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案《垓下之战》 1.太史公日: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井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威海大光华画际学校 Gaoer Yuwen xuan试试就能行争争就皑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学习目标:掌探实词“引、壁、举、语、期、顾”虚词“乃、为、而、以、及”了解项羽性格特点,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不谬哉!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 提示:(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精彩导读 透过本文,我们领略了项羽在东城快战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别姬之时的重义多 情,他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他的勇敢、豪放、率真、磊落、仁义令他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尽管他失 项羽本纪》是《 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 败了,但他是失败的英雄:刘邦尽管成功了,但他也只是成功的政客。刘邦多的是手腕、狡诈,但项羽多 英雄肖像画,色彩鲜 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 的是豪气、真诚。他为了理想、报复、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这种英雄之气给今天奋斗中的 场面壮阔,脉络清楚, 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 以精神力量 四而楚歌、乌江自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内容概括 提示:霸王别姬,美雄儿女情长 慷慨悲歌 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追击项羽军队.汉 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的定共同灭楚一面自率军追击项羽.土二月,项羽败述至垓上课后案 下,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五知识還 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 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念骑。至阴陵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 1.通假字 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付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 (1)楚兵罢食尽 (2)辟易数里 项羽拒绝,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2.古今异义 课堂案 (1)期山东为三处古义 义:山东省 (2)地方千里 今义:某一区域 研讨探究 (3)吾知公长者古义 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1.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东城快战 ③乌江自刎 作用: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揭示主题 与(1)君王能与共天下跟(介词) 2.项羽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尽与韩信 给(动词 勇猛无畏,豪爽刚直,知耻重义,纯朴率真,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有勇无谋,恃勇自负 以(3)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3.本文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写法? (4)以^与彭越 ①善于描绘各种场景,再现各种矛后冲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 (5)以舒屠 用(介词) 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因为(介词) (7)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而(连词)
1 高二语文学案 《垓下之战》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 Gaoer Yuwen xuean 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掌握实词“引、壁、举、诣、期、顾” 虚词“乃、为、而、以、及”; 了解项羽性格特点, 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一、课前案 一、精彩导读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 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 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 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 内容概括 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追击项羽军队。 汉 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 下,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 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 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 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 项羽拒绝,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二、课堂案 三. 研讨探究 1. 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场面: ①霸王别姬 ②东城快战 ③乌江自刎 作用: 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揭示主题。 2. 项羽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勇猛无畏,豪爽刚直,知耻重义,纯朴率真, 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有勇无谋,恃勇自负。 3. 本文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写法? ① 善于描绘各种场景,再现各种矛盾冲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③ 语言、动作描写, 侧面烘托。 四. 拓展延伸 1.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 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 不谬哉! 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 提示:(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透过本文,我们领略了项羽在东城快战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别姬之时的重义多 情,他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他的勇敢、豪放、率真、磊落、仁义令他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尽管他失 败了,但他是失败的英雄;刘邦尽管成功了,但他也只是成功的政客。刘邦多的是手腕、狡诈,但项羽多 的是豪气、真诚。他为了理想、报复、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这种英雄之气给今天奋斗中的人 们以精神力量。 2. 送项羽一幅对联,以体现你对他的评价。 提示:霸王别姬,英雄儿女情长 ; 乌江刎颈,壮士慷慨悲歌 三、课后案 五. 知识梳理 1. 通假字 (1)楚兵罢食尽 通“疲”疲惫 (2) 辟易数里 通“避”退避 2. 古今异义 (1)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山东省 (2)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3)吾知公长者 古义:敦厚 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3. 一词多义 与(1)君王能与共天下 跟(介词) (2)尽与韩信 给(动词) 以(3)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 (助词) (4)以^与彭越 拿(介词) (5)以舒屠六 用(介词) (6)以故汉追及之 因为(介词) (7)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而(连词)
引兵解而东归 就(副词) 又军及觉之 6.词类活用 (10)及有二十八骑 乃引兵解而东归 西(名词作状语 及(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以及(连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12)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军襞垓 修筑营垒(名词活用作动词) 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13)及其死,鲁最后下 等到(介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 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而对(名词活用作动词) 自(14)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介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往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15)项王息度不得脱 自己(代词 之(16)美人和之 纵江东父兄怜而无我使…为王(使动用法) (17)此天之亡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为(18)使各自为战 替(介词) (19)为之奈何 处理(介词) 7.特殊句式 20)愿为诸君快战 此天亡楚之时也 分作(动词 君王能与共天下 独(2)今独臣有船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省略句 23)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故(24)若非吾故人乎 旧的(形容词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省略句 )分其地为五 我何渡为 语前置 (副词) 7)今日固决死 定(副词 饰关系(连词) 六、巩固复习 (29)纵江东父兄怜页王我 因果关系(连词)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率不正确的一项是() 且(30)楚兵具破 将要(副词) A.楚兵罴食尽 (31)具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况且(递进连词) B.其不至固宜 应该 4.常见实词 D愿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 乃引兵艇而东归 (形容词) 解而东归 带领(动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现代汉语相网的一是() 张良、陈平说曰 (动词) 及美 营垒(名词 A期史东为三处B地友千里 诸侯不丛约遵从(动词) C.吾知公长煮D.为其守扎义,为主死节 君王能自陈以东海靠近(动词) 类九江兵 发动(动词) 往(动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几(数词) 超过(动词) A.大可马周股叛楚,以舒屠六 田父日 约定(动词) C君王能自陈以东伸海尽与韩信/由此与 B.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不如因而厚 项王身亦十余创受(动词 愿见汉骑可马吕马童 回头(动词 5.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趁着(介词)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徒慕君之高义也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假使 连词) 则楚易败也 就(承接连词)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网的是〔) 谴今进兵 请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表敬副词 你(代词)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然今卒困于此 可是(转折连词) 然今毫困于此 终于(副词 江东具小 虽 A.乃引兵解而东归
2 乃(8)乃引兵解而东归 就(副词) (9)汉军乃觉之 才(副词) (10)乃有二十八骑 只(副词) 及(1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以及(连词) (12)以故汉追及之 赶上(动词) (13)及其死,鲁最后下 等到(介词) 自(14)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从(介词) (15)项王自度不得脱 自己(代词) 之(16)美人和之 他(代词) (17)此天之亡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为(18)使各自为战 替(介词) (19)为之奈何 处理(介词) (20)愿为诸君快战 给(介词) (21)期山东为三处 分作(动词) 独(22)今独臣有船 只有(副词) (23)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故(24)若非吾故人乎 旧的(形容词) (25)故分其地为五 所以(连词) 固(26)其不至固宜 本来(副词) (27)今日固决死 一定(副词) 而(28)乃引兵解而东归 修饰关系(连词) (2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因果关系(连词) 且(30)楚兵且破 将要(副词) (31)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递进连词) 4. 常见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 松弛 (形容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 带领(动词) 张良、陈平说曰 劝说 (动词) 汉王复入壁 营垒(名词) 诸侯不从约 遵从 (动词) 不至固宜 应该(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靠近(动词) 举九江兵 发动(动词) 诣项王 往(动词) 今可立致也 到来(动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几(数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 超过(动词) 田父绐曰 欺骗(动词) 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动词)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受(动词)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回头(动词) 5. 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趁着(介词)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假使 (连词) 则楚易败也 就(承接连词) 请今进兵 请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表敬副词) 虞兮虞兮奈若何 你(代词) 莫能仰视。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然今卒困于此 可是(转折连词) 然今卒困于此 终于(副词) 江东虽小 虽(转折连词) 6. 词类活用 乃引兵解而东归 向东(名词作状语) 汉欲西归 向西(名词作状语)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向东(名词作状语) 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名词活用作动词) 亦足王也 称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往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马童面之 面对(名词活用作动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往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 (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为王(使动用法) 7. 特殊句式 此天亡楚之时也 判断句 此项王也 判断句 君王能与共天下 省略句 使各自为战 省略句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 省略句 项王军壁垓下 省略句 饮帐中 省略句 乃陷大泽中 省略句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省略句 然今卒困于此 状语后置 我何渡为 宾语前置 六、巩固复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兵罢食尽 结束 B. 其不至固宜 应该 C. 乃引兵解而东归 松弛 D.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回头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期山东为三处 B. 地方千里 C. 吾知公长者 D. 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 / 宁许以负秦曲 B.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 不如因而厚遇之 C.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 / 由此与错有卻 D.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徒慕君之高义也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 乃引兵解而东.归
B.项王乃复引兵而车 C.马童面之 D.令诸君知天亡我 5.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君王能与(韩信、彭越)共天下 B.使(士兵)各自为战 D.汉王乃迫项王至阳夏南,(汉王)止军 F下国文句听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译 ②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 译文 参考答案:
3 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 马童面.之 D. 令诸君知天亡.我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王能与(韩信、彭越)共天下 B. 使(士兵)各自为战 C. 今释(项羽)弗击 D. 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汉王)止军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4. D 5. B 6. 略