说,才是“活文化”“真文化”。从这个角 度看,所谓中国文化“走出去”,绝不应是博物馆式的陈列,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是“文 化传统”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从而让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捕获一个活泼、直观、生 动的“文化中国”。 ⑦这就需要一大批反映当下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而在我们这个视听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娱体 育明星天然地在文化符号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说起英国我们就想到贝克汉姆,说到美国就想到史 泰龙、施瓦辛格,说到韩国就想到都教授……他们以及华人世界里早年的李小龙、巩俐到现在的姚 晨,就是这样一组文化符号。 ⑧此外,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值得挖掘和推广。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 莫言、药学家屠呦呦;再比如,多次复排的歌剧《白毛女》、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等 等。只有把各方面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化符号充分挖掘出来,提炼其精神内涵,中国文化的 传播才会更加便捷,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更加富有时代精神。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开头写姚晨和梅兰芳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的“人格化”具体指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概述第⑤段内容,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记叙文阅读(22—26 题,共 10 分) 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 徐立新 “当,当,当……”堂屋里的闹钟响了 12 下,父亲翻身起床,借着窗外的朦胧月光,摸索着穿 上衣服。 之后,他蹑手蹑脚地摸进漆黑的厨房里,站在黑漆漆的灶台前,将白天已洗净的红薯,一个个 地码进两口大锅里,再加冷水,盖锅盖
接着,灶台下两口串通的锅洞,被父亲塞进几大把麦秆,“嗤……”他划燃一根火柴,然后将它 扔进麦秆里。“通”的一声,灶洞里瞬间明亮了起来,火光一下映红了整个灶台,以及父亲那满是沟 壑的脸庞。 父亲要将两大锅的红薯烀熟,然后赶在天亮前,挑到20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以一点点地赚取我 新学期的学费 7月的夜晩,闷热难酎,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汗水在父亲的“沟壑” 里流淌开来,但他顾不得去擦,他要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照顾两口灶洞,以确保它们不会熄 不知何时,我被一股浓浓的熟红薯香味给唤醒了,我知道该要起床了,因为今早,我要陪着父 亲赶一回路 灶台前,烀熟的红薯已被父亲捡进两个水桶里,在它们的最上面还盖上一件棉衣,以防热气跑 掉 二娃,上路了。”父亲将一只手电递到我手上,然后弯下腰,憋足气,慢慢地挑起两只水桶。 乡下的凌晨很黑,山路更是崎岖不平,我打着手电跟在父亲后面,替他照路。一百多斤的担子 将年迈的父亲压得没有余力和我说话,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 走完一半路时,需要摆渡过一条河,“有人要过河。”父亲连喊了好几遍,但除了引来狗的一遍遍 狂吠外,无人回应——一摆渡的人正在甜甜的睡梦里,根本不愿醒来搭理父亲。 时间耽搁不得,父亲决定自己将船摆渡过去,他解开船缆绳,让我用劲拉住,然后挑着担子就 往船头上。他忘了自己是山里人,一不识水性,二不会划船。 果然,由于步子迈得太快,船头忽地朝水里沉扎下去,我一松劲,缆绳随即脱手,船身剧烈地 摇摆了起来,致使尚未站稳的父亲,带着一只水桶同时朝河里掉去。 但在落水前,父亲猛地用力将那只水桶推到船上,而后才“扑通”一声落进深深的水中。他在 水里使劲地挣扎,极力想浮上来,但又不能。我被吓得大哭,感觉父亲随时就要沉下去,被淹死, 我将再也没父亲了 但随后我突然清醒了过来—一我得救他呀。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漂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 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地喊道 谢天谢地,父亲抓住了,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居然将父亲拉了回来。 上岸后,父亲拿过手电,检查了一下船上水桶里的红薯,“还好,没摔烂。”他长出了一口气 而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合力将船划到了对岸。 此时的父亲已浑身湿透,但他顾不得这些了,“快点走,要不就赶不上开市了
8 接着,灶台下两口串通的锅洞,被父亲塞进几大把麦秆,“嗤……”他划燃一根火柴,然后将它 扔进麦秆里。“通”的一声,灶洞里瞬间明亮了起来,火光一下映红了整个灶台,以及父亲那满是沟 壑的脸庞。 父亲要将两大锅的红薯烀熟,然后赶在天亮前,挑到 20 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以一点点地赚取我 新学期的学费。 7 月的夜晚,闷热难耐,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汗水在父亲的“沟壑” 里流淌开来,但他顾不得去擦,他要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照顾两口灶洞,以确保它们不会熄 灭。 不知何时,我被一股浓浓的熟红薯香味给唤醒了,我知道该要起床了,因为今早,我要陪着父 亲赶一回路。 灶台前,烀熟的红薯已被父亲捡进两个水桶里,在它们的最上面还盖上一件棉衣,以防热气跑 掉。 “二娃,上路了。”父亲将一只手电递到我手上,然后弯下腰,憋足气,慢慢地挑起两只水桶。 乡下的凌晨很黑,山路更是崎岖不平,我打着手电跟在父亲后面,替他照路。一百多斤的担子 将年迈的父亲压得没有余力和我说话,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 走完一半路时,需要摆渡过一条河,“有人要过河。”父亲连喊了好几遍,但除了引来狗的一遍遍 狂吠外,无人回应——摆渡的人正在甜甜的睡梦里,根本不愿醒来搭理父亲。 时间耽搁不得,父亲决定自己将船摆渡过去,他解开船缆绳,让我用劲拉住,然后挑着担子就 往船头上。他忘了自己是山里人,一不识水性,二不会划船。 果然,由于步子迈得太快,船头忽地朝水里沉扎下去,我一松劲,缆绳随即脱手,船身剧烈地 摇摆了起来,致使尚未站稳的父亲,带着一只水桶同时朝河里掉去。 但在落水前,父亲猛地用力将那只水桶推到船上,而后才“扑通”一声落进深深的水中。他在 水里使劲地挣扎,极力想浮上来,但又不能。我被吓得大哭,感觉父亲随时就要沉下去,被淹死, 我将再也没父亲了。 但随后我突然清醒了过来——我得救他呀。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漂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 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地喊道。 谢天谢地,父亲抓住了,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居然将父亲拉了回来。 上岸后,父亲拿过手电,检查了一下船上水桶里的红薯,“还好,没摔烂。”他长出了一口气。 而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合力将船划到了对岸。 此时的父亲已浑身湿透,但他顾不得这些了,“快点走,要不就赶不上开市了
接下来,父亲简直是一路小跑,等到了集市上,天刚亮。交了摊位费后,我们便开卖了,“刚出 锅,热乎乎的熟红薯,一元钱一斤啰。”父亲高兴地吆喝开,完全忘了湿透的衣服、冰冷的身体 好在,那天生意很好,红薯很快便卖完了。离开摊位后,我们花了几角钱,买了两碗稀饭,就 着那些被人挑得“体无完肤”的剩红薯吃下。吃完后,我便跟着父亲开始朝回赶。 晨光终于出来了,很快,它晒干了父亲的衣服,可我发现,它也晒弯了父亲的背。 22.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填空。(2分) 父亲半夜起来烀红薯→ “我”和父亲到达集市,卖完红薯 23.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2分) 24.从描写方法方面说说下面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分) 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漂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 地喊道。 25.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品析句子的含义。(2分 26.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2分 三、习作展示(50分) 27.按要求作文。 (1)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除语文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不少学习语文的经历。 请以《我在 学到了语文》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报纸杂志上”“电视里”“数学课中”“大自然中”……②写成 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以《善举无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要求及注意事项:①上列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9 接下来,父亲简直是一路小跑,等到了集市上,天刚亮。交了摊位费后,我们便开卖了,“刚出 锅,热乎乎的熟红薯,一元钱一斤啰。”父亲高兴地吆喝开,完全忘了湿透的衣服、冰冷的身体。 好在,那天生意很好,红薯很快便卖完了。离开摊位后,我们花了几角钱,买了两碗稀饭,就 着那些被人挑得“体无完肤”的剩红薯吃下。吃完后,我便跟着父亲开始朝回赶。 晨光终于出来了,很快,它晒干了父亲的衣服,可我发现,它也晒弯了父亲的背。 22.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填空。(2 分) 父亲半夜起来烀红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和父亲到达集市,卖完红薯。 23.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描写方法方面说说下面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 分) 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漂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 地喊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品析句子的含义。(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展示(50 分) 27.按要求作文。 (1)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除语文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不少学习语文的经历。 请以《我在____________学到了语文》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报纸杂志上”“电视里”“数学课中”“大自然中”……②写成 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2)以《善举无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及注意事项:①上列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信息。 题目
10 信息。 题目: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